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悠未名水,巍巍博雅塔。
这里是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重要发源地。1920年11月,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带领率先觉醒的北大青年,组建起了中国共青团在北京的地方组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标志着北大共青团的诞生。可以说,北京大学,这篇写满历史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满腔热血、奋勇当先的青年,与党和团息息相关,与我们的国家、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血脉相连。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那个光辉灿烂的年代里,北大共青团,唤起了一代青年的历史主体性与能动性,使一批进步青年从此树立起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政治信仰。走过栉风沐雨的一百年,而今,亦然。
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北大共青团带领青年学子们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是对“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优良传统的延续。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使命下,北大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其极具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户国栋在为青年学生们传授党史学习经验时,就提出了要求:“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北大共青团,依然如一把高高擎起的火炬,将青年们聚拢在一起,蓬勃地发热、发光。
星期五,下午六点。正是傍晚时分,微风晓畅。大部分同学连续进行了一周繁忙的学习工作,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然而,他们却并未回到宿舍,甚至没有停下来好好吃顿饭,而是成群结队、急急匆匆地奔往二教。这里,是校党委、团委特别筹划的“党史国史系列讲座”。
放眼望去,教室里座无虚席,目光所及的是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挤满了座位、过道甚至前后门门口。笔记本、录音笔、电脑、手机,多种设备齐齐上阵,只为了等候那一位头发花白却气质儒雅的老教授迈上讲台,在众人的期待中,将历史的波澜诡谲缓缓揭示,把革命的惊涛骇浪娓娓道来。沉静却有力的言语,在为师者和求学者之间,架起了一道穿越古今的知识和信仰的桥梁。
“老师们讲得太精彩了,太吸引人了。这学期以来,我每周从周一就开始期待周五的讲座了。”一位刚听完讲座的同学感叹道,“现在算是感受到什么叫‘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另一位高年级同学则坦诚地说:“本来我每周五下午是要去和女朋友约会的,自从有了这个讲座,我就场场必到。女朋友一开始还不乐意,我拉着她来了一次,她也爱上了。现在我们都是一起来听的。”话毕,他身后的年轻女孩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同学们的评价并非虚谈。“党史国史系列讲座”是由北京大学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共同筹办的,汇集了北大最优秀的一批学术泰斗、名师大家:有来自历史系的王奇生老师讲述国际视野下的中共早期革命,有来自中文系的贺桂梅老师讲述民族形式论争和当代文学的发生,有来自社会学系的张静老师讲述抗战时期中共边区的群众动员和政治竞争……视野之广博,涉猎之丰富,洞见之深刻,精华之汇粹,无不令人生叹。
除此之外,各基层院系、基层团支部也不甘落后,立足自身實际,结合专业特色,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和讲座。读书会、研讨班,同学们三五围坐,捧着经典文本细读,时而激烈辩论,时而仔细琢磨……“学党史”成为一种风气,融入了园子里的每个角落,仿佛又重现了当年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学子中风靡一时,成立起马克斯(思)学说研究会和“亢慕义斋”的盛景。
“北大之俊异,侔乎琼林”。北京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是广纳各方英才的学术圣地、知识渊薮。北大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思想资源,给北大共青团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鲜明的特色和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党史教育在这里,是学术的,更是思想的。
清明时节,疏雨朦胧。坐落在未名湖畔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有肃穆的工作者和年轻的学子们围拢在一起,静默着,细雨沾湿了他们的额发。这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仪式,也是“英烈不朽,薪火百年”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展。但在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思政课,也在这场清明公祭仪式上启动。这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场教育。洁白大理石铸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是哀悼的现场,也是学习的课堂。
苍松翠柏掩映着高高矗立的丰碑,全体师生手持黄白菊花,低头静立,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北大革命先烈默哀。两名年轻的学生出列,为先烈们献上了一首《青松礼赞》。“青松仍是风华长在,松下客更是前仆后继”,沉郁顿挫的朗诵,将众人的追忆和遐思带上无垠的长空。
随即,在2019级本科生郑昭琪的引导下,师生们前往“北京大学革命烈士事迹展”参观。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初心引领奋斗路”“星火渐成燎原势”“为了独立,为了新中国”,采用时间和革命发展的顺序铺开。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闻一多、朱克靖……一个个熟悉而又久远的名字,在历史和岁月的深处传来悠长的呼唤。“先生挺身而出,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要为人间留正气”,有青年学子在展板前久久驻留,手指在一段段墨印的历史上细细摩挲。
事后,郑昭琪同学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在大家的心里,其实并未过去,也永远不会过去。我们在北大这个地方,就注定要和他们发生最深刻的牵绊。我自己,或者任何一位同学,外界都会称呼我们为‘北大学子’,我们从先辈那里一定要学到真东西,才算对得起这个共同体。”这场吸引了上千名师生驻足的“党史大课”,真正地做到了“绍余芬于先烈”。其感染情思,其激昂斗志,其开拓心胸,其澡雪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北大这方土地,上承革命波澜壮阔之历史,下揽八方钟灵毓秀之名家。在北大,党史教育工作不仅“承遗教于前哲”,亦可“绍余芬于先烈”。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都有历史的光影于罅隙间缓缓流过,萦系着先烈们清白的信仰和殷切的期望,在此间,立碑碣以勖来者。
这一日,天朗气清,碧空如洗,大家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众人走上沿河的高台地,看到规模宏阔的遗址群,不由得发自肺腑地惊叹。同学们更是相互簇拥着,围绕在实地发掘的现场,新奇、兴奋而紧张。
为了将考古与“四史”教育相融合,也是为了深入贯彻“实践出真知”的思想,今年四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委别出心裁,组织了一场院系师生亲赴三星堆遗址的思政实践活动。
为什么选择这里?三星堆遗址,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也是考古文博学院的同学们心目中的“圣地”——不仅仅是因为它突出的文化意义和考古价值,更是因为,在主持现场和参与发掘工作的多家单位中,有多位北大考古的在校师生和校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不仅是北大学子对考古学界的突出贡献,更是考古学人对党和国家的突出贡献。三星堆,因而成为了考古学专业追求和党的精神血脉相融的聚合点。
现场的同学们热情高涨,四处探索。有同学已经开始急匆匆发问:“这个架子是干什么的?”工作人员及时解释道:“这是为了便于发掘搭出的支架,考古工作者就可以直接在架子上发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需要踩在地上。”更有同学已经开始辨认一系列考古工具:手铲、洛阳铲、普探铲……教科书上沉甸甸的工具,如今有了亲自上手的机会,让很多低年级同学兴奋不已。更有甚者,在现场发现,正在进行发掘的考古工作人员,竟然是自己熟悉的学长学姐!原来,三年级本科生的实习,很多都是在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现场完成的。“当时真是恨不得能够原地直升两级。”有同学笑道。
这场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的精神为之一振,政治信仰和学科信仰,也在潜移默化中牢牢扎根。考古现场的实作,真可以说得上是“深翻细作走东西”。在实践中奔波,在艰苦中求索,成了众人心目中深刻的烙印。
突出的行动力和使命意识,扎根群众、心系家国的社会关怀和奉献精神,是近代史上的北大学子鲜明的符号。这一点,至今仍深深植入在北大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委组织开展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就深刻地体现了其实践性和群众性。
一天下午,北大阶梯教室。台下,已经被慕名而来的听众同学挤满,偌大的阶梯教室仍显得狭小。问讯后得知,原来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讲师团”,要在这里举办讲座。
很快,“马院”讲师团成员覃夫杰迈上讲台,一场对“十四五”规划的精彩解读随之徐徐展开。从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到中国当前的顽强坚挺,从供给侧改革与脱贫攻坚的深远意义到当前明确提出构建双循环与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考量,从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到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对于双循环的意义……覃夫杰以“格局精解”为所有听众同学解疑释惑,将“十四五”规划建议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设计密码条分缕析。当顶层设计与政策组合的一个又一个部分在白板上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那诸多新名词之间的线条仿佛是立体的一般,在内部传动着什么,在社会中实现着什么,在青年的心中点燃了什么。讲座结束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像这样的讲座,在“研究生讲师团”的策划下,一个接一个,从工学院走到地空学院,从法学院走到人口所……这所有的脚步、所有的言语都是为了邀“同志同行”,激发起各专业的青年同侪团结起来,用不同青年完全不同的专业知识,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和思想宣传的建设。渐渐地,讲师团的脚步走出燕园,迈向社会:三峡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教育部办公厅团支部……呼朋引伴,奔走传播,独树一帜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高校学子的风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成立于2018年,主要成员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博研究生。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和学习的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将学术性的、专业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研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宣传性的知识讲座,输送给各个院系、各个学校乃至全社会的企事业单位。讲师团团长郭源同学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宗旨是‘以青年影响青年’,对内是要打牢基础,对外则是要讲好故事,做好宣传,以一小部分带动一大片。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讲师团能有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三年来大家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心血。郭源同学和记者回顾了讲师团成立初期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讲师团成员短缺,大家为了广招人才,磨破了嘴皮子,实在人手不够就“一个顶仨”;初始阶段,部分讲座质量达不到要求,就开会到深夜,拼命研讨,大量收集资料,反复琢磨修改;疫情時期线下无法举办讲座,众人夜以继日,忙碌几个星期,筹备资金、技术和配套设施,将“战场”成功转移到了线上,讲座的规模、质量和频度,反而只升不降。“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坚持讲下去。”郭源同学讲道,“李大钊先生写过一段话:‘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常常拿这个来勉励大家。这才是北大青年的精神,是我们该代代传承下去的。”
这是一群敢于挑战的青年,一群求知似渴的青年,一群心系家国的青年;他们有着活泼畅旺之气力,开拓锐进之精神,砥柱中流之姿态。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的领导下,南北奔走,薪火相传,对真理的热望和追求,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在他们这里传递,不断地被带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看到了,党史教育工作,是教育他人,亦是自我教育。最终,是要扎根实践、扎根群众的。
在北大未名湖畔,一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正在举行。全校2500余名师生齐聚未名湖畔,另有1500余名师生在分会场观看直播,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社会主义好》等熟悉的旋律中,几代师生重温党史,铭记初心。湖畔歌会以党的百年发展为主线,分为“觉醒年代的号角”与“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下两个篇章。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上篇融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下篇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上下篇章贯通百年党史,深情讴歌党奠基创业、践行初心、开辟未来的百年伟大征程。一时间,未名湖畔红旗飞扬、百年燕园歌声嘹亮,全校师生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和一次震撼灵魂的理想信念洗礼。活动最后特别设置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北大老中青三代师生代表郭应禄、邓小南、平措顿珠担任领誓人,三位领誓人党龄合计100岁。“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声音震彻湖畔、震撼人心,凝聚成北大人爱党爱国的时代强音。
北大共青团还积极拓展党史教育的技术、媒介与手段,将新媒体引入党史学习,赋能青年成长。今年四月,北大党委、团委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推出了“北大青年‘数’说四史”系列短视频,第一季共十集,包含了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两弹一星等主题。青年师生们以短视频为载体,利用数字增强记忆点,生动解读了“四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概念,用学术讲政治、用青春忆历史。
96年前,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也正是对北大的青年学子们最好的写照。如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风华,来自于北大共青团对青年们独特的主体性地位和差异化需求的尊重,来自于紧跟时代,始终与青年们站在一起、打成一片的觉悟。在党史主题教育的活动策划中,北大共青团努力为青年们营造充实的、美丽的精神生活和新鲜的、活泼的空气,聊青年关心关注的时政话题,谈师生爱听爱看的学科前沿,讲有血有肉的真实原理,是青年们点亮青春之火的“助燃剂”。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亢慕义斋”的建立,到北大西斋饭厅的会议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再到北京共产党的建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崛起……一部北京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历史。“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萃拔州郡之英;大为栋梁,小为榱桷,器成邦国之用。”这群可爱的青年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同样的渴望和同样的初心,像星火点滴荟萃,青春的热血在心脉中搏动。
如今,恰逢建党百年,在北大共青团的带领下,他们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牢牢镌刻于心,蹈践于行,熔铸成自身的一部分。也正是他们,在未来,将持续不断地挖掘利用历史的赋予,勇毅担当时代的重任,将那火红的信仰的旗幟,高高擎起……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里是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重要发源地。1920年11月,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带领率先觉醒的北大青年,组建起了中国共青团在北京的地方组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标志着北大共青团的诞生。可以说,北京大学,这篇写满历史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满腔热血、奋勇当先的青年,与党和团息息相关,与我们的国家、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血脉相连。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那个光辉灿烂的年代里,北大共青团,唤起了一代青年的历史主体性与能动性,使一批进步青年从此树立起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政治信仰。走过栉风沐雨的一百年,而今,亦然。
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北大共青团带领青年学子们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是对“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优良传统的延续。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使命下,北大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其极具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户国栋在为青年学生们传授党史学习经验时,就提出了要求:“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北大共青团,依然如一把高高擎起的火炬,将青年们聚拢在一起,蓬勃地发热、发光。
“学党史”成为一种风气
星期五,下午六点。正是傍晚时分,微风晓畅。大部分同学连续进行了一周繁忙的学习工作,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然而,他们却并未回到宿舍,甚至没有停下来好好吃顿饭,而是成群结队、急急匆匆地奔往二教。这里,是校党委、团委特别筹划的“党史国史系列讲座”。
放眼望去,教室里座无虚席,目光所及的是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挤满了座位、过道甚至前后门门口。笔记本、录音笔、电脑、手机,多种设备齐齐上阵,只为了等候那一位头发花白却气质儒雅的老教授迈上讲台,在众人的期待中,将历史的波澜诡谲缓缓揭示,把革命的惊涛骇浪娓娓道来。沉静却有力的言语,在为师者和求学者之间,架起了一道穿越古今的知识和信仰的桥梁。
“老师们讲得太精彩了,太吸引人了。这学期以来,我每周从周一就开始期待周五的讲座了。”一位刚听完讲座的同学感叹道,“现在算是感受到什么叫‘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另一位高年级同学则坦诚地说:“本来我每周五下午是要去和女朋友约会的,自从有了这个讲座,我就场场必到。女朋友一开始还不乐意,我拉着她来了一次,她也爱上了。现在我们都是一起来听的。”话毕,他身后的年轻女孩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同学们的评价并非虚谈。“党史国史系列讲座”是由北京大学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共同筹办的,汇集了北大最优秀的一批学术泰斗、名师大家:有来自历史系的王奇生老师讲述国际视野下的中共早期革命,有来自中文系的贺桂梅老师讲述民族形式论争和当代文学的发生,有来自社会学系的张静老师讲述抗战时期中共边区的群众动员和政治竞争……视野之广博,涉猎之丰富,洞见之深刻,精华之汇粹,无不令人生叹。
除此之外,各基层院系、基层团支部也不甘落后,立足自身實际,结合专业特色,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和讲座。读书会、研讨班,同学们三五围坐,捧着经典文本细读,时而激烈辩论,时而仔细琢磨……“学党史”成为一种风气,融入了园子里的每个角落,仿佛又重现了当年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学子中风靡一时,成立起马克斯(思)学说研究会和“亢慕义斋”的盛景。
“北大之俊异,侔乎琼林”。北京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是广纳各方英才的学术圣地、知识渊薮。北大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思想资源,给北大共青团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鲜明的特色和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党史教育在这里,是学术的,更是思想的。
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场教育
清明时节,疏雨朦胧。坐落在未名湖畔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有肃穆的工作者和年轻的学子们围拢在一起,静默着,细雨沾湿了他们的额发。这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仪式,也是“英烈不朽,薪火百年”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展。但在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思政课,也在这场清明公祭仪式上启动。这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场教育。洁白大理石铸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是哀悼的现场,也是学习的课堂。
苍松翠柏掩映着高高矗立的丰碑,全体师生手持黄白菊花,低头静立,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北大革命先烈默哀。两名年轻的学生出列,为先烈们献上了一首《青松礼赞》。“青松仍是风华长在,松下客更是前仆后继”,沉郁顿挫的朗诵,将众人的追忆和遐思带上无垠的长空。
随即,在2019级本科生郑昭琪的引导下,师生们前往“北京大学革命烈士事迹展”参观。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初心引领奋斗路”“星火渐成燎原势”“为了独立,为了新中国”,采用时间和革命发展的顺序铺开。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闻一多、朱克靖……一个个熟悉而又久远的名字,在历史和岁月的深处传来悠长的呼唤。“先生挺身而出,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要为人间留正气”,有青年学子在展板前久久驻留,手指在一段段墨印的历史上细细摩挲。
事后,郑昭琪同学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在大家的心里,其实并未过去,也永远不会过去。我们在北大这个地方,就注定要和他们发生最深刻的牵绊。我自己,或者任何一位同学,外界都会称呼我们为‘北大学子’,我们从先辈那里一定要学到真东西,才算对得起这个共同体。”这场吸引了上千名师生驻足的“党史大课”,真正地做到了“绍余芬于先烈”。其感染情思,其激昂斗志,其开拓心胸,其澡雪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北大这方土地,上承革命波澜壮阔之历史,下揽八方钟灵毓秀之名家。在北大,党史教育工作不仅“承遗教于前哲”,亦可“绍余芬于先烈”。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都有历史的光影于罅隙间缓缓流过,萦系着先烈们清白的信仰和殷切的期望,在此间,立碑碣以勖来者。
为什么选择三星堆遗址公园
这一日,天朗气清,碧空如洗,大家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众人走上沿河的高台地,看到规模宏阔的遗址群,不由得发自肺腑地惊叹。同学们更是相互簇拥着,围绕在实地发掘的现场,新奇、兴奋而紧张。
为了将考古与“四史”教育相融合,也是为了深入贯彻“实践出真知”的思想,今年四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委别出心裁,组织了一场院系师生亲赴三星堆遗址的思政实践活动。
为什么选择这里?三星堆遗址,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也是考古文博学院的同学们心目中的“圣地”——不仅仅是因为它突出的文化意义和考古价值,更是因为,在主持现场和参与发掘工作的多家单位中,有多位北大考古的在校师生和校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不仅是北大学子对考古学界的突出贡献,更是考古学人对党和国家的突出贡献。三星堆,因而成为了考古学专业追求和党的精神血脉相融的聚合点。
现场的同学们热情高涨,四处探索。有同学已经开始急匆匆发问:“这个架子是干什么的?”工作人员及时解释道:“这是为了便于发掘搭出的支架,考古工作者就可以直接在架子上发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需要踩在地上。”更有同学已经开始辨认一系列考古工具:手铲、洛阳铲、普探铲……教科书上沉甸甸的工具,如今有了亲自上手的机会,让很多低年级同学兴奋不已。更有甚者,在现场发现,正在进行发掘的考古工作人员,竟然是自己熟悉的学长学姐!原来,三年级本科生的实习,很多都是在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现场完成的。“当时真是恨不得能够原地直升两级。”有同学笑道。
这场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的精神为之一振,政治信仰和学科信仰,也在潜移默化中牢牢扎根。考古现场的实作,真可以说得上是“深翻细作走东西”。在实践中奔波,在艰苦中求索,成了众人心目中深刻的烙印。
突出的行动力和使命意识,扎根群众、心系家国的社会关怀和奉献精神,是近代史上的北大学子鲜明的符号。这一点,至今仍深深植入在北大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委组织开展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就深刻地体现了其实践性和群众性。
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坚持讲下去
一天下午,北大阶梯教室。台下,已经被慕名而来的听众同学挤满,偌大的阶梯教室仍显得狭小。问讯后得知,原来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讲师团”,要在这里举办讲座。
很快,“马院”讲师团成员覃夫杰迈上讲台,一场对“十四五”规划的精彩解读随之徐徐展开。从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到中国当前的顽强坚挺,从供给侧改革与脱贫攻坚的深远意义到当前明确提出构建双循环与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考量,从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到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对于双循环的意义……覃夫杰以“格局精解”为所有听众同学解疑释惑,将“十四五”规划建议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设计密码条分缕析。当顶层设计与政策组合的一个又一个部分在白板上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那诸多新名词之间的线条仿佛是立体的一般,在内部传动着什么,在社会中实现着什么,在青年的心中点燃了什么。讲座结束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像这样的讲座,在“研究生讲师团”的策划下,一个接一个,从工学院走到地空学院,从法学院走到人口所……这所有的脚步、所有的言语都是为了邀“同志同行”,激发起各专业的青年同侪团结起来,用不同青年完全不同的专业知识,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和思想宣传的建设。渐渐地,讲师团的脚步走出燕园,迈向社会:三峡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教育部办公厅团支部……呼朋引伴,奔走传播,独树一帜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高校学子的风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成立于2018年,主要成员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博研究生。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和学习的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将学术性的、专业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研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宣传性的知识讲座,输送给各个院系、各个学校乃至全社会的企事业单位。讲师团团长郭源同学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宗旨是‘以青年影响青年’,对内是要打牢基础,对外则是要讲好故事,做好宣传,以一小部分带动一大片。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讲师团能有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三年来大家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心血。郭源同学和记者回顾了讲师团成立初期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讲师团成员短缺,大家为了广招人才,磨破了嘴皮子,实在人手不够就“一个顶仨”;初始阶段,部分讲座质量达不到要求,就开会到深夜,拼命研讨,大量收集资料,反复琢磨修改;疫情時期线下无法举办讲座,众人夜以继日,忙碌几个星期,筹备资金、技术和配套设施,将“战场”成功转移到了线上,讲座的规模、质量和频度,反而只升不降。“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坚持讲下去。”郭源同学讲道,“李大钊先生写过一段话:‘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常常拿这个来勉励大家。这才是北大青年的精神,是我们该代代传承下去的。”
这是一群敢于挑战的青年,一群求知似渴的青年,一群心系家国的青年;他们有着活泼畅旺之气力,开拓锐进之精神,砥柱中流之姿态。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的领导下,南北奔走,薪火相传,对真理的热望和追求,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在他们这里传递,不断地被带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看到了,党史教育工作,是教育他人,亦是自我教育。最终,是要扎根实践、扎根群众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在北大未名湖畔,一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正在举行。全校2500余名师生齐聚未名湖畔,另有1500余名师生在分会场观看直播,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社会主义好》等熟悉的旋律中,几代师生重温党史,铭记初心。湖畔歌会以党的百年发展为主线,分为“觉醒年代的号角”与“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下两个篇章。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上篇融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下篇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上下篇章贯通百年党史,深情讴歌党奠基创业、践行初心、开辟未来的百年伟大征程。一时间,未名湖畔红旗飞扬、百年燕园歌声嘹亮,全校师生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和一次震撼灵魂的理想信念洗礼。活动最后特别设置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北大老中青三代师生代表郭应禄、邓小南、平措顿珠担任领誓人,三位领誓人党龄合计100岁。“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声音震彻湖畔、震撼人心,凝聚成北大人爱党爱国的时代强音。
北大共青团还积极拓展党史教育的技术、媒介与手段,将新媒体引入党史学习,赋能青年成长。今年四月,北大党委、团委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推出了“北大青年‘数’说四史”系列短视频,第一季共十集,包含了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两弹一星等主题。青年师生们以短视频为载体,利用数字增强记忆点,生动解读了“四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概念,用学术讲政治、用青春忆历史。
96年前,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也正是对北大的青年学子们最好的写照。如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风华,来自于北大共青团对青年们独特的主体性地位和差异化需求的尊重,来自于紧跟时代,始终与青年们站在一起、打成一片的觉悟。在党史主题教育的活动策划中,北大共青团努力为青年们营造充实的、美丽的精神生活和新鲜的、活泼的空气,聊青年关心关注的时政话题,谈师生爱听爱看的学科前沿,讲有血有肉的真实原理,是青年们点亮青春之火的“助燃剂”。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亢慕义斋”的建立,到北大西斋饭厅的会议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再到北京共产党的建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崛起……一部北京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历史。“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萃拔州郡之英;大为栋梁,小为榱桷,器成邦国之用。”这群可爱的青年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同样的渴望和同样的初心,像星火点滴荟萃,青春的热血在心脉中搏动。
如今,恰逢建党百年,在北大共青团的带领下,他们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牢牢镌刻于心,蹈践于行,熔铸成自身的一部分。也正是他们,在未来,将持续不断地挖掘利用历史的赋予,勇毅担当时代的重任,将那火红的信仰的旗幟,高高擎起……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