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对于高等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研究表明,大力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应当在人才队伍、科研管理、绩效评价、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进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议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科技奖励1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4.7%。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机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1]。科技创新机制是维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一)大力提升科技人才建设整体水平。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必须努力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研究建立能上能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以职称为牵引,科学设置考评周期,通过考核传导压力,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骨干人才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练,持续开展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三是研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体系,重点突出业绩效益和作用贡献导向,抓紧研究科研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调控晋职调级、薪酬奖金向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用贡献大的拔尖人才倾斜。
(二)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科技创新的活力来源于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要让制度规定切实成为保障和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利器。一是要推进科学管理,牢固树立服务保障意识,优化流程,确保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二是要推进精细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产出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三是要推进高效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配套办法,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2]。
(三)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保障效益。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一是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紧密结合国家关于科研经费使用方式的政策调整,研究出台项目结余经费的转接使用办法[3],适当提高人员费所占比例。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切实让科研经费在制度体系中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尽可能地为科研人员减轻科研经费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
二、稳步推进科研绩效分类评价
(四)准确把握评价原则。评价工作应当遵循“贡献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4]的总体要求,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则,真正做到有利于鼓励科技创新,鼓励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鼓励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五)科学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各类科研活动的特点规律建立相应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科研人员发展阶段区分评价重点,彰显论文、专利、项目、获奖、贡献等不同形式的业绩亮点,适当引入校外同行评价,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岗位追求卓越,形成合力。
(六)注重发挥职称晋升的牵引作用。要把职称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性作用突出出来。一方面“晋职先评”,以广大老师最为关注的高职晋升为重点,突出科研业绩考核环节,对拟晋升人员进行分领域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审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按职设岗”,结合科研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职称作为申报相应岗位的基本条件,按照岗位确定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基数,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调节系数,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三、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
(七)强化勇攀高峰精神。高等院校作为我军国防建设和科技创新事业的生力军,就是要始终保持想第一、干第一、拿第一的雄心壮志和气概勇气,要保持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视野和超前的判断,勇于创造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
(八)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要切实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打破门户之见、学科壁垒,寻找共同研究的兴奋点、切入点,实施跨学院交叉融合;要注重基础、发挥学科特色,夯实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以优势学科为轴心凝练学科方向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要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基础支撑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管理体制、绩效评价和协调联动机制。
(九)营造良好学术环境。要大力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研究探索,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5]。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培育优良校风抓实抓紧,始终坚持对学术腐败的“零容忍”,将科研学术成果数据真实性检验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浩,崔丽,侯汉坡.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理论内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9-75.
[2] 李维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3] 邹群.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2(36):161-163.
[4] 张建华.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7-119.
[5] 程亮.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地方农业院校科研工作快速持续发展[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0):12-14.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议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科技奖励1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4.7%。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机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1]。科技创新机制是维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一)大力提升科技人才建设整体水平。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必须努力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研究建立能上能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以职称为牵引,科学设置考评周期,通过考核传导压力,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骨干人才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练,持续开展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三是研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体系,重点突出业绩效益和作用贡献导向,抓紧研究科研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调控晋职调级、薪酬奖金向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用贡献大的拔尖人才倾斜。
(二)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科技创新的活力来源于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要让制度规定切实成为保障和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利器。一是要推进科学管理,牢固树立服务保障意识,优化流程,确保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二是要推进精细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产出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三是要推进高效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配套办法,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2]。
(三)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保障效益。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一是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紧密结合国家关于科研经费使用方式的政策调整,研究出台项目结余经费的转接使用办法[3],适当提高人员费所占比例。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切实让科研经费在制度体系中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尽可能地为科研人员减轻科研经费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
二、稳步推进科研绩效分类评价
(四)准确把握评价原则。评价工作应当遵循“贡献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4]的总体要求,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则,真正做到有利于鼓励科技创新,鼓励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鼓励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五)科学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各类科研活动的特点规律建立相应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科研人员发展阶段区分评价重点,彰显论文、专利、项目、获奖、贡献等不同形式的业绩亮点,适当引入校外同行评价,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岗位追求卓越,形成合力。
(六)注重发挥职称晋升的牵引作用。要把职称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性作用突出出来。一方面“晋职先评”,以广大老师最为关注的高职晋升为重点,突出科研业绩考核环节,对拟晋升人员进行分领域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审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按职设岗”,结合科研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职称作为申报相应岗位的基本条件,按照岗位确定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基数,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调节系数,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三、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
(七)强化勇攀高峰精神。高等院校作为我军国防建设和科技创新事业的生力军,就是要始终保持想第一、干第一、拿第一的雄心壮志和气概勇气,要保持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视野和超前的判断,勇于创造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
(八)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要切实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打破门户之见、学科壁垒,寻找共同研究的兴奋点、切入点,实施跨学院交叉融合;要注重基础、发挥学科特色,夯实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以优势学科为轴心凝练学科方向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要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基础支撑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管理体制、绩效评价和协调联动机制。
(九)营造良好学术环境。要大力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研究探索,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5]。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培育优良校风抓实抓紧,始终坚持对学术腐败的“零容忍”,将科研学术成果数据真实性检验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浩,崔丽,侯汉坡.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理论内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9-75.
[2] 李维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3] 邹群.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2(36):161-163.
[4] 张建华.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7-119.
[5] 程亮.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地方农业院校科研工作快速持续发展[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