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罗霄山脉最高峰南风面的山脚下,有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乡村教师,用讲台、粉笔、黑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抒写着自己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他就是57岁的李堂华老师。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高楼大厦,只有青山绿水,只有黑板粉笔,只有儿童脸上的纯真和期盼。在教学点,他既是校长也是教师,既是保姆也是父母。35年来,李堂华就这样一个人在穷山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放飞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用坚定的信念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默默坚守山区35年
马槽教学点是遂川县戴家铺乡最偏远的一人一校教学点,到学校的路仍然是只供人行走的山路和田埂路。在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李堂华去学校都要沿着弯曲陡峭的山路走一个小时,然后才能看到群山环绕中的学校。在教学点的四周零星地点缀着几间破旧的土民房,每个晚上只能数星星、看月亮,四周充满孤独与寂寞的大山里,李老师一待就是30多年。面对记者,李堂华面带笑容平静地说:“既然选择了教书,再苦的条件都不怕,要对得起这些孩子与家长,好好工作,认真教书。”
57岁,从教35年,其中的32年是一个人在一所学校的教学点度过,这就是李堂华教学生涯的全部写照。1976年3月,李堂华高中毕业。两年后,因为教学点没有人愿意任教,十几名小学生面临失学,当地村民看到他高中毕业有文化,就请他去教孩子。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没人去教孩子们就要失学的问题,他毅然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当时每月只有18元的民办教师。直到2002年,通过民办教师转编考试,他才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算起来,李堂华从事教学35年,除了阡陌小学不是教学点外,他都是在“一师一校”型教学点任教,可以说他的足迹踏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其间,他先后在虎背、炸坑、桥水、泉洞、马槽等教学点任教,这些教学点要么在离他家十公里以上的偏僻的深山沟中,要么是在半山腰上,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没有厨房,没有邻居,没有工友,条件极为艰苦。而现在的马槽教学点离他家足足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尽是山路,只有一条崎岖小道可走。在这个教学点,眼下只有14名学生,分为两个年级,一年级10名学生,三年级4名学生。由于生源少,每两年才会招收新生,上学期是一、三两个年级,下学期则变成了二、四两个年级,教师只有李堂华一个人,他周而复始地教着复式班。
记者站在学校一边的山脚眺望着对面的山顶,感觉学校就像遗失在大山深处的弃儿,这般孤寂与荒凉,而李堂华一个人在这里就任教了11年。四年前,马槽教学点还只是一栋土坯瓦房,被分成一间教室、一间厨房、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浴室与厕所则是用旧木板与杉树皮搭建起来的。下雨天屋顶漏雨,李老师要经常爬上屋顶补漏,不让教室被雨水浸透。特别是冬天,房子四周透风,孩子们冷得不停地发抖,李老师便用塑料布把透风的墙壁堵上。直到2009年6月,中国麦田计划的资助,马槽教学点的校舍才变成了一座新房,有了一间教室和两供师生休息做饭用的食堂,学校同时也有了一个响亮的校名——中国麦田十一小。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一个人在这样的深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李堂华憨憨一笑说:“习惯了。”朴素的外表,简单的话语,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孩子 选择留下
“30多年里,你从没帮我种过一粒稻谷,每个星期去学校还要多带走我几斤大米送贫困学生吃。”有一次爱人与他闹矛盾,委屈地这样责备他。
为了教育,李堂华欠家里的实在太多。十多年前,老父亲卧病在床,他没时间在家里尽孝。如今,老父亲去世了,只有84岁的母亲独自在家,他还是没时间,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照看。“我太对不起二老了。”想到父母,李堂华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多年来的贫困让他深知家乡教育的重要。
李堂华每周星期天到校,每周五送完学生后才回家。在学校,他每天都必须早早起来烧好一桶水,匆匆用完早餐,接着去几个险要的路口接学生;上午得用课间休息时间煮好饭菜,下午又要送路途较远的学生回家。逢上暴雨和下雪天,李老师会一早一晚地接送每一位学生。冬天,山道结冰,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学生,怕他们一不小心就滑下山涧,非得把学生送到半道亲自交给学生家长不行。开学初,双休日走家串户进行家访成了他的第一任务。如果哪名学生没来上学,即便是天色再晚,他也会赶到学生家里询问原因,帮助其重返校园。他就这样长年在山路上来回奔波,也不知磨穿了多少双解放鞋与雨靴。看到他粗壮的大脚和满屋的破解放鞋,记者心里泛起一股酸楚。
在马槽教学点,李老师严格遵守所有的教学常规,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考核等,一样不少,就像他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了圩镇中心小学,几次想把他调去任教,但马槽的村民都舍不得他离开,几次联名写信希望他留下。2006年,中心小学考虑到他家庭的实际困难,先后两次要把他调到中心小学。可看到村民的期待,他别无选择,只能留下来。李堂华说:“是家长和学生真诚的挽留让我有了继续教下去的勇气,也让我备感幸福。”2009年开学前夕,中心小学又要调他去一所大的村小任校长。20多名家长闻讯后,不约而同地去乡政府请求留下他:“李校长脚上生大疮时,瘸着腿,硬是一节课都没落下,这样的好校长到哪里去找啊!”其中还有几个家长打电话到县教育局,希望留李老师在马槽教学点。学生们听说后,更是痛哭流涕。
“群众的满意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我怎能辜负家长们诚挚的愿望和孩子们的泪水。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为了孩子,我选择留下。”就这样,李老师一次次放弃返回圩镇的机会,每天行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
35年如一日,李堂华的努力,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好评。2006年,他被遂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07年又被吉安市教育局评为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2013年第28个教师节他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 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
一名叫王玉丹的学生给李堂华写信说:“敬爱的李老师,您好!在与您分别的两年里,我一直没有忘记您,更没忘记我们以前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回忆已经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了。老师,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您说声,‘谢谢!’谢谢您四年来对我的耐心教导,是您教会了我写字、读书、认拼音、做算术,我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老师,您就是我心田的春雨,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
教育需要爱心,李堂华倾情地爱着每一个学生,以一颗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一直是家长最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而戴家埔镇是遂川县最为贫困的乡镇,大人们白天忙于生计,所以家长都把教学点当成了托儿所,山里的孩子虽然天真可爱,但也十分调皮。教学点没有围墙,加上一侧是陡峭的山涧,课余时间需时刻提防他们受伤,但自李堂华任教以来,从没发生过一次学生的安全事故。
在马槽教学点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年纪最大的12岁,年纪小的才4岁,所有的学生都在学校用中餐,中午是李老师最为繁忙的时候,既要帮学生生火热饭,又要帮他们收拾碗筷,同时还要辅导他们的功课与作业。有时甚至要为他们揩鼻涕、洗脸洗手、擦屁股。2001年下学期,学校一名叫李桃清的学生因吃坏了东西,上课时拉肚子,课堂上顿时臭气熏天。李堂华老师不得不停下课,帮他擦洗屁股、清洗裤子,然后又用火笼给他取暖和烘烤衣服。像这样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学生不小心把饭菜撒了,李老师还得重新淘米做饭,或者干脆把自己的饭菜分给孩子吃,让他们能填饱肚子上课。
山里的学生大都家境不好,在国家未免除学杂费之前,有的学生交不起费用,李堂华多次为他们垫付学杂费,累计起来也有上千元。一千元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可能很少,但对于当年的民办教师来说却是大数目。说到这里,李堂华脸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前不久我就接到一个在外打工学生的电话,他说,李老师呀!我现在有工作了,可以赚钱了,过年的时候回来了我就来看您,顺便把以前您帮我垫付的学费还给您。那一刻,我特别激动,不是为了那点钱,而是心里舒畅,因为我教过的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做人,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教育是爱的教育,有爱就有希望。两年前,一个叫古清慧的学生,一天中午回家吃过饭后把奶奶藏在篮子里的70多元钱拿走了。事情败露后,古清慧的奶奶来学校要求李老师好好教训孙子,因为他已多次偷过家里的钱。李堂华却从孩子眼中的泪水里看到了希望,于是耐心地劝说着,并帮助他归还了已经花掉一半的钱。从此,古清慧一改劣习,成绩直线上升。几年前,一个叫李志成的学生患重病一个多月没法来校上课,李老师硬是利用晚上时间来回奔波,把李志成缺下的功课补上。
在学生眼里,李堂华俨然是一位父亲,帮他们热饭,洗衣服,批改作业……冬天,他还会备上冻疮药膏和火笼供他们取暖。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们毫不怯场,一个个举着小手要求发言。“不能因为条件差就苦了孩子。山里的孩子也与城里的孩子一样,能说、能唱,会玩、会学,懂规矩。”李堂华说。尽管教学点只有他一个人,他却为14名学生开齐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十多门课程。为了教好美术课,他自己先做学生,自学画画。为了给孩子们上好音乐课,虽然他年过半百,但仍然坚持学习少儿歌曲,练习少儿舞蹈。
“学校就是我的家,尽管快要退休了,但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继续留下来。”李堂华坚定地说,只要马槽教学点还在,他愿意坚守到最后。他爱大山,爱大山的孩子们,他愿意做孩子们的铺路石,为他们铺出一条虽不宽广,但很平坦的道路。让他们走出大山,放飞梦想,奔向未来。
默默坚守山区35年
马槽教学点是遂川县戴家铺乡最偏远的一人一校教学点,到学校的路仍然是只供人行走的山路和田埂路。在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李堂华去学校都要沿着弯曲陡峭的山路走一个小时,然后才能看到群山环绕中的学校。在教学点的四周零星地点缀着几间破旧的土民房,每个晚上只能数星星、看月亮,四周充满孤独与寂寞的大山里,李老师一待就是30多年。面对记者,李堂华面带笑容平静地说:“既然选择了教书,再苦的条件都不怕,要对得起这些孩子与家长,好好工作,认真教书。”
57岁,从教35年,其中的32年是一个人在一所学校的教学点度过,这就是李堂华教学生涯的全部写照。1976年3月,李堂华高中毕业。两年后,因为教学点没有人愿意任教,十几名小学生面临失学,当地村民看到他高中毕业有文化,就请他去教孩子。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没人去教孩子们就要失学的问题,他毅然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当时每月只有18元的民办教师。直到2002年,通过民办教师转编考试,他才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算起来,李堂华从事教学35年,除了阡陌小学不是教学点外,他都是在“一师一校”型教学点任教,可以说他的足迹踏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其间,他先后在虎背、炸坑、桥水、泉洞、马槽等教学点任教,这些教学点要么在离他家十公里以上的偏僻的深山沟中,要么是在半山腰上,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没有厨房,没有邻居,没有工友,条件极为艰苦。而现在的马槽教学点离他家足足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尽是山路,只有一条崎岖小道可走。在这个教学点,眼下只有14名学生,分为两个年级,一年级10名学生,三年级4名学生。由于生源少,每两年才会招收新生,上学期是一、三两个年级,下学期则变成了二、四两个年级,教师只有李堂华一个人,他周而复始地教着复式班。
记者站在学校一边的山脚眺望着对面的山顶,感觉学校就像遗失在大山深处的弃儿,这般孤寂与荒凉,而李堂华一个人在这里就任教了11年。四年前,马槽教学点还只是一栋土坯瓦房,被分成一间教室、一间厨房、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浴室与厕所则是用旧木板与杉树皮搭建起来的。下雨天屋顶漏雨,李老师要经常爬上屋顶补漏,不让教室被雨水浸透。特别是冬天,房子四周透风,孩子们冷得不停地发抖,李老师便用塑料布把透风的墙壁堵上。直到2009年6月,中国麦田计划的资助,马槽教学点的校舍才变成了一座新房,有了一间教室和两供师生休息做饭用的食堂,学校同时也有了一个响亮的校名——中国麦田十一小。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一个人在这样的深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李堂华憨憨一笑说:“习惯了。”朴素的外表,简单的话语,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孩子 选择留下
“30多年里,你从没帮我种过一粒稻谷,每个星期去学校还要多带走我几斤大米送贫困学生吃。”有一次爱人与他闹矛盾,委屈地这样责备他。
为了教育,李堂华欠家里的实在太多。十多年前,老父亲卧病在床,他没时间在家里尽孝。如今,老父亲去世了,只有84岁的母亲独自在家,他还是没时间,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照看。“我太对不起二老了。”想到父母,李堂华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多年来的贫困让他深知家乡教育的重要。
李堂华每周星期天到校,每周五送完学生后才回家。在学校,他每天都必须早早起来烧好一桶水,匆匆用完早餐,接着去几个险要的路口接学生;上午得用课间休息时间煮好饭菜,下午又要送路途较远的学生回家。逢上暴雨和下雪天,李老师会一早一晚地接送每一位学生。冬天,山道结冰,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学生,怕他们一不小心就滑下山涧,非得把学生送到半道亲自交给学生家长不行。开学初,双休日走家串户进行家访成了他的第一任务。如果哪名学生没来上学,即便是天色再晚,他也会赶到学生家里询问原因,帮助其重返校园。他就这样长年在山路上来回奔波,也不知磨穿了多少双解放鞋与雨靴。看到他粗壮的大脚和满屋的破解放鞋,记者心里泛起一股酸楚。
在马槽教学点,李老师严格遵守所有的教学常规,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考核等,一样不少,就像他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了圩镇中心小学,几次想把他调去任教,但马槽的村民都舍不得他离开,几次联名写信希望他留下。2006年,中心小学考虑到他家庭的实际困难,先后两次要把他调到中心小学。可看到村民的期待,他别无选择,只能留下来。李堂华说:“是家长和学生真诚的挽留让我有了继续教下去的勇气,也让我备感幸福。”2009年开学前夕,中心小学又要调他去一所大的村小任校长。20多名家长闻讯后,不约而同地去乡政府请求留下他:“李校长脚上生大疮时,瘸着腿,硬是一节课都没落下,这样的好校长到哪里去找啊!”其中还有几个家长打电话到县教育局,希望留李老师在马槽教学点。学生们听说后,更是痛哭流涕。
“群众的满意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我怎能辜负家长们诚挚的愿望和孩子们的泪水。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为了孩子,我选择留下。”就这样,李老师一次次放弃返回圩镇的机会,每天行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
35年如一日,李堂华的努力,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好评。2006年,他被遂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07年又被吉安市教育局评为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2013年第28个教师节他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 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
一名叫王玉丹的学生给李堂华写信说:“敬爱的李老师,您好!在与您分别的两年里,我一直没有忘记您,更没忘记我们以前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回忆已经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了。老师,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您说声,‘谢谢!’谢谢您四年来对我的耐心教导,是您教会了我写字、读书、认拼音、做算术,我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老师,您就是我心田的春雨,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
教育需要爱心,李堂华倾情地爱着每一个学生,以一颗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一直是家长最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而戴家埔镇是遂川县最为贫困的乡镇,大人们白天忙于生计,所以家长都把教学点当成了托儿所,山里的孩子虽然天真可爱,但也十分调皮。教学点没有围墙,加上一侧是陡峭的山涧,课余时间需时刻提防他们受伤,但自李堂华任教以来,从没发生过一次学生的安全事故。
在马槽教学点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年纪最大的12岁,年纪小的才4岁,所有的学生都在学校用中餐,中午是李老师最为繁忙的时候,既要帮学生生火热饭,又要帮他们收拾碗筷,同时还要辅导他们的功课与作业。有时甚至要为他们揩鼻涕、洗脸洗手、擦屁股。2001年下学期,学校一名叫李桃清的学生因吃坏了东西,上课时拉肚子,课堂上顿时臭气熏天。李堂华老师不得不停下课,帮他擦洗屁股、清洗裤子,然后又用火笼给他取暖和烘烤衣服。像这样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学生不小心把饭菜撒了,李老师还得重新淘米做饭,或者干脆把自己的饭菜分给孩子吃,让他们能填饱肚子上课。
山里的学生大都家境不好,在国家未免除学杂费之前,有的学生交不起费用,李堂华多次为他们垫付学杂费,累计起来也有上千元。一千元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可能很少,但对于当年的民办教师来说却是大数目。说到这里,李堂华脸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前不久我就接到一个在外打工学生的电话,他说,李老师呀!我现在有工作了,可以赚钱了,过年的时候回来了我就来看您,顺便把以前您帮我垫付的学费还给您。那一刻,我特别激动,不是为了那点钱,而是心里舒畅,因为我教过的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做人,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教育是爱的教育,有爱就有希望。两年前,一个叫古清慧的学生,一天中午回家吃过饭后把奶奶藏在篮子里的70多元钱拿走了。事情败露后,古清慧的奶奶来学校要求李老师好好教训孙子,因为他已多次偷过家里的钱。李堂华却从孩子眼中的泪水里看到了希望,于是耐心地劝说着,并帮助他归还了已经花掉一半的钱。从此,古清慧一改劣习,成绩直线上升。几年前,一个叫李志成的学生患重病一个多月没法来校上课,李老师硬是利用晚上时间来回奔波,把李志成缺下的功课补上。
在学生眼里,李堂华俨然是一位父亲,帮他们热饭,洗衣服,批改作业……冬天,他还会备上冻疮药膏和火笼供他们取暖。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们毫不怯场,一个个举着小手要求发言。“不能因为条件差就苦了孩子。山里的孩子也与城里的孩子一样,能说、能唱,会玩、会学,懂规矩。”李堂华说。尽管教学点只有他一个人,他却为14名学生开齐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十多门课程。为了教好美术课,他自己先做学生,自学画画。为了给孩子们上好音乐课,虽然他年过半百,但仍然坚持学习少儿歌曲,练习少儿舞蹈。
“学校就是我的家,尽管快要退休了,但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继续留下来。”李堂华坚定地说,只要马槽教学点还在,他愿意坚守到最后。他爱大山,爱大山的孩子们,他愿意做孩子们的铺路石,为他们铺出一条虽不宽广,但很平坦的道路。让他们走出大山,放飞梦想,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