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易患毛病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是人们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活动,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议论时时有,处处在。它要求直白,鲜明、有力,唯其如此,方显议论价值。作为学生,当然要学会议论,学会写议论文。学写议论文,不仅有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有利于提高认识与分析能力。但在学生习作中,议论文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叙事过多,说理不足,角度单一。
  一、叙事过多。该错误表现在对论据的叙述上,过详过多,只要与该论据有关的环节且为他所知,就一定写出来,大讲特讲故事,甚者运用人物描写,叙述得生动形象。这种叙事是无的放矢,跟着感觉走。议论文的材料讲求经典,既典型又扼要,概括叙述,观点需要多少实事,就写多少实事,只要读者知道这件事即可。如要写一篇《要有团队意识》的议论文,在选取烛之武退秦师的材料时,就可采取这样概括,“佚之狐的举荐,郑公屈尊用人,烛之武的识大局,促成了‘退秦师’的胜利。”了了数语,讲清了故事的概貌。但不明此道的学生,可能就长篇叙事,佚之狐说了什么,郑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烛之武又是如何说如何做,介绍得清清楚楚。这样就犯了叙事过多的毛病。这种毛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会造成文体不清,像散文、像杂文,就是不像议论文;其次它挤占了议论空间,必然使对观点的论证简单化,观点不鲜明。要改掉论文的此种毛病,就要明白叙事不是议论文的目的,叙事是为说理服务的,还要懂得围绕观点去剪裁论据的方法,体现论点的情节要概括,与观点无关的情节要坚决删去。另外要多做概括练习。
  二、说理不足。议论文就是通过说理使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没有充分的道理,论点无法树立,读者也无法接受观点;“理”是议论文的生命,必不可缺。但在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只有叙述分析论据,却没有说理部分。如在采用烛之武退秦师的论据时,既叙述这个典故,也围绕论点作了分析,但在叙事分析基础之上没有说理,就如同登山者快到达山顶时却退了下来,仍然没有达到目标。应该补上这样的道理:没有团队意识,就没有成功的前提,现代生活的成功离不开团体的力量和智慧,闭门造车无路可走。这样方可加深人们对团队的认同和接受。说理不足,要么是因为学生对议论文认识不够,要么是因为缺乏说理能力。如是前者,到不是问题,倘若是后者,就需要认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多作一些简单现象或观点分析,天长日久,就能掌握说理的方法,具备说理能力。
  三、角度单一。对一个观点的阐述,需要多角度来论证,即多个分论点。多角度地论证,方能使观点全面、具体,深刻地传递给读者,议论文才能取得应有的价值和目的。但中学生写议论文常常一条道走到黑,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反反复复,总是一个角度,这样必然出现论证不充分,观点不鲜明,甚或使议论文走上散文化的道路,又不是散文,文体不清。比如说要论证“要有团队意识”,患角度单一毛病的同学就会只执一端“团队意识助事业成功”去论证,一段又一段,一个论据又一个论据,毫不厌烦。议论文非议论文,散文非散文。其实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论证: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只有在集体中,方能顺利实现愿望;集体的成功才是最可靠的成功。有了多角度的论述,才能让团队意识大白于人心。学生只所以患角度单一的毛病,是因为认识问题方法和能力欠缺。要经常练训学生联系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看清问题,慢慢培养认识问题的方法、习惯和能力。
  叙事过多,说理不足,角度单一,是写议论文的大忌,直接影响议论文的质量和档次。除去这些错误,非一日之功,非一念之思,要身体力行,多思多写多改,以根本上把握议论文的写作思维和方法。
其他文献
一、要选择好写作角度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一方面全面调动感官器官,绘声绘色描感觉。我们感知外界事物离不开眼耳鼻舌身,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作细致入微地描写。另一方面是移步换景,行成层次美。运用固定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或俯或仰、或由远及近、或由上而下、或由部分到整体,形成变化之美。在这里,《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秀的范文。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
期刊
阅读能力历来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它既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又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激发阅读兴趣,启动学生内驱力  阅读兴趣,是指进行阅读时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加理解与记忆,
期刊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就向我们明确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方向,且小说、散文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地方特色、名家名作是高考试题选文的重要方向。从层级上看侧重考查“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探究(F)”三个能力层级。考查的考
期刊
教师既要当学生们的良师,更要做他们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新时期高素质的学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就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谈几点看法。    一、师爱,架设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教师的爱心是教育成功的桥梁和保证。《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在教育成功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教师无私的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会有一条心灵的通道。有这么一个学生,
期刊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时提出的。是说各种意识之间出现的同意或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对话既包括教师与学生,同时也包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多重交叉的对话。对话理论追求的是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以互为相关联而又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和满足。正是这种对话的存在与延续,使
期刊
在课堂讨论中,激烈的争论往往表明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表明学生语言活动的充分参与,以及强烈的积极的情绪反应,所以应该把争论看作是好的现象。有时候,教师还应积极引导争论的出现,因为争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有助于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讨论中,如果出现了尖锐的争执和观点对立,教师万不可强行控制,亦不可任其自然,可考虑采用“分栏列举法”和“转换角色法”来进行恰
期刊
从封建私塾中的讲经、读史、吟诗、属对到现代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训练,语文教学由封闭到开放,由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漫长历程。面对现代波涛汹涌的信息社会,语文课上以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信息传输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这一“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飞”进了宁静的语文课堂。它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
期刊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都作了重大的修订,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多元的,但毫无疑问,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本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其核心任务,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挖掘其所负载的思想内容、美学意境,那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应是语文课的根本。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不少语文教
期刊
今年10月28日至30日,我有幸被学校派到郴州市第六中学参加了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0年湖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其间,听了人教版的八堂课。郴州市桂阳县蔡伦中学肖群丽老师上的《成长的烦恼》(口语与表达)获得了一等奖,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究其原因,我觉得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的
期刊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阅读与写作如影随形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确,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摄取间接的写作素材;写作则是阅读能力的检测。阅读与写作互相影响,因而语文写作教学只有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才更有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和写作,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