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石》是帕斯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这首长诗一经问世,便如石破天惊,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墨西哥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认为“只要西班牙语存在,它就是用这种语言创作的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西班牙诗人、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拉蒙·希劳则说:“我有三本《太阳石》,一本为了阅读,一本为了重读,一本将是我的随葬品。”
《太阳石》发表于1957 年。在此之前,墨西哥文学界的一些评论家看到帕斯创作题材和风格的转变,曾发出“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受到没落的欧洲文化侵蚀”的慨叹。然而在这首长诗发表之后,一本曾经宣称“要扭断超现实主义的脖子”(1)的杂志一变而成为捍卫帕斯声誉的堡垒。这至少说明帕斯并没有陷入欧洲超现实主义的“泥坑”,而是在“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艺术探索中坚定不移地走出了自己的路。
《太阳石》1957 年9 月在经济文化基金出版社的《火山岩》上发表。该刊当时只发行三百册。在这为收藏家所珍惜的首版《太阳石》上,帕斯为自己的创作加了一个注释( 以后的版本上,诗人又将它删去了):
“本书的封面上有用玛雅数字写的584,同时,诗的首尾分有墨西哥人用来表示第四动日(el Día 4 Olín—Movimiento) 和第四风日(elDía 4 Ehécatl—Viento) 的形象,指出这首诗由584 句十一音节诗组成或许并非多余( 结尾的六行不算在内,因为与开头的六行完全相同;实际上,全诗并未在那里结束,而是重新开始)。这个数目与金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完全吻合:584 天。古代墨西哥人从第四动日开始计算金星公转的周期,584 天以后即第四风日,金星与太阳又重新会合,这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另一个周期的开始。”
在诗前引用的奈瓦尔的诗句中,“第十三个”可能指扑克牌中的最后一张:纸牌如同年历一样,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正是出于这样的构想,诗人采用了这样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反复吟咏,一气呵成,虽有几十个段落,却没有一个句号,如此奇特的构思不是想入非非或故作惊人之举,而是诗人当时的心理状态与精神境界的体现。
1937 年,血气方刚的青年诗人帕斯满怀激情奔赴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前线,然而战争却以共和国的失败告终,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又积极投入了对西班牙流亡者的救援工作。后来托洛茨基的被暗杀以及斯大林的文艺政策使他迷惑不解,陷入孤独、苦闷和彷徨之中。1945 年以后的外交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西欧、北美乃至东方的各种各样的哲学和文艺思潮。尤其是在巴黎,他受到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感染和熏陶,并积极参与了那里的文学运动。然而帕斯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没有成为任何一种流派的俘虏,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创作《太阳石》的时候,帕斯精神上并没有摆脱孤独、苦闷和迷惘的阴影,他仍在坚持不懈地求索着。他在神话传说中寻觅,在人类历史中漫游,在个人记忆中打捞,以求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使“爱情、诗歌、革命”这三个燃燒着的词汇得到统一,使人类被“现代社会”扭曲和分裂的本性得到恢复。但诗人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并没有看到真正光明的前途,他的寻求也就如同太阳历一样,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
全诗站在太阳石的高度,以无人称开始。然后出现了“你”,太阳石才有了交流的对象。这是一个女性的形体,世界由于她的晶莹透明才变得清晰可见。接着“我”便出现了,并“从光的拱门进入了晴朗秋天的长廊”。在诗人的想象中,女性的“你”与世界融为一体,“我”沿着她的身躯行进,直至跌成碎片仍在锲而不舍地继续搜寻,然后便进入了“记忆那没有尽头的通道”。这时,诗中的“我”脱离了自己,他在寻找一个“瞬间”和一张“面孔”。这个“瞬间”应当是充分展示人的本性的瞬间,这张面孔应当是具有“想象、爱情与自由”品格的人的本来的面孔。在这寻求的过程中,诗人打乱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神话、现实、回忆、憧憬、梦幻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自己汹涌的激情、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给全诗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在诗人的寻觅中,首先出现的具体时间是“下午五点钟”,一群姑娘走出了用火山岩做围墙的学校。在墨西哥城,这样的围墙随处可见,然而诗人的笔锋转瞬间便从现实移向了想象的世界。她们中的一位“身披霞光”走来。她的身上凝聚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质,既是老虎又是麋鹿,既是猛兽又是猎物,二者相反相成,像“阴”和“阳”一样维系着世间万物的平衡。她既是所有的女性又不是任何一位女性。她究竟是谁?“我”忘记了她的姓名。她可能是梅露西娜、劳拉、伊莎贝尔、珀耳塞福涅或玛丽亚中的一个。这些名字可能是神话人物,可能是历史人物,也可能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因为在西班牙语国家,尤其是在墨西哥,像伊莎贝尔和劳拉这样的名字是极为常见的。在她们中间,诗人首先着眼于梅露西娜。她是中世纪传说中的一位仙女,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后来被丈夫发现并将她撵走,从此便常常对不幸的婚姻发出哀鸣。女性的悲剧使诗人联想到利剑的锋刃和屠夫的血杯,并像常青藤一样纠缠着诗人无法平静的心灵。这女性是“火的字迹”“海的字迹”“风的字迹”和“太阳的遗言”,她甚至用无法破译的火红的字迹为诗人纹身。她不是任何一个女性,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牺牲者的形象。正是她将诗人引进一座座幻想的迷宫。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脱离神话传说,最终还是让“我”看见了她身上粗大的鳞片。
“ 空虚”“ 受伤” 的“ 我” 继续寻觅。诗中又出现了具体的地点:伯克利市的克里斯托夫大街,墨西哥城的改革大街,韦拉克鲁斯的佩罗特大街等等。比这一切都更加具体的是1937 年在马德里的安赫尔广场上发生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一对情侣在轰炸时做爱。这是诗人永难忘怀的时刻。这可能是他亲眼所见,也可能是他听到的传闻。从这时起,“性爱”就成了诗中充分揭示的“瞬间”。在诗人看来,只有在此时,人才能抛弃压抑自身的伪装和做作,毫无顾忌地显露自己的本性。所以如此,是因为世间充斥着: 被老鼠偷吃的法律,
银行和监狱的栅栏,
纸的栅栏,铁丝网,
电铃、探棍、蒺藜,
用单调的语言布道的武器,
戴着教士帽的温柔的蝎子,
戴着大礼帽的老虎,
素食俱乐部和红十字会的主席,
身为教育家的驴,
冒充救世主、人民之父的鳄鱼,
元首、鲨鱼、前途的缔造者,
身穿制服的蠢猪,
用圣水洗刷黑色牙齿
并攻读英语
和民主课程的教会的宠儿,
无形的墙壁,
腐烂的面具——
使人与人类
并与自身分离,
(……)
诗人认为,只要是“爱”的享受就比在吃人的社会里苟且偷生更有价值。只有通过对“爱”的追求,人才能发现已经失去的团结和一致,才能重新获得自由,而这本是人类生存的最原始的条件。寻找这“爱”的“瞬间”正是全诗的出发点。诗人认为这样的“瞬间”不是哪一个人的,而属于所有的人,因而他交替地使用“他们”和“我们”,使主观与客观相互映衬,将作者与读者合而为一,大家都成了目睹人世沧桑的太阳石的化身。
在人类历史和神话传说的人物中,诗人忆起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亚伯、阿伽门农、卡珊德拉、布鲁图、莫克特苏马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帕斯所列举的政治家中,许多人如林肯、马德罗、罗伯斯比尔等都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被政敌处决或谋杀的。这表现了帕斯对世界的悲观而又无可奈何的看法:善与恶、美与丑、烈士与凶手、革命与悲剧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不可分开。面对这不公的社会和严酷的人生,诗人采取了玄学的态度:将生和死、“自我”与“非我”等互相对立的概念融合起来,使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渗透。
在文学家和知识分子当中,帕斯属于热衷于政治的一代,满怀激情而又屡遭挫折的一代,但又是“生的乐趣”没有被愤怒完全摧毁的一代。读《太阳石》,首先使人感到的便是诗人那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的激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尽管他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出路,然而单是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揭露和对人类未来的不懈追求,已经足以使这首长诗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在艺术技巧方面,帕斯在这首诗中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对千姿百态、色彩纷呈的形象进行剪接,从而使读者对诗句产生动态的感觉。象征是帕斯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段。从整体上说,太阳石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太阳石又和金星联系在一定:金星就是维纳斯,是爱神,是诗中的梅露西娜、劳拉、艾罗伊莎、伊莎贝尔、玛丽亚和珀耳塞福涅的象征。这些女性,无论是神、是仙、是人,都具有女性的多重品格,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和女儿。她们代表一切女性,又不是任何女性。用金星作她们的象征,最为贴切,因为她同样具有多重品格,既是启明星,又是长庚星,既出现在黎明,又出现在黄昏。作为爱神,她向诗人展示了一个充分表现人类自然本性的“瞬间”。
《太阳石》不是史诗,却具有史诗的气魄;不是情诗,却具有情诗的风采;不是政治诗,却有政治诗的脉搏;不是哲理诗,却具有哲理诗的神韵;不是田园诗,却具有田园诗的舒展与流畅。它能将生与死、爱与恨、历史与现实、神话与梦幻、孤独与理解、拒绝与接受、追求与绝望融合在同一首詩的字里行间.爱情与历史是《大阳石》的两根主要支柱。
通过上述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帕斯的转变,从世界观来说,是从阶级论转向人性论;而从艺术技巧来说,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从幼稚转向成熟。正是这后一种转变,使帕斯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诗人。
2020 年12 月
注:(1)墨西哥诗人马丁内斯针对“天鹅的诗人”达里奥的追随者写过一首有名的十四行诗《扭断那天鹅的脖子》。
《太阳石》发表于1957 年。在此之前,墨西哥文学界的一些评论家看到帕斯创作题材和风格的转变,曾发出“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受到没落的欧洲文化侵蚀”的慨叹。然而在这首长诗发表之后,一本曾经宣称“要扭断超现实主义的脖子”(1)的杂志一变而成为捍卫帕斯声誉的堡垒。这至少说明帕斯并没有陷入欧洲超现实主义的“泥坑”,而是在“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艺术探索中坚定不移地走出了自己的路。
《太阳石》1957 年9 月在经济文化基金出版社的《火山岩》上发表。该刊当时只发行三百册。在这为收藏家所珍惜的首版《太阳石》上,帕斯为自己的创作加了一个注释( 以后的版本上,诗人又将它删去了):
“本书的封面上有用玛雅数字写的584,同时,诗的首尾分有墨西哥人用来表示第四动日(el Día 4 Olín—Movimiento) 和第四风日(elDía 4 Ehécatl—Viento) 的形象,指出这首诗由584 句十一音节诗组成或许并非多余( 结尾的六行不算在内,因为与开头的六行完全相同;实际上,全诗并未在那里结束,而是重新开始)。这个数目与金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完全吻合:584 天。古代墨西哥人从第四动日开始计算金星公转的周期,584 天以后即第四风日,金星与太阳又重新会合,这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另一个周期的开始。”
在诗前引用的奈瓦尔的诗句中,“第十三个”可能指扑克牌中的最后一张:纸牌如同年历一样,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正是出于这样的构想,诗人采用了这样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反复吟咏,一气呵成,虽有几十个段落,却没有一个句号,如此奇特的构思不是想入非非或故作惊人之举,而是诗人当时的心理状态与精神境界的体现。
1937 年,血气方刚的青年诗人帕斯满怀激情奔赴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前线,然而战争却以共和国的失败告终,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又积极投入了对西班牙流亡者的救援工作。后来托洛茨基的被暗杀以及斯大林的文艺政策使他迷惑不解,陷入孤独、苦闷和彷徨之中。1945 年以后的外交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西欧、北美乃至东方的各种各样的哲学和文艺思潮。尤其是在巴黎,他受到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感染和熏陶,并积极参与了那里的文学运动。然而帕斯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没有成为任何一种流派的俘虏,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创作《太阳石》的时候,帕斯精神上并没有摆脱孤独、苦闷和迷惘的阴影,他仍在坚持不懈地求索着。他在神话传说中寻觅,在人类历史中漫游,在个人记忆中打捞,以求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使“爱情、诗歌、革命”这三个燃燒着的词汇得到统一,使人类被“现代社会”扭曲和分裂的本性得到恢复。但诗人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并没有看到真正光明的前途,他的寻求也就如同太阳历一样,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
全诗站在太阳石的高度,以无人称开始。然后出现了“你”,太阳石才有了交流的对象。这是一个女性的形体,世界由于她的晶莹透明才变得清晰可见。接着“我”便出现了,并“从光的拱门进入了晴朗秋天的长廊”。在诗人的想象中,女性的“你”与世界融为一体,“我”沿着她的身躯行进,直至跌成碎片仍在锲而不舍地继续搜寻,然后便进入了“记忆那没有尽头的通道”。这时,诗中的“我”脱离了自己,他在寻找一个“瞬间”和一张“面孔”。这个“瞬间”应当是充分展示人的本性的瞬间,这张面孔应当是具有“想象、爱情与自由”品格的人的本来的面孔。在这寻求的过程中,诗人打乱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神话、现实、回忆、憧憬、梦幻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自己汹涌的激情、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给全诗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在诗人的寻觅中,首先出现的具体时间是“下午五点钟”,一群姑娘走出了用火山岩做围墙的学校。在墨西哥城,这样的围墙随处可见,然而诗人的笔锋转瞬间便从现实移向了想象的世界。她们中的一位“身披霞光”走来。她的身上凝聚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质,既是老虎又是麋鹿,既是猛兽又是猎物,二者相反相成,像“阴”和“阳”一样维系着世间万物的平衡。她既是所有的女性又不是任何一位女性。她究竟是谁?“我”忘记了她的姓名。她可能是梅露西娜、劳拉、伊莎贝尔、珀耳塞福涅或玛丽亚中的一个。这些名字可能是神话人物,可能是历史人物,也可能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因为在西班牙语国家,尤其是在墨西哥,像伊莎贝尔和劳拉这样的名字是极为常见的。在她们中间,诗人首先着眼于梅露西娜。她是中世纪传说中的一位仙女,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后来被丈夫发现并将她撵走,从此便常常对不幸的婚姻发出哀鸣。女性的悲剧使诗人联想到利剑的锋刃和屠夫的血杯,并像常青藤一样纠缠着诗人无法平静的心灵。这女性是“火的字迹”“海的字迹”“风的字迹”和“太阳的遗言”,她甚至用无法破译的火红的字迹为诗人纹身。她不是任何一个女性,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牺牲者的形象。正是她将诗人引进一座座幻想的迷宫。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脱离神话传说,最终还是让“我”看见了她身上粗大的鳞片。
“ 空虚”“ 受伤” 的“ 我” 继续寻觅。诗中又出现了具体的地点:伯克利市的克里斯托夫大街,墨西哥城的改革大街,韦拉克鲁斯的佩罗特大街等等。比这一切都更加具体的是1937 年在马德里的安赫尔广场上发生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一对情侣在轰炸时做爱。这是诗人永难忘怀的时刻。这可能是他亲眼所见,也可能是他听到的传闻。从这时起,“性爱”就成了诗中充分揭示的“瞬间”。在诗人看来,只有在此时,人才能抛弃压抑自身的伪装和做作,毫无顾忌地显露自己的本性。所以如此,是因为世间充斥着: 被老鼠偷吃的法律,
银行和监狱的栅栏,
纸的栅栏,铁丝网,
电铃、探棍、蒺藜,
用单调的语言布道的武器,
戴着教士帽的温柔的蝎子,
戴着大礼帽的老虎,
素食俱乐部和红十字会的主席,
身为教育家的驴,
冒充救世主、人民之父的鳄鱼,
元首、鲨鱼、前途的缔造者,
身穿制服的蠢猪,
用圣水洗刷黑色牙齿
并攻读英语
和民主课程的教会的宠儿,
无形的墙壁,
腐烂的面具——
使人与人类
并与自身分离,
(……)
诗人认为,只要是“爱”的享受就比在吃人的社会里苟且偷生更有价值。只有通过对“爱”的追求,人才能发现已经失去的团结和一致,才能重新获得自由,而这本是人类生存的最原始的条件。寻找这“爱”的“瞬间”正是全诗的出发点。诗人认为这样的“瞬间”不是哪一个人的,而属于所有的人,因而他交替地使用“他们”和“我们”,使主观与客观相互映衬,将作者与读者合而为一,大家都成了目睹人世沧桑的太阳石的化身。
在人类历史和神话传说的人物中,诗人忆起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亚伯、阿伽门农、卡珊德拉、布鲁图、莫克特苏马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帕斯所列举的政治家中,许多人如林肯、马德罗、罗伯斯比尔等都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被政敌处决或谋杀的。这表现了帕斯对世界的悲观而又无可奈何的看法:善与恶、美与丑、烈士与凶手、革命与悲剧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不可分开。面对这不公的社会和严酷的人生,诗人采取了玄学的态度:将生和死、“自我”与“非我”等互相对立的概念融合起来,使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渗透。
在文学家和知识分子当中,帕斯属于热衷于政治的一代,满怀激情而又屡遭挫折的一代,但又是“生的乐趣”没有被愤怒完全摧毁的一代。读《太阳石》,首先使人感到的便是诗人那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的激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尽管他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出路,然而单是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揭露和对人类未来的不懈追求,已经足以使这首长诗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在艺术技巧方面,帕斯在这首诗中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对千姿百态、色彩纷呈的形象进行剪接,从而使读者对诗句产生动态的感觉。象征是帕斯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段。从整体上说,太阳石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太阳石又和金星联系在一定:金星就是维纳斯,是爱神,是诗中的梅露西娜、劳拉、艾罗伊莎、伊莎贝尔、玛丽亚和珀耳塞福涅的象征。这些女性,无论是神、是仙、是人,都具有女性的多重品格,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和女儿。她们代表一切女性,又不是任何女性。用金星作她们的象征,最为贴切,因为她同样具有多重品格,既是启明星,又是长庚星,既出现在黎明,又出现在黄昏。作为爱神,她向诗人展示了一个充分表现人类自然本性的“瞬间”。
《太阳石》不是史诗,却具有史诗的气魄;不是情诗,却具有情诗的风采;不是政治诗,却有政治诗的脉搏;不是哲理诗,却具有哲理诗的神韵;不是田园诗,却具有田园诗的舒展与流畅。它能将生与死、爱与恨、历史与现实、神话与梦幻、孤独与理解、拒绝与接受、追求与绝望融合在同一首詩的字里行间.爱情与历史是《大阳石》的两根主要支柱。
通过上述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帕斯的转变,从世界观来说,是从阶级论转向人性论;而从艺术技巧来说,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从幼稚转向成熟。正是这后一种转变,使帕斯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诗人。
2020 年12 月
注:(1)墨西哥诗人马丁内斯针对“天鹅的诗人”达里奥的追随者写过一首有名的十四行诗《扭断那天鹅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