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人的一百年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动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历时45年,先后有五位皇帝在位。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西晋王朝,历时52年,共有四位皇帝临朝。
  公元316年,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西晋王朝灭于匈奴之手。次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是为东晋。东晋偏安江南,历时104年,皇帝走马灯般换了11个,一辈不如一辈。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逊位,自称尊号,建立刘宋王朝,南朝170余年的历史由此展开。
  无巧不巧,自曹丕建魏,至刘裕称帝,“魏晋”历史,正好跨越200年!
  这二百年,“合久必分”的历史大戏演了两场:一场是大一统的汉分裂为“三国”,一场是统一了三国的晋,再度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由此造成了长达270余年的南北大分裂,直到隋文帝杨坚来收拾残局,一统江山。分合之间,各路豪杰,龙争虎斗,英雄、枭雄、奸雄,层出不穷。正应了一句话——“乱世出英雄”。
  不幸之中的万幸,这二百年,却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儒家经学式微,道家思想抬头,神仙道教方兴未艾,佛教东渐,落地生根,玄学风靡,尽态极妍,伴随着“人的觉醒”,“文的自觉”亦如影随形,文学、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样式,无不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成熟,大师巨匠,络绎不绝,精品杰构,光耀古今。这也应了一句话——“国家不幸诗家幸”。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诚哉斯言!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色彩、悖论、冲突和悬念的时代。
  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武功赫赫,《英雄记》中人物多。
  这个时代,名士纷纭,佳言如屑,《名士传》里风光好。
  “竹林七贤”,就诞生于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他们不仅生存于、活动于这个时代,他们更影响了、甚至改变了这个时代。以至于后人说起“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时,“竹林七贤”总是作为一面旗帜被高举,一种精神被弘扬,一个神话被膜拜。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们不是英雄,而偏“能本色”。本色而兼风流,当然是真本色,大风流。
  这七个人,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心灵,都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影响,自上而下,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之诗文,名山秀水之遗迹,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青史定论,黎庶口碑,无不斑斑可考,在在可见。
  他们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立身处世的所有选择。他们或仕,或隐,或仕隐双修,亦官亦隐;或智,或愚,或愚智相济,大智若愚;或语,或默,或语默并存,皮里阳秋;或嗔,或怒,或不嗔不怒,喜愠不形于色;或好,或恶,既能善善恶恶,爱憎分明,又能好恶不争于怀,口不臧否人物。他们矛盾着,痛苦着,纠结着,挣扎着,反抗着,他们不得不做着人生的各种试验,只希望在乱世中活出一份人的尊严。
  他们身上,还凝聚着中国古人逍遥自适的精神,诗意栖居的理想,田园牧歌式的生存体验,以及形而上的超越气质。他们纵情山水,亲近自然,热爱艺术,崇尚审美,鄙薄权贵,向往自由。他们是喝酒的健儿,清谈的名嘴,诗文的行家,弹琴的里手。他们的萍聚,是一道人生盛宴,一段文艺华章,彰显的是一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的星散,则是一场乱世悲剧,一曲红尘哀歌,演绎出了一系列人生大主题、存在大拷问:权位的丑恶,功业的虚无,生命的荒凉,自由的无价,真情的不朽……一曲终了,黯然销魂!
  “竹林七贤”,几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面镜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走近了他们,也就是走近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
  了解了他们,差不多也就了解了专制制度下的古代中国人。
  他们有真性情,因而有佳故事。
  他们的性情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他们的故事扑朔迷离,深入人心。
  而且,还有一个天大的巧合常常不为人所注意——
  公元205年,竹林七贤的“老大哥”山涛出生。
  公元305年,竹林七贤的“小老弟”王戎去世。
  这七个人,从横空出世到黯然终结,前后跨度,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年!
  一百年啊,多少人来,多少人去?繁华,憔悴,萎靡,凋零。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梨花带雨,落英缤纷。
  一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真风流,雨打风吹总不去。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10.11.5)B②
其他文献
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枚刻制好的印章。普通石材,朱文印艺,品赏良久,很是喜欢。我喜欢它的纯朴、刚直和精细。听说制印者名钟镝,心中即浮出一位威严长者的形象来。后来听到了关于钟镝的一些传说,有人登门求字问价,回答三千一幅。那人一惊:“这么贵呀!”扭头离去。当知道了行情,再回头讨要,钟镝见了不动声色说:“我去通报。”在内屋转了两圈,出来回答曰:“钟先生说他这会儿心情不好,明日再来吧”------,这使我更确
期刊
樊涛是西安一所高中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良好,他又是家里的独子,全家人都备加呵护他。按说他应该如其他孩子一样过得快快乐乐,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令人唏嘘,但结果也是令人欣慰的。  樊涛有一个十分严厉的、让人惧怕的父亲,父亲在各方面对他的期望都很高,希望他考上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将来考上名牌大学。  他用功学习,如父亲所愿考上了重点高中。然而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过后,樊涛受到
期刊
上海两千市管干部被要求自觉申报房产,结果“惊人”,甚至有主动上报家庭房产十几套的官员。在上海政界,像陶校兴等房地系统官员通过超低折扣拥有多套房子,已是公开的秘密。    10月14日晚,新华社报道,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简称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涉嫌违纪,正在接受上海纪检部门的调查。在上海这个引领中国房价飞涨的城市,又一名房地系统“要员”落马。  目前官方尚未披露陶校兴案情。但多方渠道证
期刊
杜中信是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但是这并不是西安人爱他书法的理由。西安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古有唐长安城的恢弘文化,今有西安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西安人对书法也具有很高的审美追求。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人对书法都有自己的见解……  市民爱杜中信书法的古朴  在过去几年里,细心的西安人会发现,出自杜中信先生之手的牌匾、石刻随处可见。不光是西安的翠华山、西安的著名楼盘,还有北京天坛公园、宣武艺苑、陕西太白山
期刊
2010年11月13日《新京报》报道,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  官员天天坐专用小轿车,他就不知道哪儿需要交通疏导、需要增加交通设施与警力,同理,当政府部门都致力于建设自己的绿色环保食品基地时,他们对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就更是淡而化之,他们成为食物安全的旁观者,从而对严峻的食物安全形势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无责。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无数的食品安
期刊
10月10日深夜,重庆广电集团总裁李晓枫和他的妻子,分别被纪委和检察院从家中带走“协助调查”。  李晓枫事件在重庆宣传文化系统引发“地震”。此前,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健春已被“双规”,重庆广电集团下属重庆重视传媒有限公司高管集体“落马”。  黯然谢幕  今年58岁的李晓枫,系四川省岳池县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据悉,李晓枫与刘健春关系交往密切。今年45岁的刘
期刊
《山楂树之恋》让人对“纯爱”有了新的争论。将门虎子老三喜欢上了家庭成分不好的漂亮姑娘,可以为她做任何事。他为她挡住风雨,直到她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直到自己得白血病去世。一本书让名利场上的诸多大腕流泪,“有一种爱情叫成全”的观念,触动的是我们早已失却感动的神经。  能为别人的故事感动的人,心就仍然是年轻的。一个人,只有当他或她还能为那些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或事感动、担心、焦虑的时候,他或她的心
期刊
这份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名两侧都有醒目的标语,分别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毛主席万岁”。版面左上角是毛主席的照片,下面分别为朱德、刘少奇等6位副主席的照片。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1950年的《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的“毛主席万岁”,是毛泽东自己加上的。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澄清这个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档案说话。我查到了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原始档案。从这
期刊
阳明海运文化基金会为结合观光政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即日起在阳明海洋文化艺术馆三楼推出“蜕变——从招商局到阳明海运特展”,并于29日举办新展说明会,邀请到有蒋介石分身之称的李登科至现场,与贵宾们共襄盛举。  阳明海洋文化艺术馆指出,特展将重现招商局百年盛衰的历程,并以1949年国共内战多变的局势为论述背景,阐述招商局如何应国家之需调派“海沪轮”,运送三千五百余箱故宫文物来台,及招商局“汉民轮”与海
期刊
李叔同本是富家子弟,生于天津,长在上海,曾就读南洋公学,后到日本求学。他年轻时被称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厮磨金粉”,结交娼优,风流倜傥;出家前涉猎极广——绘画、音乐、戏剧、诗文、书法、金石等无所不通(后屏除一切,仅书法终生不弃)。正是由于出家前后生活境况的巨大反差,他被视为尽享荣华之后从朱门入空门的典型一例。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李叔同的骨子里,本来就有许多不入流俗的东西,倘若换个角度看,他的出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