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诗》,谢思炜 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017年5月20日一直到6月6日,武都—荣昌—上海—济南,几乎是马不停蹄,连跑四地。伴随我的就是这一本《杜甫诗》。本书有特别的意义,是童小溪特意送给吴子林作纪念的童庆炳老师藏书。书上留有童老师的画线和文字点评。我读此书小心翼翼,生恐有损。杜诗大约1500首,本书只收近百首。这样的选本,选家就很重要。我读《杜甫诗》一书,经常被谢思炜的评注打动,谢评有观点、有态度,不是一味甘居被评者人下点头哈腰。比如对收入本书的第一首杜诗《望岳》,谢评认为,“此诗也有稚拙的句子”;对《去矣行》一诗,谢思炜写到,“诗的最后表达诀别的意愿最坚决,但所说的‘餐玉法’却最不现实(‘且入’而未入也留下把话找回来的余地),除了说明道教信仰对诗人仍有一定影响外,反过来证明前面的话也不过是愤激之词而已。”整本《杜甫诗》读完,大体可以了解诗人的生命历程。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呈现了杜甫在变动不居的迁移生涯中所写下的诗篇。读《杜甫诗》,心情大抵是沉郁的。杜甫的一生大都在饥饿困顿中辗转,既萧瑟又凄凉,欢乐的时辰于他并不多见,欢乐的诗篇于他因此也极少。昨晚读完《杜甫诗》后我抽出宇文所安《盛唐诗》想看看宇文所安如何评价杜甫,信手一番即为“杜甫”一章,讶异中感知到了神秘的电波架通了杜甫、宇文所安和我。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之高学界已尽知,“杜甫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开篇即如此定位。近几年,师力斌博士也迷杜甫迷到入魔,不仅自家读杜甫为杜甫写诗,还逢人便说杜甫,有一次更是亲手开列杜诗若干让我读。那天师老师到皮村讲授诗歌课,我在腾讯直播视频看见他列举了杜诗五大特点作为评价一首诗优劣的标准。至于张籍,更是将杜诗烧成灰和水吞下,说这样可以吸收杜甫的天才。相比于杜甫,我更想吃李白。
《石榴马》,华万里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
我是在重庆飞往北京的CA1430航班上读完华万里先生这部诗集的。2017年5月25-27日,我应邀赴重庆荣昌参加中国第四届当代诗歌奖颁奖典礼,在瑞尔大酒店报到的那个傍晚,人头济济,诗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老友重逢,分外热闹。有一个圆脸、慈眉善目的老者走了过来,“你是安琪?我是华万里。”我吃了一惊,这几年经常在金铃子文字中读到她对华先生的敬佩之语,对华先生已不陌生,如今看他毫无架子自我介绍,真是不安且感动。我也对华先生说久仰。第二天,华先生分送几个诗人他的诗集,我也幸得一本。说实话,此前并未读过华先生诗作。这次飞机上读完《石榴马》,可以说又吃了一惊。华先生1942年出生,今年75岁,诗集出版于2016年,也就是74岁以前的作品,诗集中多次出现73,比如“七十三愁”,显然是73岁的时候写的,但整本《石榴马》无论情感的喷薄与婉约,还是语言的短促和灵动,不仅看不出龙钟之老态,反而有青春之气息。作者的心特别活,对生活、对异性依旧充满美妙的期待。诗集中看不出华先生所经历的时代际遇譬如抗战、譬如十年动乱、譬如改革开放等等,也就是,这是一本纯粹属于作者心灵感受而非反映现实的诗集。这次在重庆荣昌,我和王士强博士、吴投文博士都谈到这个话题,就是,诗人的写作到底是无视所处的现实生活只一意孤行于自己关注的事物好,还是反映时代好?华万里先生此书又把这个问题呈现出来。你从这本诗集里读不出华先生有无受到各种厄运的冲击,但你读到了老先生在这个年龄段依旧葆有的诗意和想象力。开篇第一首《鹰》,作者写鹰,“也许,一个俯冲/就会扯直那个歪曲河流的巨大急弯/或者,毫不犹豫地/提走那座/在江边困惑了很久的山峦”,真是漂亮。华先生喜欢的一个意象是“落日”,也许与他的年龄有关,但落日在他笔下“即使坏了”也不会“像鸡蛋一样散黄……”我对华先生几无了解,读了这部诗集,我猜华先生应该一生风调雨顺,他的诗因此有点甜软,悲怆、沉痛、愤怒……这一向度的詞似乎与他的生命无关。
《山海经》,冯国超 译注,商务印书馆2011年。
今天微信上读到张定浩老师一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山海经》。张老师文章指出汉民族缺乏与神话紧密相连的史诗传统而使中国神话零星而不成系统。张老师认为,屈原是有可能成为如同荷马那样的强力诗人,去完成神话创世谱系的,遗憾屈原没有活得长久。张老师在此文(微信题目我认为不是报纸发表时的题目,姑且记之:《有没有屈原这样的强力诗人,对一个民族创世神话谱系建构至关重要》)提出了一个可能大家平时也不会去想但读了会认同的观点: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并非如地下文物一样等着打捞,而是因为出现了荷马、赫西俄德和维吉尔、奥维德这种强力诗人去整理、研究并创造之后,才形成的。“创造”是张定浩老师很强调的。读了张定浩文章我自然联想起《山海经》,《山海经》记述了上古至秦汉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未能确定。所以我读到的这本书,就只有译注者。《山海经》所涉及的神话传说确实碎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传说也没有一个可以流传的故事,读此书,可能是一种掠奇心态,看看古人给出了那么多稀里古怪的动物、植物、人物,一笑置之。对书中的山川地理,研究者也考证过,有的今有对证,有的查无此处。《山海经》这么多年断断续续地读,从未有一次从头到尾读完,感觉好像没这个必要。但它提供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表达模式,“又东三百里”“又东三百五十里”,也就是,以“又……”来指向方位,有一个诗人把这个句式拿去写诗,也写出了一首名作。这是《山海经》对他的贡献。《山海经》对我的贡献在我开始画画后显现,每当我画出不可名状之物,我就跑去翻《山海经》,向我们伟大的老祖宗讨宝贝,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名字:鯈、阘非、枭阳国人……
《浮生六记》,[清]沈复 著,宋致新 注译,崇文书局2017年。
家里竟然有两本《浮生六记》,译者分别是宋致新和张佳玮。中文系毕业的读《浮生六记》还是读得懂,译本反而浅陋了原文。想沈复,本不以文为生,平生所留文字仅只《浮生六记》且后二记已散佚,确切说,只四记。恰恰这四记手稿1877年(清光绪三年)被苏州人杨引传在旧书摊上发现,以后便竞相传抄,刊行于世,成为经典。沈复,历乾隆、嘉庆二帝,其生平皆出自《浮生六记》文字。某种程度,倘无杨引传,则无沈复。我读《坎坷记愁》真是又气又无语,想古代这媳妇也是难当,帮夫君找小妾也就罢了,还得帮公公找小妾,这不明摆着得罪婆婆的活?沈复自述写《六记》初衷,乃因生于“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看起来仿佛一世悠闲,其实却也辗转于饥寒交迫中。四记就是沈复自传,有夫妻情爱、有闲情雅趣、有旅行记游,也有家庭不睦、贫贱百哀。近来开始读明清笔记,喜欢他们如实呈现自己生活点滴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也许当初写的时候并不为传世,只为记录一己之悲欢,后人读之却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世风民情,了解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就此来看,一己悲欢也有其价值,尤其沈复笔下的芸,在欠缺妻子形象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无疑是特此一个。确实的,我们知道孔子、屈原、李白……却无从知道他们的配偶。妻子形象的缺席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通病。幸好沈复不以文学家自命,他对妻子的记录才如此真情自然。 《超现实主义宣言》,[法]安德烈·布勒东 著,袁俊生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我想了想,还是把后面7篇放弃。也就是这一本书我只读前面3篇。我不专职研究“超现实主义”,也就不想把后面那么专业的“超现实主义”政治立场,第二、第三宣言都读完,其实仅读本书《可溶化的鱼》这么一篇我觉得就够了,就非常体悟超现实主义奥义了。《可溶化的鱼》文体如何定位,小说也可,散文也可,书中注解部分定位它为散文诗就有点奇怪了。全文32节,65个页码,不算短,不夸张说,每一句都闪现着作者绚烂的语言才华,真是超现实主义典型文本。文中所有的物都有充当主人公的机会,它们一现身就有话语权,我顺手引本文第一句,“此时此刻,公园将它那双淡黄色的双手伸展到神奇的喷泉之上”。读《可溶化的鱼》,我又一次深陷超现实主义语言陷阱,内心继续涌起对布勒东的佩服。而我其实已经深知超现实主义对我写作的危害并时时在反思。它是语言的空转,语言只承担语言奇异组合造成的炫技效果,犹如空中飞人,要命的是,空中飞人最终还要回到大地,但超现实主义者绝不。摘录本书前勒口所述,“超现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对此我完全认同。运用在文学上偶尔为之可以,长期如此就让自己处于悬空状态,现实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现实。运用在绘画上我觉得很好,画面的视觉语言因超现实而格外冲击你的眼球,你看到了现实中看不见的东西时你会惊叹作者为万物重新赋形的能力。目前我的钢笔画作完全得益于1990年代我刚开始诗歌写作时“以超现实主义为师”的教诲。我在诗歌写作上极力要摒弃的超现实主义思维,在绘画行动上一次次成全了我,我该对它爱,还是恨?
《随园诗话》,袁枚 著,雷芳 注译,崇文书局2016年。
本想重读王国维《人间词话》,翻书柜跳出袁枚《随园诗话》,想起高中课本《黄生借书说》此君那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也”,遂抽出本书,一路读得又笑又赞恨不得马上写推介。这袁枚真是可爱有趣,一定是成天捧着书读到妙处便随手记下几句,再形成笔记。《随园诗话》原著有16卷1363篇,补遗又10卷654篇,我读的这本只是摘录本,选录的多与诗论有关,编者再为每则诗话取个标题,遂成此书。算了一下,仅160篇。想来袁枚写“诗话”时已名扬天下,便有许多人毛遂自荐自己的诗作希望袁枚写到他,书中有一篇《编辑七病》,说的是编辑存在的七种毛病,第七种,“徇一己之交情,听他人之求请”,然后袁枚说,这一条,“余作《诗话》,亦不能免”,读此不禁大笑。像这样边读边笑的地方还很多,开篇《诗言志》就让人忍俊不禁,说的是汉光武帝尚不是光武帝,尚贫穷时,与朋友去见一个高官,那高官多看了他几眼,回去后他回味着对朋友说,高官刚才是不是多看了我几眼?言外之意,很是自豪。这个开篇一下子就让我喜爱。袁枚此书让我想到我最近正在写的两个系列,《读书记》和《谈画录》,都是从身边朋友、从亲历小事写起,点点滴滴,一来可读性强,二来又有现场感,最重要的,让自己跟朋友们在文字中相聚,这是我最看重的。我希望百年后人们读我的这两本书,就像我今日读袁枚《随园诗话》,额外地又认识了他的许多有情趣有學识的朋友:杨诚斋、朱竹君、刘霞裳、宋维藩、蒲翔春、王孟亭、商宝意、陶西圃、吕峄亭……人以群分,这些朋友个个有才,或与袁枚诗词唱和、或帮袁枚修改一字让他佩服,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高士的修为与友情。从《随园诗话》可见袁枚的人生观,有心读书,无意为官。早早辞官安居随园,时时应友之邀赴岭南、奔温州,四海行游,记下风情掌故。真是优哉游哉。《随园诗话》谈笑风生间阐明了许多诗歌观点,尚能一一印证今日诗歌现实。
《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周新民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安琪估计是这本访谈录最认真的读者”,周新民老师在微信交流中如是说。我基本也认可周老师此论。在北京南至厦门北长达12小时的高铁上,我一站一站记录下所经过的地名,一字一字阅读本书,到终点时读完10篇,时在2017年4月22日。在厦门开会的几天时间里,在每个睡前间隙,我又陆续读完了余下的10篇。可以说,这是一部让我非常长见识的访谈录,它相当于20位60后作家的小传记。其中的小说家群体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作为一个以诗歌为主要文体的写作者,我对小说家了解不多,读完本书,我萌生的冲动是,要找出这些被访对象的小说来读读,他们是:东西、许春樵、艾伟、王跃文、邱华栋、马竹、王开林、韩永明、葛水平、姚鄂梅、欧阳黔森、马步升、叶舟、晓苏、盛琼、郭文斌。本书收入的其他四位为:李少君、陈先发、安琪、路也,都是我熟悉的诗人朋友,我在对他们的阅读中得到了很多诗歌写作的教益。本书是《芳草》杂志“60后”作家访谈专栏的结集,周新民老师一直在做这个专栏,我注意到周老师访谈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童年成长;2,出生地记忆;3,大学教育;4,阅读倾向;5,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及文本分析。整本书读下来,1960年代生人的总体群像就浮现出来,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就这样留存于纸页上。入选的20位60后作家有着不同的出生地,他们的叙述提供给读者不同地方的地理特质,有如一幅幅生动的大地画卷,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比较深的是邱华栋的新疆、李少君的湘乡、陈先发的桐城、马步升的陇东、叶舟的敦煌、郭文斌的西海固、欧阳黔森的贵州铜仁、葛水平的山西,作家本来就善于描摹万物,更何况这笔指向的又是生养自己的家乡。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上诗人务虚,小说家务实,前者启人心智,后者教人写作秘密,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本书我划了好多重点词句,无法在此一一引用。读《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的过程,是向同代作家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葛水平沉静的文采、马步升庞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才力、叶舟的野心和力量、郭文斌被乡土中国浸润后的安详、欧阳黔森的自然忧思、王开林的历史意识、韩永明的人文关怀、邱华栋“与生命共时空”的抱负……无不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家里有两套全集是我一直放在心上认为应该读完而没有读完的,《鲁迅全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一套。尤其《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全集没读完,连其中的任何一卷都没读完。翻了一下扉页,注明,购于1992年12月。它们被从漳州老家走物流到京城我家后占了一栏书架就无人问津。大约去年,我妹来电说老师要求学生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我寄给她女儿读。于是,这第8卷被抽了出来寄回厦门给我外甥女。此番回厦开会在我妹床头看到此书,又把它带回京以补全集之全,这才跟着我走上厦门北至北京南的高铁。长途列车真是读书的好地方,只一路这《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就被我全部读完并且增强了我阅读全集的信心:如果一天能读一卷,11天即可读完全集。放书架25年未读的书因了外甥女的读而辗转京厦两地,而被我读,书和读者的缘分真是不以道理计。第8卷收入四部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裘力斯·凯撒》《麦克白》,从情节和语言我最喜欢《麦克白》,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被三女巫诱导出人性的贪婪和残忍,弑君登位却又有残存的天良以致出现恐惧的幻觉而自曝秘密,等等,有着逻辑发展的真实。而《雅典的泰门》里的泰门并不值得同情,你心甘情愿把钱撒给阿谀奉承之徒就不能要求阿谀奉承之徒必须对你给予回报,你穷困潦倒沦为乞丐时对人类的憎恨和抱怨也就毫无道理。《裘力斯·凯撒》中那些刺杀凯撒的元老们不懂得穷寇必追导致最后被安东尼追杀殒命,又一次证明了,权力斗争中的妇人之仁之弱智。《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牧师劳伦斯所出的主意本来就是馊主意,只要一个环节失误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必死无疑。从情节上看,这四部剧作乏善可陈,但莎士比亚就是莎士比亚,雄辩滔滔的语言、语言中的机锋与智慧、语言中的诗意和哲思,弥补了剧情的陈腐。仅仅只为读莎士比亚的语言,《莎士比亚全集》就必须读。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20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如果我生在清朝,并且是個读书人,这本书早就滚瓜烂熟了,因为它是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但到今天,读书人能逐篇把全书读完的估计已不多了。全书以朝代为时间线索,分周文(56篇)、秦文(17篇)、汉文(31篇)、六朝文(6篇)、唐文(43篇)、宋文(51篇)、明文(18篇)。古代的“文”包罗万象,记史、写人、奏章、碑铭、悼文、书信、游记……读《古文观止》因此也是读史、读人、读景、读情……我注意到从六朝开始才陆续有收入写景的文章,而在今天,这一类写作已成散文这一文体的重点,古代的“文”在今天变成“散文”,旨意也缩小了很多。从语言的方向,由周至明,走的是由古奥至明朗的路,此后的白话文运动也是在这样一条路上的应运而生。我注意到《古文观止》唯一有可能入选的一个女作者李清照被无情地摒除,因此本书清一色男作者。唐朝的43篇文中韩愈占了24篇,真是有点过分。全书分题解、正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非常适合普通大众阅读。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可是《昭明文选》我也还没读。
《李清照全集》,柯宝成,编注,崇文书局2013年。
全集,并不厚,这让我有点惊讶,原来李清照的作品并不多。书分三卷,甲卷“全词新编”,收有李清照词64首;乙卷“全诗新编”,收有李清照诗19首;丙卷“全文新编”,收有李清照文9篇。这就是全部的李清照?附录有李清照年表、民国期间李清照研究主要论著表等。每一首李清照诗词后有“题解”“注释”“汇评”,很是详尽。
我读注释部分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李清照在用典上真是繁密,有时是化用前人诗句,有时是指代历史人物。关于用典,我想到了在“西川《唐诗的读法》研讨会”(2016年12月27日。北京,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社主办)上诗人、批评家西渡的发言,大意是古人用典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的才学,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寻求同道的很好的方式——那些清楚他所用之典的读者自然就是他的同道。
汇评部分是宋以来关于李清照诗词的评述摘编,其中也不尽然都是溢美之辞,像明朝的叶盛在点评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一诗时就说,“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话真是说得很重,明摆就是“女人是祸水”的意思。其实无论文叔还是德夫,他们不幸的命运都是当朝皇帝带来的,懦弱无能的宋朝天子被金兵掳去了两个,靖康之耻,徽、钦二帝也以极其狼狈痛苦的死法自食其果。但无辜地跟随徽、钦二帝被掳往冰天雪地五国城(现黑龙江境内)的三千多北宋官兵、宫廷中人,和北方失陷后逃往南方的老百姓,白白地为一个昏庸的朝代作了殉葬。李清照的悲剧命运就是从北宋灭亡后开始的。此前她是太学之女、当朝宰相之子赵明诚的夫人,此后便是到处流离失所的寡妇。
原本只知李清照在越州、台州、明州、温州、金华、临安呆过,这次读《李清照全集》,竟然发现她流沛的足迹还到过我们福建的福州和泉州,不知这两地可有关于李清照的记录。《全集》里没有读到李清照与这两地有关的诗文。
因为没读过李清照传记,想象不出一个丧偶妇人是怎样四处漂泊,倒是日前在微信读到一篇文章,说臭名昭著的秦桧的夫人王氏的姐姐嫁的就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巧合的是,李清照的生母姓王,继母也姓王,二王都是名门之后,不知与秦桧夫人为本家姐妹的是“生母王”还是“继母王”,《李清照全集》里自然没有提到这事。我暗暗地想,李清照一定不是我所想象的孤苦无依一个人东奔西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么着也会有人提供逃难的线路和方便吧,这里面会不会有秦桧夫人也就是她的姨妈的帮助呢?存疑,瞎想。 从繁华,到衰败,到凄凉地死去,我们所知道的曹雪芹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因为写作,他们都写出不朽巨著,都成为伟大的作家。而更多从繁华,到衰败,到凄凉地死去的人什么也没留下,只是凄凉地死去。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叶盛,“文叔幸有此女,德夫幸有此妇。”
《呼兰河传》,萧红 著,凤凰出版社2013年。
你看完了一本天才之作,你能说什么呢,只能长叹一声,太好了。这“好”,包罗万象,有悲伤、有微笑、有气愤、有绝望……这就是《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本书即由萧红这两部经典构成。其实已读过多遍,再读并不厌烦,语言的空间在,草木人物的形象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作家,我认萧红首位,张爱玲因少数作品得以和萧红齐肩。其他如林徽因、丁玲、庐隐、白薇、苏青等等,都没法和这二位比,更不用说冰心。这是我和杨海蒂的共同认识,只是她不赞同我对萧红和张爱玲的排序,在她眼里,张爱玲应在萧红之前。在那趟北京飞往哈尔滨的CA1611航班上,两位女作家谈到了自己心仪的两位女作家,并为她们的爱情唏嘘不已。
我觉得萧红在生活上是比较弱智的,随自己的心性行动,把不住自己,她靠的是天赋的才情在写作,才华大于人本身。萧红的爱情经历尽管波波折折、匪夷所思,但本质上还是个被爱情成全的人。因为萧军,她开始写作;因为端木蕻良写出《科尔沁旗草原》,她受启发也写出了《呼兰河传》。后人如我,只读萧红,并不读萧军和端木蕻良。
萧红的人生际遇早已为世人所知,我不理解的是她的父親怎么能这么残忍,眼看自己的女儿一直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竟不施以援手,这个父亲还受过高等教育,还一直有官阶在身。这个不理解,在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中得到了一点答案,看看月英、金枝、小团员媳妇,她们比牲口还不如,牲口主人还舍不得打,还悉心呵护,她们却是,打了也就打了、死了也就死了。萧红只是冷静地把事实写出,却已经表达了她的立场。我想在她父亲心中,萧红也就像月英、金枝、小团员媳妇,没有值得宝贵的,死生由她去。这样的父亲真是悲哀,一点都不懂得自己女儿的价值。若没有萧红,她的父亲什么也不是。在萧红这边,我也读出她的无情,那种文字的寒意,对亲情,她定也是淡漠的。她20岁逃婚离家后,就再也没有一丝依恋,也不曾有过主动联系家人的举动。萧红、张爱玲,如果她们都如常人一样顾及人情、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们也就不能称之为天才,她们的作品也就不会有超出同道的光芒。
2017年1月14日,在长春参加“当代诗歌的文化地理与地方美学”研讨会,会前闲聊文学,王双龙老师突然说起萧红,“一看就是在学堂不好好念书的,语言疙里疙瘩的,反而自成一体,有了无穷的张力,使她和那些顺顺溜溜的写作区别开来”。我深以为然。萧红的写作不管你的体裁,小说、散文,她都打乱了写,她不按规矩,不给主人公却谁都是主人公:街道陷人陷马的大泥坑是主人公、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是主人公、爷爷是主人公、有二伯是主人公、蚊虫是主人公……归结起来,“生和死”是主人公。
萧红笔下的众生,无论怎么艰难,也艰难着生,死到临头,也就无话可说死去好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但在萧红自己,却没法这样洒脱。31岁,萧红在香港,隆隆炮声中,因肺病住进医院的她,本不至死,却因医生误诊为喉癌而自己签字做喉管开刀手术(萧红显然是有强烈求生意志的,端木蕻良不同意手术,不签字)导致病情恶化,最后时刻,喉头安着铜管呼吸器,连话都不能说,只能拿笔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行字被射灯照着,明晃晃题写在呼兰河畔“萧红纪念馆”墙上,做展馆的终结。2017年1月8日,到肇东参加“冰雪文化节”时东道主陈泰灸安排我们一行参观“萧红纪念馆”并“萧红故居”,一眼看到这一排光焰焰的大字,我的眼泪差点涌出。忍住,不要矫情,我告诉自己。当讲解员用职业的声音平静念出此句时,众人百感交集。东北汉子陈泰灸说,每次带人来,走到这里我就想哭,想不到我一大老爷们还能哭。是的,今天我已不知第几遍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我沉默着,我也想哭。
2017年5月20日一直到6月6日,武都—荣昌—上海—济南,几乎是马不停蹄,连跑四地。伴随我的就是这一本《杜甫诗》。本书有特别的意义,是童小溪特意送给吴子林作纪念的童庆炳老师藏书。书上留有童老师的画线和文字点评。我读此书小心翼翼,生恐有损。杜诗大约1500首,本书只收近百首。这样的选本,选家就很重要。我读《杜甫诗》一书,经常被谢思炜的评注打动,谢评有观点、有态度,不是一味甘居被评者人下点头哈腰。比如对收入本书的第一首杜诗《望岳》,谢评认为,“此诗也有稚拙的句子”;对《去矣行》一诗,谢思炜写到,“诗的最后表达诀别的意愿最坚决,但所说的‘餐玉法’却最不现实(‘且入’而未入也留下把话找回来的余地),除了说明道教信仰对诗人仍有一定影响外,反过来证明前面的话也不过是愤激之词而已。”整本《杜甫诗》读完,大体可以了解诗人的生命历程。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呈现了杜甫在变动不居的迁移生涯中所写下的诗篇。读《杜甫诗》,心情大抵是沉郁的。杜甫的一生大都在饥饿困顿中辗转,既萧瑟又凄凉,欢乐的时辰于他并不多见,欢乐的诗篇于他因此也极少。昨晚读完《杜甫诗》后我抽出宇文所安《盛唐诗》想看看宇文所安如何评价杜甫,信手一番即为“杜甫”一章,讶异中感知到了神秘的电波架通了杜甫、宇文所安和我。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之高学界已尽知,“杜甫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开篇即如此定位。近几年,师力斌博士也迷杜甫迷到入魔,不仅自家读杜甫为杜甫写诗,还逢人便说杜甫,有一次更是亲手开列杜诗若干让我读。那天师老师到皮村讲授诗歌课,我在腾讯直播视频看见他列举了杜诗五大特点作为评价一首诗优劣的标准。至于张籍,更是将杜诗烧成灰和水吞下,说这样可以吸收杜甫的天才。相比于杜甫,我更想吃李白。
《石榴马》,华万里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
我是在重庆飞往北京的CA1430航班上读完华万里先生这部诗集的。2017年5月25-27日,我应邀赴重庆荣昌参加中国第四届当代诗歌奖颁奖典礼,在瑞尔大酒店报到的那个傍晚,人头济济,诗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老友重逢,分外热闹。有一个圆脸、慈眉善目的老者走了过来,“你是安琪?我是华万里。”我吃了一惊,这几年经常在金铃子文字中读到她对华先生的敬佩之语,对华先生已不陌生,如今看他毫无架子自我介绍,真是不安且感动。我也对华先生说久仰。第二天,华先生分送几个诗人他的诗集,我也幸得一本。说实话,此前并未读过华先生诗作。这次飞机上读完《石榴马》,可以说又吃了一惊。华先生1942年出生,今年75岁,诗集出版于2016年,也就是74岁以前的作品,诗集中多次出现73,比如“七十三愁”,显然是73岁的时候写的,但整本《石榴马》无论情感的喷薄与婉约,还是语言的短促和灵动,不仅看不出龙钟之老态,反而有青春之气息。作者的心特别活,对生活、对异性依旧充满美妙的期待。诗集中看不出华先生所经历的时代际遇譬如抗战、譬如十年动乱、譬如改革开放等等,也就是,这是一本纯粹属于作者心灵感受而非反映现实的诗集。这次在重庆荣昌,我和王士强博士、吴投文博士都谈到这个话题,就是,诗人的写作到底是无视所处的现实生活只一意孤行于自己关注的事物好,还是反映时代好?华万里先生此书又把这个问题呈现出来。你从这本诗集里读不出华先生有无受到各种厄运的冲击,但你读到了老先生在这个年龄段依旧葆有的诗意和想象力。开篇第一首《鹰》,作者写鹰,“也许,一个俯冲/就会扯直那个歪曲河流的巨大急弯/或者,毫不犹豫地/提走那座/在江边困惑了很久的山峦”,真是漂亮。华先生喜欢的一个意象是“落日”,也许与他的年龄有关,但落日在他笔下“即使坏了”也不会“像鸡蛋一样散黄……”我对华先生几无了解,读了这部诗集,我猜华先生应该一生风调雨顺,他的诗因此有点甜软,悲怆、沉痛、愤怒……这一向度的詞似乎与他的生命无关。
《山海经》,冯国超 译注,商务印书馆2011年。
今天微信上读到张定浩老师一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山海经》。张老师文章指出汉民族缺乏与神话紧密相连的史诗传统而使中国神话零星而不成系统。张老师认为,屈原是有可能成为如同荷马那样的强力诗人,去完成神话创世谱系的,遗憾屈原没有活得长久。张老师在此文(微信题目我认为不是报纸发表时的题目,姑且记之:《有没有屈原这样的强力诗人,对一个民族创世神话谱系建构至关重要》)提出了一个可能大家平时也不会去想但读了会认同的观点: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并非如地下文物一样等着打捞,而是因为出现了荷马、赫西俄德和维吉尔、奥维德这种强力诗人去整理、研究并创造之后,才形成的。“创造”是张定浩老师很强调的。读了张定浩文章我自然联想起《山海经》,《山海经》记述了上古至秦汉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未能确定。所以我读到的这本书,就只有译注者。《山海经》所涉及的神话传说确实碎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传说也没有一个可以流传的故事,读此书,可能是一种掠奇心态,看看古人给出了那么多稀里古怪的动物、植物、人物,一笑置之。对书中的山川地理,研究者也考证过,有的今有对证,有的查无此处。《山海经》这么多年断断续续地读,从未有一次从头到尾读完,感觉好像没这个必要。但它提供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表达模式,“又东三百里”“又东三百五十里”,也就是,以“又……”来指向方位,有一个诗人把这个句式拿去写诗,也写出了一首名作。这是《山海经》对他的贡献。《山海经》对我的贡献在我开始画画后显现,每当我画出不可名状之物,我就跑去翻《山海经》,向我们伟大的老祖宗讨宝贝,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名字:鯈、阘非、枭阳国人……
《浮生六记》,[清]沈复 著,宋致新 注译,崇文书局2017年。
家里竟然有两本《浮生六记》,译者分别是宋致新和张佳玮。中文系毕业的读《浮生六记》还是读得懂,译本反而浅陋了原文。想沈复,本不以文为生,平生所留文字仅只《浮生六记》且后二记已散佚,确切说,只四记。恰恰这四记手稿1877年(清光绪三年)被苏州人杨引传在旧书摊上发现,以后便竞相传抄,刊行于世,成为经典。沈复,历乾隆、嘉庆二帝,其生平皆出自《浮生六记》文字。某种程度,倘无杨引传,则无沈复。我读《坎坷记愁》真是又气又无语,想古代这媳妇也是难当,帮夫君找小妾也就罢了,还得帮公公找小妾,这不明摆着得罪婆婆的活?沈复自述写《六记》初衷,乃因生于“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看起来仿佛一世悠闲,其实却也辗转于饥寒交迫中。四记就是沈复自传,有夫妻情爱、有闲情雅趣、有旅行记游,也有家庭不睦、贫贱百哀。近来开始读明清笔记,喜欢他们如实呈现自己生活点滴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也许当初写的时候并不为传世,只为记录一己之悲欢,后人读之却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世风民情,了解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就此来看,一己悲欢也有其价值,尤其沈复笔下的芸,在欠缺妻子形象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无疑是特此一个。确实的,我们知道孔子、屈原、李白……却无从知道他们的配偶。妻子形象的缺席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通病。幸好沈复不以文学家自命,他对妻子的记录才如此真情自然。 《超现实主义宣言》,[法]安德烈·布勒东 著,袁俊生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我想了想,还是把后面7篇放弃。也就是这一本书我只读前面3篇。我不专职研究“超现实主义”,也就不想把后面那么专业的“超现实主义”政治立场,第二、第三宣言都读完,其实仅读本书《可溶化的鱼》这么一篇我觉得就够了,就非常体悟超现实主义奥义了。《可溶化的鱼》文体如何定位,小说也可,散文也可,书中注解部分定位它为散文诗就有点奇怪了。全文32节,65个页码,不算短,不夸张说,每一句都闪现着作者绚烂的语言才华,真是超现实主义典型文本。文中所有的物都有充当主人公的机会,它们一现身就有话语权,我顺手引本文第一句,“此时此刻,公园将它那双淡黄色的双手伸展到神奇的喷泉之上”。读《可溶化的鱼》,我又一次深陷超现实主义语言陷阱,内心继续涌起对布勒东的佩服。而我其实已经深知超现实主义对我写作的危害并时时在反思。它是语言的空转,语言只承担语言奇异组合造成的炫技效果,犹如空中飞人,要命的是,空中飞人最终还要回到大地,但超现实主义者绝不。摘录本书前勒口所述,“超现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对此我完全认同。运用在文学上偶尔为之可以,长期如此就让自己处于悬空状态,现实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现实。运用在绘画上我觉得很好,画面的视觉语言因超现实而格外冲击你的眼球,你看到了现实中看不见的东西时你会惊叹作者为万物重新赋形的能力。目前我的钢笔画作完全得益于1990年代我刚开始诗歌写作时“以超现实主义为师”的教诲。我在诗歌写作上极力要摒弃的超现实主义思维,在绘画行动上一次次成全了我,我该对它爱,还是恨?
《随园诗话》,袁枚 著,雷芳 注译,崇文书局2016年。
本想重读王国维《人间词话》,翻书柜跳出袁枚《随园诗话》,想起高中课本《黄生借书说》此君那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也”,遂抽出本书,一路读得又笑又赞恨不得马上写推介。这袁枚真是可爱有趣,一定是成天捧着书读到妙处便随手记下几句,再形成笔记。《随园诗话》原著有16卷1363篇,补遗又10卷654篇,我读的这本只是摘录本,选录的多与诗论有关,编者再为每则诗话取个标题,遂成此书。算了一下,仅160篇。想来袁枚写“诗话”时已名扬天下,便有许多人毛遂自荐自己的诗作希望袁枚写到他,书中有一篇《编辑七病》,说的是编辑存在的七种毛病,第七种,“徇一己之交情,听他人之求请”,然后袁枚说,这一条,“余作《诗话》,亦不能免”,读此不禁大笑。像这样边读边笑的地方还很多,开篇《诗言志》就让人忍俊不禁,说的是汉光武帝尚不是光武帝,尚贫穷时,与朋友去见一个高官,那高官多看了他几眼,回去后他回味着对朋友说,高官刚才是不是多看了我几眼?言外之意,很是自豪。这个开篇一下子就让我喜爱。袁枚此书让我想到我最近正在写的两个系列,《读书记》和《谈画录》,都是从身边朋友、从亲历小事写起,点点滴滴,一来可读性强,二来又有现场感,最重要的,让自己跟朋友们在文字中相聚,这是我最看重的。我希望百年后人们读我的这两本书,就像我今日读袁枚《随园诗话》,额外地又认识了他的许多有情趣有學识的朋友:杨诚斋、朱竹君、刘霞裳、宋维藩、蒲翔春、王孟亭、商宝意、陶西圃、吕峄亭……人以群分,这些朋友个个有才,或与袁枚诗词唱和、或帮袁枚修改一字让他佩服,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高士的修为与友情。从《随园诗话》可见袁枚的人生观,有心读书,无意为官。早早辞官安居随园,时时应友之邀赴岭南、奔温州,四海行游,记下风情掌故。真是优哉游哉。《随园诗话》谈笑风生间阐明了许多诗歌观点,尚能一一印证今日诗歌现实。
《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周新民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安琪估计是这本访谈录最认真的读者”,周新民老师在微信交流中如是说。我基本也认可周老师此论。在北京南至厦门北长达12小时的高铁上,我一站一站记录下所经过的地名,一字一字阅读本书,到终点时读完10篇,时在2017年4月22日。在厦门开会的几天时间里,在每个睡前间隙,我又陆续读完了余下的10篇。可以说,这是一部让我非常长见识的访谈录,它相当于20位60后作家的小传记。其中的小说家群体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作为一个以诗歌为主要文体的写作者,我对小说家了解不多,读完本书,我萌生的冲动是,要找出这些被访对象的小说来读读,他们是:东西、许春樵、艾伟、王跃文、邱华栋、马竹、王开林、韩永明、葛水平、姚鄂梅、欧阳黔森、马步升、叶舟、晓苏、盛琼、郭文斌。本书收入的其他四位为:李少君、陈先发、安琪、路也,都是我熟悉的诗人朋友,我在对他们的阅读中得到了很多诗歌写作的教益。本书是《芳草》杂志“60后”作家访谈专栏的结集,周新民老师一直在做这个专栏,我注意到周老师访谈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童年成长;2,出生地记忆;3,大学教育;4,阅读倾向;5,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及文本分析。整本书读下来,1960年代生人的总体群像就浮现出来,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就这样留存于纸页上。入选的20位60后作家有着不同的出生地,他们的叙述提供给读者不同地方的地理特质,有如一幅幅生动的大地画卷,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比较深的是邱华栋的新疆、李少君的湘乡、陈先发的桐城、马步升的陇东、叶舟的敦煌、郭文斌的西海固、欧阳黔森的贵州铜仁、葛水平的山西,作家本来就善于描摹万物,更何况这笔指向的又是生养自己的家乡。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上诗人务虚,小说家务实,前者启人心智,后者教人写作秘密,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本书我划了好多重点词句,无法在此一一引用。读《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的过程,是向同代作家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葛水平沉静的文采、马步升庞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才力、叶舟的野心和力量、郭文斌被乡土中国浸润后的安详、欧阳黔森的自然忧思、王开林的历史意识、韩永明的人文关怀、邱华栋“与生命共时空”的抱负……无不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家里有两套全集是我一直放在心上认为应该读完而没有读完的,《鲁迅全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一套。尤其《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全集没读完,连其中的任何一卷都没读完。翻了一下扉页,注明,购于1992年12月。它们被从漳州老家走物流到京城我家后占了一栏书架就无人问津。大约去年,我妹来电说老师要求学生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我寄给她女儿读。于是,这第8卷被抽了出来寄回厦门给我外甥女。此番回厦开会在我妹床头看到此书,又把它带回京以补全集之全,这才跟着我走上厦门北至北京南的高铁。长途列车真是读书的好地方,只一路这《莎士比亚全集》第8卷就被我全部读完并且增强了我阅读全集的信心:如果一天能读一卷,11天即可读完全集。放书架25年未读的书因了外甥女的读而辗转京厦两地,而被我读,书和读者的缘分真是不以道理计。第8卷收入四部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裘力斯·凯撒》《麦克白》,从情节和语言我最喜欢《麦克白》,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被三女巫诱导出人性的贪婪和残忍,弑君登位却又有残存的天良以致出现恐惧的幻觉而自曝秘密,等等,有着逻辑发展的真实。而《雅典的泰门》里的泰门并不值得同情,你心甘情愿把钱撒给阿谀奉承之徒就不能要求阿谀奉承之徒必须对你给予回报,你穷困潦倒沦为乞丐时对人类的憎恨和抱怨也就毫无道理。《裘力斯·凯撒》中那些刺杀凯撒的元老们不懂得穷寇必追导致最后被安东尼追杀殒命,又一次证明了,权力斗争中的妇人之仁之弱智。《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牧师劳伦斯所出的主意本来就是馊主意,只要一个环节失误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必死无疑。从情节上看,这四部剧作乏善可陈,但莎士比亚就是莎士比亚,雄辩滔滔的语言、语言中的机锋与智慧、语言中的诗意和哲思,弥补了剧情的陈腐。仅仅只为读莎士比亚的语言,《莎士比亚全集》就必须读。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20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如果我生在清朝,并且是個读书人,这本书早就滚瓜烂熟了,因为它是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但到今天,读书人能逐篇把全书读完的估计已不多了。全书以朝代为时间线索,分周文(56篇)、秦文(17篇)、汉文(31篇)、六朝文(6篇)、唐文(43篇)、宋文(51篇)、明文(18篇)。古代的“文”包罗万象,记史、写人、奏章、碑铭、悼文、书信、游记……读《古文观止》因此也是读史、读人、读景、读情……我注意到从六朝开始才陆续有收入写景的文章,而在今天,这一类写作已成散文这一文体的重点,古代的“文”在今天变成“散文”,旨意也缩小了很多。从语言的方向,由周至明,走的是由古奥至明朗的路,此后的白话文运动也是在这样一条路上的应运而生。我注意到《古文观止》唯一有可能入选的一个女作者李清照被无情地摒除,因此本书清一色男作者。唐朝的43篇文中韩愈占了24篇,真是有点过分。全书分题解、正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非常适合普通大众阅读。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可是《昭明文选》我也还没读。
《李清照全集》,柯宝成,编注,崇文书局2013年。
全集,并不厚,这让我有点惊讶,原来李清照的作品并不多。书分三卷,甲卷“全词新编”,收有李清照词64首;乙卷“全诗新编”,收有李清照诗19首;丙卷“全文新编”,收有李清照文9篇。这就是全部的李清照?附录有李清照年表、民国期间李清照研究主要论著表等。每一首李清照诗词后有“题解”“注释”“汇评”,很是详尽。
我读注释部分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李清照在用典上真是繁密,有时是化用前人诗句,有时是指代历史人物。关于用典,我想到了在“西川《唐诗的读法》研讨会”(2016年12月27日。北京,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社主办)上诗人、批评家西渡的发言,大意是古人用典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的才学,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寻求同道的很好的方式——那些清楚他所用之典的读者自然就是他的同道。
汇评部分是宋以来关于李清照诗词的评述摘编,其中也不尽然都是溢美之辞,像明朝的叶盛在点评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一诗时就说,“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话真是说得很重,明摆就是“女人是祸水”的意思。其实无论文叔还是德夫,他们不幸的命运都是当朝皇帝带来的,懦弱无能的宋朝天子被金兵掳去了两个,靖康之耻,徽、钦二帝也以极其狼狈痛苦的死法自食其果。但无辜地跟随徽、钦二帝被掳往冰天雪地五国城(现黑龙江境内)的三千多北宋官兵、宫廷中人,和北方失陷后逃往南方的老百姓,白白地为一个昏庸的朝代作了殉葬。李清照的悲剧命运就是从北宋灭亡后开始的。此前她是太学之女、当朝宰相之子赵明诚的夫人,此后便是到处流离失所的寡妇。
原本只知李清照在越州、台州、明州、温州、金华、临安呆过,这次读《李清照全集》,竟然发现她流沛的足迹还到过我们福建的福州和泉州,不知这两地可有关于李清照的记录。《全集》里没有读到李清照与这两地有关的诗文。
因为没读过李清照传记,想象不出一个丧偶妇人是怎样四处漂泊,倒是日前在微信读到一篇文章,说臭名昭著的秦桧的夫人王氏的姐姐嫁的就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巧合的是,李清照的生母姓王,继母也姓王,二王都是名门之后,不知与秦桧夫人为本家姐妹的是“生母王”还是“继母王”,《李清照全集》里自然没有提到这事。我暗暗地想,李清照一定不是我所想象的孤苦无依一个人东奔西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么着也会有人提供逃难的线路和方便吧,这里面会不会有秦桧夫人也就是她的姨妈的帮助呢?存疑,瞎想。 从繁华,到衰败,到凄凉地死去,我们所知道的曹雪芹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因为写作,他们都写出不朽巨著,都成为伟大的作家。而更多从繁华,到衰败,到凄凉地死去的人什么也没留下,只是凄凉地死去。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叶盛,“文叔幸有此女,德夫幸有此妇。”
《呼兰河传》,萧红 著,凤凰出版社2013年。
你看完了一本天才之作,你能说什么呢,只能长叹一声,太好了。这“好”,包罗万象,有悲伤、有微笑、有气愤、有绝望……这就是《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本书即由萧红这两部经典构成。其实已读过多遍,再读并不厌烦,语言的空间在,草木人物的形象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作家,我认萧红首位,张爱玲因少数作品得以和萧红齐肩。其他如林徽因、丁玲、庐隐、白薇、苏青等等,都没法和这二位比,更不用说冰心。这是我和杨海蒂的共同认识,只是她不赞同我对萧红和张爱玲的排序,在她眼里,张爱玲应在萧红之前。在那趟北京飞往哈尔滨的CA1611航班上,两位女作家谈到了自己心仪的两位女作家,并为她们的爱情唏嘘不已。
我觉得萧红在生活上是比较弱智的,随自己的心性行动,把不住自己,她靠的是天赋的才情在写作,才华大于人本身。萧红的爱情经历尽管波波折折、匪夷所思,但本质上还是个被爱情成全的人。因为萧军,她开始写作;因为端木蕻良写出《科尔沁旗草原》,她受启发也写出了《呼兰河传》。后人如我,只读萧红,并不读萧军和端木蕻良。
萧红的人生际遇早已为世人所知,我不理解的是她的父親怎么能这么残忍,眼看自己的女儿一直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竟不施以援手,这个父亲还受过高等教育,还一直有官阶在身。这个不理解,在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中得到了一点答案,看看月英、金枝、小团员媳妇,她们比牲口还不如,牲口主人还舍不得打,还悉心呵护,她们却是,打了也就打了、死了也就死了。萧红只是冷静地把事实写出,却已经表达了她的立场。我想在她父亲心中,萧红也就像月英、金枝、小团员媳妇,没有值得宝贵的,死生由她去。这样的父亲真是悲哀,一点都不懂得自己女儿的价值。若没有萧红,她的父亲什么也不是。在萧红这边,我也读出她的无情,那种文字的寒意,对亲情,她定也是淡漠的。她20岁逃婚离家后,就再也没有一丝依恋,也不曾有过主动联系家人的举动。萧红、张爱玲,如果她们都如常人一样顾及人情、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们也就不能称之为天才,她们的作品也就不会有超出同道的光芒。
2017年1月14日,在长春参加“当代诗歌的文化地理与地方美学”研讨会,会前闲聊文学,王双龙老师突然说起萧红,“一看就是在学堂不好好念书的,语言疙里疙瘩的,反而自成一体,有了无穷的张力,使她和那些顺顺溜溜的写作区别开来”。我深以为然。萧红的写作不管你的体裁,小说、散文,她都打乱了写,她不按规矩,不给主人公却谁都是主人公:街道陷人陷马的大泥坑是主人公、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是主人公、爷爷是主人公、有二伯是主人公、蚊虫是主人公……归结起来,“生和死”是主人公。
萧红笔下的众生,无论怎么艰难,也艰难着生,死到临头,也就无话可说死去好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但在萧红自己,却没法这样洒脱。31岁,萧红在香港,隆隆炮声中,因肺病住进医院的她,本不至死,却因医生误诊为喉癌而自己签字做喉管开刀手术(萧红显然是有强烈求生意志的,端木蕻良不同意手术,不签字)导致病情恶化,最后时刻,喉头安着铜管呼吸器,连话都不能说,只能拿笔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行字被射灯照着,明晃晃题写在呼兰河畔“萧红纪念馆”墙上,做展馆的终结。2017年1月8日,到肇东参加“冰雪文化节”时东道主陈泰灸安排我们一行参观“萧红纪念馆”并“萧红故居”,一眼看到这一排光焰焰的大字,我的眼泪差点涌出。忍住,不要矫情,我告诉自己。当讲解员用职业的声音平静念出此句时,众人百感交集。东北汉子陈泰灸说,每次带人来,走到这里我就想哭,想不到我一大老爷们还能哭。是的,今天我已不知第几遍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我沉默着,我也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