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房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用药的重要途径[1]。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重视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急诊病房静脉输液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加大,气候因素等使病患人数呈上升趋势。加强急诊病房患者输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病房输液要求操作快速、准确和安全,但因急诊病房具有工作量大;急、危、重症多、突发事件多,抢救任务重等特点,实际操作中,护士更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急诊病房患者输液安全的护理管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现有病床37张,分3个护理小组,各设责任护士1名。
  1.2方法
  笔者每日随机抽查 6 例输液患者,每周 5次,共抽查600例次。抽查内容:①输液卡填写有无漏项;②输液滴速与滴注药物、患者病情是否适合;③药物配制是否遵守无菌操作,药物是否现配现用(≤2 h);④输液中有无液体外渗;⑤输液袋之间有无药物反应;⑥留置针有无过期;⑦有无输液对象错误;
  2 结果
  600 例次中,输液卡填写不完整96例次,其中核对者漏签字49例次、漏签更换液体时间47例次;输液滴速与滴注药物、患者病情不适合41例次,其中滴速过快 27 例次、过慢 14例次;液体外渗 19 例次;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 > 2 h 39 例次;更换输液袋间药物反应23次;留置针放置> 72 h 17例次;输液对象错误 1例次。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 1 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够:服务对象在消费的同时越来越注意自身权益的维护,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输液卡成为可以公开的资料或证据。一处的疏忽或记录不全,都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本次抽查中输液卡填写不完整 96 例次,其中核对者漏签字排在首位,其次为更换液体时间,表现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输液管理中的健康教育宣传不够:抽查中发现滴速过快的27例次,患者自行调节滴速占74.1 %(20/27)。一方面由于护士工作量大,我科1名责任护士负责13例左右患者的输液、液体更换(每例患者需更换液体4~12次)、静脉注射、拔针或封管,并负责这些患者的整体护理、护理记录书写等;另一方面是护士本身对静脉输液安全的宣传缺乏认识,重视不够。20例自行过快调节滴速的患者均认为加快输液速度,自己能够承受,可以提前结束输液,而不知道过快输液可能带来的危害。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精细;急诊病房患者的病情相对普通专科的患者病情复杂,急、危、重症多,护理工作量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等使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责任护士只能忙于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忽略了输液中的文字填写。
  护理人员缺乏对静脉输液的风险意识:抽查中发现药物配制后放置过久 39例次,更换输液袋间药物反应23次;留置针放置> 72 h 17例次;液体外渗未及时发现 19 例次,都是对静脉输液缺乏风险意识的具体表现。急诊病房因病种涉及消化、呼吸及心血管等专业,用药种类多,对安全静脉输液的要求更高。
  3.2 对策
  3.2.1 重视输液管理:护士长要加强输液中的宏观质量管理,制定输液过程比较细化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十分必要。如杜绝同一静脉通路特殊药物之间的相邻滴注、输液药物应现配现用,在护理质量考核上不能仅仅满足于输液是否完成,更重要的是检查输液全程是否安全,输液量的安排,药物配制是否合理、无菌,对违规操作者可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手段。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使护理人员了解自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在护理工作中自觉遵纪守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2.2 切实做好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静脉输液所用药品的性质、不良作用、输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实告诉患者。如短期内快速输液可使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肺水肿的发生,液体外渗可造成患者局部的损伤,尤其是收缩血管药物、脂肪乳剂、氯化钾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使患者及陪护了解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點,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杜绝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的现象发生。
  3.2.3 增强责任心,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心集中一点就是一切要对人民的健康负责[2],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增强道德责任心、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是防范输液管理缺陷的基础。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要有风险意识,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责任护士要做到勤巡视、勤观察,认真监测输液中的微观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隐患[3]。
  3.2.4 各级领导应重新审视医护配制的比例:对护理治疗繁多的科室,如急诊科、神经外科、消化科等适当增加护士的比例。科内可采用弹性排班法,灵活安排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这样可降低护士单位时间的工作量,使护理工作忙而不乱,忙而不错,忙中有细。
  参考文献:
  [1] 王良琼.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护理学杂志2006,4(8):54-55.
  [2] 刘美玲.现代护理与临床[M].武汉:科学出版社,2000:32233.
  [3] 梁榕,杨黄宁,蒋巧兰. 风险管理理论在高风险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4,19(1):56-57.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脑电图数据提供的资料与信息,建立大脑功能性网络,并对该网络的统计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发现相应随机网络远小于聚类系数,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分布类似于无标度网络。发现患者的网络特征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患者大脑神经网络明显低于正常人,为临床脑病诊疗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脑电图;功能性网络;统计特征  众多的神经元共同构成了人类大脑,这种神经元是在多重组织上运行的,分别都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会阴侧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在产妇会阴侧切术围手术期加强护理。结果;200例产妇伤口均甲级愈合出院。结论;加强产妇会阴侧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目的在于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1]。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侧切伤口为污染伤口,伤口缝合后不能使用敷料覆盖,往往使伤口愈合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宫颈部解脲支原体感染孕产妇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分娩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及早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①年龄20~40之间者;②均无细菌性阴道病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老年大鼠水迷宫训练和海马ChAT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的影响。方法 20月龄大鼠31只,随机分四组:对照组、麻醉组、手术组和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灌胃,其余三组NS灌胃,三周后手术组与红景天苷组行腹部探查术。术后1、3、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第七天处死,观察海马区ChAT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 手术组水迷宫测试成绩降低,ChAT阳性细胞数减少,红景天苷组无明显
期刊
摘要:对PubMed收录的自发性骨折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自发性骨折相關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PubMed;自发性骨折;文献计量学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自发性骨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自发性骨折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1材料与方法  以
期刊
摘要:目的:髓內钉被广泛应用于长骨骨折的治疗,但是一些患者髓内钉固定后有骨不连的发生。本研究分析辅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5例(男性2例,女性3例)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行自体骨移植,所有这些患者曾行髓内钉固定骨折(股骨2、胫骨3),平均治疗时间是损伤后13.1月。结果:六例患者随访13.2月(11-16月),影像学愈合平均时间是5月(3-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NVG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手术成功43眼(86%),43眼眼压从术前平均56.25 mm Hg降至20.16 mmHg。术后患者眼痛、头痛等症状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4眼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在28.72— 35.23mmHg,长期使用降眼压眼药,患者无明显自觉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我科Stago compact与Sysmex ca-7000两种血凝仪测定同一份标本INR结果差异,对两台仪器进行比较、找出两台设备得出结果的一致性范围。  关键词:血凝常规;凝血酶原时间测定;INR;华法林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女各25例,年龄在33岁至85岁。采集患者新鲜全血标本于真空采血管1:9枸橼酸钠抗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合适的体表测量方法,准确测量新生儿胃管长度。方法,选取40例放置胃管的患儿,每例患儿均采用“鼻尖—耳垂—剑突”新体表测量方法“耳垂—鼻尖—剑突”常规测量方法,结果,新方法抽出胃液率70%,减少引起恶心呕吐引起窒息不良反应,常规方法抽出胃液率25%,窒息引起呕吐,窒息。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新体表测量法更适用于新生儿,应大力提倡运用,“鼻尖—耳垂—剑突”的体表测量方
期刊
关键词:卡托普利/副作用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几年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 剥脱性皮炎  患者,75岁,因高血压口服卡托普利12.5mg,tid,第4d胸、颈部皮肤出现散在红色团状皮疹,压之褪色,并伴脱屑,躯干部较多,融合成片,局部呈鳞状皮肤糜烂。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第10d皮疹消退痊愈。本例为过敏体质者,提示老年患者用药时应认真询问病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