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邓小平“意外”视察新华社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10月20日,邓小平到新华社视察,并看望了新华社的干部职工。这是新华社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党的新闻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邓小平此次来新华社视察,却是一次不在日程之内的“意外”活动。
  “意外”之行的缘起
   对于新华社,邓小平是十分熟悉的。邓小平与新华社记者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情谊。1978年10月,把邓小平请到新华社来的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李琴,是一名资深外事记者,多年直接负责采访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李琴是中外媒体中唯一被批准参加采访的文字记者。李琴的丈夫杨立三,是新中国第一任解放军后勤部部长,在长征途中为病重的周恩来抬过担架。
   在1975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江青接连在山西大寨发表讲话,矛头指向当时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领导开展全面整顿的邓小平,并影射攻击周恩来。采访会议的新华社记者将情况向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作了汇报。听取汇报后,副社长穆青提出应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反映。作为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成员,李琴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她在会上提出,如果不便以组织名义上报,可以以个人名义向上反映。社长朱穆之表示“完全可以”。
   会后,李琴将江青在大寨讲话的情况向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作了反映,请她代为向毛泽东报告。随后,李琴又在采访间隙向邓小平作了简要汇报。不久,朱穆之和穆青决定将记者整理的一份书面材料呈报毛泽东,并附上由他们签名的呈报信。李琴接到材料和信后,毅然在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采访外事活动时交给王海容上报毛泽东。
   虽然在呈送过程中,形势有变,信被退了回来,但后来这件事还是被“四人帮”知道了,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朱穆之、穆青、李琴被迫停职检查,接受批判,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朱穆李事件”。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粹后不久,“朱穆李事件”平反,朱穆之、穆青、李琴也重返工作岗位。
  悄然到访与热烈欢迎
   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1978年10月20日上午,邓小平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林乎加、市委书记赵鹏飞等陪同,视察北京前三门新建的公寓住宅楼。邓小平视察活动当时没有发新闻。李琴听闻邓小平正在新华社附近的前三门一带视察的消息,向社长曾涛汇报后便急忙赶了过去。邓小平视察完建筑工程之后,陪在身边的李琴以征询的口气问道:“新华社就在斜对面,是不是到我們那里坐坐,看看?”李琴也没想到,邓小平竟然很干脆地答应:“好嘛,去啊!”负责保卫的同志一听急了,连连说:“下次吧,下次吧!”可是邓小平却示意李琴坐上他的车引路。
   上午11时许,没有事先通知,没有前呼后拥,邓小平乘车来到了新华社。进门时,门卫由于没有得到通知,伸手示意不得进入。坐在车后排座位上的李琴连忙拉开咖啡色车窗帘,争取门卫放行。几乎是同时,邓小平拉了拉李琴的上衣,示意不要让人知道他坐在车内。幸好门卫认识李琴,顺利放行了。
   邓小平来新华社,只有两部车。一部车上坐的是邓小平、李琴和卫士长,另一部车上坐的是陪同人员。
   他们一行人来到新华社办公楼门前下了车,径直乘电梯来到位于四楼的社长曾涛的办公室。曾涛看到邓小平进来,满脸惊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前与邓小平握手。接着,副社长穆青也从办公室过来。大家围坐在长条会议桌四周。曾涛简单汇报了新华社的工作。邓小平便和大家随意交谈起来,气氛融洽、亲切。
   当谈话结束,他们一起走下楼时,新华社很多同志闻讯后已自发赶了过来。邓小平看到满院子的人,便问跟在身边的李琴:“是不是你李琴搞的?”李琴答道:“这哪里是我安排的,是同志们闻讯后自发赶来向遭受‘四人帮’迫害后复出的小平同志致意的!”新华社的同志们看到邓小平出来,都热烈鼓掌、欢呼,整个大院一片沸腾,邓小平也含笑向大家挥手致意。此时,新华社摄影记者郭占英抓拍了一张十分传神的照片。
  偶然之中的必然
   邓小平这次来新华社,确实偶然。但偶然发生的事,往往也有其必然性。
   对此,李琴曾表示,小平同志来新华社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朱穆李事件”给他留下了印象;二是新华社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等重大报道中态度鲜明、报道有力;三是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新华社怀有更大的期望。她个人起的作用只是抓住时机发出了邀请。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所著《穆青传》一书中这样评述了这场会面:“在刚刚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这一天,邓小平来到新华社,虽然没有更多的语言,却胜似千言万语。这是一次心灵的相会,一次战士和将军的相会,一次历史的相会。”
  (摘自《百年潮》)
其他文献
“行星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不干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学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辉说,该校设立的全国首个行星科学领域的本科班已完成组班,21位学生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始上课。行星科学学科建设是推动我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和行星科学强国的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行星科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摘自《科技日报》1.7)
期刊
“这真的意味着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吗?”继俄罗斯之后,英国从12月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但面对英国高官和媒体得意的自夸,不少民众却表示怀疑。作为这次全球性疫情打击的重灾区,美欧多国把疫苗作为终结疫情的终极武器,迫不及待地展开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近日将进行最后审查,最早11日對普通民众放开新冠疫苗接种。但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许
期刊
8848.86米!12月8日,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一经中尼官方联合发布,即成为热门话题。有人发问:珠峰为何“突然长高”了?   1975年,我国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我国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为8844.43米;今年我国测量登山队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   专家介绍,经过一系列严密计算,科研人员获得精准的峰顶雪面大地高,并建立起珠峰
期刊
东莞一处“星级公厕”最近在网上火了,原因是使用“人脸识别”取厕纸设备,引起市民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当地城管部门回应:已协调终止使用前述设备,改用常规方式向市民免费提供纸巾。   “星级公厕”采用“刷脸取纸”,是为了避免同一人短时间内多次取纸。然而,为了取点厕纸市民就要“讓渡”人脸信息,为了防止少数人不文明就要让多数人“验脸正身”,是否“收效与付出”不对等?   涉及公民隐私,敏感并不多余。虽然设备制
期刊
从今年11月到明年1月,新西兰小镇普纳凯基夜晚会关闭所有街灯。这一举措不是为了省电,而是为了保护当地特有动物——韦斯特兰海燕。数千年来,韦斯特兰海燕每年在远赴南美洲繁衍后代时,需要借助夜晚的星光起飞,但与星光迥异的小镇街灯让一些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坠地。当地居民在实施多年救助后,今年从“救死扶伤”式治标走向“暗夜保护”式治本,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为了一群鸟儿而不惜每年3个月“摸黑”生活,这只是新西兰人
期刊
11月27日,张艺谋导演的新片《一秒钟》上映,引发关注。   2016年,中国告别胶片时代。2017年,张艺谋给他的老搭档、编剧邹静之写邮件,说自己想拍一部“放电影”的电影。2017年底,两人开始剧本创作,距离《一秒钟》正式上映,中间隔了三年。  女儿的“一秒钟”   《一秒钟》是张艺谋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故事因胶片而起——张译饰演的劳改农场劳改犯张九声八年未见女儿,偶然间他得知当时最火的电影
期刊
网络上,一篇名为《1700人集体赴死,无人生还,今天,所有国人都不该忘记!》的文章在热传。在1932年,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仁人志士对发展航空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也就是这個时候,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蒋介石亲自兼任校长,聘请美国顾问团培养中国飞行教官。所使用的飞机及器材也
期刊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于12月8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天宝陂坝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旧坝。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着当地1.
期刊
“我嫁你简直像私奔”   舒婷原名龚佩瑜,与陈仲义同住厦门鼓浪屿一条街上,推窗可望,临街可呼。   初闯江湖那会儿,鹭岛文学圈内朋友聚首,众人宏言阔论,惟陈仲义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锋不露。舒婷暗中观察,若论对手,非他莫属了。每每过海进城以作家、评论家身份出席会议,他们往往“君立船首,我临船尾,同享一江水”。   虽相互心仪,但谁也不愿先表心迹。历七八年之久,月老看不过去,终用红丝线将这对大男大女拴
期刊
1982年春天,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召开了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我以《十月》杂志编辑的身份与会。会议期间,大会组织与会作家乘车到河北高碑店去看当地驻军战士打靶演习。大巴车上,济南部队歌舞团创作员李存葆,和我坐在一起。我向他约稿。   李存葆向我讲了三个题材,其中一个就是《高山下的花环》,围绕着一个边防连队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军队内部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我听了他的三个题材,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