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来无事,和大家侃侃近年来我眼中的资本玩法。
第一套:资本热门,旧瓶新酒
其实这个游戏早在2006年就玩过,当年本编赶上股改行情,那时候最苦的是董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要大流通股东投股改赞成票。时值有色股大牛市中期,许多有色股已经完成了翻倍甚至两倍的历程。某天有幸看到某公司董秘和某大户在拉票:董秘说,老总,你们能不能投我们票?老总回答:行啊,你们2000W买个铜矿进去,我们马上投啊。然后我就目睹了N个一字的过程。这个故事放到前两年,装铜矿变成了装传媒、游戏公司。具体公司就不举例了,可以说历历在目啊!说到底呢,这些公司最终业绩短期都不会有啥变化,只是通过装入个也不知道值钱不值钱的热门业务,让他的估值乘数发生了变化,价格就彪悍了。快10年了,玩的还是这套。
第二套:业务尽头,低价优势
这类股主要是股价在低价位的,因为业务马马虎虎,注意,只是马马虎虎,不亏损,而股价长期低迷,资本市场对这类公司的业务也比较明晰,觉得不会有大前途。但是公司本身资金实力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股价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就有欲望了。由于价格低,市场关注度不高,方便搜集筹码。长期下跌横盘以后,公司用自己的资金或者靠增发,做票大买卖,买下相对技术含量高的、资本需求量大的行业公司。这类公司大量是房地产公司,因为傻有钱,因为这几年跌得惨。
第三套:沾亲带故,改变乘数
去年开始和研究员交流,听到很多的词就是:这个公司本来是个生产型企业,但是他开始网上卖东西了,开始做O2O了,所以现在不应该是10多倍估值,应该是50倍估值!然后,从去年开始,各种“旧行业”公司股价也开始乘2、乘3、乘4的往上去了。虽然到年底看业绩不少还是一地鸡毛。
上面这三个基本上玩的是“业务”上“看我七十二变”的套路,下面再跟大家讲讲基本上和大股东有关的三个玩法,恰好前段时间市场上冒起一股“举牌热”,那么咱们就看土豪们是如何玩转上市公司的。
第四套:高管参与定增,信心还是内幕
从去年IPO停掉开始,很多上市企业理解政策,开始发挥上市公司优势,从2012年开始定增进市场的钱已经非常巨大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公司是利用定增直接融资做强业务,还有不少企业“顺便”养肥一堆高管。毕竟,高管才是对企业最了解的人,另外一方面来说,财务报表的“粉饰”也很讲究时机,无论是定增前还是限售流通前后,财务报表的开关都把握在高管手里面。业绩增30%还是50%,有时候真的是一句话的事。
第五套:董事会!中国的土豪巴菲特!
徐翔作为阳光私募的领军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涨停板敢死队过渡到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虽然已经锒铛入狱,也借个例子说说私募当年的玩法,就是上市公司你不听话是吧?我把自己公司买成大股东,然后推自己的研究员做董事!这招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徐翔改作中国巴菲特了?其实不然,这里应该是制造一个高送配的故事,然后私募一哥是不是能全身而退呢?虽然本编没从这里赚到钱,不过私募传奇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成为董事,你可以长期经营,也可以制造事件!而事件炒作不正是广大游资的最爱吗!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
第六套:爷有钱!爷就举你的牌子!
说到底,一切和利益有关,举牌的最终目的是制造事件,而非接手管理,而事件则拿来炒作。看看原来的金融街,大量资金前赴后继,对于潜伏在里面的机构来说,赚钱来得如此轻松!
本编写这类玩法,其实也比较无奈。目前市场真的价值缺失,大量的资本市场行为的惟一目的就是借助事件性获利机会,短期搞一把,走人。这事儿最终便宜了谁又拖累了谁,其实没人能说得清楚。也希望借我的文章,提供给朋友们看清事件炒作思路,对事件炒作有更深更本质的认识,从而赚到自己能赚的那份钱!
第一套:资本热门,旧瓶新酒
其实这个游戏早在2006年就玩过,当年本编赶上股改行情,那时候最苦的是董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要大流通股东投股改赞成票。时值有色股大牛市中期,许多有色股已经完成了翻倍甚至两倍的历程。某天有幸看到某公司董秘和某大户在拉票:董秘说,老总,你们能不能投我们票?老总回答:行啊,你们2000W买个铜矿进去,我们马上投啊。然后我就目睹了N个一字的过程。这个故事放到前两年,装铜矿变成了装传媒、游戏公司。具体公司就不举例了,可以说历历在目啊!说到底呢,这些公司最终业绩短期都不会有啥变化,只是通过装入个也不知道值钱不值钱的热门业务,让他的估值乘数发生了变化,价格就彪悍了。快10年了,玩的还是这套。
第二套:业务尽头,低价优势
这类股主要是股价在低价位的,因为业务马马虎虎,注意,只是马马虎虎,不亏损,而股价长期低迷,资本市场对这类公司的业务也比较明晰,觉得不会有大前途。但是公司本身资金实力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股价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就有欲望了。由于价格低,市场关注度不高,方便搜集筹码。长期下跌横盘以后,公司用自己的资金或者靠增发,做票大买卖,买下相对技术含量高的、资本需求量大的行业公司。这类公司大量是房地产公司,因为傻有钱,因为这几年跌得惨。
第三套:沾亲带故,改变乘数
去年开始和研究员交流,听到很多的词就是:这个公司本来是个生产型企业,但是他开始网上卖东西了,开始做O2O了,所以现在不应该是10多倍估值,应该是50倍估值!然后,从去年开始,各种“旧行业”公司股价也开始乘2、乘3、乘4的往上去了。虽然到年底看业绩不少还是一地鸡毛。
上面这三个基本上玩的是“业务”上“看我七十二变”的套路,下面再跟大家讲讲基本上和大股东有关的三个玩法,恰好前段时间市场上冒起一股“举牌热”,那么咱们就看土豪们是如何玩转上市公司的。
第四套:高管参与定增,信心还是内幕
从去年IPO停掉开始,很多上市企业理解政策,开始发挥上市公司优势,从2012年开始定增进市场的钱已经非常巨大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公司是利用定增直接融资做强业务,还有不少企业“顺便”养肥一堆高管。毕竟,高管才是对企业最了解的人,另外一方面来说,财务报表的“粉饰”也很讲究时机,无论是定增前还是限售流通前后,财务报表的开关都把握在高管手里面。业绩增30%还是50%,有时候真的是一句话的事。
第五套:董事会!中国的土豪巴菲特!
徐翔作为阳光私募的领军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涨停板敢死队过渡到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虽然已经锒铛入狱,也借个例子说说私募当年的玩法,就是上市公司你不听话是吧?我把自己公司买成大股东,然后推自己的研究员做董事!这招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徐翔改作中国巴菲特了?其实不然,这里应该是制造一个高送配的故事,然后私募一哥是不是能全身而退呢?虽然本编没从这里赚到钱,不过私募传奇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成为董事,你可以长期经营,也可以制造事件!而事件炒作不正是广大游资的最爱吗!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
第六套:爷有钱!爷就举你的牌子!
说到底,一切和利益有关,举牌的最终目的是制造事件,而非接手管理,而事件则拿来炒作。看看原来的金融街,大量资金前赴后继,对于潜伏在里面的机构来说,赚钱来得如此轻松!
本编写这类玩法,其实也比较无奈。目前市场真的价值缺失,大量的资本市场行为的惟一目的就是借助事件性获利机会,短期搞一把,走人。这事儿最终便宜了谁又拖累了谁,其实没人能说得清楚。也希望借我的文章,提供给朋友们看清事件炒作思路,对事件炒作有更深更本质的认识,从而赚到自己能赚的那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