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智慧:尽性至命之学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曾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生死观,是人的根本观念,也是生命伦理学的根本问题。面对死亡,你可能感到恐惧;但是无论怎样,生死是我们总要面对的东西。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我们对于生和死的一系列固有看法受到挑战时,是否应有所改变?本期我刊就此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沈铭贤教授。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
  记者:沈教授您好。作为一个哲学家,您是否可以谈一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应怎样面对死亡、理解死亡?
  沈铭贤:具体到生死问题,这里我不想讲一些空话、大话。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我们总是要面对死亡:无论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当中,或是亲戚、朋友当中。如果人类已存在5万年的话,我们有850亿的人口已经不存在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治疗疾病,或是提高人口寿命,都是可以的,但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消灭死亡、对抗死亡。这大概也是从哲学层面的一种思考。
  记者:谈论死亡时,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很害怕、很恐惧;我们国家的葬礼相较于西方,也要显得相对沉重、悲痛。为什么我们对于死亡会觉得难以接受?
  沈铭贤:这是可以理解的,是很自然的。这是因为,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绝大多数死亡必定要经历一些很痛苦的、或是疾病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很艰难。其次,从社会的角度看,人还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在社会当中,最重要的是亲情关系。我们身边的家族、亲人去世,必定会引起很多痛苦、悲伤、畏惧。清明节来了,大家要怀念故人、祖先,也是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传统生死观无需颠覆
  记者:也就是说,对死亡感到恐惧是正常的,不必去刻意克服?
  沈铭贤:对。不要以为科学发展了,经济发展了,对死亡的恐惧就应该消除掉了,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死亡教育的目的大概也不是批判或者是消除这个东西,而是怎么样比较合理、理性、正确地对待死亡,看到它的不可避免性,不要硬是去对抗死亡,不要通过各种手段去延长不可逆转的死亡过程。
  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传统的生死观应该做出妥协或让步吗?
  沈铭贤: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教育意识相对淡薄。虽然我们都知道死亡是不可逆的,但总的来说,对于整个人类社会中的死亡,我们思考的东西相对薄弱一些。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哲学家,他觉得死亡是很值得期待的,在死后的世界他可以和先贤对话,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也可能有助于我们坦然面对死亡。但总的来说,像苏格拉底、庄子那样的到底是少的,死亡教育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理性的看待生死,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颠覆传统的生死观。
  包括在我们国家传统里,大多数人还是对死亡感到恐惧、悲伤,包括对死亡的忌讳、害怕,都有它的合理性、必然性。我们不能从负面角度去看待,要用审慎和辩证的态度去对待。
  记者:那么有哪些做法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呢?
  沈铭贤:我就非常提倡临终关怀、科学规范的安乐死,这些我都支持。但是从今天的现实基础上要看到,我们不可能去完全颠覆所有传统观念。因为死亡总归来说是一种生命的结束,或是亲人的离去,这样的东西对整个个人、家族来说,都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这个还是要肯定下来。至于当中有些问题要变更,比如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有很多的疾病是不可治愈的,科学再发展,人总是要死的,衰老是不可逆的过程。我马上80岁了,我现在就面临衰老的问题,要想不衰老、不生病,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舒缓治疗也好,临终关怀、安乐死等的出现,都有它的合理性。
  应多关注“健康寿命”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临终关怀,那么对于临终病人来说,决定是否继续治疗的权利掌握在谁的手中?
  沈铭贤:西方比较强调自主,对病人的病情怎么治疗,由病人自己来掌控。当然我们也承认这个自主性,但是我们还是强调家庭的参与。这是因为从亲情方面来说,亲人的离去对其他家庭的成员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在尊重病人意愿基础上,还要从几方面来协调。比如我们要有医生的专业判断,看看病情是否真的不可逆转,要有医学指征。比如,主动的安乐死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两个科的主治医生的证明,证明他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有这种必要条件才能让他安乐死。当然,还要考虑亲人的感受。在综合这些情况之下,我们应尊重老人的选择,无谓的治疗只会浪费很多资源。死亡是不可抗拒的,不要不顾一切地盲目抢救,这是对于临终病人人道主义的关怀。
  例如我们知道的例子,巴金老人晚年患病时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治疗,是对他自己身体的一种惩罚,增加了很大的痛苦。我认为这样的代价是一种悲哀。像这样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记者:要做出这些改变,需要社会哪些层面的配合?
  沈铭贤:比如,是不是我们也要建立一些制度,比如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地放弃治疗,是不是可以呢?又比如提倡临终关怀,即所谓不延长生命,也不提早结束他的生命,让他自然地面对死亡,是不是能够得到伦理的辩护和文化的认可?从整个有利于人类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从文化角度来看,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健康的全面的理念,逐步重视健康的价值。要认识到不光是要活得命长,而是要活得健康。现在活到70、80岁已经不稀奇了,但我们的“健康寿命”好像还差一点。我们中国人不光是要平均寿命达到世界水平,更是要“健康寿命”也达到世界水平。
  “死亡教育”不宜操之过急
  记者:我国古代的先贤对于生死观有着什么样的认识?
  沈铭贤:中国古代对生命与死亡的基本观点概括为:尊重生命,人命至上;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死亡的价值有时超过生命;生死俱善,存顺没宁。中国古代的生死智慧有一些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特别是荀子提出“生死俱善”的理想以及庄子对于死亡的达观态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创性。中国古代的生死观有许多合理之处,与当今的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暗相契合,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必定能充分展现其现代意义。
  记者:关于生死,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包括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于生死观的认识也未必统一。那么对于生死观,您认为有没有统一标准?
  沈铭贤:这是不大可能的。不过根据我的个人看法,有两点是必要的。第一,要看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抗拒的。但是要尽可能让这些临终病人走得安详、走得有尊严,不要采取过激的、不顾一切代价抢救的办法。
  第二,就是要重视“生”,重视健康。离开了健康,我们谈生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光是看生命长度,更要看生存质量,要把健康的价值提升上去。但是也不提倡过度养生,包括社会上一些以“养生”为名义骗钱的行为,这些又是另外一个极端。
  记者:为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是否有必要开展一些死亡教育呢?
  沈铭贤:我们国家有忌讳死亡的传统,特别是跟老人讲死亡,他们会很反感。在其他一些国家,对死亡的认识可能比较开放一点,但是由于我们之前对于死亡的教育做得比较少,因此现在打着“死亡教育”的旗号,可能多数的老人都不能接受。我们还是讲生死观的辩证,怎么样让老人走得安详一点,有尊严一点,这样大家可能比较能够接受。我个人来说,从现实和国情出发,不是很主张马上拉起“死亡教育”的大旗。理性的面对死亡,不意味着要高调地搞死亡教育。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记者:对于年轻人或者中年人来说,学习、研究关于死亡的问题,对于他们有没有什么帮助?
  沈铭贤:肯定是会有一些帮助的。思考这个问题,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可能会更透彻。以后面对自己的死亡,或面对亲人的死亡,可能会更健康、更理性。这个话题是永恒的话题,当然现在社会有它的一些新的内容、新的方面,但总的来说,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帮助我们提高生存质量,帮助我们比较有价值、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沈铭贤,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人类基因主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伦理学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是节节攀升。然而,更显著的变化在于我国对于各阶段教育事业的
期刊
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有放弃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有人放弃荣华富贵而名留青史,有人放弃高官厚禄而永驻史册,有人放弃卿卿性命而永垂不朽。但他们无论放弃什么,也从未放弃过读书,这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提取物药剂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喷雾及真空等三种方式分别对葛根提取物做干燥处理,认真观察不同干燥方式对提取物造成的影响,并深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将更多地参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人才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遵循国际惯例,借
目的:观察探讨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回顾性分析4500份临床检验体液标本,统计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率,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
小学英语的启蒙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面对着一些没有英语基础的十来岁的孩子。要让他们听懂、会说、会认、会写词句.难度是很大的。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长期的教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同时,部分高校校
为了更好地促进“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工作 ,我刊现发表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先红同志汇辑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参考资料要目 ,以供教师学习、引用。 In o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认识到造成这种困境的直接原因在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失度.因此,我们在反思人类与环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