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9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与常规阑尾切除相比,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切口瘢痕率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5天,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愈合好。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少。
关键词 阑尾炎 小切口 传统手术器械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3年4月~2012年4月采用传统手术器械行阑尾切除术95例,皮肤切口长2~3cm,术毕缝1~2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6~79岁,平均年龄57岁。病史5天~6年;术后病理提示:慢性阑尾炎37例,急性阑尾炎58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47例,化脓性阑尾炎44例,坏疽穿孔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6例,持续性右下腹疼痛4例。体温>38℃ 5例。右下腹有固定压痛22例,反跳痛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20)×109/L 36例,白细胞计数不高5例。
诊断标准: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②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心率增快等)。③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④必要的辅助检查(血常规、B超以及CT影象学检查)。
治疗方法: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斜切口76例和旁正中切口19例;皮肤切口缝合1针82例,缝合2针13例。
结 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12小时,肛门排气时间6~18小时,切口疼痛需用止痛剂16例。术后6~8天拆线,切口愈合Ⅱ/甲82例,Ⅲ/甲13例,无1例切口感染。住院时间4天(出院后于门诊拆线)~8天,平均住院5天。随访至今,无1例出现肠粘连、肠梗阻、大网膜综合征等并发症,手术切口美观,未见明显瘢痕形成。
讨 论
选择手术切口以充分暴露和术后瘢痕形成最小为最终目的。有条件的医院可用腹腔镜解决这一难题,但对于无腹腔镜的基层卫生院,只要能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传统的手术器械,同样也可以达到近似于腹腔镜手术般的治疗目的。与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相比,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了早期恢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瘢痕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适宜手术对象: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且腹壁较薄的患者;②病程<24小时可排除需要鉴别诊断的常见疾病;③腹壁松弛、消瘦者右下腹可直接扪及条索状压痛活动阑尾,有条件时,B超、CT也应列为常规检查。
手术禁忌对象:①不能确诊,需剖腹探查的患者;②腹壁脂肪较厚;③术中探查发现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游离的患者;④腰大肌试验阳性患者(提示阑尾位置较深,靠近腰大肌,甚至可能为腹膜后阑尾);⑤腹痛时间>48小时,全身症状较重,有腹膜刺激征的患者。
手术操作:①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②切口选择:取右下腹脐和髂前上棘连线外约1/4处斜行小切口长2.0~2.5cm,即经典麦氏偏外约一横指,平行于经典麦氏切口走向。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先于中部切开一小口,用两把血管钳提起,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剪开,略长于切口,用血管钳及直拉钩钝性分离拉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直达腹膜前。④显露腹膜,准备吸引器,以便切开腹膜时及时将溢出的脓液吸除。提起腹膜,术者用手指触摸确定在血管钳之间没有内脏一起夹住后,即可用刀切开腹膜少许。用剪刀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腹膜,腹膜切口小于皮肤切口,如有脓液溢出,则应及时吸尽,如渗液较少可用卵圆钳夹持干纱布清理腹腔脓液,将腹膜用蚊式钳固定予切口周围的治疗巾上。进腹后首先于右髂窝找到肓肠,其特征为色泽稍灰白、有结肠带及肠脂垂。沿结肠带在三结肠带汇合处寻找阑尾根部。如局部有大网膜包盖,网膜包裹处常为阑尾所在处,移离或分离网膜常可发现阑尾。必要时用食指探查回盲部周围,易触及增粗变硬之炎症阑尾,在食指指引下用卵圆钳或组织钳夹持阑尾提出切口—若上述方法寻找阑尾困难,则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把阑尾提出腹腔外常规处理阑尾。阑尾体尾段不能提出者采用逆行阑尾切除术。尽量不冲洗腹腔,以免炎症扩散。⑤腹膜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用碘伏冲洗切口,继续用可吸收线分层间断缝合腹横肌、腹内斜肌肌膜和腹外斜肌腱膜。皮肤切口可采用5‘0’带针可吸收合成线进行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或3‘0’丝线间断缝合1~2针。
综上所述,对于条件适宜的患者,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可行的,无需复杂的设备,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低,可操作性强。当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阑尾切除术不可盲目追求更小的切口,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取舍;在短、长、简、繁之间为患者寻找最佳手术方案,如术中发现其他并发症或因位置异常因而不能顺利切除阑尾者,应当果断延长切口。总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完全可以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1—494.
关键词 阑尾炎 小切口 传统手术器械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3年4月~2012年4月采用传统手术器械行阑尾切除术95例,皮肤切口长2~3cm,术毕缝1~2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6~79岁,平均年龄57岁。病史5天~6年;术后病理提示:慢性阑尾炎37例,急性阑尾炎58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47例,化脓性阑尾炎44例,坏疽穿孔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6例,持续性右下腹疼痛4例。体温>38℃ 5例。右下腹有固定压痛22例,反跳痛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20)×109/L 36例,白细胞计数不高5例。
诊断标准: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②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心率增快等)。③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④必要的辅助检查(血常规、B超以及CT影象学检查)。
治疗方法: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斜切口76例和旁正中切口19例;皮肤切口缝合1针82例,缝合2针13例。
结 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12小时,肛门排气时间6~18小时,切口疼痛需用止痛剂16例。术后6~8天拆线,切口愈合Ⅱ/甲82例,Ⅲ/甲13例,无1例切口感染。住院时间4天(出院后于门诊拆线)~8天,平均住院5天。随访至今,无1例出现肠粘连、肠梗阻、大网膜综合征等并发症,手术切口美观,未见明显瘢痕形成。
讨 论
选择手术切口以充分暴露和术后瘢痕形成最小为最终目的。有条件的医院可用腹腔镜解决这一难题,但对于无腹腔镜的基层卫生院,只要能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传统的手术器械,同样也可以达到近似于腹腔镜手术般的治疗目的。与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相比,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了早期恢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瘢痕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适宜手术对象: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且腹壁较薄的患者;②病程<24小时可排除需要鉴别诊断的常见疾病;③腹壁松弛、消瘦者右下腹可直接扪及条索状压痛活动阑尾,有条件时,B超、CT也应列为常规检查。
手术禁忌对象:①不能确诊,需剖腹探查的患者;②腹壁脂肪较厚;③术中探查发现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游离的患者;④腰大肌试验阳性患者(提示阑尾位置较深,靠近腰大肌,甚至可能为腹膜后阑尾);⑤腹痛时间>48小时,全身症状较重,有腹膜刺激征的患者。
手术操作:①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②切口选择:取右下腹脐和髂前上棘连线外约1/4处斜行小切口长2.0~2.5cm,即经典麦氏偏外约一横指,平行于经典麦氏切口走向。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先于中部切开一小口,用两把血管钳提起,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剪开,略长于切口,用血管钳及直拉钩钝性分离拉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直达腹膜前。④显露腹膜,准备吸引器,以便切开腹膜时及时将溢出的脓液吸除。提起腹膜,术者用手指触摸确定在血管钳之间没有内脏一起夹住后,即可用刀切开腹膜少许。用剪刀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腹膜,腹膜切口小于皮肤切口,如有脓液溢出,则应及时吸尽,如渗液较少可用卵圆钳夹持干纱布清理腹腔脓液,将腹膜用蚊式钳固定予切口周围的治疗巾上。进腹后首先于右髂窝找到肓肠,其特征为色泽稍灰白、有结肠带及肠脂垂。沿结肠带在三结肠带汇合处寻找阑尾根部。如局部有大网膜包盖,网膜包裹处常为阑尾所在处,移离或分离网膜常可发现阑尾。必要时用食指探查回盲部周围,易触及增粗变硬之炎症阑尾,在食指指引下用卵圆钳或组织钳夹持阑尾提出切口—若上述方法寻找阑尾困难,则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把阑尾提出腹腔外常规处理阑尾。阑尾体尾段不能提出者采用逆行阑尾切除术。尽量不冲洗腹腔,以免炎症扩散。⑤腹膜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用碘伏冲洗切口,继续用可吸收线分层间断缝合腹横肌、腹内斜肌肌膜和腹外斜肌腱膜。皮肤切口可采用5‘0’带针可吸收合成线进行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或3‘0’丝线间断缝合1~2针。
综上所述,对于条件适宜的患者,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可行的,无需复杂的设备,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低,可操作性强。当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阑尾切除术不可盲目追求更小的切口,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取舍;在短、长、简、繁之间为患者寻找最佳手术方案,如术中发现其他并发症或因位置异常因而不能顺利切除阑尾者,应当果断延长切口。总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完全可以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