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把握实践性强、国家规范严格的特点,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讲解理论知识时融入工程实际、国家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习、实验等实践性课程,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及系统性,既促进理论学习,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关键词: 过程装备制造 工程意识 专业课教学
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自觉地从工程角度出发从事工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1-3]对于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过硬,而且工程意识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4]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设备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和焊接基础理论及设备焊接技术,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及方法。该课程专业性强,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如何讲活这门课,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对任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笔者通过教学经验总结,把握课程工程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重视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谈谈课程教学的感受。
1.从思想上重视工程意识的培养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的研究对象是面向石油、化工、食品等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过程装备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包括承压设备的加工和检测两个方面,其指导思想是保证承压设备加工质量和运行安全性。针对课程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抓这条主线,始终围绕该指导思想,突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尽可能使学生内心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课程指导思想的精髓。明确了该指导思想,以避免学生思考问题过于理想化而脱离工程实际。
2.凸显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制造工艺和检测过程都紧紧围绕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对于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学习,虽然“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学识有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很难深入和到位,而且课堂学习往往以理论学习为主,这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要想把这门课程讲好,使学生学好,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能较快融入到工作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将课本理论纳入相应的工程应用背景中
课程中偏重于应用的理论知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比如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和成型加工等相关知识。过程设备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和焊接基础理论及设备焊接技术,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及方法,在先修专业基础课及金工实习等实践课中,学生对钢制压力容器和焊接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钢制压力容器成型加工中的焊接技术认识仍不足,因此在讲解时通过借助实例及观摩相关视频,使得学生对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中焊接技术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以强化工程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2)将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与国家规范要求相结合
课程知识主体是关于承压设备的加工制造和检测,由于承压设备属特种设备,因此这部分知识与国家相关法规密切相关,不但加工制造过程需满足国家对压力容器制造的规程、标准的要求,设备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将这部分知识讲解的过程与国家规范要求相结合,了解国内外压力容器制造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国家对压力容器制造的规程、标准的要求,能深化学生专业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意识。
(3)增加实验环节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过程装备用材料、制造和运行中的常见缺陷,以及制造和运行中的无损检测、定期检测的方法和要求。过程设备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和运行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是操作性非常强的部分,是课程的难点之一,讲解理论知识易枯燥,这部分知识结合实验环节可使学生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无损检测的主流技术: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知识通过实验环节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为了让本专业的毕业生掌握食品、化工单元设备和成套装备的加工方法与检测技术,具备对过程装备进行制造加工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包括完善各教学课程的大纲、教材、操作指导书、培训计划、操作多媒体课件等。
参考文献:
[1]林雅清,李英.工业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形成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24):35-36.
[2]左延红,张克仁.工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4-17.
[3]贾致荣,曲国庆,李雅琴.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及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13-15.
[4]邹广华,刘强.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过程装备制造 工程意识 专业课教学
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自觉地从工程角度出发从事工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1-3]对于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过硬,而且工程意识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4]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设备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和焊接基础理论及设备焊接技术,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及方法。该课程专业性强,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如何讲活这门课,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对任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笔者通过教学经验总结,把握课程工程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重视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谈谈课程教学的感受。
1.从思想上重视工程意识的培养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的研究对象是面向石油、化工、食品等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过程装备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包括承压设备的加工和检测两个方面,其指导思想是保证承压设备加工质量和运行安全性。针对课程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抓这条主线,始终围绕该指导思想,突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尽可能使学生内心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课程指导思想的精髓。明确了该指导思想,以避免学生思考问题过于理想化而脱离工程实际。
2.凸显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制造工艺和检测过程都紧紧围绕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对于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学习,虽然“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学识有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很难深入和到位,而且课堂学习往往以理论学习为主,这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要想把这门课程讲好,使学生学好,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能较快融入到工作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将课本理论纳入相应的工程应用背景中
课程中偏重于应用的理论知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比如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和成型加工等相关知识。过程设备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和焊接基础理论及设备焊接技术,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及方法,在先修专业基础课及金工实习等实践课中,学生对钢制压力容器和焊接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钢制压力容器成型加工中的焊接技术认识仍不足,因此在讲解时通过借助实例及观摩相关视频,使得学生对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工序工艺要求中焊接技术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以强化工程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2)将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与国家规范要求相结合
课程知识主体是关于承压设备的加工制造和检测,由于承压设备属特种设备,因此这部分知识与国家相关法规密切相关,不但加工制造过程需满足国家对压力容器制造的规程、标准的要求,设备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将这部分知识讲解的过程与国家规范要求相结合,了解国内外压力容器制造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国家对压力容器制造的规程、标准的要求,能深化学生专业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意识。
(3)增加实验环节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过程装备用材料、制造和运行中的常见缺陷,以及制造和运行中的无损检测、定期检测的方法和要求。过程设备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和运行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是操作性非常强的部分,是课程的难点之一,讲解理论知识易枯燥,这部分知识结合实验环节可使学生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无损检测的主流技术: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知识通过实验环节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为了让本专业的毕业生掌握食品、化工单元设备和成套装备的加工方法与检测技术,具备对过程装备进行制造加工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包括完善各教学课程的大纲、教材、操作指导书、培训计划、操作多媒体课件等。
参考文献:
[1]林雅清,李英.工业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形成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24):35-36.
[2]左延红,张克仁.工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4-17.
[3]贾致荣,曲国庆,李雅琴.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及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13-15.
[4]邹广华,刘强.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