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徘徊与遇见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中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延河》《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选刊》《躬耕》《苏州杂志》《骏马》等多家报刊杂志。
  冬
  冬天,像个受气的孩子,常常被暖气流欺凌。本想攥紧拳头反击,又被雪花出卖了,和雨水同流合污,把冬天淋了个遍。没有雪的冬天不能叫冬天,不寒冷的冬天,人们美其名曰“暖冬”。暖怎么能和冬天为伴呢?冬天要的是寒冷,要的是凌厉。
  寒冷像是曾经的老朋友,背影模糊,渐渐远去。曾经可怕呼啸的冬天,变得萎靡不振起来。冬天在外面徘徊,人们在暖气房里吃冰激凌,隔着窗户玻璃,相互温和对视,想想都挺滑稽。
  上学那会儿,冬夜的晚自习,冰冷难耐。一下课,同学们就偷偷在宿舍里烧起了火锅,说是火锅,其实就是一锅大白菜炖豆腐。水翻滚着,热腾腾的,豆腐裹着白菜,似穿了件白狐大衣,水汽四溢。乌黑的铝锅,更显出了豆腐和白菜的白。就着雪光,一人一碗,暖意十足。那一刻,只觉这白菜炖豆腐便是天下第一美味。
  冬天,一定要有粗长的冰凌,挂在屋檐下,一排排,壮观夺目。拽一个,握在手里,没人敢欺负,手虽冷,但心是热的。脱光树叶的树枝上也挂了一个个细小的冰凌,像是给树穿上了漂亮的玉衣。恶作剧的孩童,往树上一撞,那冰凌如碎玉般清响,似冰与树的绝唱。树下的人,“啊”的一声,碎冰顺着衣领,钻进衣服里,凉得沁骨。
  儿时的冬天,母亲会在床上铺一层麦草,麦草缝制在一个棉布袋里,和床贴合,暄腾,暖和,满满的草香。即便这样,早晨起床还是头疼的事,左磨蹭,右磨叽。此时,父亲会在厨房的煤炉上把棉裤、棉袄炙烤一番,趁着热气,迅速冲到床边,让我穿上。棉鞋也烘得干热,穿上去异常舒服,这是冬日里最幸福的感觉。
  “下雪了!”响亮而惊喜。有种“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气势,明黄的腊梅,焦枯的芭蕉,低垂的松树,覆满白雪。一眼望去,肆意而盎然。夜晚,最安静的是漫天的雪花和远处孱弱的灯光。雪绕着灯光,纷纷洒洒。没有风,雪自由、轻灵,虚虚地凝聚,掩盖万物本真,连现象都是虚掩的,在天地间,不留空间。
  似乎看不出麦苗的痕迹。雪,里三层、外三层为麦苗盖起了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生怕麦苗冻着。路过的清寒老农,掀开雪,有种算命先生的风骨,为小麦和雪把脉。“好雪,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喜笑颜开。
  冬天,似乎和酒有脱不了干系。寒冷使人亢奋,冬天,骨子里有种酒的成份。寒冷的俄罗斯人爱喝威士忌,浓烈,随意,回到家,来一口,祛除全身寒意。李白说:“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喜欢这种气氛,画面感、仪式感浓厚,不急不缓,与轰轰烈烈的雪花对饮,与冬日时光对饮。“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不论李白,还是白居易,都有中国画的意味。山间一屋,雪漫天地,满目清白,寒冷得刻骨铭心,屋内,一炉,一酒,三五好友把酒谈笑。旷远,幽宁。
  凌寒的冬日,街頭,三五女子短裙出入,带来不是冬日的错觉。都大寒节气了,雪不知在哪里打瞌睡呢。冬天,失去了原有的严寒。上学的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只要孩子一声“冷”下,大人们就围巾、手套、帽子,一应俱全的包上,家里,车上,暖气开得十足。本来的那么一点点寒冷,也被我们一把推开。孩子不知什么是寒冷,温室小花般成长,可不知冷,何懂暖?苦寒心智估计也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吧。
  冬天,不气馁。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寒冷,是生命之味,调节我们所需。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这种孤寒,还会来的。
  霜
  两千多年前,岸边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的霜,浓厚静谧,芦苇驮霜,空灵旷远。霜的样子,第一次在文字中这么美好,带着细微的温度。
  儿时隆冬,寂冷。早晨上学,一路上,脚下咯吱咯吱地响,枯草上的霜,白亮发光,像雪,但比雪爽朗。干枯的沟壑里、稻草垛上、老屋顶上、菜园里的大白菜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晨光初升,炊烟缓缓,洁净的乡村,伏在霜的臂膀下,安静无息,做着薄寒的美梦。
  温庭筠眼中的霜,是归属,是记忆。呼啦一下就让你回到了农家的田埂,木桥,霜晨月下。孑然一人,是回家?抑或是落寞无奈,一心赶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通透温暖,形神饱满。
  “霜露晚凄凄”“月落乌啼霜满天”在杜甫、张继的笔下,霜仿佛就是愁、就是苦、就是凄寒,他们定格了霜的忧愁,若不是霜寒的历练,与世事光阴的打磨,又怎能成就其千古诗人的名号呢!霜于人而言,像佛,饱经风霜,历经沧桑,蕴得人生的高度,心平气和,坦途慢行。
  隆冬美味——大白菜,温穆素雅,城府霜成。在霜寒下不退缩,迎霜风冷月而生。“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大白菜借助霜的冷峻,成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美味,结下了千古光尘的烟水气,寒味萦绕,凛凛清幽,甜润脆生。“拔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我想,这是对大白菜最高颂赞吧。怪不得朱自清就爱吃隆冬的大白菜,莫非他早就深谙其中的美味了。
  在村庄,老树脱光了叶片,霜花裹满了枯枝,瘦骨嶙峋的老树,仿佛扎了辫花,瞬间饱满清澈起来,灵性十足,宛如冬树开花。三五成群的小麻雀,侧身飞来,叽叽喳喳,欢悦无比,霜晨的麻雀起得早,心情更是顺畅得很。田间的小麦,眯瞪着,没睡醒的样子,拉扯着霜,又睡去了,像劳乏的家畜,一整冬都要养精蓄锐呢。
  霜晨,抱膝看霜,捧一碗红薯粥,热气腾腾。放眼,满目冷意,满心温暖,乡村的霜,很诗意,很灵动。
  雪
  推窗,落雪,满眼皆白。
  脑海中翻滚着一丝悸动,难道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难道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难道是“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难道是“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一声清亮的汽车鸣笛声告诉我,这些全都不是,因为现代没有杜甫、白居易,没有李白、王安石。我的世界与他们相去甚远。几千年前的大雪亦不会飘落到我的眼前。   今日的落雪与古人毫无关联,与路人毫无关联,可是,眼前的落雪,为什么就变成了雪花一样的诗词纷纷扬扬?
  那些元朝、清朝、明朝生活过的人,树、山、雪、屋、马,写在纸上,又被我读到了,然而同样的场景就会交织重演,他们的生活反射给了我,于是,仿佛我也过着那样的生活。
  端着滚烫的茶,眼睛总是瞅着门外,任雪拥挤在门槛,一日光阴就在爷爷的眼皮下溜走了。天地间只有无际的白,盈耳的吼叫让人不寒而栗,是雪?是风?是树?是屋?已分不清楚,好像不似在下雪,是老天爷在乱弹棉花。
  小学时,一场大雪,封天盖地,在雪地里只顾疯跑疯玩的我,被迎面骑来的自行车撞个正着。我在雪地里滚了三圈,惊魂未定的我被车主扶了起来,伙伴们站在一边傻傻地看着。车主忙问,伤着没有?哪里不舒服?都怪我太快了。我木讷地听说,想走。他拉住了我,说:“孩子呀,给你一块钱,买点糖吃,都是我不好。”接过钱,我们燕散般离去,最后买了十颗糖,甜了一整天。
  中学时,放寒假,冰天雪地,推着脚踏车艰难前行,耳朵和手已经僵硬,失去了知觉,就这样艰难地推行着,一步一滑,一坑一洼。时不时还要剔掉积在车轮里的雪。但是想着接下来有一个月的享受时光也就心花怒放,不怕寒了,一路说说笑笑。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一直是美好的,带来希望带来美丽。
  在江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早或晚总归会下雪的。吴江的雪是新鲜的,彷如冬天里盛开的昙花,吊足了吴江人的口味,所以都小心翼翼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感到无比的新奇。
  落雪,锦上添花的当属江南美景。退思园,庭院红鲤畅游冰雪之下,白茫之中一点红,韵味顿生。三桥,此时应是拍照的俱佳点,刚落的雪花层层叠叠,平坦如棉,鱼鹰、小船、三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活生生的水墨画。垂虹桥,岁月的经脉被雪抚平,仿佛唐伯虎的脚印上还有余温,久未散去,姜夔立在船头,吹箫而过,回首烟波十四桥,历历在绘。圆通寺,此刻多了份《红楼梦》的味道,空旷,无垠,宛如贾宝玉的身影就消失于此。
  江南的雪,生得嫩,像新生儿的毛发。唯有现在,看着雪花,才能通透轻松,悠然而缥缈。即是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久长的记忆。
  眼前的雪花像微缩版的手掌又像是小巧的鹅毛,调皮戏弄,旋转飞舞,挑逗而又神奇般地为我织起了白茫茫的雪帘。晶莹剔透的雪花,你拉我帮地在树丫上堆积成了一个家。
  江南的冬天,说着不冷但还是很冷。纯洁媚态的落雪,风流婉转地装饰着寒冷的冬天。落脚处,咯咯作响,生抓一把雪,攥在手心,入骨的冷。
  树
  喜欢那些立在寒风中的树,瘦而坚韧。
  冬日的荒野,寒風肃杀,一排排光着枝丫的树,与寒风对视,与苍茫大地对立。不过它们也只能脱光了它的叶,打折了它细小的枝条,留下的都是坚筋硬骨。冷彻天地的寒风,本想统一天下,没想到遇到了这样的“硬骨头”。不屈服的树,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保护开春后的枝繁叶茂,花果飘香嘛,为了延脉与坚守。
  大树,守护一方天地。在村庄,肃静的树木,俯瞰村庄,生怕在这个冬天会丢了什么。草屋,老宅,猪圈,烟囱,都在老树的视线内。冬日的村庄,显得萧条,但一眼看去,清爽通透,河水清,树木净,泥土黄。一场大雪,又把村庄包裹得像个童话世界。被雪覆盖的树,像是穿着臃肿棉衣的爷爷,直直地立着,面对天空,感受冬的温度。
  在冬日,有些满枝绿叶的树,是没有风骨的,只适合生活在城里,连鸟儿都不会在上面做巢。这样的树被唤为“城市绿化”,少了树本该有的野性与傲骨。
  凛冽风中,树梢上,黑黑的一团,毛刺林立,在空荡的树枝上独立,这是寒风中的鸟巢,这些鸟儿,不追逐温暖的南方,它们独立,不做温吞的懦夫。远看彷如漂浮在空中,疏离,突兀,仿佛整个冬天都是它们的,你说他寂寞,孤独,其实这才是它们的天下,自在,遨游。天空,大树,鸟巢,勾画出冬日田园的素描画,简约,但又气势磅礴。像是冬日的老农,守护自己的田地。
  走在冬日的田野里,不要害怕朔风的骚扰,也不要烦躁枯草的牵绊,让整个人走进这荒凉,你会瞬间发现,整个人都是精神的,空气中,土壤中蕴涵的是无穷的力量。那树一动不动,枯枝纵横,在辽阔天空的映衬下,孤立,寂静,像是死去般孤独,但这种决绝的孤独正蓄积着可以爆发的能量。
  站在风里,画面感十足,有种孤清的美感,这不是孤芳自赏,不是抠图,不是画作,这是大自然天然的杰作。晨雾中,干涸的河道,干枯的树,一村民牵牛路过,走在蜿蜒的田埂上,意境苍茫。这不是文艺,是刻骨的生活,是烟火的气息,一瞬间就能刺穿漂浮的灵魂。越苍凉,越寂寞,古意缠绵。
  多像国画的留白,没有累赘,一目了然。你可以添加,你可以想象,但那都是虚幻的。黑黑的树皮,粗壮的树枝,团团的鸟巢,目不能及的田野,荒凉。是初始的样子,沉稳又带有气势。似中年男子,深沉,无人能懂,但又迷倒万人。人,做一棵独立于世的树多好,没有庞杂繁物,静对空凉。
  冬天的树,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不奉承,不聒噪,用心去读懂,把自己放在里面,独自去解读大地和天空的私语吧。月吹,日吹,寒风吹,吹不动的,树是天地的精灵,是使者。天空在,大地在,树就在,根就在。它不管你风花雪月、一世繁华,一棵树,见雨露不喜,睹霜雪不惊,独自站在冬天的最顶端,风华绝代地寂寞着。
  冬日乡野里的树,魁梧而绰约。苍茫大地上,有了树,便找到了主心骨。寒风中的树,铅华洗尽,卓然独立。冬日,陪一棵老树,立在茫茫白雪之上,远眺,不说一句话。风停在树梢,天与地亲昵,沉默,心照不宣。
其他文献
3月7日,市委书记李亚与团市委、市文联、市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职能作用、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  团市委、市文联、市社科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加强自身建设作了汇报,其他班子同志也作了简要发言。李亚对团市委、市文联、市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近期工作给予肯定,指出在洛阳加快推动经
期刊
乔洪涛, 生于1980年,山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长城》《黄河文学》《长江文艺》《散文》《散文选刊》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奖,有作品被转载和收录到多种选本。首届“齐鲁文化之星”。入围“鲁彦周文学奖”,获得首届、五届沂蒙文艺奖,第八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首届银雀文学奖。出版小说集《赛火车》,著有散文集《大地笔记》《湖边书》。  吃罢肉,饮罢酒,长亭饯别
期刊
山女,原名石淑芳,中国作协会员。在《中国作家》《莽原》《山花》《雨花》《天津文学》《黄河文学》《延安文学》《散文选刊》《台港文学选刊》等近百家杂志发文。出版长篇小说《山女的世界下着雨》,散文集《长在山间的文字》。获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奖,首届奔流文学奖,第三届延安文学奖,第二十七届东丽杯孙犁散文奖。  从山峁吹下来的风,裹挟了无尽的寒意。它们捶打着树上的叶子,吹皴人的皮肤,给来不
期刊
3月16日,诗人雪子诗集《遇见》出版研讨会举行。  雪子,原名龚秀玲,河南省永城县人,现定居洛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遇见》是她的第一部诗歌集,收集诗歌212首,其中包括浮生若梦篇、风物篇、流年及其他篇、亲情篇,語言质朴优雅,富有哲思。  该研讨会由洛阳文学院主办,市诗歌学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我市40余名诗人和评论家参与了研讨。(本社)
期刊
郑飞雪,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散文创作。作品发表于《福建文学》《福建日报》《延安文学》《北方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雨花》《青年文学家》《华夏散文》《大艺》等刊物,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多种选本。获岱山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海洋散文三等奖,第二届罗峰奖全国非虚构散文优秀奖。  米水流線似的往瓦塔的顶尖浇灌而下,“嗞啦嗞啦”,乳白的米水在灼烫的瓦砖间兴奋地尖叫着,升腾起缕缕白烟,
期刊
一  这个夏天,我匆忙地走过  白云山的帐篷  龙门旁的伊河  养子沟的水  都和老君山的云海一样清澈  每一次的跋涉  都是无数踌躇燃烧的结果  一个微笑  就可以驱赶路途中的寂寞  原来,坚韧就是如此顽强的重复  执着就是永不放弃的因果  千唐志齋的石碑  荆紫仙山旁的黄河  安静的并不一定代表卑微  咆哮的又岂能诠释威严  二  牡丹含苞待放 过去的冬天  经历了怎样的寒冷和寂寞  我们走过
期刊
滔滔黄河,宛若蛟龙,横亘东西。在古代,黄河两岸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船使黄河天堑变为通途。  孟津在历史过往中,曾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政客济济,商贾芸芸,热闹非凡,孟津古渡就在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中形成。  千百年来,孟津古渡成为大河之上的交通要道(枢纽)。时间飞逝,如今,它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站在古渡岸边,遥想当年,这里波光粼粼,桨声噜噜,帆船点点,这种画面已固化成风景
期刊
一到冬天,古代的大雪就穿越时光的天幕,一片一片飘落到我眼前。  古代的天空,农耕文明时代,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天空明澈高远。从那样的天空下抬头看雪,以为是从云层里撒下纷纷扬扬的棉花。  在冬天,我读到一个女诗人的诗,她在诗里说,我们这些锈迹斑斑的大人,真该把全身的水都拧出来,放到童年去过滤一次。于是,我想象古代天空的大雪,也想置身于古代的大雪里,用雪花沐浴,用雪水洗一洗,我还要从精神上邂逅一些古代
期刊
目击,此地此物此景  在目击的此刻,它们正在消逝。  栖息在树上的紫斑蝶,啄食榕果的五色鸟,在水泽的黑冠麻鹭……飞翔与栖息,绽放与凋萎,在短暂交会后,注定离开。  即使再度重逢,亦无从辨识曾有的相遇。无法凭着照片去寻找独一无二的它,会不会是生态摄影迷人的本质之一?  透过望远端的偷窥而倚赖特定“定着物”进行辨识的生物,考验人类感官极限,那些远望如芝麻般的鸟群,只能透过镜头将飞翔定格。  我不明白它
期刊
蒹葭苍苍的九月,正逢白露节气,归乡小居时遇一帮文朋诗友相邀活动,欣然而行,遂再一次亲近故乡周边这一片蕴涵丰厚的山水人文。  说起来参加黄河两岸文友相聚不是第一次,走过邙山岭上、伊洛河畔也不止一次,或许是与故乡太近吧,应了那句“眼前无风景”。而今当走过万水千山后再来回望,竟发现了那么多让人留连忘返、可圈可点之处。  车经温县过巩义黄河大桥,天高云阔,丽日晴空,秋日的和风送来阵阵清爽,伴着车内文友的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