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偈子”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有这么一句话:“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何谓“偈子”?教材注释道:“佛经中的唱词”。这一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在这个注释的基础上对“偈子”作进一步了解。
  “偈”,梵语“偈伦”(Catha)的音译简称,也称偈颂、偈子、偈句、偈言、偈文,是源于佛经的一种体裁。佛经在用“长行”(散文)叙述之后,往往又用“偈”(韵文)概括地重说一遍,以此来加深听者或读者的印象。很多佛经都是由“长行”和“偈”混合构成的。“偈”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偈主要有两种:一通偈,固定由梵文32音节构成;二别偈,共四句,每一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定。《百论疏》卷上:“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言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偈”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很多高僧都曾用自创偈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佛教的见解或感悟。如:
  1.“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
  2.(普贤元素禅师偈)“未开口处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五灯会元》卷十八)
  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一些带佛教等宗教色彩的诗作也被称为“偈”。如:
  1.“真长老在法座上道:‘大众听偈。’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你剃除,免得争竞。”’(《水浒全传》第四回)
  2.“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第一回)
  此外,由于佛教对中国本土道教的影响,道教经书也出现了按“偈”这种体裁写成的唱词。《道教大辞典》在“偈”条下注云:“道经以颂赞之文为偈,其文多为四言、五言或七言,必成四句为一首,是名偈文也。”
  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读者对象,有不同的任务。我觉得杜继文、黄明信主编的《佛教小辞典》对“偈”的词义作了较好的概括。这部辞书把“偈”归结为“佛经的体裁之一”。语句虽简短,却抓到了要领。佛经中的唱词,固然是按“偈”的体裁写出来的;后世的同类唱词,也是按“偈”的体裁写出来的。我觉得《佛教小辞典》这样概括就把“偈”的词义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出来了。
其他文献
<正> 银屑病属难治病之一。本文收集对银屑病的中医内治、外治、内外兼治及其它治法加以综述,以供参考。 一、内治 银屑病的主要临床分型为血热、血燥、血瘀、湿热,其治疗分
<正> 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215;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1.8&#215;10~9/L,儿童低于1.5&#215;10~9/L,婴儿低于1&#215;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现
2003和2004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诱发发病的方法鉴定了518份小麦资源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表现免疫的115份,高抗的76份,中抗的58份,中感的150份,高感的119份.高抗以上资源在各类资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素负盛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其个性化的生动传神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蔺相如在答应赵王往使秦国时说的一句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正>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以乳房结节或肿块及疼痛为其特点,常因情态变化和经前而疼痛加重。从1993年4月至1994年5月,我院运用自制“乳腺舒胶囊”治疗
以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节位叶片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硝态氮含量,生育前期上部节位高于下部节位,生育后期上部节位则低于下部节位.不同节位叶
曹溶是清初著名浙江词人。他的词表观了深沉的故国之思。由于他贰臣的特殊身份,这种故国之思多比较隐晦。词人往往采用一些隐含故国之思的意象,如南国、汉宫、落花等意象。由于
“风骨”是对文章的美学要求,“风”是对文章感情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语言、思想、逻辑性、结构、文体等方面的美学要求,“采”是语言的修辞关。“风”主要是纯正之美兼有
唐王朝在治吏的制度设计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的治吏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日常工作制度,明晰官吏的职责;二是完善监察制度,加强
<正> 《内经》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又云“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势使然也……故治所以异而病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