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困扰家长与教师的重大问题,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教育中的一种社会行为,家长和教师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哪些特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论文就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有哪些特征可以判断是攻击性行为,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强化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引导幼儿正确发展,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因素;策略
案例:吴某,男,6岁,幼儿园大班,该幼儿活泼开朗,与小朋友相处不太融洽,喜欢欺负别人。如:户外活动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运动,他就一会停下来,一会转个圈,一会向别的小朋友撞去,自己也会摔倒,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但是很快他又开始别的玩法,老师问他原因,他回答是不小心,老师说他是故意的,他说不是的;又如:小朋友们一起排队,他将前面的小朋友故意推倒,其他小朋友都指责他,他当什么没有发生,继续做自己的事,老师跟他交流,他说小朋友走路太慢了,是叫他快一点。
背景资料:该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足月出生,身体健康,父母是个体,很少顾及该幼儿的教育,孩子一犯错,就采取强制的方法。
问题分析:患儿吴某,男,病因主要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主要临床表现:经常挑事端,与人经常发生冲突,经常与别人打架或者伤害别人,坐立不安,容易冲动,比较粗心,与别人经常起冲突,活动量与其他幼儿要许多;起病后病情加重,病期为3年,综合以上症状,可以判定该幼儿为攻击性行为的症状。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伤害他人或他物的为目的的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包括身体的伤害,语言伤害,心理上的伤害。[1]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攻击性行为和间接攻击性行为;目的攻击性行为和手段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1.言语比较多,容易與别人起冲突,好胜心强,喜欢骂人,喜欢使用粗暴的语言。
2.情绪不稳定,极容易暴躁,喜欢生气,喜欢乱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3.喜欢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喜欢欺负比他年龄小或比他弱的同龄儿童,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为幼儿攻击性发生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1.激素的因素
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性与雌性激素有关,不仅人类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胁迫时,它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比雌性动物的攻击行为更加明显。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
2.遗传的因素
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所谓的遗传,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等这些具体行为都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是神经,情绪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攻击性行为,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是对他们特质的继承。”[2]虽然遗传因素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幼儿遗传的只是父母的一些基因,幼儿许多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在教育幼儿的时候,经常打骂幼儿,老是这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别容易产生;幼儿喜欢模仿成人,这就幼儿的模仿树立了模仿对象。幼儿在模仿中得到间接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育成果是幼儿学会攻击性行为。并用所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
(2)父母离弃
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比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严重。”[3]这种情况会使幼儿的情绪变得压抑,产生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幼儿可能会经常顶撞老师和欺负其他幼儿。
(3)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大大降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证明:“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显著的负效应”[4]即良好的亲子关系能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消极冷漠的亲子关系则会加剧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2.社会环境的因素
(1)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在社会媒体发展得非常快,时刻都在影响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和电视,幼儿特别喜欢看电视上的动画片,许多动画片都有攻击性行为,幼儿又喜欢模仿动画片中人物中动作,这样幼儿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其次网络上有许多暴力的图片和视频,这些都会促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强化作用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维持常常是收到成人的鼓励。中国大多数家长都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要回去打他一下。这无疑就是父母给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正强化的作用,如果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攻击别人。
(3)同伴关系的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伴关系不良就会其他幼儿的排斥,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有限,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得不到锻炼,就会产生一些攻击性行为。
(4)对他人行为的学习
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取决于过去的学习,而观察和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攻击性行为。”[5]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
1.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
教师在创设环境,应该考虑各活动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时候不必太拥挤,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碰撞。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的行为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处在不良情绪中的幼儿特别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教师有创设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来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行为矫正
1.奖励强化法
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最常用,最有效地手段。如果幼儿的行为得到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增多。
奖励强化法的操作:首先要的确定目标的行为,小盒子目标是你可以联系观察和评价的,并可以被控制和反复使用的。如“不与其他幼儿发生吵架的行为”就是一个目标行为,确定了目标行为过后就要确定强化物,也就是奖励物。奖励物一般分为三大类:物质奖励、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
在实施奖励强化的时候,要事先与幼儿商量好,他想改变什么行为,改变这个行为后想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这个奖励具体是什么等等问题。良好的行为已经建立了。还要用社会性的奖励间接奖励,使发展的良好的行为发展稳定。
2.代币制
这是一种条件强化,代币制是在良好的行为发生后使用小红花、积分数等方式作为强化物,当积累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可以兑换某种物品、活动或其他,这是发挥正强化作用实施的行为矫正技术。
代幣制的实施步骤:首先,确定行为目标;其次,是选择适当的代币,代币必须使用,不可以复制,不可以转让他人;再次,选择奖励方式,积到多少分可以兑换什么。
实施代币制应注意的问题:目标要从简到易,增加代币的数量;代币系统不能太简单,要经常调换强化物的清单,以免幼儿产生厌倦;目标行为日益稳定后,要延长交换的时间,交换时间的时候要给予幼儿表扬,然后逐渐取消代币制。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2
[2]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A].教育探索2002年第八期
[3]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42
[4]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43
[5]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A].教育探索2002年第八期
[6]张劲松.《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3
[7]傅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因素;策略
案例:吴某,男,6岁,幼儿园大班,该幼儿活泼开朗,与小朋友相处不太融洽,喜欢欺负别人。如:户外活动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运动,他就一会停下来,一会转个圈,一会向别的小朋友撞去,自己也会摔倒,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但是很快他又开始别的玩法,老师问他原因,他回答是不小心,老师说他是故意的,他说不是的;又如:小朋友们一起排队,他将前面的小朋友故意推倒,其他小朋友都指责他,他当什么没有发生,继续做自己的事,老师跟他交流,他说小朋友走路太慢了,是叫他快一点。
背景资料:该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足月出生,身体健康,父母是个体,很少顾及该幼儿的教育,孩子一犯错,就采取强制的方法。
问题分析:患儿吴某,男,病因主要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主要临床表现:经常挑事端,与人经常发生冲突,经常与别人打架或者伤害别人,坐立不安,容易冲动,比较粗心,与别人经常起冲突,活动量与其他幼儿要许多;起病后病情加重,病期为3年,综合以上症状,可以判定该幼儿为攻击性行为的症状。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伤害他人或他物的为目的的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包括身体的伤害,语言伤害,心理上的伤害。[1]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攻击性行为和间接攻击性行为;目的攻击性行为和手段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1.言语比较多,容易與别人起冲突,好胜心强,喜欢骂人,喜欢使用粗暴的语言。
2.情绪不稳定,极容易暴躁,喜欢生气,喜欢乱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3.喜欢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喜欢欺负比他年龄小或比他弱的同龄儿童,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为幼儿攻击性发生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1.激素的因素
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性与雌性激素有关,不仅人类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胁迫时,它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比雌性动物的攻击行为更加明显。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
2.遗传的因素
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所谓的遗传,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等这些具体行为都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是神经,情绪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攻击性行为,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是对他们特质的继承。”[2]虽然遗传因素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幼儿遗传的只是父母的一些基因,幼儿许多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在教育幼儿的时候,经常打骂幼儿,老是这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别容易产生;幼儿喜欢模仿成人,这就幼儿的模仿树立了模仿对象。幼儿在模仿中得到间接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育成果是幼儿学会攻击性行为。并用所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
(2)父母离弃
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比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严重。”[3]这种情况会使幼儿的情绪变得压抑,产生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幼儿可能会经常顶撞老师和欺负其他幼儿。
(3)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大大降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证明:“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显著的负效应”[4]即良好的亲子关系能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消极冷漠的亲子关系则会加剧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2.社会环境的因素
(1)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在社会媒体发展得非常快,时刻都在影响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和电视,幼儿特别喜欢看电视上的动画片,许多动画片都有攻击性行为,幼儿又喜欢模仿动画片中人物中动作,这样幼儿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其次网络上有许多暴力的图片和视频,这些都会促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强化作用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维持常常是收到成人的鼓励。中国大多数家长都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要回去打他一下。这无疑就是父母给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正强化的作用,如果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攻击别人。
(3)同伴关系的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伴关系不良就会其他幼儿的排斥,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有限,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得不到锻炼,就会产生一些攻击性行为。
(4)对他人行为的学习
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取决于过去的学习,而观察和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攻击性行为。”[5]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
1.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
教师在创设环境,应该考虑各活动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时候不必太拥挤,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碰撞。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的行为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处在不良情绪中的幼儿特别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教师有创设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来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行为矫正
1.奖励强化法
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最常用,最有效地手段。如果幼儿的行为得到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增多。
奖励强化法的操作:首先要的确定目标的行为,小盒子目标是你可以联系观察和评价的,并可以被控制和反复使用的。如“不与其他幼儿发生吵架的行为”就是一个目标行为,确定了目标行为过后就要确定强化物,也就是奖励物。奖励物一般分为三大类:物质奖励、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
在实施奖励强化的时候,要事先与幼儿商量好,他想改变什么行为,改变这个行为后想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这个奖励具体是什么等等问题。良好的行为已经建立了。还要用社会性的奖励间接奖励,使发展的良好的行为发展稳定。
2.代币制
这是一种条件强化,代币制是在良好的行为发生后使用小红花、积分数等方式作为强化物,当积累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可以兑换某种物品、活动或其他,这是发挥正强化作用实施的行为矫正技术。
代幣制的实施步骤:首先,确定行为目标;其次,是选择适当的代币,代币必须使用,不可以复制,不可以转让他人;再次,选择奖励方式,积到多少分可以兑换什么。
实施代币制应注意的问题:目标要从简到易,增加代币的数量;代币系统不能太简单,要经常调换强化物的清单,以免幼儿产生厌倦;目标行为日益稳定后,要延长交换的时间,交换时间的时候要给予幼儿表扬,然后逐渐取消代币制。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2
[2]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A].教育探索2002年第八期
[3]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42
[4]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43
[5]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A].教育探索2002年第八期
[6]张劲松.《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3
[7]傅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