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由于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并且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全国每年超过一千家饲料企业倒闭。
但A股市场上,仍有几家养猪巨头依靠规模效应产生的成本优势,在持续下行的行情中获取不菲的收益。比如新希望(000876.SZ)和海大集团(002311.SZ)。从资历上来讲, 1998年重组上市的新希望是2009年才上市的海大集团的老大哥,但是如今海大集团的市值超出新希望80亿元,市盈率是其两倍多,难道是因为海大集团的销售收入更高吗?
然而从财务数据来看,比较奇怪的是海大集团的营收只有新希望的二分之一左右,净利润也只有新希望的二分之一。怎么看,两家公司的市值都不应该这么相反,莫非是投资者看走了眼?
对于股票投资,有句话我是非常认可的:年报和公开信息只是说明了公司的过去,而投资者应该投资未来。这个道理在海大集团和新希望两家公司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个人是极力反对投资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企业的,比如曾经的万福生科(300268.SZ),比如獐子岛(002069.SZ)。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类企业的客户或者供应商是农户,由于和农户的交易是通过现金而非银行单据,因此存在着伪造的可能,这种面向个人的交易,审计师几乎无法核实,再加上涉农贸易大多免税,企业造假成本几乎为零,就极有可能遍布地雷。
严格意义上来講,海大集团和新希望并非这样的行业,因为它们的客户通常是代理商,即便是有些客户是农户,也是相当规模的个体户,大多有法人资质,所以公司的收入基本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据2017年年报披露,新希望共实现营业收入625.67亿元,同比增幅为2.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降幅为7.66%;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5.57亿元,同比增长19.76%;营业利润14.76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14.82亿元,同比增长4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41.06%。
虽然从总额来看,新希望的营收和净利润要比海大集团多得多,但是从增幅来看,新希望处于一个平稳期,甚至净利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海大集团则属于强劲的增长期。所以,投资者选择了更有未来的海大集团,股价遥遥领先。
把两家公司近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放在同一张表上,就清晰明朗了,虽然新希望体量大,但是海大集团正在强劲的追赶。
从营收构成来看,海大集团82%为饲料,新希望73%为饲料,二者的主营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业绩增长情况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秘密就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饲料上,新希望和海大集团的饲料其实是不完全相同的。2017年猪肉价格低位徘徊,又赶上H7N9禽流感,猪饲料和鸡饲料都不怎么赚钱甚至赔钱。海大集团依托研发开始转型,主要营收不再依赖传统饲料,而是水产饲料。这个领域附加值比较高,所以有不错的毛利空间。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长22.72%,其中高档膨化料销量全年增长超过40%,且毛利率提高4.5个百分比。
从毛利情况,可以看出两家公司近年来发展的差异。即便是在猪肉鸡肉行情非常差的2017年,海大集团的毛利率还是创了历史新高,公司转型的进程非常顺利。
而新希望就没那么顺利,公司提出了五年战略规划,定位就是“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作为猪饲料行业的元老级企业,对于这个行业的执著已经根深蒂固。
海大集团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48%,新希望则为38%,从数据来看,二者的资产结构非常健康,并且都有不菲的现金和理财产品,属于不差钱的公司。
相对应的,双方的现金流量表都比较好看。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海大集团为4.94亿元,新希望则是27.12亿元。这个指标说明了公司的营收都实实在在地收到了现金,不是通过大量赊销的方式实现收入。
海大集团账面有8.46亿元的无形资产,大部分为土地使用权,但是也有更值得注意的指标:通过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14.80%。
最为醒目的一项指标是海大集团的预收账款,为11.87亿元。通常像贵州茅台(600519.SH)这类护城河极强的企业才有较高的预收款,作为相对“低端”的饲料,也能有如此高比例的预收款,说明产品非常畅销,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新希望也有一定比例的预收款,相对少了许多,为6.8亿元。
与之匹配的是海大集团的研发支出,技术研究储备较为丰厚,拥有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每年至少投入2亿多元资金进行研发,2017年达到2.58亿元,占营收的0.9%。研发人员包括动物营养、兽医、繁殖选育、养殖模式、生物工程、生物化学、机械等多学科的人才,研发成果转化速度较快,投资配套策略能够清晰快速的落地,支持到公司的产品配置能力较强。
反观新希望的研发支出,2017年为7899万元,仅占营收的0.13%。从这个角度看,两家公司后续增长力高下即分。
猪周期对猪肉行业和饲料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并且随着行业对外进一步放开,国内饲料产业压力重重,许多企业被迫转型。比如正大集团向食品行业迈进,通威股份转向太阳能……但转型之路无不艰辛困难。
在2017年年报中,我们看到新希望的转型方向迷雾重重,而海大集团的转型却相对顺利。
新希望试图通过扩大投资范围来实现转型:
一是拓展海外业务,2017年,新希望海外营收达到了7.5亿元,海外业务的毛利高达11.07%,是国内业务的两倍多。公司已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波兰等15个国家建成或在建分子公司50余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国外业务收入已占到营业收入的7.05%。
二是投资信息化养殖,进行云养猪、云养鸡。自2013年年底开始推动以“福达计划”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公司在猪产业上采用的“云放养”系统到2017年年底已覆盖养殖户1900余户,覆盖育肥猪190万头。公司在禽产业上采用的“云禽旺”系统,系统到2017年年底已覆盖养殖户超过1万户,覆盖商品鸡、鸭超过5亿只。
三是进行多品牌战略。公司2014年成立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类似正大集团,进军食品行业。
四是收购了久久丫和嘉和一品。
为了转型,走出一片红海的饲料行业的拖累,公司的投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去操作这些项目。2014年以来,新希望募资超过64亿元。
另一边,海大集团通过产业升级来转型:
公司加大了水产饲料的研发,并在虾苗和鱼苗养殖方面实现了突破。2017年,由于环保治理,各地沿海、湖面的网箱养殖面积被压缩清理,同时因为2016年华中、华东洪水灾害影响,导致2017年水产品供应量大幅减少,水产品价格全年都相对较好。2018年2月,农业部发布《2018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提出年底完成划定水产禁养区、限养区等工作。预计占水产养殖面积36%的水库、湖泊养殖将首当其冲。当一部分养殖户退出这个行业后,鱼价就扶摇直上了,而从事鱼苗和鱼饲料的海大集团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即将收获丰厚的回报。
从股价来看,投资者对二者的转型做出了投票。可以说,海大集团的转型“赌”对了路线并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2018年4月27日,海大集团发布2018年一季报,业绩非常靓丽: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加32.82%,归母净利润增加73.92%。4月28日,新希望也紧随其后发布了一季报: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加1.32%,归母净利润下降4.93%。
两家公司选择不同道路转型,自然带来不同的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但A股市场上,仍有几家养猪巨头依靠规模效应产生的成本优势,在持续下行的行情中获取不菲的收益。比如新希望(000876.SZ)和海大集团(002311.SZ)。从资历上来讲, 1998年重组上市的新希望是2009年才上市的海大集团的老大哥,但是如今海大集团的市值超出新希望80亿元,市盈率是其两倍多,难道是因为海大集团的销售收入更高吗?
然而从财务数据来看,比较奇怪的是海大集团的营收只有新希望的二分之一左右,净利润也只有新希望的二分之一。怎么看,两家公司的市值都不应该这么相反,莫非是投资者看走了眼?
对于股票投资,有句话我是非常认可的:年报和公开信息只是说明了公司的过去,而投资者应该投资未来。这个道理在海大集团和新希望两家公司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个人是极力反对投资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企业的,比如曾经的万福生科(300268.SZ),比如獐子岛(002069.SZ)。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类企业的客户或者供应商是农户,由于和农户的交易是通过现金而非银行单据,因此存在着伪造的可能,这种面向个人的交易,审计师几乎无法核实,再加上涉农贸易大多免税,企业造假成本几乎为零,就极有可能遍布地雷。
严格意义上来講,海大集团和新希望并非这样的行业,因为它们的客户通常是代理商,即便是有些客户是农户,也是相当规模的个体户,大多有法人资质,所以公司的收入基本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转型的不同
据2017年年报披露,新希望共实现营业收入625.67亿元,同比增幅为2.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降幅为7.66%;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5.57亿元,同比增长19.76%;营业利润14.76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14.82亿元,同比增长4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41.06%。
虽然从总额来看,新希望的营收和净利润要比海大集团多得多,但是从增幅来看,新希望处于一个平稳期,甚至净利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海大集团则属于强劲的增长期。所以,投资者选择了更有未来的海大集团,股价遥遥领先。
把两家公司近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放在同一张表上,就清晰明朗了,虽然新希望体量大,但是海大集团正在强劲的追赶。
从营收构成来看,海大集团82%为饲料,新希望73%为饲料,二者的主营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业绩增长情况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秘密就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饲料上,新希望和海大集团的饲料其实是不完全相同的。2017年猪肉价格低位徘徊,又赶上H7N9禽流感,猪饲料和鸡饲料都不怎么赚钱甚至赔钱。海大集团依托研发开始转型,主要营收不再依赖传统饲料,而是水产饲料。这个领域附加值比较高,所以有不错的毛利空间。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长22.72%,其中高档膨化料销量全年增长超过40%,且毛利率提高4.5个百分比。
从毛利情况,可以看出两家公司近年来发展的差异。即便是在猪肉鸡肉行情非常差的2017年,海大集团的毛利率还是创了历史新高,公司转型的进程非常顺利。
而新希望就没那么顺利,公司提出了五年战略规划,定位就是“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作为猪饲料行业的元老级企业,对于这个行业的执著已经根深蒂固。
资产负债表里的小秘密
海大集团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48%,新希望则为38%,从数据来看,二者的资产结构非常健康,并且都有不菲的现金和理财产品,属于不差钱的公司。
相对应的,双方的现金流量表都比较好看。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海大集团为4.94亿元,新希望则是27.12亿元。这个指标说明了公司的营收都实实在在地收到了现金,不是通过大量赊销的方式实现收入。
海大集团账面有8.46亿元的无形资产,大部分为土地使用权,但是也有更值得注意的指标:通过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14.80%。
最为醒目的一项指标是海大集团的预收账款,为11.87亿元。通常像贵州茅台(600519.SH)这类护城河极强的企业才有较高的预收款,作为相对“低端”的饲料,也能有如此高比例的预收款,说明产品非常畅销,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新希望也有一定比例的预收款,相对少了许多,为6.8亿元。
与之匹配的是海大集团的研发支出,技术研究储备较为丰厚,拥有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每年至少投入2亿多元资金进行研发,2017年达到2.58亿元,占营收的0.9%。研发人员包括动物营养、兽医、繁殖选育、养殖模式、生物工程、生物化学、机械等多学科的人才,研发成果转化速度较快,投资配套策略能够清晰快速的落地,支持到公司的产品配置能力较强。
反观新希望的研发支出,2017年为7899万元,仅占营收的0.13%。从这个角度看,两家公司后续增长力高下即分。
饲料行业巨头的转型之路
猪周期对猪肉行业和饲料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并且随着行业对外进一步放开,国内饲料产业压力重重,许多企业被迫转型。比如正大集团向食品行业迈进,通威股份转向太阳能……但转型之路无不艰辛困难。
在2017年年报中,我们看到新希望的转型方向迷雾重重,而海大集团的转型却相对顺利。
新希望试图通过扩大投资范围来实现转型:
一是拓展海外业务,2017年,新希望海外营收达到了7.5亿元,海外业务的毛利高达11.07%,是国内业务的两倍多。公司已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波兰等15个国家建成或在建分子公司50余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国外业务收入已占到营业收入的7.05%。
二是投资信息化养殖,进行云养猪、云养鸡。自2013年年底开始推动以“福达计划”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公司在猪产业上采用的“云放养”系统到2017年年底已覆盖养殖户1900余户,覆盖育肥猪190万头。公司在禽产业上采用的“云禽旺”系统,系统到2017年年底已覆盖养殖户超过1万户,覆盖商品鸡、鸭超过5亿只。
三是进行多品牌战略。公司2014年成立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类似正大集团,进军食品行业。
四是收购了久久丫和嘉和一品。
为了转型,走出一片红海的饲料行业的拖累,公司的投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去操作这些项目。2014年以来,新希望募资超过64亿元。
另一边,海大集团通过产业升级来转型:
公司加大了水产饲料的研发,并在虾苗和鱼苗养殖方面实现了突破。2017年,由于环保治理,各地沿海、湖面的网箱养殖面积被压缩清理,同时因为2016年华中、华东洪水灾害影响,导致2017年水产品供应量大幅减少,水产品价格全年都相对较好。2018年2月,农业部发布《2018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提出年底完成划定水产禁养区、限养区等工作。预计占水产养殖面积36%的水库、湖泊养殖将首当其冲。当一部分养殖户退出这个行业后,鱼价就扶摇直上了,而从事鱼苗和鱼饲料的海大集团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即将收获丰厚的回报。
从股价来看,投资者对二者的转型做出了投票。可以说,海大集团的转型“赌”对了路线并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2018年4月27日,海大集团发布2018年一季报,业绩非常靓丽: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加32.82%,归母净利润增加73.92%。4月28日,新希望也紧随其后发布了一季报: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加1.32%,归母净利润下降4.93%。
两家公司选择不同道路转型,自然带来不同的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