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模式的功能性电刺激不同治疗时间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康复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正常行走模式的智能化、多通道步行模式功能性电刺激(FES)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其与治疗时间的相关性,为步行模式FES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nimize软件将1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60 min步行模式FES组(60 min组)和30 min步行模式FES组(30 min组),每组各9例.2组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60 min组采用步行模式FES辅助行走30 min+卧位电刺激30 min;30 min组采用步行模式FES辅助行走30 min+卧位安慰刺激30 min.电刺激1次/d,5 d/周,共15次.在治疗前、治疗7次后、治疗15次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徒手肌力检查(MMT)、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FMA-LE)、Berg平衡评定(BBS)、10 m步行测试(10MWT)步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以判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发现,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7次后、治疗15次后和随访时的MAS、MMT、FMA-LE、B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组在治疗后的3次评估中MBI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0 min组仅在治疗7次后和治疗15次后的MBI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组在治疗7次后和治疗15次后10 MWT步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0 min组仅在治疗15次后的10 MWT步速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7次后,60 min组MAS、10MWT步速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15次后,MAS、FMA-LE、MBI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MAS、MB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多通道步行模式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延长治疗时间(从治疗30 min到60 min)可以达到降低肌张力、改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速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且能够延长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持续时间.
其他文献
总结骨骼肌钝挫伤的损伤与修复机制,并从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学说、Ca2+介导的细胞膜修复学说、内质网应激学说以及自噬学说等方面进行阐述.肌再生依赖于周围卫星细胞的分化、增殖来促进骨骼肌再生,从而修复受损肌肉的功能.调控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包括RBP-Jκ/Notch信号、Wnt信号和P13K/Akt/mTOR信号通路.其中Notc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肌卫星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来维持肌干细胞的稳态.P1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能够促进骨骼肌再生.然而
脑卒中后恢复行走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神经康复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加速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从针对瘫痪肢体(外周器官)采用的各种中医技术(如肢体针灸、手法等)和现代康复技术(如神经发育疗法、助行功能性电刺激、行走踏车、助行机器人等),到针对病灶脑部(中枢器官)采用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头部针灸等).大量的临床循证研究在证据的不同等级上证明了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借助于20世纪90年代脑的10年研究成
目的:探究地黄梓醇对中风后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行为学、外周血清及脑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梓醇干预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MCAO)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建立中风后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7d.造模结束后分别于第1天、第4天、第7天采用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测定评价大鼠的行为,TTC染色检测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