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方面,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分化和重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提升和强化本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入分析主要经济体的政策举措,对我国下一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方面,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分化和重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提升和强化本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入分析主要经济体的政策举措,对我国下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我国应坚持底线思维,建立供应链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打造制造业集群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开放型供应链体系,在世界变局中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其他文献
长三角地区拥有资源配置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和数字金融航运中心等优势,在服务保障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存在成本上升、过快“去工业化”、局部产能过剩等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建议,长三角立足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的战略高度,率先构建自立自强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稳定高效
产业链韧性是产业应对外部冲击的动态能力。提升产业韧性对于北京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全球数字标杆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回顾产业链韧性研究情况,指出需要突破的方向,深入剖析产业链韧性的理论涵义与影响因素,搭建北京数字产业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近五年北京数字产业链韧性,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和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北京数字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路径和主要对策。最后,文章提出在模型优化、
【目的】铜在新能源汽车、电力通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能源转型过程中无法替代的关键金属。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科学评价中国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从韧性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和更新能力4个维度出发,结合铜资源产业的特性,构建了中国铜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独立性调整的熵权法对2000—2021年铜资源产业链供应
<正>2023年9月6日,第十一届中韩日纤维产业合作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会上,三方围绕中韩日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后疫情时代纺织服装业的思考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共同促进纺织服装贸易往来,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增强区域产业发展韧性等热点问题达成共识。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青岛中纺亿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韩国纤维产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关于“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政法工作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蕴含着政法工作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历史使命,标志着政法工作进入自我革新的新阶段。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从“六个维度”深刻认识政法工作现代化重大意义,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强供应链韧性治理是构建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供应链韧性具备系统集成性特征,企业为统筹经济效率与安全的双重目标,需要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与合作伙伴加强协同合作,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过程中的预测、响应、抵抗、恢复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供
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模式转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的积极应对,也是对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虽然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但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包括:产业规模大,但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链相对完整,但关键环节薄弱;创新能力增强,但产业链引领力较弱;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但产业根植性不强。提升我国产业
<正>由中国贸促会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办。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再到服贸会、消博会,各种高水平国际化的大型展会百花齐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为各国搭建了共享机遇、扩大交流的国际平台。但如今国内各类展会数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