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食运动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及额叶5羟色胺1A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觅食运动(FE)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及额叶5羟色胺(5-HT)1A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及2只健康雌性SD大鼠(供行为学评估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PSD组及PSD FE组(FE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时间1.5 h。造模术后1周,PSD组与FE组行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CUMS),共3周。此后I/R组大鼠集中饲养,PSD组大鼠单笼饲养,FE组大鼠单笼饲养且自由觅食,共4周。造模术后4周及8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行旷场试验(OFT)、社交试验(SIT)及糖水偏嗜试验(SPT)评定。术后8周处死大鼠,行脑组织TTC染色、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额叶5-HT 1A受体/TGF-β1表达变化。

结果

术后4周,与I/R组比较,PSD组与FE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穿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少,对嗅潜伏期延长及对嗅次数减少,SP降低(均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1960—1990年间,一些中国皮肤科医师注意到少数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肉芽肿性炎症的患者最终死于脑炎。2001年高天文医师总结了此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将其命名为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当时初步认为可能由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所致。2018年证实该病为皮肤和脑组织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本文总结中国皮肤科医师对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的研究历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与肥胖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共同的炎症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能是二者相关联的共同病因机制之一,了解肥胖对银屑病发病及治疗等方面的影响,将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合并多种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斑秃及多种其他免疫性疱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湿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泌尿系统免疫性肾脏病(免疫性肾病、肾移植排斥)及A型获得性血友病等,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方案。该文阐述目前报道的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的免疫性疾病及其机制。
期刊
目的探讨慢性背根神经节受压(CCD)对大鼠脊髓背角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和CCD组,其中假手术组9只,CCD组33只。按照术后时间点不同,将CCD组细分为术后1d组(6只)、术后3d组(6只)、术后7d组(9只)、术后14d组(6只)、术后28d组(6只)。术前及术后1d、3d、5d、7d、14d、21d、28d,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术后1d、3d、7d、14d、28d,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