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磷肥的作用和特点,并针对这些提出了几种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方法,以为磷肥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磷肥;利用率;提高;施肥方法
1 磷肥的作用与特点
1.1 磷肥的作用
磷氮钾合称为农作物需求最大的三种元素,它们在植物的构造和新陈代谢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磷(P2O5)约占作物干重的0.2%~1.1%,多存与脂肪组织、遗传物质和一些蛋白质中,其中以种子和果实有较高的含量。
磷是一切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构成核蛋白磷脂和植素等不可缺少的组分,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参与植物内糖类和淀粉的合成和代谢,对细胞分裂及有机物的合成、转化、运输和呼吸起重要作用;促进农作物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物提早成熟。植物在结果时,磷大量转移到籽粒中,使得籽粒饱满。提高谷物、块根作物的產量。同时,它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和耐寒性,抑制植物徒长,提高块根作物中糖和淀粉的含量。
1.2 我国土壤普遍缺磷
我国土壤中磷的含量偏低,约在0.03%~0.35%之间;大致上是北方多于南方,西方多于东方。而土壤中的磷有99%以上属迟效性,作物在当季能利用到的磷仅有1%;在这样的基础上,适当的磷肥施用,便成为了农作物收成的一个决定因素。在农村,由于磷肥施用方法不当而造成磷肥肥分损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据调查,南方农村在施用磷肥时,往往采用撒施或将磷肥作底肥直接施入土壤内,由于南方大部分土壤偏酸性,对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一旦磷被固定后就失去了肥效性,因而大大降低了磷肥的肥效。
1.3 磷肥的特点
磷肥施用合理,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农作物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磷肥施用不合理,不但造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磷营养过剩时,也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不仅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提早,而且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缺乏。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某些豆科作物还因磷素过剩时,茎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籽实中蛋白质含量反而降低。磷素过剩导致土壤缺锌的原因是,过量施用过磷酸钙时,锌又与聚磷酸盐中某些组分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这些反应产物都能降低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从而引起作物发生缺锌症状。
我国生产中常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粉碎后的磷矿石加上硫酸制成。常含有少量游离酸和铝、铁等杂质。具吸湿能力,易结块,属化学酸性,易溶于水。即使现在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其原料采用的也是过磷酸钙,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这时施肥点周围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可高达10mg/kg~20mg/kg,使磷酸不断向外扩散。在施肥点,其微域土壤范围内饱和溶液的pH可达1~ 1.5。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能把土壤中的铁、铝、钙、镁等溶解出来,与磷酸根离子作用,形成不同溶解度的磷酸盐。在石灰性土壤中,磷与钙作用,生成磷酸二钙和磷酸八钙,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羟基磷灰石。在酸性土壤中,磷酸一钙通常与铁、铝作用形成磷酸铁、铝沉淀,而后进一步水解为盐基性磷酸铁铝。在弱酸性土壤中,磷酸一钙易被黏土矿物吸附固定。在中性土壤中,过磷酸钙主要是转化为CaHPO4·2H2O及溶解的Ca(H2PO4)2,是对作物供磷能力的最佳状态。CaHPO4·2H2O是弱酸溶性的,残留在施肥点位置,故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水平范围0.5cm,纵深不过5cm,其当年利用率也很低,通常为10%~25%。
2 提高磷肥利用率的的几种方法
2.1 因土施用磷肥
根据土壤条件施用不同性质的磷肥,不同的磷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过磷酸钙是水溶性磷肥,适于大多数土壤,但施于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效果更好,钙镁磷肥,碱性炉渣等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才能发挥其肥效。土壤含有效磷愈低,施用磷肥的肥效就愈高。因此,瘠薄的缺磷土壤施用磷肥后增产的效果较明显。所以施于根系附近。过磷酸钙可作基肥和追肥用,要注意集中施用和深施,在强酸性土壤与石灰同时应用时,宜先施石灰,隔几天后才施过磷酸钙。作种肥用时,应该避免与种子接触,游离酸会影响种子发芽。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主要作基肥,也可作种肥。
2.2 配合其它肥料施用磷肥
缺磷的土壤一般也缺氮,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氮磷比例配合得好,可以使磷的利用率由13.8%提高到30%,氮磷比例以2:1为宜。
2.3 因作物施用磷肥
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旱地作物可用条施或穴施。蔬菜作物磷肥最好在移栽时作基肥施入,这是因为作物磷肥营养临界期一般都在生育早期。因此,用少量普钙等拌种,蘸秧根等,是充分发挥磷肥肥效的重要方法。
2.4 磷肥集中施、近根施和分层施
磷肥在钙质土和酸性土中移动性小,并容易产生化学固定。因此,采用条施、穴施、沾根、拌种、叶面喷洒、基肥深施等,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并力求施近根部,才能更好地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2.5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或堆沤施用效果最理想,因为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机酸,这些物质能使弱酸溶性磷肥溶解,并降低土壤中铁、铝等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磷肥受到固定比例的影响,磷的使用率常可因此而提升10%~30%。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最好与绿肥、堆肥、泥炭一起堆沤腐熟后再施用。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酸性磷肥能中和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氨而生成磷酸铵和硫酸铵,减少氨的挥发,避免氮流失,氮素的肥效也因此而改善。有助于磷肥中非水溶性的磷化合物转化为有效磷,同时还可防止水溶性磷被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所固定,这样可以提高难溶性磷肥的肥效。堆沤加入的磷肥一般为有机肥料的5%~10%。
磷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
2.6 作叶面肥施用
在作叶面肥施用时,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可用浓度为1%~3%过磷酸钙水溶液叶面喷施,棉花、西红柿、黄瓜、甘薯等可用0.5%~1%。
2.7 磷肥中加入增效剂
一般当季磷的利用率只有15%~20%,磷肥增效剂内含特种磷肥生物活化剂、肥料螯合剂、络合剂和羟基、羧酸盐等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很强的螯合、络合、吸附、离子交换和解磷作用,它能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并能螯合络合和激活多年来沉积固定在土壤中无法被作物吸收的磷元素,使养分倍增,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到70%~80%以上。并具有改良土壤,增温保苗,调节生长,改善品质等作用。磷肥增效剂可与磷肥混合后施用,也可单独使用(在已经施了磷肥的地块),基施、追施、撒施、冲施均可。
【关键词】磷肥;利用率;提高;施肥方法
1 磷肥的作用与特点
1.1 磷肥的作用
磷氮钾合称为农作物需求最大的三种元素,它们在植物的构造和新陈代谢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磷(P2O5)约占作物干重的0.2%~1.1%,多存与脂肪组织、遗传物质和一些蛋白质中,其中以种子和果实有较高的含量。
磷是一切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构成核蛋白磷脂和植素等不可缺少的组分,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参与植物内糖类和淀粉的合成和代谢,对细胞分裂及有机物的合成、转化、运输和呼吸起重要作用;促进农作物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物提早成熟。植物在结果时,磷大量转移到籽粒中,使得籽粒饱满。提高谷物、块根作物的產量。同时,它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和耐寒性,抑制植物徒长,提高块根作物中糖和淀粉的含量。
1.2 我国土壤普遍缺磷
我国土壤中磷的含量偏低,约在0.03%~0.35%之间;大致上是北方多于南方,西方多于东方。而土壤中的磷有99%以上属迟效性,作物在当季能利用到的磷仅有1%;在这样的基础上,适当的磷肥施用,便成为了农作物收成的一个决定因素。在农村,由于磷肥施用方法不当而造成磷肥肥分损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据调查,南方农村在施用磷肥时,往往采用撒施或将磷肥作底肥直接施入土壤内,由于南方大部分土壤偏酸性,对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一旦磷被固定后就失去了肥效性,因而大大降低了磷肥的肥效。
1.3 磷肥的特点
磷肥施用合理,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农作物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磷肥施用不合理,不但造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磷营养过剩时,也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不仅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提早,而且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缺乏。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某些豆科作物还因磷素过剩时,茎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籽实中蛋白质含量反而降低。磷素过剩导致土壤缺锌的原因是,过量施用过磷酸钙时,锌又与聚磷酸盐中某些组分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这些反应产物都能降低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从而引起作物发生缺锌症状。
我国生产中常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粉碎后的磷矿石加上硫酸制成。常含有少量游离酸和铝、铁等杂质。具吸湿能力,易结块,属化学酸性,易溶于水。即使现在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其原料采用的也是过磷酸钙,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这时施肥点周围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可高达10mg/kg~20mg/kg,使磷酸不断向外扩散。在施肥点,其微域土壤范围内饱和溶液的pH可达1~ 1.5。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能把土壤中的铁、铝、钙、镁等溶解出来,与磷酸根离子作用,形成不同溶解度的磷酸盐。在石灰性土壤中,磷与钙作用,生成磷酸二钙和磷酸八钙,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羟基磷灰石。在酸性土壤中,磷酸一钙通常与铁、铝作用形成磷酸铁、铝沉淀,而后进一步水解为盐基性磷酸铁铝。在弱酸性土壤中,磷酸一钙易被黏土矿物吸附固定。在中性土壤中,过磷酸钙主要是转化为CaHPO4·2H2O及溶解的Ca(H2PO4)2,是对作物供磷能力的最佳状态。CaHPO4·2H2O是弱酸溶性的,残留在施肥点位置,故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水平范围0.5cm,纵深不过5cm,其当年利用率也很低,通常为10%~25%。
2 提高磷肥利用率的的几种方法
2.1 因土施用磷肥
根据土壤条件施用不同性质的磷肥,不同的磷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过磷酸钙是水溶性磷肥,适于大多数土壤,但施于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效果更好,钙镁磷肥,碱性炉渣等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才能发挥其肥效。土壤含有效磷愈低,施用磷肥的肥效就愈高。因此,瘠薄的缺磷土壤施用磷肥后增产的效果较明显。所以施于根系附近。过磷酸钙可作基肥和追肥用,要注意集中施用和深施,在强酸性土壤与石灰同时应用时,宜先施石灰,隔几天后才施过磷酸钙。作种肥用时,应该避免与种子接触,游离酸会影响种子发芽。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主要作基肥,也可作种肥。
2.2 配合其它肥料施用磷肥
缺磷的土壤一般也缺氮,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氮磷比例配合得好,可以使磷的利用率由13.8%提高到30%,氮磷比例以2:1为宜。
2.3 因作物施用磷肥
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旱地作物可用条施或穴施。蔬菜作物磷肥最好在移栽时作基肥施入,这是因为作物磷肥营养临界期一般都在生育早期。因此,用少量普钙等拌种,蘸秧根等,是充分发挥磷肥肥效的重要方法。
2.4 磷肥集中施、近根施和分层施
磷肥在钙质土和酸性土中移动性小,并容易产生化学固定。因此,采用条施、穴施、沾根、拌种、叶面喷洒、基肥深施等,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并力求施近根部,才能更好地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2.5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或堆沤施用效果最理想,因为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机酸,这些物质能使弱酸溶性磷肥溶解,并降低土壤中铁、铝等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磷肥受到固定比例的影响,磷的使用率常可因此而提升10%~30%。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最好与绿肥、堆肥、泥炭一起堆沤腐熟后再施用。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酸性磷肥能中和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氨而生成磷酸铵和硫酸铵,减少氨的挥发,避免氮流失,氮素的肥效也因此而改善。有助于磷肥中非水溶性的磷化合物转化为有效磷,同时还可防止水溶性磷被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所固定,这样可以提高难溶性磷肥的肥效。堆沤加入的磷肥一般为有机肥料的5%~10%。
磷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
2.6 作叶面肥施用
在作叶面肥施用时,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可用浓度为1%~3%过磷酸钙水溶液叶面喷施,棉花、西红柿、黄瓜、甘薯等可用0.5%~1%。
2.7 磷肥中加入增效剂
一般当季磷的利用率只有15%~20%,磷肥增效剂内含特种磷肥生物活化剂、肥料螯合剂、络合剂和羟基、羧酸盐等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很强的螯合、络合、吸附、离子交换和解磷作用,它能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并能螯合络合和激活多年来沉积固定在土壤中无法被作物吸收的磷元素,使养分倍增,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到70%~80%以上。并具有改良土壤,增温保苗,调节生长,改善品质等作用。磷肥增效剂可与磷肥混合后施用,也可单独使用(在已经施了磷肥的地块),基施、追施、撒施、冲施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