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建漳州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良好的艺术氛围。漳州木偶隶属于国家非物质遗产,木偶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古典典籍对福建漳州的木偶文化记载清晰。关于福建漳州木偶雕刻技术流传至今,为国家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专门进行木偶雕刻的作坊也遍布在漳州的土地上。
关键词:福建漳州;木偶雕刻;讨论
漳州受闽南文化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经过漫长的岁月变革和文化之间的水乳交融,在当地形成极具特色性的文化底蕴。漳州人头脑聪慧,心灵手巧,很多艺术精粹出自漳州,本文对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艺术进行探讨。
一、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韵味
中原是我国古代地域,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曲折故事。唐代,作为一个太平盛世,文化艺术空前强大,相比较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毫不逊色。漳州的木偶雕刻文化就融入了中原唐风,这种美学流传至今。著名的雕刻师青史留名,其作品更是被奉作至宝,被人小心翼翼收藏,其中清末大师黄棋祥被人誉为“木偶之父。”
明末清初,漳州木偶头在福建漳州盛极一时,布袋木偶头和铁枝木偶头更是被誉为收藏珍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木偶雕刻风格。既有复古风格雕刻作品,也有后期呼应潮汕文化的木偶雕刻产物出现,其中诏安的铁枝木偶别具一格,被作为文化经典一脉相传。
以中原风格作为木偶雕刻的文化框架,雕刻出體态多样的木偶作品,惟妙惟肖,生动优美。在清朝光绪年间,徐,许两家的木偶雕刻在闽南享有盛名。“西方国”和“成成是”的木偶雕刻店面也在当地享有盛名。
二、“吴氏”风格的特色漳州木偶雕刻
吴氏风格木偶雕刻性格特点分明,结合潮州彩塑形成新的木偶雕刻作品。典故较为曲折,一代人的颠沛流离在当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领域文化。相传南宋末年,戰火纷飞,时局动荡不安,百姓怨声载道,吴静山饱受战乱波及,逃难避祸至潮州的大吴村,吴静山本身精通福建彩塑艺术。逃难至大吴村,通过造一些简单的木偶换取一些米面粮油维持日常生活。后来吴静山将木偶雕刻工艺进一步提升,其作品受广大黎民百姓欢迎。吴静山将这一精湛技艺流传下去,他的儿孙几代将木偶的雕刻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吴氏”木偶雕刻风格。造型迥异,风格多样。
铁枝木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却在漳州诏安享有盛名。铁枝木偶具有独特的雕刻特点。对它的雕刻特点进行仔细甄别,就能分出关于木偶雕刻的真假。铁枝木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木偶的脸型,以橄榄形居多,作品的面部表情极具特色,同时具有脸长鼻子长等特点。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的区别较大,相对于铁枝木偶,脸型以及鼻子长度较短,下巴浑圆,雕刻特点具有喜感。
无论是铁枝木偶还是布袋木偶都是漳州诏安具有特色化的木偶作品,独特的造型特点以及审美形式让这一木偶祖品备受欢迎。结合木偶雕刻的审美意趣,让木偶雕刻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独特的造型特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福建漳州的地域文化特点,让木偶雕刻文化源远流传。结合地域文化背景对漳州木偶的雕刻水平做出研究,漳州诏安的铁枝木偶头具有典型的形象特征。木偶头的雕刻结合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将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变得更有趣味。木偶形象和雕刻记忆也秉承当地文化特点,结合省份的语言体系以及环境迁移特点进行分析,推理理证木偶雕刻的发展历史。吴氏风格和中原风格的木偶雕刻具有雍容典雅的特点,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将木偶文化发扬光大。
关于木偶造型的设计结合木偶制造特点以及木偶制作脉络进行分析。木偶雕刻的艺术风格也是在不断磨合中取得了重要成绩,就整体的木偶造型分析,中原风格的木偶造型脉络较为普遍。首先木偶脸型生动而富有表情,既有国字脸偏圆的木偶形象,也有体态丰盈的雕刻特点。整体雕刻技艺分为以下特点:线条优美,慈眉善目,平鼻樱桃口,形象丰富,体态丰盈,温和柔美。另外当地文化底蕴丰富,音乐戏曲也丰富了木偶的造型特点。
吴氏风格的木偶具有以长唯美的造型特点头长,脸长,颈部修长。眉宇轩昂,面容消瘦,下巴微尖。吴氏风格的木偶雕刻上色古朴自然,通常以浅色调为主,注重于文化内涵的展现。
三、漳州木偶的艺术特点
木偶头作为木雕具有丰富的雕刻特点,工序明确,整体制作流程大致分为两步:木偶头雕刻和彩塑上色。进行漳州木偶雕刻前,需要对木料进行仔细甄别,木料需要具有轻盈易塑的特点,樟木,榆木木料作为木偶头雕刻的常见木料。木料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性,部分高级材料符合木偶头雕刻木料属性,但价格过于昂贵,以至于不能被广泛使用。
对木偶雕刻时,需要对木偶头的综合形象进行设计,选取木料,对木偶头的面部表情进行妥善规划。合理使用线条描绘出木偶头的雕刻标准。雕刻前对木偶木料进行划线分析,定出面容分布位置以及五官特点。第一步,木偶头进行颈部处理,木偶头通常作为演员表演道具,因此需要挖空木偶头颈部,方便演员的手指插入。第二部,让木偶头活动起来,为木偶头安上可以活动的器官等。通过进行彩绘脸谱完善木偶操作工艺,装裱色纸,调和胶水,以细砂纸打磨抛光,上粉,绘制图案。第三步,对木偶头打蜡,抛光。完成木偶头的制作工序。
漳州木偶头造型严谨,雕刻技艺精湛,着色层次分明,彩绘精致细腻。让整个木偶头的整体形象清晰分明,庄重而不死板,唯美而不妖艳。人物性格分明,绘画特点鲜明,张弛有度,并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点。木偶头的基本造型具有生、旦、净、末、丑的形象特点,用于京剧中的造型表演。又有神仙,妖魔,飞禽走兽等形象,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关于木偶头的雕刻结合了古今中外历史名著的典故,对木偶雕刻的综合形象进一步完善。具有典型特点的是名著中的角色,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表演的木偶剧《七进七出》,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表演的木偶剧《大闹天宫》。水浒传,红楼梦等著作的人物形象纷纷上阵,丰富了木偶雕刻的艺术氛围。
在木偶雕刻中,最为复杂的雕刻工艺是木偶脸的雕刻,讲究的是五行三骨,形形色色的木偶作品后是艺术家们的辛勤劳作。仅仅通过一个木偶作品就将艺术家的形象特点,性格,出身,阅历表现出来。结合木偶作品的综合特点,以及着色程度,对角色的神行体态做出分析,将简单的木偶作品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如颤颤巍巍的老者,仙风道骨的道士,久经沙场的将军以及倾国倾城的王妃等。
福建漳州木偶表现出了雕刻师的精湛雕工以及天马行空的广阔思绪。雕刻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筛选出优质的原材料进行雕刻。想要雕刻出一件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其中凝聚了雕刻者的心血,作品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优化,从施工到打磨,少则两天,多则半月。木偶作品的精湛技术表现是将木偶人物的精湛记忆展现出来,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优化完善,木偶的上色涂料对整个木偶作品来说同样重要,对上色的方式和材料的比例都需要仔细研究,这样才能让木偶的保存时间更长,优质的木偶作品可以做到百年不褪色。
四、结束语
本文对福建漳州木偶的雕刻进行分析,结合对应的木偶作品对木偶雕刻工艺水平进行探讨。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水平别具一格,进行木偶雕刻是需要表现出独特的木偶雕刻特色,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精品,漳州的木偶雕刻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洒玉波.福建漳州木偶雕刻的渊源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38-139.
[2]薛拥军.中国民间美术雕刻-漳州木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关键词:福建漳州;木偶雕刻;讨论
漳州受闽南文化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经过漫长的岁月变革和文化之间的水乳交融,在当地形成极具特色性的文化底蕴。漳州人头脑聪慧,心灵手巧,很多艺术精粹出自漳州,本文对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艺术进行探讨。
一、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韵味
中原是我国古代地域,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曲折故事。唐代,作为一个太平盛世,文化艺术空前强大,相比较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毫不逊色。漳州的木偶雕刻文化就融入了中原唐风,这种美学流传至今。著名的雕刻师青史留名,其作品更是被奉作至宝,被人小心翼翼收藏,其中清末大师黄棋祥被人誉为“木偶之父。”
明末清初,漳州木偶头在福建漳州盛极一时,布袋木偶头和铁枝木偶头更是被誉为收藏珍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木偶雕刻风格。既有复古风格雕刻作品,也有后期呼应潮汕文化的木偶雕刻产物出现,其中诏安的铁枝木偶别具一格,被作为文化经典一脉相传。
以中原风格作为木偶雕刻的文化框架,雕刻出體态多样的木偶作品,惟妙惟肖,生动优美。在清朝光绪年间,徐,许两家的木偶雕刻在闽南享有盛名。“西方国”和“成成是”的木偶雕刻店面也在当地享有盛名。
二、“吴氏”风格的特色漳州木偶雕刻
吴氏风格木偶雕刻性格特点分明,结合潮州彩塑形成新的木偶雕刻作品。典故较为曲折,一代人的颠沛流离在当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领域文化。相传南宋末年,戰火纷飞,时局动荡不安,百姓怨声载道,吴静山饱受战乱波及,逃难避祸至潮州的大吴村,吴静山本身精通福建彩塑艺术。逃难至大吴村,通过造一些简单的木偶换取一些米面粮油维持日常生活。后来吴静山将木偶雕刻工艺进一步提升,其作品受广大黎民百姓欢迎。吴静山将这一精湛技艺流传下去,他的儿孙几代将木偶的雕刻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吴氏”木偶雕刻风格。造型迥异,风格多样。
铁枝木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却在漳州诏安享有盛名。铁枝木偶具有独特的雕刻特点。对它的雕刻特点进行仔细甄别,就能分出关于木偶雕刻的真假。铁枝木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木偶的脸型,以橄榄形居多,作品的面部表情极具特色,同时具有脸长鼻子长等特点。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的区别较大,相对于铁枝木偶,脸型以及鼻子长度较短,下巴浑圆,雕刻特点具有喜感。
无论是铁枝木偶还是布袋木偶都是漳州诏安具有特色化的木偶作品,独特的造型特点以及审美形式让这一木偶祖品备受欢迎。结合木偶雕刻的审美意趣,让木偶雕刻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独特的造型特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福建漳州的地域文化特点,让木偶雕刻文化源远流传。结合地域文化背景对漳州木偶的雕刻水平做出研究,漳州诏安的铁枝木偶头具有典型的形象特征。木偶头的雕刻结合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将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变得更有趣味。木偶形象和雕刻记忆也秉承当地文化特点,结合省份的语言体系以及环境迁移特点进行分析,推理理证木偶雕刻的发展历史。吴氏风格和中原风格的木偶雕刻具有雍容典雅的特点,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将木偶文化发扬光大。
关于木偶造型的设计结合木偶制造特点以及木偶制作脉络进行分析。木偶雕刻的艺术风格也是在不断磨合中取得了重要成绩,就整体的木偶造型分析,中原风格的木偶造型脉络较为普遍。首先木偶脸型生动而富有表情,既有国字脸偏圆的木偶形象,也有体态丰盈的雕刻特点。整体雕刻技艺分为以下特点:线条优美,慈眉善目,平鼻樱桃口,形象丰富,体态丰盈,温和柔美。另外当地文化底蕴丰富,音乐戏曲也丰富了木偶的造型特点。
吴氏风格的木偶具有以长唯美的造型特点头长,脸长,颈部修长。眉宇轩昂,面容消瘦,下巴微尖。吴氏风格的木偶雕刻上色古朴自然,通常以浅色调为主,注重于文化内涵的展现。
三、漳州木偶的艺术特点
木偶头作为木雕具有丰富的雕刻特点,工序明确,整体制作流程大致分为两步:木偶头雕刻和彩塑上色。进行漳州木偶雕刻前,需要对木料进行仔细甄别,木料需要具有轻盈易塑的特点,樟木,榆木木料作为木偶头雕刻的常见木料。木料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性,部分高级材料符合木偶头雕刻木料属性,但价格过于昂贵,以至于不能被广泛使用。
对木偶雕刻时,需要对木偶头的综合形象进行设计,选取木料,对木偶头的面部表情进行妥善规划。合理使用线条描绘出木偶头的雕刻标准。雕刻前对木偶木料进行划线分析,定出面容分布位置以及五官特点。第一步,木偶头进行颈部处理,木偶头通常作为演员表演道具,因此需要挖空木偶头颈部,方便演员的手指插入。第二部,让木偶头活动起来,为木偶头安上可以活动的器官等。通过进行彩绘脸谱完善木偶操作工艺,装裱色纸,调和胶水,以细砂纸打磨抛光,上粉,绘制图案。第三步,对木偶头打蜡,抛光。完成木偶头的制作工序。
漳州木偶头造型严谨,雕刻技艺精湛,着色层次分明,彩绘精致细腻。让整个木偶头的整体形象清晰分明,庄重而不死板,唯美而不妖艳。人物性格分明,绘画特点鲜明,张弛有度,并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点。木偶头的基本造型具有生、旦、净、末、丑的形象特点,用于京剧中的造型表演。又有神仙,妖魔,飞禽走兽等形象,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关于木偶头的雕刻结合了古今中外历史名著的典故,对木偶雕刻的综合形象进一步完善。具有典型特点的是名著中的角色,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表演的木偶剧《七进七出》,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表演的木偶剧《大闹天宫》。水浒传,红楼梦等著作的人物形象纷纷上阵,丰富了木偶雕刻的艺术氛围。
在木偶雕刻中,最为复杂的雕刻工艺是木偶脸的雕刻,讲究的是五行三骨,形形色色的木偶作品后是艺术家们的辛勤劳作。仅仅通过一个木偶作品就将艺术家的形象特点,性格,出身,阅历表现出来。结合木偶作品的综合特点,以及着色程度,对角色的神行体态做出分析,将简单的木偶作品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如颤颤巍巍的老者,仙风道骨的道士,久经沙场的将军以及倾国倾城的王妃等。
福建漳州木偶表现出了雕刻师的精湛雕工以及天马行空的广阔思绪。雕刻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筛选出优质的原材料进行雕刻。想要雕刻出一件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其中凝聚了雕刻者的心血,作品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优化,从施工到打磨,少则两天,多则半月。木偶作品的精湛技术表现是将木偶人物的精湛记忆展现出来,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优化完善,木偶的上色涂料对整个木偶作品来说同样重要,对上色的方式和材料的比例都需要仔细研究,这样才能让木偶的保存时间更长,优质的木偶作品可以做到百年不褪色。
四、结束语
本文对福建漳州木偶的雕刻进行分析,结合对应的木偶作品对木偶雕刻工艺水平进行探讨。福建漳州的木偶雕刻水平别具一格,进行木偶雕刻是需要表现出独特的木偶雕刻特色,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精品,漳州的木偶雕刻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洒玉波.福建漳州木偶雕刻的渊源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38-139.
[2]薛拥军.中国民间美术雕刻-漳州木偶[D].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