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3年,GE“绿色创想”以超出预期的势头持续增长。2007年,GE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达到60余种,收入突破140亿美元,订单额也增至700亿美元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人类已经能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一滴雨水的命运轨迹。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日。这一天,北京的空气湿度达到90%,天气闷热无比。最终,气象部门通过持续发射1104枚火箭弹,实现了我国气象史上“超大规模的人工消减雨”,保证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
但是,雨水终究是挡不住的。“奥运期间,北京降雨过程多。”9月2日,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台长郭虎如是总结。
充沛的降雨,尽管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不便,但它却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鸟巢”的水处理技术,则是北京奥运“绿色”与“科技”理念的完美结合。
“鸟巢”到底是如何利用雨季带来的大量雨水资源,在保证奥运期间场馆和景观用水的同时实现环保节水?秘密就埋藏在“鸟巢”之下。由于采用了通用电气(GE)的雨洪综合利用工程,那些滴落在“鸟巢”上的雨水都将被回收、净化、再利用。
同样是一滴小小的雨点,因为落在了国家体育场之内,它的命运就与那些落在“鸟巢”之外的雨水不再相同。
鸟巢的标准样本
“‘鸟巢’背后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级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在24小时不间断运转,可以将赛场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收集、净化后,提供给场馆使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鹏表示,率先采用领先环保科技的“鸟巢”既凸显出北京市政府积极贯彻实施绿色奥运理念的种种努力,也展示了北京奥运所秉承的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此次“鸟巢”采用的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其核心技术由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提供,而整个雨洪回用项目则由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总承包部承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鹏设计完成。
正是采用了雨洪综合利用系统,才做到了既保证奥运期间的场馆和景观用水,同时实现环保与节约。据GE介绍,该系统配备了中控机房,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监测和控制雨水收集、处理及供水的各个环节——通过对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净化和回用,该系统每年节约的水资源足以注满一座9米高的足球场,因此可以确保“鸟巢”70%的用水来自于回用水,其中23%则由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提供。
据悉,“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系统的雨水收集面积达22公顷,年回收利用总量约6.7万立方米,设计日净产水量为2,000立方米。遍布于场馆及周边绿地的收集引流系统可以将雨水汇集至6座地下蓄水池中,其最大储水能力高达12,000立方米。
其实,除了场馆周边以及场内草坪,鸟巢的上方和基座上也都有雨水收集点。但由于鸟巢的表面是马鞍形曲面,所以水不会往一个方向流,如果靠雨水自身的重力排水,就需要在体育馆四周安装无数排水管,这不仅会破坏鸟巢的整体美感,排水管的重量也会给结构带来影响。为此,设计师又特别在鸟巢的两层膜中间建造了虹吸排水系统。鸟巢的上层遮雨膜和下面的遮阳膜中间有13米的空间,这里藏了120个水箱,雨水先通过遮雨膜上的虹吸管被引导到水箱中,再排入下面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管子的数量。同时,由于下层的遮阳膜只有30%的透光率,因此场内观众无从见到这120个大水箱的身影。
有关部门评估,北京年平均降水量为630毫米,城区每年的雨水利用潜力达到1亿立方米。由此估算,“鸟巢”蓄水池每年可以填满16次。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空调冷却、道路和汽车清洗,以及洗手间冲洗等,且水质远高于国内中水回用标准。
事实上,回收后的水资源能否真正实现“高效回用”,关键就在于净化。“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核心净化技术应用了GE公司的解决方案——“膜处理系统”——由砂滤、超滤和纳滤三个系统组成:
经过初期弃流过的优质雨水通过加压泵进入砂滤进行过滤,在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达到超滤进水的要求后,出水的一部分作为砂滤的反洗用水,其余水量经超滤加压泵通过自清洗过滤器后进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质达到纳滤的进水指标。经过纳滤系统处理后的产品水被收集至合用水池、消防水池和回用水池,通过各回用系统的回用泵,流至各用水点。
然而,这样一个复杂的雨水回收、净化系统却是自动化运行的。据GE介绍,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是雨洪利用系统的“神经中枢”,它控制着雨水收集、弃流、处理及供水等各个环节。在由计算机控制的中央控制机房内,有Led虚拟即时显示,因此在机房中就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它也是水样采集和数据分析的科研中心。
作为纳滤膜技术的提供方,GE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但GE北京2008 奥林匹克业务总裁金飞翔(Jim Fisher)却表示,GE在竞标北京奥运会相关项目时,奥运全球合作伙伴的身份并未使其享有特权,他说:“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特权,GE仍然必须提供最合理的价格和最好的技术。”
事实上,作为纳滤膜技术在中国大型公共建筑领域的首个应用案例,“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无疑为中国城市未来的水资源回收和利用提供了一个“标准样本”。
“绿色创想”计划
早在2007年8月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一周年之际,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格尔哈德海伯格(Gerhard Heiberg)就对GE提供的技术十分称道,“从场馆建设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GE对北京奥运项目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作为一个世界领先的环保解决方案的提供商,GE公司的环保技术正在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奥运的目标。”
GE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庞德明则表示:“GE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GE公司将在中国进一步加强‘绿色创想’领域的研发及产品本地化投入,全力推进节能环保高端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北京的绿色奥运。”
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指出:“‘鸟巢’雨洪综合利用系统所采用的膜技术凝聚了当前全球水处理科技领域的至高成就,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产量和本地化成分的不断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步显现。绿色奥运仅仅是我们实现雨水回用的一个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奥运为绿色中国树立了一个典范,也给出了一个标杆。”
“绿色创想”是一个属于GE的专有名词。2005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启动了“绿色创想”计划。该项业务战略旨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创新科技,在帮助客户解决环境挑战的同时促进GE的增长,从而印证“绿色创造价值”的公司理念。
2006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与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签署了环保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华正式启动“绿色创想”计划。双方约定加强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GE 相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可以相互结合,从而在应对世界的一些重大挑战的同时,促进公司的成长,绿色创想将 GE 的这一信念付诸实施。”
虽然GE的水处理技术还只能影响鸟巢附近一个很小的区域,但他们相信这项技术在未来的中国将有广阔的市场。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人类已经能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一滴雨水的命运轨迹。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日。这一天,北京的空气湿度达到90%,天气闷热无比。最终,气象部门通过持续发射1104枚火箭弹,实现了我国气象史上“超大规模的人工消减雨”,保证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
但是,雨水终究是挡不住的。“奥运期间,北京降雨过程多。”9月2日,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台长郭虎如是总结。
充沛的降雨,尽管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不便,但它却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鸟巢”的水处理技术,则是北京奥运“绿色”与“科技”理念的完美结合。
“鸟巢”到底是如何利用雨季带来的大量雨水资源,在保证奥运期间场馆和景观用水的同时实现环保节水?秘密就埋藏在“鸟巢”之下。由于采用了通用电气(GE)的雨洪综合利用工程,那些滴落在“鸟巢”上的雨水都将被回收、净化、再利用。
同样是一滴小小的雨点,因为落在了国家体育场之内,它的命运就与那些落在“鸟巢”之外的雨水不再相同。
鸟巢的标准样本
“‘鸟巢’背后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级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在24小时不间断运转,可以将赛场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收集、净化后,提供给场馆使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鹏表示,率先采用领先环保科技的“鸟巢”既凸显出北京市政府积极贯彻实施绿色奥运理念的种种努力,也展示了北京奥运所秉承的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此次“鸟巢”采用的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其核心技术由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提供,而整个雨洪回用项目则由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总承包部承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鹏设计完成。
正是采用了雨洪综合利用系统,才做到了既保证奥运期间的场馆和景观用水,同时实现环保与节约。据GE介绍,该系统配备了中控机房,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监测和控制雨水收集、处理及供水的各个环节——通过对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净化和回用,该系统每年节约的水资源足以注满一座9米高的足球场,因此可以确保“鸟巢”70%的用水来自于回用水,其中23%则由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提供。
据悉,“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系统的雨水收集面积达22公顷,年回收利用总量约6.7万立方米,设计日净产水量为2,000立方米。遍布于场馆及周边绿地的收集引流系统可以将雨水汇集至6座地下蓄水池中,其最大储水能力高达12,000立方米。
其实,除了场馆周边以及场内草坪,鸟巢的上方和基座上也都有雨水收集点。但由于鸟巢的表面是马鞍形曲面,所以水不会往一个方向流,如果靠雨水自身的重力排水,就需要在体育馆四周安装无数排水管,这不仅会破坏鸟巢的整体美感,排水管的重量也会给结构带来影响。为此,设计师又特别在鸟巢的两层膜中间建造了虹吸排水系统。鸟巢的上层遮雨膜和下面的遮阳膜中间有13米的空间,这里藏了120个水箱,雨水先通过遮雨膜上的虹吸管被引导到水箱中,再排入下面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管子的数量。同时,由于下层的遮阳膜只有30%的透光率,因此场内观众无从见到这120个大水箱的身影。
有关部门评估,北京年平均降水量为630毫米,城区每年的雨水利用潜力达到1亿立方米。由此估算,“鸟巢”蓄水池每年可以填满16次。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空调冷却、道路和汽车清洗,以及洗手间冲洗等,且水质远高于国内中水回用标准。
事实上,回收后的水资源能否真正实现“高效回用”,关键就在于净化。“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核心净化技术应用了GE公司的解决方案——“膜处理系统”——由砂滤、超滤和纳滤三个系统组成:
经过初期弃流过的优质雨水通过加压泵进入砂滤进行过滤,在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达到超滤进水的要求后,出水的一部分作为砂滤的反洗用水,其余水量经超滤加压泵通过自清洗过滤器后进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质达到纳滤的进水指标。经过纳滤系统处理后的产品水被收集至合用水池、消防水池和回用水池,通过各回用系统的回用泵,流至各用水点。
然而,这样一个复杂的雨水回收、净化系统却是自动化运行的。据GE介绍,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是雨洪利用系统的“神经中枢”,它控制着雨水收集、弃流、处理及供水等各个环节。在由计算机控制的中央控制机房内,有Led虚拟即时显示,因此在机房中就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它也是水样采集和数据分析的科研中心。
作为纳滤膜技术的提供方,GE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但GE北京2008 奥林匹克业务总裁金飞翔(Jim Fisher)却表示,GE在竞标北京奥运会相关项目时,奥运全球合作伙伴的身份并未使其享有特权,他说:“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特权,GE仍然必须提供最合理的价格和最好的技术。”
事实上,作为纳滤膜技术在中国大型公共建筑领域的首个应用案例,“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无疑为中国城市未来的水资源回收和利用提供了一个“标准样本”。
“绿色创想”计划
早在2007年8月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一周年之际,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格尔哈德海伯格(Gerhard Heiberg)就对GE提供的技术十分称道,“从场馆建设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GE对北京奥运项目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作为一个世界领先的环保解决方案的提供商,GE公司的环保技术正在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奥运的目标。”
GE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庞德明则表示:“GE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GE公司将在中国进一步加强‘绿色创想’领域的研发及产品本地化投入,全力推进节能环保高端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北京的绿色奥运。”
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指出:“‘鸟巢’雨洪综合利用系统所采用的膜技术凝聚了当前全球水处理科技领域的至高成就,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产量和本地化成分的不断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步显现。绿色奥运仅仅是我们实现雨水回用的一个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奥运为绿色中国树立了一个典范,也给出了一个标杆。”
“绿色创想”是一个属于GE的专有名词。2005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启动了“绿色创想”计划。该项业务战略旨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创新科技,在帮助客户解决环境挑战的同时促进GE的增长,从而印证“绿色创造价值”的公司理念。
2006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与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签署了环保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华正式启动“绿色创想”计划。双方约定加强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GE 相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可以相互结合,从而在应对世界的一些重大挑战的同时,促进公司的成长,绿色创想将 GE 的这一信念付诸实施。”
虽然GE的水处理技术还只能影响鸟巢附近一个很小的区域,但他们相信这项技术在未来的中国将有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