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它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实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方法,充分运用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足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1.1 在课堂上重视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理解数学知识的习惯。
上新授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一些直观性演示以揭示新知外,要在适当时候穿插安排带领学生阅读理解课本插图和看关键文字。如:在教学概念“质数”时,要及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文字,并强调其中的关键字“只有”,引导大家讨论,使学生能区别“有”与“只有”,更好地理解概念。
1.2 在课后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任教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導一定的看书方法,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刚开始,预习要求可提得低一些,细一些,可采用填空式,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采用问答式,思考题等方式。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看:就是看老师或同学的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作为教师则应注意: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尽量使用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捕捉学生的兴趣,巧妙提问,启发思维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的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形成了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3.适当鼓励,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培养预习习惯,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需要。如学完了“2的乘法口诀”后,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想知道‘3的乘法口诀’吗?‘3的乘法口诀’又是怎样得来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3的乘法口诀’。老师看谁预习的最好。”简单的一句话,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切不可以“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这么简单的问题别问我”等带有贬义的言语回答学生,而应耐心地启发他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动机会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习的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我们在教学过程是就要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区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感受到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前,我就为同学们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在桌上摆一些学习用具并标上价钱,找两名同学做售货员,然后其它同学则用模拟钱币到售货员那里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感到很新鲜,积极性相当的高。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知道拿一元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同时也学会了找钱,创设这样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仿购物活动中认识了人民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如果教师希望这些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话,不妨在课下提前给他们交待一下要提问那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大胆发言;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另外,教师要多创造情境,帮助这些学生炼胆、炼口,如诗歌朗颂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尽量多给他们社交的机会,如课堂情景剧、文娱晚会、校外访问,各种座谈会等,使其在实践中锻炼发言的胆量和勇气。
6.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2-08-14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1.1 在课堂上重视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理解数学知识的习惯。
上新授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一些直观性演示以揭示新知外,要在适当时候穿插安排带领学生阅读理解课本插图和看关键文字。如:在教学概念“质数”时,要及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文字,并强调其中的关键字“只有”,引导大家讨论,使学生能区别“有”与“只有”,更好地理解概念。
1.2 在课后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任教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導一定的看书方法,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刚开始,预习要求可提得低一些,细一些,可采用填空式,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采用问答式,思考题等方式。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看:就是看老师或同学的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作为教师则应注意: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尽量使用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捕捉学生的兴趣,巧妙提问,启发思维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的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形成了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3.适当鼓励,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培养预习习惯,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需要。如学完了“2的乘法口诀”后,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想知道‘3的乘法口诀’吗?‘3的乘法口诀’又是怎样得来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3的乘法口诀’。老师看谁预习的最好。”简单的一句话,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切不可以“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这么简单的问题别问我”等带有贬义的言语回答学生,而应耐心地启发他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动机会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习的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我们在教学过程是就要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区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感受到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前,我就为同学们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在桌上摆一些学习用具并标上价钱,找两名同学做售货员,然后其它同学则用模拟钱币到售货员那里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感到很新鲜,积极性相当的高。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知道拿一元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同时也学会了找钱,创设这样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仿购物活动中认识了人民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如果教师希望这些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话,不妨在课下提前给他们交待一下要提问那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大胆发言;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另外,教师要多创造情境,帮助这些学生炼胆、炼口,如诗歌朗颂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尽量多给他们社交的机会,如课堂情景剧、文娱晚会、校外访问,各种座谈会等,使其在实践中锻炼发言的胆量和勇气。
6.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