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错字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源远流长。但中国历史上却有很多出名的错字,而这些错字并非出自庶人之手,大部分竟是名人之笔误。不信?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第一错字——“避”
  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此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由皇帝所写,而且确确实实写错了,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理由。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而此错字出自康熙之手,这是康熙的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据说,后来,乾隆皇帝看出了问题,于是用满、汉、蒙、藏、维五种文字,另题了一块“避暑山庄”鎏金匾,挂于内午门上。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康熙写的错字不只“避暑山庄”一处。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都喜欢到处留字,在全国不少著名景区都能看到康熙的御笔,所以,至今人们仍能看到不少康熙皇帝的错字。如在著名的景区杭州西湖,就有康熙书写的错字——“鱼”,这个错字最有说法。“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而“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面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写错。因为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4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上烤,还能活吗?这是杀生啊,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生活了。后来,乾隆下江南时,还曾和诗一首,“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刻于碑后,成为一段佳话。
  令人叫绝的错字——“富”与“章”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字。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此楹联是这样写的:“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会弄出这种笑话呢?其实这并不是笑话,而是最有文化的错别字之一,错之妙在于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这两个错字,不仅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据说孔府的错字“富”是神来之笔,系仙人指点。相传在孔子的第42代孙孔光嗣成亲那一天,恰有神仙路过,看到了府前影壁上写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点抹去,称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而“章”的写法据说与纪晓岚有关,当年纪晓岚应邀给孔府写楹联,但“章”字写了多遍皆不满意。后来纪晓岚在睡梦中看到有一老者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纪晓岚当即醒来,挥毫泼墨,把“章”字的一竖写出了头,意境一下子全出来了——“文章通天”且用在孔府的大门上十分贴切。
  “碑”字少一撇——林则徐自寓丢“乌纱”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清代始称“碑林”,是习书者都想朝拜的地方。在碑林内,可以找出很多缺胳膊少腿的“错字”,而最大的错字则是“碑林”中的“碑”字,上面竟然少写了一撇。这个字同样出自名人之手——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到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林则徐为什么有意把碑字写错?有人认为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頭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然而,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不过,从书法艺术上来看,“碑”字少了一撇,倒使结构更匀称,字体更稳当了。
其他文献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眼前是一大片辉煌的金色,在漂浮、游荡、流动。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会闯入一抹金辉,太让人惊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花朵儿贴着、挨着、挤着,一如初春鹅黄的阳光,仿佛一场金色的盛宴,绚烂地在我眼前翻滚、纷飞,可那失败的怅然却凭空从心底蔓延开来,荡漾在这春意中。  中考逼近,数学俨然成为我翻不过去的一座大山,生硬地将我劫持。一次次惨烈的败绩困扰
期刊
春天悄悄来到,万物复苏。只有一只虎,面对着高高的栅栏独自哀叹。  在动物园中,有一只虎,它安静得可怕,没有咆哮,没有反抗,只是静静地趴在那儿,嗅着往来人群中带来的零星青草气息。它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但它丝毫不觉得饿,只是感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沉沉的悲哀。  突然,它的眼眸中闪出泪花,那片绿,是幻觉吗?  不,不是的。其实,那只是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她像一只快乐的蝴蝶,飞在一个个铁笼前,她
期刊
“妈妈,我想做一朵紫荆花,一朵盛开在风雨中的紫荆花。”  “嗯!孩子,妈妈相信你,你可以做到的!”  ——题 记  看!窗台上的那株紫荆花又开放了,双休日的上午,安意如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两年前……  那时的安意如只是个15岁的女孩,有着多彩的少女梦想。曾经多少次,她用绚烂的彩笔勾勒着自己别样的未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无情的车祸改写了安意如的命运,从此,她不能再走路了
期刊
小说名为《北鸢》,出自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一册。鸢即风筝,全书以鸢作喻,风筝虽随势而动,但在风起云涌、动乱兴衰的民国年代总有一线牵引,不会丧失其主心骨,时代浮沉、人世跌宕,却不会偏离航线,这就是做人的本分。  作 者  葛亮出生于1978年,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他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
期刊
荧幕中的关晓彤,有时是潦倒的小乞丐,有时是顽皮的叛逆少女,有时又是孝顺的“小棉袄”,她把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得有声有色。在现实生活中,关晓彤身上并没有叛逆和特立独行的标签,而是一个戏好、性格好、成绩好的“三好少女”。在最容易以叛逆的姿态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的年纪,她却有一颗超越年龄的平常心,懂得如何在电光幻影中冷静地经营真实的人生。  4岁半出道,于课堂和摄影棚间穿梭  今年20岁的关晓彤
期刊
我们常常会在电影里见到违反地心引力的事物,但我们下意识地会认为那是特效。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挑战地心引力的建筑,并且这些建筑颇具美感,别具一格,完全颠覆传统的建筑概念,不知道会不会让你瞠目结舌。  河内博物馆  越南的河内博物馆是由德国的设计师设计的。设计师在传统的博物馆建筑模式里融入了别具匠心的想法。它类似于一个四层的倒金字塔,最底层比第一层小很多,所以远远看起来周围的花园和水池喷泉就像位于博
期刊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好时候。邀上三两个好友,一同漫步扬州,亲自去体验一番“诗仙”李白诗中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情画意,实在不失为早春出行的好去处。因此,在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去拜访了它。  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受到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以及杜牧的“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这些诗句的影响,我对扬
期刊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扫墓的日子。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欢以“清明”作诗,因此留下了很多首诵声遍野的“清明”诗。今天,让我们跟着本期的挑戰者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第一回合 小试牛刀  请根据右图背出全诗。  挑战者答题  @穆 旦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思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期刊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生动形象,包含哲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些高度凝练的段子。于是,几千年来一直被刷屏,变成了成语。而成语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春秋战国时期,例如“邯郸学步”“围魏救赵”“自相矛盾”“叶公好龙”等等。除了这些,有些成语也产生于思想家、文学家的诗文当中,因为其文章脍炙人口,导致其中一些词句也流传甚广,久而久之就成了成语。“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是个盛产成语的专业户,一起来看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想要在众人中一语惊人,则需要提高口语的level,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1. Maybe I’m going out on a limb, but I think we still have to do this.或许这么做有点冒险, 但我想我们还是会这么做。  一般人想到冒险, 第一反应就是“It’s risky” 或是“It’s dangerous.”但是在囗语中,美国人喜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