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而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中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每一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教学素养、职业道德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培养中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更为全面、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笔者是一名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展开探究,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方法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部分教师认为仅仅是依靠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知识就能够较好学生,导致教学模式与理念较为落后,依然采用“灌输式”“题海战术”模式来对待学生,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也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针对以上问题,中小学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成长、发展更好地引领学生,成为中小教育行业中的领先者,共同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环境,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为自主发展,自主发展也能够称之为主体性发展,这是因为教师本身就具备极爱强的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意识,这和职业荣誉感、自强精神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需要自主承担专业发展的相关责任,通过探索、反思、实践、学习,以此来提升自我教学、教育能力,同时想着更高水平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主要强调教师属于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对象,需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担负起责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具备较强的个人特征,其中都会受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心理需要、情感倾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而理论和知识、应用场景、教师个人特征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个人能力与自主意识,很难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拥有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总结之前的教学经验、教训,钟启泉教授曾经提出过“专业自主”的解释:“主要是讲教师在教育领域里需要结合自身专业智慧来开展教学工作,其中组织决策、学校决策、课堂教学等,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品质,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进度与需求,科学、灵活、合理地设定教学方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负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对社会、学校负责,更重要的是要需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探究
(一)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困境
当前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困境是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困境,主要体现为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身份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焦虑心理,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与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较为薄弱,认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较为随意,缺乏一定的自主性;部分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含义理解不透彻,使得在专业情感、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教师对于教学理论的认知不透彻,缺乏一定的学习意识、教育理论;很少参与教育教研工作,缺乏合作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对于自我教育评价非常高,这些都影响教师更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师队伍非常庞大,存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来源于教师之外的困境
除了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困境,更多一部分来源于教师之外的专业发展困境,其中主要体现为,很多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置,而缺乏一定的学生服务意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缺乏目标,专业发展方案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师角色与形象定位过程中,总是把教师比喻为春蚕或者蜡烛,这严重阻碍了教师来转变自身的角色,无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成长,教师还是模仿传统教學模式与理念来提升自我;在专业发展制度设定方面,一些行政权力的滥用与行使完全打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很多学校希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但是却不愿意付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成本,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缺乏一定的民主管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总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与努力程度,导致教师缺乏参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使得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在教师的专业培训中存在轻过程、重结果、轻互动、重讲解、轻务实、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的问题,导致教师的培训呈现出的是“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非常自闭。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仅仅是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的,教师之间需要加强专业合作,共同学习、进步,这样既能够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共同努力之下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中小学生取得最为理想的学业成绩。在中小学教育情境中,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主要是指,教师资源改变教学实践方案,用平等、资源的模式来探讨感兴趣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法等,教师和教师之间能够互相鼓励、批判、学习,而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模式包括了日常讨论和交流、班级合作管理、课程开发、专题合作讲课、课题研究、师徒带教、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对自身、学生、学校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是降低教师离职率、提升专业发展合理性、提高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增强教师教育动机、学习新教育技术、加强反思教学的重要路径。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拥有着多项积极教学效果,教师要由之前的孤立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活动式、合作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把教育部设定的中小学专业教师标准中的“沟通和合作”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准,教师之间能够共同营造愉快、合作、健康的教育氛围。在之前的30多年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研究内容,邓涛(2008)提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受到教师能力、知识、年龄、性别、心理偏爱、价值取向、专业教育动机、专业发展态度的影响,同时教育组织情景也会影响教师专业合作效果,这些都值得学校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加以重视,探究出最佳的教师专业合作路径。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呈现出动态性、多维性、复杂性等特征,缺乏一定的支持性条件,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实行教师、学校、社会之间的三方联动,设定稳固的支持性基础。首先,需要给予社会性的支持,只有社会加强对教师职业的重视,才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改变以往“教师低人一等”的理念;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消除生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压力、同事间的恶性竞争、学校不健康的管理方式等,为教师营造一个健康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师的惰性比较大、意志不坚定等问题,教师需要调整自身的心态,增强职业的幸福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与生活,带给学生更多的动力。社会需要为教师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期望;学校需要为教师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设立一些制度、规章,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也要重视校际合作,整合力量,共同促进教师更好的抓也发展;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反思,积极撰写教育论文、阅读书籍,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全身心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之中去。
(三)在专业发展中注重专业对话
“专业对话”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置身于教育活动中,和同仁们研讨、切磋、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学习的目的,最终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需要教师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利用团体、他人的力量,这样教师的成长才会更加迅速。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缺少专业对话,专业对话可以划分成“直接專业对话”与“间接专业对话”等两种形式,其中专业直接对话主要是“校本专业对话”与“校外专业对话”,通常教师都采用的是校本专业对话,无论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对话,还是不同年龄、性别教师之间的对话,这样双方都能够有所收获。而校本培训也属于专业对话中的一种形式,当前很多学校都较为重视校本培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校外专业对话中又包括了纵向专业对话与横向专业对黄,纵向专业对话只要是指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对话、教研机构和教师的对话、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对话等。在“间接专业对话”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是教师和教育之间的对话,教育期刊属于中小学教师提升自己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模式,教师在参与教育期刊对话过程中,既能够收获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能够不断探索教育成功经验,教师之间实现互相交流,同时也能够和教育行政工作者、专职教育研究人员、教育专家之间的对话,做到取长补短,促进专业的更好发展。每一个中小学教师都要参与到教育期刊对话中去,以此来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
(四)优化与理清教师的教科研视野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时间去提升自己,只能够凭借着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来带领学生,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门、学校需要规范与设立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同时也要优化与理清教师的教科研视野,让教师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自我成长。要想让中小学教师以最高的热情度置身于教科研活动中去,首先需要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环境,设定合理的校本研修计划,理清当前教师的工作困扰,比如,外界干扰、评职称难、成果发表渠道受到阻碍、教学压力、缺乏教学专业权威等,只有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的这些教学压力,他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科研活动中去,不断地促进自身更好的专业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教科研各项活动与环节,不要仅仅依据教科研活动内容来设定教科研计划,还需要结合教师的科研计划来设定教科研计划,这样既能够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中小学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动力。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学校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中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中小学教师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为学生呈现出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五)普及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模式
当前教育部门和学校较为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这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接受在职培训,才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在职培训内容比较多,其中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更新等。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比较复杂,很多刚刚步入到教育行业的教师都会感到很大的挫折和挑战,他们需要接受一定的新任教师的教育培训,积累更多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推行教师的教育反思活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为之后的教育工作的奠定稳固的基础。
总之,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校都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提升中小学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认同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中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秀娣,郝勇.“教师专业素养”视角下国家政策变迁述评——基于NVivo11的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71-78.
[2] 教师资格证国考能考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吗?[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8):91-129.
[3] 史颖博,王卫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研究现状及其改进:基于2006—2015年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01):76-81.
[4] "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丁钢,陈莲俊,孙玫璐.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2(03):3-12.
[5] 傅树京.PDS与TDS: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7-1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方法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部分教师认为仅仅是依靠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知识就能够较好学生,导致教学模式与理念较为落后,依然采用“灌输式”“题海战术”模式来对待学生,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也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针对以上问题,中小学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成长、发展更好地引领学生,成为中小教育行业中的领先者,共同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环境,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为自主发展,自主发展也能够称之为主体性发展,这是因为教师本身就具备极爱强的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意识,这和职业荣誉感、自强精神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需要自主承担专业发展的相关责任,通过探索、反思、实践、学习,以此来提升自我教学、教育能力,同时想着更高水平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质特征主要强调教师属于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对象,需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担负起责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具备较强的个人特征,其中都会受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心理需要、情感倾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而理论和知识、应用场景、教师个人特征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个人能力与自主意识,很难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拥有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总结之前的教学经验、教训,钟启泉教授曾经提出过“专业自主”的解释:“主要是讲教师在教育领域里需要结合自身专业智慧来开展教学工作,其中组织决策、学校决策、课堂教学等,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品质,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进度与需求,科学、灵活、合理地设定教学方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负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对社会、学校负责,更重要的是要需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探究
(一)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困境
当前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困境是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困境,主要体现为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身份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焦虑心理,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与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较为薄弱,认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较为随意,缺乏一定的自主性;部分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含义理解不透彻,使得在专业情感、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教师对于教学理论的认知不透彻,缺乏一定的学习意识、教育理论;很少参与教育教研工作,缺乏合作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对于自我教育评价非常高,这些都影响教师更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师队伍非常庞大,存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来源于教师之外的困境
除了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困境,更多一部分来源于教师之外的专业发展困境,其中主要体现为,很多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置,而缺乏一定的学生服务意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缺乏目标,专业发展方案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师角色与形象定位过程中,总是把教师比喻为春蚕或者蜡烛,这严重阻碍了教师来转变自身的角色,无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成长,教师还是模仿传统教學模式与理念来提升自我;在专业发展制度设定方面,一些行政权力的滥用与行使完全打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很多学校希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但是却不愿意付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成本,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缺乏一定的民主管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总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与努力程度,导致教师缺乏参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使得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在教师的专业培训中存在轻过程、重结果、轻互动、重讲解、轻务实、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的问题,导致教师的培训呈现出的是“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非常自闭。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仅仅是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的,教师之间需要加强专业合作,共同学习、进步,这样既能够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共同努力之下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中小学生取得最为理想的学业成绩。在中小学教育情境中,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主要是指,教师资源改变教学实践方案,用平等、资源的模式来探讨感兴趣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法等,教师和教师之间能够互相鼓励、批判、学习,而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模式包括了日常讨论和交流、班级合作管理、课程开发、专题合作讲课、课题研究、师徒带教、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对自身、学生、学校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是降低教师离职率、提升专业发展合理性、提高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增强教师教育动机、学习新教育技术、加强反思教学的重要路径。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拥有着多项积极教学效果,教师要由之前的孤立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活动式、合作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把教育部设定的中小学专业教师标准中的“沟通和合作”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准,教师之间能够共同营造愉快、合作、健康的教育氛围。在之前的30多年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研究内容,邓涛(2008)提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受到教师能力、知识、年龄、性别、心理偏爱、价值取向、专业教育动机、专业发展态度的影响,同时教育组织情景也会影响教师专业合作效果,这些都值得学校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加以重视,探究出最佳的教师专业合作路径。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呈现出动态性、多维性、复杂性等特征,缺乏一定的支持性条件,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实行教师、学校、社会之间的三方联动,设定稳固的支持性基础。首先,需要给予社会性的支持,只有社会加强对教师职业的重视,才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改变以往“教师低人一等”的理念;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消除生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压力、同事间的恶性竞争、学校不健康的管理方式等,为教师营造一个健康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师的惰性比较大、意志不坚定等问题,教师需要调整自身的心态,增强职业的幸福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与生活,带给学生更多的动力。社会需要为教师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期望;学校需要为教师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设立一些制度、规章,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也要重视校际合作,整合力量,共同促进教师更好的抓也发展;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反思,积极撰写教育论文、阅读书籍,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全身心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之中去。
(三)在专业发展中注重专业对话
“专业对话”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置身于教育活动中,和同仁们研讨、切磋、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学习的目的,最终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需要教师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利用团体、他人的力量,这样教师的成长才会更加迅速。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缺少专业对话,专业对话可以划分成“直接專业对话”与“间接专业对话”等两种形式,其中专业直接对话主要是“校本专业对话”与“校外专业对话”,通常教师都采用的是校本专业对话,无论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对话,还是不同年龄、性别教师之间的对话,这样双方都能够有所收获。而校本培训也属于专业对话中的一种形式,当前很多学校都较为重视校本培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校外专业对话中又包括了纵向专业对话与横向专业对黄,纵向专业对话只要是指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对话、教研机构和教师的对话、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对话等。在“间接专业对话”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是教师和教育之间的对话,教育期刊属于中小学教师提升自己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模式,教师在参与教育期刊对话过程中,既能够收获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能够不断探索教育成功经验,教师之间实现互相交流,同时也能够和教育行政工作者、专职教育研究人员、教育专家之间的对话,做到取长补短,促进专业的更好发展。每一个中小学教师都要参与到教育期刊对话中去,以此来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
(四)优化与理清教师的教科研视野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时间去提升自己,只能够凭借着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来带领学生,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门、学校需要规范与设立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同时也要优化与理清教师的教科研视野,让教师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自我成长。要想让中小学教师以最高的热情度置身于教科研活动中去,首先需要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环境,设定合理的校本研修计划,理清当前教师的工作困扰,比如,外界干扰、评职称难、成果发表渠道受到阻碍、教学压力、缺乏教学专业权威等,只有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的这些教学压力,他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科研活动中去,不断地促进自身更好的专业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教科研各项活动与环节,不要仅仅依据教科研活动内容来设定教科研计划,还需要结合教师的科研计划来设定教科研计划,这样既能够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中小学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动力。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学校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中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中小学教师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为学生呈现出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五)普及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模式
当前教育部门和学校较为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这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接受在职培训,才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在职培训内容比较多,其中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更新等。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比较复杂,很多刚刚步入到教育行业的教师都会感到很大的挫折和挑战,他们需要接受一定的新任教师的教育培训,积累更多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推行教师的教育反思活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为之后的教育工作的奠定稳固的基础。
总之,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校都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提升中小学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认同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中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秀娣,郝勇.“教师专业素养”视角下国家政策变迁述评——基于NVivo11的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71-78.
[2] 教师资格证国考能考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吗?[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8):91-129.
[3] 史颖博,王卫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研究现状及其改进:基于2006—2015年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01):76-81.
[4] "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丁钢,陈莲俊,孙玫璐.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2(03):3-12.
[5] 傅树京.PDS与TDS: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