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时代迅速来临,诸多面向社会的发行报刊都把加强深度报道作为树立报纸品牌、扩大影响、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背景下,高校校报出版作为高校校园中的传统主流媒体,因存在种种局限。所以对深度报道的尝试、写作方法的革新、稿件可读性的追求、读者群体的占领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新的时期,高校校报如何应对这种结构性的挑战,关系着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掘并加强深度报道,增强高校校报的厚重感、可读性和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高校校报 深度报道 实践与思考
明确深度报道的涵义是高校校报挖掘深度报道的前提
究竟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由我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的《新闻学大词典》作出了如下定义: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有学者认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这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
也有人把深度报道称为“立体的新闻”。这类新闻的特点是立体、深层次地而不是肤浅地反映事物,要把事物当做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动态、进行式的反映。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曾提出新闻报道“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但综合来说都具有以下特点: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有事实或观点,也有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解释性和分析性。权威人士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考;整合性。对新闻观念、新闻文体、新闻角色定位等的整合。
通俗地说,深度报道就是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把那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些一般读者还不怎么了解而感兴趣的东西奉献给读者。
高校校报从事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和意义
在报纸的深度报道方面,美国的一位新闻学教授曾做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同样面对一块丰收的麦田,广播记者站在田头,对他的听众说,这块麦田成熟了,收割在即。电视记者可以下到麦田的一角,向他的观众展示麦穗的生长状况。报纸的记者可以将整块麦田的麦子收割回家,脱粒、扬场、称重,然后告诉读者这块麦田共打了多少斤麦子。而新闻杂志的记者可以一粒一粒地给读者数麦粒!因而,他的结论是,报纸和新闻杂志的重要砝码之一,就是它们的“深刻”,亦即“深度报道”。对于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的校报来说,深度报道更成为一种生存手段,也顺应了高品位的校报读者的阅读需求。
其一,高校校报的深度报道可以满足广大师生了解复杂事件真相的需求。在信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期待媒体对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提供更详细的报道、更核心的真相、更权威的观点。高校校报因其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为校报记者更从容更深层地挖掘新闻真相,呈现更多的新闻背景,凝练更深刻的主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二,坚持印刷报纸的真实感和权威性,是校报保持自身存在的一大优势。一些重要事件发生时,各种信息都可能涌进网络,混淆视听,而这时正是广大师生需要了解真相的时候,此时的校报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深挖新闻,发表见解,引导舆论,巩固阵地,赢得师生的信任。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就在于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以深刻的观点引领受众。
其三,高校校报的影响力体现于新闻提速,决定于报道深度。将深度报道作为主打产品,是当今一些高校校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如华中科技大学校报推出的各种专题报道,中州大学校报在一版开辟的“中大视点”,一些高校校报开设的话题性版面等都在应对新型媒体日益严峻的挑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说,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体现于新闻提速,决定于报道深度。
高校校报怎样加强深度报道
做好校报的深度报道。需要意识先行,拒绝平庸。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眼下,许多高校校报上刊登的新闻以简单的消息为主,大部分新闻稿件都是网络新闻的重复,成为学校和各个院系的大事记,各部门活动的流水账簿,缺乏可读性和时效性,缺乏对重大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显得苍白无力。造成校报的深度报道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引起校报决策者的足够重视:一些人认为组织深度报道是社会大报的事;而有的校报的编辑记者认为深度报道篇幅长、结构复杂,组织采写费时费力。这些意识都不利于报纸的发展。办好校报最重要的就是观点先行,拒绝平庸。做好深度报道,需要校报的编辑、记者能够选取那些最吸引人、师生最关注的视角,用独到、新颖的观点去分析、探讨、论证这个问题,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这些社会媒体通常的做法也可以为高校校报所借鉴。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影响师生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着眼学校的发展态势,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放到社会、历史的坐标中深刻分析,挖掘深度报道。给人以启迪。
做好高校深度报道,需要提高编辑记者的素质。深度报道对高校校报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记者思想力、洞察力、判断力、表现力的考验。校报从业人员只有立志成为“专家型记者”或“思考型记者”,大力提高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提高业务能力、具备过硬作风和驾驭全局的心理素质,具有社会学家驾驭难点、热点问题的本领。具有专家学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能力,才能承担这一重任。
对于高校校报的编辑记者来说,就要掌握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熟知学校动态、善观察、普预测、善跑动。深度报道的灵魂是事实,要想有事实讲,有故事讲,有细节写,就必须采访深入、到位。靠想象和网络资料写不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此外,校报的编辑记者还要掌握娴熟的采写本领。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需要在选题上下工夫。精心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纵深度,有许多疑惑、疑难需要作出解释,这类素材的新闻事实才有可能写成深度报道。作为高校校报的深度报道,选题的标准应该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题材、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这就需要校报变被动为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新闻性和独创性为前提,抢占报道的制高点。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教学科研重点、师生 关注热点。多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员工的选题。校长的治校之策。大师的治学之方,学者的心路历程,学子的求学之路,专家对国家大事的态度。校园里的社情民意,教学质量问题、师德问题、国外教育发展及教改趋势,毕业生就业信息,大学生思想、生活动态,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等都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选题方向。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要在新闻的广度、密度、进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央视新闻部著名制片人孙玉胜说。深度的实质是新闻事件与社会、人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复合体”。深度的破解也就是将事实分解,分析事实形成的大小环境、原因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深度包括以下元素: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事实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专家的权威分析、评价。广度是指新闻事实包括涉及哪些人、哪些部门、哪些方面、哪些内容,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他联系。密度是指事实之间的演变过程,事实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事实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事实包含的精彩细节故事。要把握好“密度”,必须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精彩动作,事情发生的环境,事情的细微变化,注重挖掘关键人物关键时刻的心情和想法;进度是指新闻事实的背景,发展过程。发展趋势。由于深度强调“意义”,因此它对新闻背景的重视和依赖,对于新闻前景的多视角透视,其分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体。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需要掌握先进的写作方法。深度报道要想吸引人,除了深入调查,掌握翔实的新闻素材,提炼出深刻新鲜的主题外,将“平面新闻立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用好“五个W”的前提下,将新闻表述故事化、趣味化,语言文学化。突出报道内容的新鲜性。挖掘事件的内容和深度。新新闻主义的操作手段,在国外的新闻教科书上通常被归纳为四点:场景、细节、对话、思维的运用。事实上,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还包含更丰富的操作技巧:
其一,情节处理:细节描写是情节的重要构成方式。重要的细节中常常蕴涵着更值得重视的真实。深度报道要用生动、真实感人的细节刺激读者的情感。比如《中州大学报》推出的深度报道《抗震救灾:一所高校的力量和感动》中,获奖同学捐出1200台收音机、灾区学生座谈会学生的含泪诉说、同学们看到捐款箱就投钱的描述、课堂上老师的动情讲述和不寻常的行为等,每一部分都含有独特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
其二,结构处理:倒叙、插叙手法的大量使用,可以容纳更为丰富的信息,能够把一个单个的故事变成很多个前后衔接的故事。要把握好叙事节奏(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构过程中自身表现出来的基本节拍),节奏要以事件内容的固有节奏为依据,同时还得根据一定的情绪要求,做出能感染观众或读者的节奏安排,比如设置悬念,安排“巧合”,安排“亲情元素”等。此外,场景变换、视角的变化、特殊的叙事结构等都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中州大学报》刊登的《手舞四季无声绽放》一文,通过采访获得全国舞蹈大奖的师生、编舞等,有台前、有幕后、有现场、有背景、有宏观、有细节,整篇文章图文并茂,以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其三,语言处理:语言要通俗、形象、生动,文字充满画面感,现场感强,多用动词,富于文采。文采包括叙述质地的穿插(宏观与微观,形象与抽象),语言节奏的变化(舒缓或者快速),叙事的画面感(动感、现场感),正确的用词和陈述;效率和幽默感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字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获得不应该以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代价,毕竟,新闻不是文学,不能为了盲目吸引读者而编造情节,卖弄文采。
后期编辑和评论为深度报道点睛。深度报道最常用的编辑手段是配发背景材料。对于一些渊源较长的事情,可以配发历史资料;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稿子,可以配发名词解释;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可以配发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生过的类似事件记录……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那种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事件编辑可以配发评论点明意义。同类的编辑手段还有配发记者手记、编后语等,将文章所不能承载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对深度报道的更深层思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深得观众或读者的厚爱,它必将带来高校校报缩短出版周期后的第二次革命。校报编辑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去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通过选题独到、主题凝练、分析细致、论述缜密以及文笔优美的深度报道来吸引读者,引发共鸣。相信以深度报道为重头戏的高校校报一定能够以深刻的理性、丰富的文采赋予报道强有力的感染效果,开辟出一片清新的学府风气,迎来校报发展的美好明天。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高校校报 深度报道 实践与思考
明确深度报道的涵义是高校校报挖掘深度报道的前提
究竟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由我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的《新闻学大词典》作出了如下定义: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有学者认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这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
也有人把深度报道称为“立体的新闻”。这类新闻的特点是立体、深层次地而不是肤浅地反映事物,要把事物当做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动态、进行式的反映。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曾提出新闻报道“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但综合来说都具有以下特点: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有事实或观点,也有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解释性和分析性。权威人士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考;整合性。对新闻观念、新闻文体、新闻角色定位等的整合。
通俗地说,深度报道就是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把那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些一般读者还不怎么了解而感兴趣的东西奉献给读者。
高校校报从事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和意义
在报纸的深度报道方面,美国的一位新闻学教授曾做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同样面对一块丰收的麦田,广播记者站在田头,对他的听众说,这块麦田成熟了,收割在即。电视记者可以下到麦田的一角,向他的观众展示麦穗的生长状况。报纸的记者可以将整块麦田的麦子收割回家,脱粒、扬场、称重,然后告诉读者这块麦田共打了多少斤麦子。而新闻杂志的记者可以一粒一粒地给读者数麦粒!因而,他的结论是,报纸和新闻杂志的重要砝码之一,就是它们的“深刻”,亦即“深度报道”。对于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的校报来说,深度报道更成为一种生存手段,也顺应了高品位的校报读者的阅读需求。
其一,高校校报的深度报道可以满足广大师生了解复杂事件真相的需求。在信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期待媒体对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提供更详细的报道、更核心的真相、更权威的观点。高校校报因其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为校报记者更从容更深层地挖掘新闻真相,呈现更多的新闻背景,凝练更深刻的主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二,坚持印刷报纸的真实感和权威性,是校报保持自身存在的一大优势。一些重要事件发生时,各种信息都可能涌进网络,混淆视听,而这时正是广大师生需要了解真相的时候,此时的校报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深挖新闻,发表见解,引导舆论,巩固阵地,赢得师生的信任。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就在于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以深刻的观点引领受众。
其三,高校校报的影响力体现于新闻提速,决定于报道深度。将深度报道作为主打产品,是当今一些高校校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如华中科技大学校报推出的各种专题报道,中州大学校报在一版开辟的“中大视点”,一些高校校报开设的话题性版面等都在应对新型媒体日益严峻的挑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说,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体现于新闻提速,决定于报道深度。
高校校报怎样加强深度报道
做好校报的深度报道。需要意识先行,拒绝平庸。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眼下,许多高校校报上刊登的新闻以简单的消息为主,大部分新闻稿件都是网络新闻的重复,成为学校和各个院系的大事记,各部门活动的流水账簿,缺乏可读性和时效性,缺乏对重大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显得苍白无力。造成校报的深度报道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引起校报决策者的足够重视:一些人认为组织深度报道是社会大报的事;而有的校报的编辑记者认为深度报道篇幅长、结构复杂,组织采写费时费力。这些意识都不利于报纸的发展。办好校报最重要的就是观点先行,拒绝平庸。做好深度报道,需要校报的编辑、记者能够选取那些最吸引人、师生最关注的视角,用独到、新颖的观点去分析、探讨、论证这个问题,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这些社会媒体通常的做法也可以为高校校报所借鉴。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影响师生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着眼学校的发展态势,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放到社会、历史的坐标中深刻分析,挖掘深度报道。给人以启迪。
做好高校深度报道,需要提高编辑记者的素质。深度报道对高校校报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记者思想力、洞察力、判断力、表现力的考验。校报从业人员只有立志成为“专家型记者”或“思考型记者”,大力提高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提高业务能力、具备过硬作风和驾驭全局的心理素质,具有社会学家驾驭难点、热点问题的本领。具有专家学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能力,才能承担这一重任。
对于高校校报的编辑记者来说,就要掌握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熟知学校动态、善观察、普预测、善跑动。深度报道的灵魂是事实,要想有事实讲,有故事讲,有细节写,就必须采访深入、到位。靠想象和网络资料写不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此外,校报的编辑记者还要掌握娴熟的采写本领。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需要在选题上下工夫。精心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纵深度,有许多疑惑、疑难需要作出解释,这类素材的新闻事实才有可能写成深度报道。作为高校校报的深度报道,选题的标准应该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题材、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这就需要校报变被动为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新闻性和独创性为前提,抢占报道的制高点。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教学科研重点、师生 关注热点。多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员工的选题。校长的治校之策。大师的治学之方,学者的心路历程,学子的求学之路,专家对国家大事的态度。校园里的社情民意,教学质量问题、师德问题、国外教育发展及教改趋势,毕业生就业信息,大学生思想、生活动态,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等都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选题方向。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要在新闻的广度、密度、进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央视新闻部著名制片人孙玉胜说。深度的实质是新闻事件与社会、人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复合体”。深度的破解也就是将事实分解,分析事实形成的大小环境、原因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深度包括以下元素: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事实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专家的权威分析、评价。广度是指新闻事实包括涉及哪些人、哪些部门、哪些方面、哪些内容,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他联系。密度是指事实之间的演变过程,事实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事实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事实包含的精彩细节故事。要把握好“密度”,必须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精彩动作,事情发生的环境,事情的细微变化,注重挖掘关键人物关键时刻的心情和想法;进度是指新闻事实的背景,发展过程。发展趋势。由于深度强调“意义”,因此它对新闻背景的重视和依赖,对于新闻前景的多视角透视,其分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体。
做好校报深度报道。需要掌握先进的写作方法。深度报道要想吸引人,除了深入调查,掌握翔实的新闻素材,提炼出深刻新鲜的主题外,将“平面新闻立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用好“五个W”的前提下,将新闻表述故事化、趣味化,语言文学化。突出报道内容的新鲜性。挖掘事件的内容和深度。新新闻主义的操作手段,在国外的新闻教科书上通常被归纳为四点:场景、细节、对话、思维的运用。事实上,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还包含更丰富的操作技巧:
其一,情节处理:细节描写是情节的重要构成方式。重要的细节中常常蕴涵着更值得重视的真实。深度报道要用生动、真实感人的细节刺激读者的情感。比如《中州大学报》推出的深度报道《抗震救灾:一所高校的力量和感动》中,获奖同学捐出1200台收音机、灾区学生座谈会学生的含泪诉说、同学们看到捐款箱就投钱的描述、课堂上老师的动情讲述和不寻常的行为等,每一部分都含有独特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
其二,结构处理:倒叙、插叙手法的大量使用,可以容纳更为丰富的信息,能够把一个单个的故事变成很多个前后衔接的故事。要把握好叙事节奏(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构过程中自身表现出来的基本节拍),节奏要以事件内容的固有节奏为依据,同时还得根据一定的情绪要求,做出能感染观众或读者的节奏安排,比如设置悬念,安排“巧合”,安排“亲情元素”等。此外,场景变换、视角的变化、特殊的叙事结构等都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中州大学报》刊登的《手舞四季无声绽放》一文,通过采访获得全国舞蹈大奖的师生、编舞等,有台前、有幕后、有现场、有背景、有宏观、有细节,整篇文章图文并茂,以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其三,语言处理:语言要通俗、形象、生动,文字充满画面感,现场感强,多用动词,富于文采。文采包括叙述质地的穿插(宏观与微观,形象与抽象),语言节奏的变化(舒缓或者快速),叙事的画面感(动感、现场感),正确的用词和陈述;效率和幽默感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字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获得不应该以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代价,毕竟,新闻不是文学,不能为了盲目吸引读者而编造情节,卖弄文采。
后期编辑和评论为深度报道点睛。深度报道最常用的编辑手段是配发背景材料。对于一些渊源较长的事情,可以配发历史资料;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稿子,可以配发名词解释;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可以配发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生过的类似事件记录……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那种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事件编辑可以配发评论点明意义。同类的编辑手段还有配发记者手记、编后语等,将文章所不能承载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对深度报道的更深层思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深得观众或读者的厚爱,它必将带来高校校报缩短出版周期后的第二次革命。校报编辑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去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通过选题独到、主题凝练、分析细致、论述缜密以及文笔优美的深度报道来吸引读者,引发共鸣。相信以深度报道为重头戏的高校校报一定能够以深刻的理性、丰富的文采赋予报道强有力的感染效果,开辟出一片清新的学府风气,迎来校报发展的美好明天。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