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养殖业也迅速崛起,其尤以养猪业的发展最为迅猛,养猪业在许多地区颇具规模,然而,由于各方面的不利因素,猪的各类疾病、传染病频发,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蓝耳病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分析和防制策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明了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并根据相关信息提出了有效的防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养殖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途径;症状;防制
1 引言
近年来,养猪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安全而稳定的猪只养殖、生产和供应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高致病性疾病(如猪蓝耳病等)频发,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这些高致病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的研究。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性高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猪疾病,首次发现于北美,后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1996年,我国研究学家首次分离出了猪蓝耳病的致病性病毒,确定了我国也有此类病毒的存在,此后猪蓝耳病逐渐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发生,成为了我国广泛存在的猪流行疾病之一。由于该流行猪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播途径
2.1 流行病学特点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区域性强、传播快、发病急等流行特点,发病率不会受年龄、性别以及猪品种的影响,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一般在湿度和热度较高的季节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猪蓝耳病难进行治疗,因此导致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常母猪的流产率大于30%,严重的会出现死亡,仔猪的发病率最高可达到100%,死亡率也在50%以上。一般来说,杂交猪、本地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低于良种猪,鸡、鸭、牛等动物一般不会感染该疾病。若在染病后紧急免疫接种其他猪病疫苗,显著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某一猪群中发现病,会持续地在猪群中传播,该病也会病毒在猪群体中存在并循环传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如流产等),以及各个年龄段猪(尤其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
2.2 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其要是传染源发病猪和带病毒猪,发病猪的病毒一般存在于猪的唾液、鼻腔分泌液、尿液以及母猪的乳分汁和公猪的精液中,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传播。养猪用具、猪的饮用水、饲料圈舍中的污泥等介质中病毒存在期较长,是病毒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空气传播、与病猪的接触传播也是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养猪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大,该病的传播率就越高、猪就越容易染病。
3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会因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病症状,但就大部分猪来说,染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会达到40℃以上,且死亡率高。母猪感染蓝耳病后,体温会高达41℃,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难、身体有些部位皮肤发紫;妊娠的母猪则会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死腹中等病症。仔猪则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苍白、后肢瘫痪、肌肉震颤,同时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刚出生的仔猪虽然外表健康,但不久后就会发病,呈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而且死亡率很高,仔猪死后会出现眼结膜水肿等症状。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接触性传播很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根据其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传播途径等来研究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4.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防制措施
不同阶段猪注射猪蓝耳病疫苗的剂量使用是不同的。对于母猪,须在猪生产的1个月前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4ml/头;对于种公猪,每头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4ml,每6个月免疫1次;对于23~25日龄仔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的注射剂量为2ml/头,在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会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4.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中药
猪群未发病时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急性期可以采用中药药剂进行治疗,目前研制出的中药方剂有清瘟败毒散、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等。清瘟败毒散的主要包括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等中药材料,将这些中药材粉碎后搅拌喂服,或者煎水滤渣后制成饮用试剂,供猪自由饮服,每次的服用量根据猪的体重来计算,以每千克体重用1g的药为宜,对于体重100kg以上的猪用药量要酢减,连续使用2周。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用药量要减少到一半。
4.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
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中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与该病无关的疫苗进,减少抓猪和注射次数,尽量使其静养;保证猪舍的清洁无菌,及时进行打扫,可以经常性地进行蒸醋来对空气进行灭菌;注意通风,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在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正确处理死猪,密切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研究中,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传染特点进行相关防制措施的制定,尽可能地降低猪传染病对养猪业的经济影响,从而保证我国养猪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臧鹏伟,章熙霞,李凤玲.猪瘟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时间和先后顺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5).
[2]刘芳,高登慧,欧德渊.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学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8).
【关键词】猪;养殖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途径;症状;防制
1 引言
近年来,养猪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安全而稳定的猪只养殖、生产和供应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高致病性疾病(如猪蓝耳病等)频发,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这些高致病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的研究。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性高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猪疾病,首次发现于北美,后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1996年,我国研究学家首次分离出了猪蓝耳病的致病性病毒,确定了我国也有此类病毒的存在,此后猪蓝耳病逐渐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发生,成为了我国广泛存在的猪流行疾病之一。由于该流行猪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播途径
2.1 流行病学特点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区域性强、传播快、发病急等流行特点,发病率不会受年龄、性别以及猪品种的影响,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一般在湿度和热度较高的季节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猪蓝耳病难进行治疗,因此导致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常母猪的流产率大于30%,严重的会出现死亡,仔猪的发病率最高可达到100%,死亡率也在50%以上。一般来说,杂交猪、本地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低于良种猪,鸡、鸭、牛等动物一般不会感染该疾病。若在染病后紧急免疫接种其他猪病疫苗,显著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某一猪群中发现病,会持续地在猪群中传播,该病也会病毒在猪群体中存在并循环传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如流产等),以及各个年龄段猪(尤其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
2.2 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其要是传染源发病猪和带病毒猪,发病猪的病毒一般存在于猪的唾液、鼻腔分泌液、尿液以及母猪的乳分汁和公猪的精液中,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传播。养猪用具、猪的饮用水、饲料圈舍中的污泥等介质中病毒存在期较长,是病毒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空气传播、与病猪的接触传播也是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养猪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大,该病的传播率就越高、猪就越容易染病。
3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会因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病症状,但就大部分猪来说,染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会达到40℃以上,且死亡率高。母猪感染蓝耳病后,体温会高达41℃,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难、身体有些部位皮肤发紫;妊娠的母猪则会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死腹中等病症。仔猪则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苍白、后肢瘫痪、肌肉震颤,同时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刚出生的仔猪虽然外表健康,但不久后就会发病,呈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而且死亡率很高,仔猪死后会出现眼结膜水肿等症状。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接触性传播很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根据其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传播途径等来研究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4.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防制措施
不同阶段猪注射猪蓝耳病疫苗的剂量使用是不同的。对于母猪,须在猪生产的1个月前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4ml/头;对于种公猪,每头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4ml,每6个月免疫1次;对于23~25日龄仔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的注射剂量为2ml/头,在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会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4.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中药
猪群未发病时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急性期可以采用中药药剂进行治疗,目前研制出的中药方剂有清瘟败毒散、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等。清瘟败毒散的主要包括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等中药材料,将这些中药材粉碎后搅拌喂服,或者煎水滤渣后制成饮用试剂,供猪自由饮服,每次的服用量根据猪的体重来计算,以每千克体重用1g的药为宜,对于体重100kg以上的猪用药量要酢减,连续使用2周。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用药量要减少到一半。
4.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
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中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与该病无关的疫苗进,减少抓猪和注射次数,尽量使其静养;保证猪舍的清洁无菌,及时进行打扫,可以经常性地进行蒸醋来对空气进行灭菌;注意通风,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在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正确处理死猪,密切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研究中,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传染特点进行相关防制措施的制定,尽可能地降低猪传染病对养猪业的经济影响,从而保证我国养猪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臧鹏伟,章熙霞,李凤玲.猪瘟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时间和先后顺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5).
[2]刘芳,高登慧,欧德渊.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学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