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分析了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可以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工作体系,确保财务工作的质量。
二、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其正处在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现代财务管理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以财务决策为中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财务管理仍然是以计划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三个方面的计划展开,侧重于事后核算,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太大,因而不能追踪千变万化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达不到动态管理的目的。而且,数量指标分析运用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人民银行监管办下达的五项指标进行考核,尤其是费用支出的考核指标单一,仅有“综合费用率”一项。虽然它比费用定额管理前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科学。
二是内部财务管理存在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管理松懈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抵贷资产处理不当。近年来,随着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借款人或担保人因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農村信用社由此取得的抵贷资产也就增多。农村信用社在取得抵贷资产时,往往账务处理不当,使“待处理抵贷资产”科目成为农村信用社转移不良贷款的“避风港”。其中,冲减贷款本息不足的,不足部分作为呆账或坏账按规定进行核销;冲减贷款本息有结余的,结余部分暂作为信用社的负债,待抵贷资产变现后再按借贷双方事前签定的合同或协议的有关约定,作为信用社的当期收入或退还借款人。”但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在取得抵贷资产时,都是以本金全额计入“待处理抵贷资产”科目,而没有把不足以抵偿本金部分冲减贷款呆账准备金、所欠利息部分冲减坏账准备金。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抵贷资产名不符实,价值相差甚远,使当前利润反映不真实,增加了信用社的税费开支,形成了信用社新的风险源。
三是财务管理权力严重分散,责、权、利不统一。信用社没有独立的财产和主体资格,开展重大财务活动必须由上级授权。财务工作者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产生了贷款“非农化”倾向和“寻租”行为,信用社资金配置缺乏效率,不良资产迅速上升,理财难度增加,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得到体现,财务管理职能失衡主要表现为:所进行的理财活动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三个方面的计划展开,不能围绕千变万化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而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理财环节侧重于事后核算,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很少涉及。
四是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信用社存贷款、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财务分析所占比例较低,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财务工作进行衡量。目前,农金监管部门下达的五项考核指标,在全国已经走在改革的前列,相对完整,但仍不能全面考察信用社经营状况,尤其是对费用支出的指标考核单一,仅有“综合费用率”一项,虽然比费用定额管理前进了一大步,但仍不够科学。而处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衡量其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削弱了对信用社的监管,制约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五是预算缺乏依据和约束。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在确定年度预算最佳投资方案时,缺乏科学依据和可以遵循的财务制度。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联社当年信贷计划、上年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往年收支规律以及影响本年收支因素,开展的预算也并未完全依据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程序展开,在确定预算时,忽视所得税、折旧方法、资本存量,通货膨胀等风险因素,从而导致资金流失或经费不足,使信用社经营缺乏弹性,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
1、观念滞后,未能建立起以利润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机制。时至今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还没有确立,我国农村信用社也是如此。勤俭办社的思想较为淡漠,铺张浪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信用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2、农村信用社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现行财务制度亟待改进与创新之处有:第一,农村信用社职工教育经费计提,管理办法的改革与创新;第二,农村信用社业务宣传费计提比例欠合理;第三,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数量较多,粗放经营,占了大量不生息资产,并且这些不生息资产大部分是信贷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的提高。
3、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信用社的会计信息披露结构的不完备,使得财务制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以“做好账、管好账”为标准的会计工作考核使内部控制如同虚设,有的信用社为完成上级任务、出政绩等,不惜采取转移收入或费用、随意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四、提高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1.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明晰信用社产权,提高入股额度,尽量减少社员(股东)人数解决股权分散的现象是当务之急,就是要引进股份制,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在合作制和股份制的基础上解决传统合作制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信用社产权关系得到明晰,监督约束机制得到强化,实现平稳过渡前提下的制度创新。
2.规范股本结构,清理不规范小额股本,按股本金来源和归属分为自然人股和法人股。投资入股的股东应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条件。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三会”是指调整信用社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投资人、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三会”制度、“三长”制度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内部的公司治理是通过一种内部制度安排,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设置,实现公司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之间的权力制衡,防止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人事、财务管理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强化监事会职能,规范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行为。建立监事会定期办公制度,赋予监事会对信贷、财务的审计权,对管理层的监察权,对理事长、主任重大决策的否决权等,负责对农村信用联社服务方向、信贷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监督,使监事会行使的职责不受制于理事长和主任,防止“内部人”控制。同时,监事会应广泛听取和收集社员的建议,听取各界对农村信用联社的反映,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效果及问题,及时向理事会和主任提出改进建议,对社员代表大会和全体社员负责。
5.引入外部审计,健全监督机制,尤其是加强对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适当引入外部审计力量,避免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为信用社的内部审计部門并不是对所有者直接负责,而是对主管部门负责,这就使这些部门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成为上层主管的控制工具,股东可借用社会审计力量对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年度绩效审计,加强对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
五、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创新
随着信用社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财务管理的理念、人员素质,以及财务管理的目标、手段与职责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观念落后、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差等原因,在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能力,加快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创新进程。
1、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良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信用社发展的保证,信用社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是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要使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一定要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得到落实。明确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是基础,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中心;使人们的思想转变到“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经营”的新轨道上;利用信用社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业务,使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服务观念等深入人心。
2、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
企业的发展动力源自于创新,财务管理也要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使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信用社更好的发展。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得到提高。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水平,必须要采取更加合理可靠的方法,运用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朝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财税论坛,2011(08)
[2]杨晓艳.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探索[J].新学术,2009(01)
[3]王莹.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考试周刊,2009(49)
[4]黄海滨.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途径[J].南方金融,2012(04)
【关键词】 新形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工作体系,确保财务工作的质量。
二、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其正处在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现代财务管理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以财务决策为中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财务管理仍然是以计划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三个方面的计划展开,侧重于事后核算,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太大,因而不能追踪千变万化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达不到动态管理的目的。而且,数量指标分析运用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人民银行监管办下达的五项指标进行考核,尤其是费用支出的考核指标单一,仅有“综合费用率”一项。虽然它比费用定额管理前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科学。
二是内部财务管理存在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管理松懈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抵贷资产处理不当。近年来,随着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借款人或担保人因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農村信用社由此取得的抵贷资产也就增多。农村信用社在取得抵贷资产时,往往账务处理不当,使“待处理抵贷资产”科目成为农村信用社转移不良贷款的“避风港”。其中,冲减贷款本息不足的,不足部分作为呆账或坏账按规定进行核销;冲减贷款本息有结余的,结余部分暂作为信用社的负债,待抵贷资产变现后再按借贷双方事前签定的合同或协议的有关约定,作为信用社的当期收入或退还借款人。”但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在取得抵贷资产时,都是以本金全额计入“待处理抵贷资产”科目,而没有把不足以抵偿本金部分冲减贷款呆账准备金、所欠利息部分冲减坏账准备金。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抵贷资产名不符实,价值相差甚远,使当前利润反映不真实,增加了信用社的税费开支,形成了信用社新的风险源。
三是财务管理权力严重分散,责、权、利不统一。信用社没有独立的财产和主体资格,开展重大财务活动必须由上级授权。财务工作者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产生了贷款“非农化”倾向和“寻租”行为,信用社资金配置缺乏效率,不良资产迅速上升,理财难度增加,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得到体现,财务管理职能失衡主要表现为:所进行的理财活动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三个方面的计划展开,不能围绕千变万化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而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理财环节侧重于事后核算,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很少涉及。
四是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信用社存贷款、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财务分析所占比例较低,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财务工作进行衡量。目前,农金监管部门下达的五项考核指标,在全国已经走在改革的前列,相对完整,但仍不能全面考察信用社经营状况,尤其是对费用支出的指标考核单一,仅有“综合费用率”一项,虽然比费用定额管理前进了一大步,但仍不够科学。而处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衡量其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削弱了对信用社的监管,制约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五是预算缺乏依据和约束。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在确定年度预算最佳投资方案时,缺乏科学依据和可以遵循的财务制度。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联社当年信贷计划、上年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往年收支规律以及影响本年收支因素,开展的预算也并未完全依据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程序展开,在确定预算时,忽视所得税、折旧方法、资本存量,通货膨胀等风险因素,从而导致资金流失或经费不足,使信用社经营缺乏弹性,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
1、观念滞后,未能建立起以利润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机制。时至今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还没有确立,我国农村信用社也是如此。勤俭办社的思想较为淡漠,铺张浪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信用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2、农村信用社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现行财务制度亟待改进与创新之处有:第一,农村信用社职工教育经费计提,管理办法的改革与创新;第二,农村信用社业务宣传费计提比例欠合理;第三,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数量较多,粗放经营,占了大量不生息资产,并且这些不生息资产大部分是信贷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的提高。
3、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信用社的会计信息披露结构的不完备,使得财务制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以“做好账、管好账”为标准的会计工作考核使内部控制如同虚设,有的信用社为完成上级任务、出政绩等,不惜采取转移收入或费用、随意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四、提高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1.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明晰信用社产权,提高入股额度,尽量减少社员(股东)人数解决股权分散的现象是当务之急,就是要引进股份制,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在合作制和股份制的基础上解决传统合作制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信用社产权关系得到明晰,监督约束机制得到强化,实现平稳过渡前提下的制度创新。
2.规范股本结构,清理不规范小额股本,按股本金来源和归属分为自然人股和法人股。投资入股的股东应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条件。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三会”是指调整信用社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投资人、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三会”制度、“三长”制度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内部的公司治理是通过一种内部制度安排,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设置,实现公司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之间的权力制衡,防止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人事、财务管理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强化监事会职能,规范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行为。建立监事会定期办公制度,赋予监事会对信贷、财务的审计权,对管理层的监察权,对理事长、主任重大决策的否决权等,负责对农村信用联社服务方向、信贷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监督,使监事会行使的职责不受制于理事长和主任,防止“内部人”控制。同时,监事会应广泛听取和收集社员的建议,听取各界对农村信用联社的反映,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效果及问题,及时向理事会和主任提出改进建议,对社员代表大会和全体社员负责。
5.引入外部审计,健全监督机制,尤其是加强对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适当引入外部审计力量,避免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为信用社的内部审计部門并不是对所有者直接负责,而是对主管部门负责,这就使这些部门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成为上层主管的控制工具,股东可借用社会审计力量对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年度绩效审计,加强对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
五、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创新
随着信用社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财务管理的理念、人员素质,以及财务管理的目标、手段与职责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观念落后、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差等原因,在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能力,加快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创新进程。
1、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良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信用社发展的保证,信用社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是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要使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一定要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得到落实。明确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是基础,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中心;使人们的思想转变到“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经营”的新轨道上;利用信用社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业务,使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服务观念等深入人心。
2、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
企业的发展动力源自于创新,财务管理也要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使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信用社更好的发展。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得到提高。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水平,必须要采取更加合理可靠的方法,运用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朝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财税论坛,2011(08)
[2]杨晓艳.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探索[J].新学术,2009(01)
[3]王莹.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考试周刊,2009(49)
[4]黄海滨.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途径[J].南方金融,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