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盯着他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满满一碗汤,生怕汤会洒出来,于是盯着那碗汤。可是,愈是盯着汤,它愈会洒出来,烫伤了手。这种经验很多人也有。想要汤不洒出来,秘诀是不要盯着那碗汤。
  银盘比赛中,没有一个参赛者会盯着银盘上的那只水杯。你越死盯着那杯水,越害怕它会洒出来,它越会洒出来。
  太紧张,太死心眼,往往事与愿违。
  你越想得到一个人,越不要死盯着他。
  你越害怕失去一个人,越不要死盯着他。
  我們失去的,通常是自己最在意的东西,可知道东西也会欺负我们?你总是失去你最心爱的、最昂贵的雨伞,伞犹如此,何况是人?
  你死命盯着一个人,不肯放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会令他窒息,你早晚会失去他。
  你想得到他,便不要望他一眼。
  你越不望他,他越想让你望他。
  你越不管他,他越死心塌地。
  你愈害怕失去,愈会失去。
  (摘自《思想》)(责编 冰蓝)
其他文献
夏天,一群朋友出去漂流。有个女孩的拖鞋掉进河里。上岸后,大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看到地上全是曬得很烫的鹅卵石,女孩便向大家求助。可每个人都只有一双拖鞋,没人帮她。女孩很不满,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就一定会得到满意答复。她觉得这些人都不好。  后来,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自己赤着脚在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才是应该。”
期刊
中国历朝以南宋为分水岭,之前是武将好战,之后却一变为儒生好战。到了清朝,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晚清书生往往放言高论,如张謇、文廷式等,都极力主战。甲午战争时期,是朝廷在战和问题上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而当时主和的,却是武人出身的李鸿章。这看来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背离:好战黩武的人物,通常难道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精力充沛的武人形象吗?  从政治角度分析,自宋朝起,皇帝为了避免出现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局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