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筷子溯源
筷子又称箸,是中国人独创的进食用具,它在世界各国进食具中独具风采,堪称中国的国粹。它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
“纣损天下,自箸而始。”这是西汉时期的政论家贾谊总结商朝灭亡教训时说的一句话,也是目前发现的有关箸的最早最确凿的文献记载。箕子是商朝末代国王纣的叔叔,他看到商纣王自恃天命在身,生活奢侈腐化,曾用这样一段话劝诫他:你连筷子这样的小物件都十分讲究,要用象牙制成,接下来就想用玉琢杯盘。有了玉杯,又想拥有远方的珍稀物品,这样发展下去,小到杯箸,大到宫室,穷其奢华,享乐之心永无满足,离国家衰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商纣王时期已有象牙箸,而箸的始作年代应当早于商代末年,它的起源还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和陶器的产生,使人们在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上有了改进。食用谷物最适宜的方法是煮,用手指进食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势必要求另有一些食具佐助,而就地取用树枝、竹棍、兽骨作为进食器具成为必然,匙就是这样发明的,箸也是这样发明的。
羹食是史前居民的传统馔食,随手找来的野菜,加上水或与肉同煮,或与谷物同煮,肉类除做羹汤外还可以烧烤。食羹用扁平的匙显然不行,而且早期的匙大都是匕形的,故而只有用成双的箸,才能在滚热的羹汤中夹起菜和肉来,直接用手捞食就更不行了。
周代对使用箸还有许多规定,箸只能专用于夹取羹汤中的菜食,吃米饭米粥不能用箸,只能用匕。我们现在使用筷子的许多习惯性礼仪,大多是在西周礼制社会中就形成的。例如,《礼仪》中就有规定,当孩子长到可以自己进食时,要教他学会用右手使用餐具。周礼中规定的右手执筷子的习俗与周代进食礼仪有关。《礼仪》规定:人们在吃饭时,主食置于人的左边,羹置于人的右边,用右手执箸,进食就更方便。而在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进食者往往都是用左手执箸。汉代时箸已成为人们饮食中必不可缺的食具,在汉墓壁画和画像砖上,常可以见到一些用箸进食的图画。张良是刘邦手下的将才,当审食其向刘邦建议封六国之后为王时,张良坚决反对,与审食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情绪激动时借刘邦手中用饭之箸而代筹,向刘邦阐述了打败楚国的战略,从八个方面批驳了审食其的观点。而张良因为此次成功“借箸”的惊人之举,获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千古美名。
就箸的材质和形状而言,有一个不断丰富和提高的过程。起初人们用树枝、竹棍、兽骨制作箸,到商代时不仅已经有了骨箸、铜箸,而且也已经有了经过琢磨的象牙箸和玉箸。春秋战国时期的箸,有铜质、木质和象牙的,西汉时又有了铁箸;汉代开始生产的漆箸,光可鉴人,十分精美。魏晋南北朝时,又开始流行金丝镶嵌木箸。隋唐时期,上层社会盛行使用白银打制的食箸,还有名贵的金箸和犀箸。唐玄宗就曾将金箸赐给宰相宋景,并开始在箸的首部有了一些装饰,如江苏发现的铜箸,首部鎏金,顶端呈葫芦形,中部刻有“力士”铭文。“力士”二字非产地质材名称,也不是工匠名号,而是规格较高的成套酒具的别称。它与“力士铛”、“力士瓷饮器”一样应是标榜名牌产品的意思。为了使用方便,宋代的箸除注重工艺和装饰外,形状上也有所变化,出现了首部呈六棱形的箸。人们在使用银质箸时,还发现它遇到强酸等溶液就会迅速变成黑色,这样宫廷中常备银箸以防不测。
箸筷的演变
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经过岁月的磨练和时间的洗礼,筷子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而是越发地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演化成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
从现代饮食的角度来看,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的最大不同是中国使用筷子,西方使用刀叉。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筷子是中国特有的,而刀叉则是西方特有的。这样的观念,只是对了前面的一半。因为考古发现,在甘肃马厂文化中,便有不少骨叉出土,证明在史前时代,原始的先民就已经使用叉子进食了。
有民俗学者从考古角度分析,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发现盘等礼器。先秦之人因以手抓饭,所以饭前必以盘洗手。随着时代的进步,先民懂得以箸代替手抓饭后,洗手不再是吃饭必要的礼仪,故用盘陪葬也逐渐减少。盥洗盘陪葬的消失,也可旁证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已成为华夏民族食菜和饭的主要餐具。
箸的优越性和多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祖先渐渐发现箸不但能夹,还能拨、挑、扒、撮、剥、戳、撕等,箸即在餐桌上扮演了除盛汤外的一统天下的角色。随着历史的发展,烹调技艺的不断丰富,因为筷箸这一主要角色的存在,凉拌菜、面条、山西拨鱼、涮羊肉、拔丝苹果等适于箸的佳肴也应运而生。以手抓饭改为用箸而食,可以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最早的筷子革命。
历数三千年中华传统,几经兴废,华夏文明的大多数品种与概念,都已沧海桑田,蜕变得几难辨认。譬如文字语言、衣冠习俗,要考源流,其间相去之远不以里计,唯独这“箸文化”变化是不大的。
筷子与民俗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历来有讨口彩的习俗,筷子就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等好意头。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食俗》一书中记载了不少筷子的寓意。比如,在陕西的一些地方,新娘出嫁离开娘家时,要一边哭一边把一双筷子扔到地下,才随着迎亲队伍上路。到了婆家之后,新娘要从地上拾起一双预先放在那里的筷子。这样的一扔一捡,有三重意义。第一,是表示从此嫁出去了,不再在娘家吃饭了。第二,新娘从此嫁入婆家,婆家从此要添加一双新筷。第三,是表示新娘子从此之后,便要挑起在婆家烹煮的责任了。
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用筷有许多礼仪,比如在宴会上只有主人先动筷后,客人方可举筷;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打碗或盆,因为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平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竖插在碗或盆上,也算是犯了忌讳,因为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相信不少孩子都为这个动作挨过祖父母的巴掌。
中国是筷子的故乡,筷子是中国历代人民每天必须使用的饮食器具。小小的两根筷子,国人运用自如,从孩童开始就遵循父母的教导学会用筷子,而外国人却只能“望筷兴叹”,极难掌握用筷的要领。许多落户于异域的老华侨,为了让子女留住中华民族的根,除了中秋吃月饼、端午包粽子、除夕吃团圆饭外,要求合家都要懂得使用筷子。为此,唐人街内的筷子店货如轮转,生意红火,经久不衰。
中国人在饮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一双筷子在手,运用自如,既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称赞这是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筷子又称箸,是中国人独创的进食用具,它在世界各国进食具中独具风采,堪称中国的国粹。它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
“纣损天下,自箸而始。”这是西汉时期的政论家贾谊总结商朝灭亡教训时说的一句话,也是目前发现的有关箸的最早最确凿的文献记载。箕子是商朝末代国王纣的叔叔,他看到商纣王自恃天命在身,生活奢侈腐化,曾用这样一段话劝诫他:你连筷子这样的小物件都十分讲究,要用象牙制成,接下来就想用玉琢杯盘。有了玉杯,又想拥有远方的珍稀物品,这样发展下去,小到杯箸,大到宫室,穷其奢华,享乐之心永无满足,离国家衰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商纣王时期已有象牙箸,而箸的始作年代应当早于商代末年,它的起源还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和陶器的产生,使人们在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上有了改进。食用谷物最适宜的方法是煮,用手指进食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势必要求另有一些食具佐助,而就地取用树枝、竹棍、兽骨作为进食器具成为必然,匙就是这样发明的,箸也是这样发明的。
羹食是史前居民的传统馔食,随手找来的野菜,加上水或与肉同煮,或与谷物同煮,肉类除做羹汤外还可以烧烤。食羹用扁平的匙显然不行,而且早期的匙大都是匕形的,故而只有用成双的箸,才能在滚热的羹汤中夹起菜和肉来,直接用手捞食就更不行了。
周代对使用箸还有许多规定,箸只能专用于夹取羹汤中的菜食,吃米饭米粥不能用箸,只能用匕。我们现在使用筷子的许多习惯性礼仪,大多是在西周礼制社会中就形成的。例如,《礼仪》中就有规定,当孩子长到可以自己进食时,要教他学会用右手使用餐具。周礼中规定的右手执筷子的习俗与周代进食礼仪有关。《礼仪》规定:人们在吃饭时,主食置于人的左边,羹置于人的右边,用右手执箸,进食就更方便。而在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进食者往往都是用左手执箸。汉代时箸已成为人们饮食中必不可缺的食具,在汉墓壁画和画像砖上,常可以见到一些用箸进食的图画。张良是刘邦手下的将才,当审食其向刘邦建议封六国之后为王时,张良坚决反对,与审食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情绪激动时借刘邦手中用饭之箸而代筹,向刘邦阐述了打败楚国的战略,从八个方面批驳了审食其的观点。而张良因为此次成功“借箸”的惊人之举,获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千古美名。
就箸的材质和形状而言,有一个不断丰富和提高的过程。起初人们用树枝、竹棍、兽骨制作箸,到商代时不仅已经有了骨箸、铜箸,而且也已经有了经过琢磨的象牙箸和玉箸。春秋战国时期的箸,有铜质、木质和象牙的,西汉时又有了铁箸;汉代开始生产的漆箸,光可鉴人,十分精美。魏晋南北朝时,又开始流行金丝镶嵌木箸。隋唐时期,上层社会盛行使用白银打制的食箸,还有名贵的金箸和犀箸。唐玄宗就曾将金箸赐给宰相宋景,并开始在箸的首部有了一些装饰,如江苏发现的铜箸,首部鎏金,顶端呈葫芦形,中部刻有“力士”铭文。“力士”二字非产地质材名称,也不是工匠名号,而是规格较高的成套酒具的别称。它与“力士铛”、“力士瓷饮器”一样应是标榜名牌产品的意思。为了使用方便,宋代的箸除注重工艺和装饰外,形状上也有所变化,出现了首部呈六棱形的箸。人们在使用银质箸时,还发现它遇到强酸等溶液就会迅速变成黑色,这样宫廷中常备银箸以防不测。
箸筷的演变
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经过岁月的磨练和时间的洗礼,筷子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而是越发地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演化成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
从现代饮食的角度来看,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的最大不同是中国使用筷子,西方使用刀叉。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筷子是中国特有的,而刀叉则是西方特有的。这样的观念,只是对了前面的一半。因为考古发现,在甘肃马厂文化中,便有不少骨叉出土,证明在史前时代,原始的先民就已经使用叉子进食了。
有民俗学者从考古角度分析,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发现盘等礼器。先秦之人因以手抓饭,所以饭前必以盘洗手。随着时代的进步,先民懂得以箸代替手抓饭后,洗手不再是吃饭必要的礼仪,故用盘陪葬也逐渐减少。盥洗盘陪葬的消失,也可旁证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已成为华夏民族食菜和饭的主要餐具。
箸的优越性和多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祖先渐渐发现箸不但能夹,还能拨、挑、扒、撮、剥、戳、撕等,箸即在餐桌上扮演了除盛汤外的一统天下的角色。随着历史的发展,烹调技艺的不断丰富,因为筷箸这一主要角色的存在,凉拌菜、面条、山西拨鱼、涮羊肉、拔丝苹果等适于箸的佳肴也应运而生。以手抓饭改为用箸而食,可以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最早的筷子革命。
历数三千年中华传统,几经兴废,华夏文明的大多数品种与概念,都已沧海桑田,蜕变得几难辨认。譬如文字语言、衣冠习俗,要考源流,其间相去之远不以里计,唯独这“箸文化”变化是不大的。
筷子与民俗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历来有讨口彩的习俗,筷子就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等好意头。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食俗》一书中记载了不少筷子的寓意。比如,在陕西的一些地方,新娘出嫁离开娘家时,要一边哭一边把一双筷子扔到地下,才随着迎亲队伍上路。到了婆家之后,新娘要从地上拾起一双预先放在那里的筷子。这样的一扔一捡,有三重意义。第一,是表示从此嫁出去了,不再在娘家吃饭了。第二,新娘从此嫁入婆家,婆家从此要添加一双新筷。第三,是表示新娘子从此之后,便要挑起在婆家烹煮的责任了。
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用筷有许多礼仪,比如在宴会上只有主人先动筷后,客人方可举筷;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打碗或盆,因为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平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竖插在碗或盆上,也算是犯了忌讳,因为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相信不少孩子都为这个动作挨过祖父母的巴掌。
中国是筷子的故乡,筷子是中国历代人民每天必须使用的饮食器具。小小的两根筷子,国人运用自如,从孩童开始就遵循父母的教导学会用筷子,而外国人却只能“望筷兴叹”,极难掌握用筷的要领。许多落户于异域的老华侨,为了让子女留住中华民族的根,除了中秋吃月饼、端午包粽子、除夕吃团圆饭外,要求合家都要懂得使用筷子。为此,唐人街内的筷子店货如轮转,生意红火,经久不衰。
中国人在饮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一双筷子在手,运用自如,既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称赞这是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