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笔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2019年11月,浙江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转负为正”,环比分别增长1.9%、2.5%。目前,浙江共有43个年出栏10万头以上、58个年出栏万头以上新建猪场基本落地,全省计划改造提升11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扩建43个规模猪场,预计总投资达125亿元。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此前一次调研中专门强调,现在,浙江低效益、低水平的传统畜牧业已经减下来了,减不是不让养,更不是减得越少越好,而是要优,关键要解决好“养在哪”“养什么”和“谁来养”“怎么养”的问题。
那么,浙江生猪稳产保供之策的核心是什么?路径又在哪里?当前,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方向:规模化科学养殖
走进地处义乌市义亭镇的养殖基地,许多人会为生猪的“福利”而大吃一惊:冬天有地暖,夏日吹空调,下上楼坐电梯,还有自动送餐,在这个六层高的大型智能化“公寓”里,生活品质可谓不凡。占地10亩的“生活区”,设计存栏量高达2.8万头。
“浙江华统”是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业务涵盖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畜禽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和商贸流通等产业链。笔者采访发现,如此高密度养殖,秘诀就在于一整套包括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质量管控、废弃物处理等在内的科学养殖模式。目前,在浙江其他地区,好几个新建猪场,都是采取多层猪舍的养殖方式,而这正是浙江所鼓励的养猪典型模式之一。
2019年9月,浙江出台《关于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未来方向上明确提出,坚决不走散养污染环境的老路,转而走规模化科学养殖新路。如何科学养,浙江总结为“六个化”: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智慧化、基地化。
在逻辑上,标准化是基础,涵盖了从选址、猪舍建设、环境监测,到种猪、投入品管理、饲养、防疫、质量管控等全过程标准体系;绿色化则为导向,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养殖技术;规模化为方向,循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手段即是数字化,未来将建成全省生猪产业数字化运行平台。最后,以基地化为依托,加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的生豬产业基地。
目标:三年后自给率超70%
浙江提出,以“六化”为引领,计划到2021年底,全省生猪出栏达到1400万头,生猪自给率达到70%以上,培育30个左右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标杆性现代化猪场(养殖基地),走出一条富有新时代浙江特色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三年内,生猪出栏达1400万头,意味着将增加540万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浙江采取“3+1”的策略,即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挖潜释放一批和建立跨市合作机制。在新建猪场上,按照规模化的思路,浙江将布局30个左右年出栏10万头以上标杆性现代化猪场和60个左右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笔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在用地、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已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省级层面,安排了11.6亿元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生猪生产、防疫;同时,还将从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中安排至少10亿元,设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基金,重点支持大型猪场建设。
在各个地市中,杭州加大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扶持力度,从原来的补助额不超过投资额的35%提高到50%,单个项目扶持金额上限从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丽水市简化畜牧用地审批流程,推广植被恢复费返还、放开养殖栏舍楼层限制等做法,全市新增畜牧用地1424亩。
最近,浙江省林业局还下发通知,对于1万头以上标准化猪场项目及其他规模化猪场使用林地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优先保障其林地定额的使用,对于列入省生猪稳产保供项目,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标杆性现代化猪场,还可直接使用省重点林地定额。
支撑:科技为绿色发展赋能
众所周知,生猪养殖最棘手,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排泄物的处理问题。笔者发现,最近几年,通过持之以恒的研发创新,许多科技得以突破并落地应用,成为浙江生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嵊州市,以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为基础,当地的产学研政企集中力量,成功研制出“罐式密封发酵机”。据了解,其最大的好处在于,既能让又湿又臭的猪粪,变为无臭且干的有机肥,实现猪粪变废为宝的同时,还能解决粪污臭气问题,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现在在浙江的许多县市区,已形成了一大批社会化服务平台,成为链接种养殖基地的高效管网系统。以嵊州为例,当地通过越冬粪沼专业合作社和浙江飞翼生态农业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组建起沼液运送车队,采取“政府买单+免费服务”方式,将每一个养殖场产生的废物、废液精准结对农林基地,全年可配送沼液、猪粪2万吨,服务基地达3万亩以上。
笔者发现,不少新建的养殖场早就刷新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水、电、料、环境等,都有全自动的监视和控制;猪粪直接输送到发酵罐中,摇身一变成了绝佳的有机肥,污水则浓缩为液态肥;就连臭气,通过微生物雾化喷淋等手段,也能无害排放,不再让人掩鼻难忍。
现在,浙江还把科技延伸到更前端。今年1月1日起,浙江就将实施名为《环保节约型猪配合饲料》的团体标准,其进一步降低了猪配合饲料中微量元素限量,既可以有效减少饲料原料消耗,还能降低微量元素水平与氮磷排放,改善畜牧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