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着重突出当代大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有效应对新教育形势、新技术形势、新经济形势的必备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相关情况,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能够高校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16-01
一、前言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高校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教育模式所取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火如荼,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化;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学生单纯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水平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面对这种形势,各个高校想要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契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概述
系统分析是系统论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具有普通适用意义的问题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这个特定的领域当中,系统分析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而存在,即,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整个问题,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构成整个系统的有机部分,而后对每一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交互实现途径等进行分析,最终实现系统目标。相应地,系统设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领域当中,系统设计主要是倾向于利用修改、删除、增加等一系列改进技术来对某个完整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重新装配。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类型而言,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均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更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
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突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积极价值和重要作用,是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该类专业的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快速而且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相关课程改革建议
(一)课程现状分析
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就是满足未来信息管理者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困难克服、解决措施寻找等全方位的教育,但是教育重点在于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而非具体执行方案和实际操作的编制;相应地,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满足系统技术人员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工具运用等全方位的教育,能够掌握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初步实现能力。从大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效果来看,这两项课程的积极作用无疑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笔者近年的的学习和观察,发现虽然不少学生均能够非常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两项课程的理论知识,但是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时,不少学生便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要求。所以,对于处于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则显得更为必要。在实践当中,学生一般均能够有效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很好地完成功能结构图、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等定量分析任务,但是如果遇到某些定性分析任务,则在处理时便显得自身的能力捉襟见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学生依然没有充分而且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也没有具备初步的信息系统分析能力。面对学生不能够有效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这两种分析工具的局面,迫切需要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研究。总体来说,当前的课程教学存在着下述几点问题需要解决: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视课堂内部教学而忽视课程外部教学的重要价值;学生习惯于解决自己熟悉的问题,对于新困难、陌生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升;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相关解决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的必然举措。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实践教学是分量非常重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是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韵味、为学生提供综合训练机会的重要步骤。依照课程要求、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学生水平等要素来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大纲,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测试等实践项目,借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实践教学模式。对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专业学生,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其新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帮助其加深理解企业管理和培养其的工程化意识与基本技能,具体的编程实现技术不是他们的目标。因此,我们为这部分学生专门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招标与投标训练,在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的实践项目基础上,选择1-2个小组为招标小组,负责制作标书,其余小组为投标小组,负责制作应标标书,再将各应标小组组长组成新的评标小组。此外,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其他的所有实验,并将他们安排到实际企业、公司参观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与维护过程,以及信息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与组织流程。
第三,实践考评模式。实践教学过程比实践结果更重要,为贯穿该教学理念,我们针对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上述实践项目都特别强调团队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由于个体差异和理解、领悟能力的不同,不同学生完成同样任务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此时,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对待,合理评判,不以结果为目的,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类专业作为当前高校非常重要的专业类型之一,需要彻底转变以往重技术、轻思想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和教学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世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锁柱,王瑞梅.应用型本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05):155-156
[2]黄素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02):125—126
[3]景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1,(06):126—127
[4]孙志恒.渐进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0,(02):213—214
[5]王家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0,(04):133—134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16-01
一、前言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高校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教育模式所取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火如荼,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化;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学生单纯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水平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面对这种形势,各个高校想要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契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概述
系统分析是系统论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具有普通适用意义的问题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这个特定的领域当中,系统分析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而存在,即,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整个问题,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构成整个系统的有机部分,而后对每一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交互实现途径等进行分析,最终实现系统目标。相应地,系统设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领域当中,系统设计主要是倾向于利用修改、删除、增加等一系列改进技术来对某个完整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重新装配。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类型而言,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均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更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
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突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积极价值和重要作用,是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该类专业的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快速而且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相关课程改革建议
(一)课程现状分析
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就是满足未来信息管理者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困难克服、解决措施寻找等全方位的教育,但是教育重点在于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而非具体执行方案和实际操作的编制;相应地,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满足系统技术人员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工具运用等全方位的教育,能够掌握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初步实现能力。从大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效果来看,这两项课程的积极作用无疑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笔者近年的的学习和观察,发现虽然不少学生均能够非常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两项课程的理论知识,但是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时,不少学生便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要求。所以,对于处于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则显得更为必要。在实践当中,学生一般均能够有效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很好地完成功能结构图、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等定量分析任务,但是如果遇到某些定性分析任务,则在处理时便显得自身的能力捉襟见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学生依然没有充分而且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也没有具备初步的信息系统分析能力。面对学生不能够有效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这两种分析工具的局面,迫切需要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研究。总体来说,当前的课程教学存在着下述几点问题需要解决: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视课堂内部教学而忽视课程外部教学的重要价值;学生习惯于解决自己熟悉的问题,对于新困难、陌生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升;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相关解决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的必然举措。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实践教学是分量非常重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是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韵味、为学生提供综合训练机会的重要步骤。依照课程要求、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学生水平等要素来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大纲,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测试等实践项目,借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实践教学模式。对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专业学生,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其新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帮助其加深理解企业管理和培养其的工程化意识与基本技能,具体的编程实现技术不是他们的目标。因此,我们为这部分学生专门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招标与投标训练,在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的实践项目基础上,选择1-2个小组为招标小组,负责制作标书,其余小组为投标小组,负责制作应标标书,再将各应标小组组长组成新的评标小组。此外,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其他的所有实验,并将他们安排到实际企业、公司参观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与维护过程,以及信息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与组织流程。
第三,实践考评模式。实践教学过程比实践结果更重要,为贯穿该教学理念,我们针对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上述实践项目都特别强调团队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由于个体差异和理解、领悟能力的不同,不同学生完成同样任务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此时,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对待,合理评判,不以结果为目的,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类专业作为当前高校非常重要的专业类型之一,需要彻底转变以往重技术、轻思想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和教学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世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锁柱,王瑞梅.应用型本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05):155-156
[2]黄素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02):125—126
[3]景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1,(06):126—127
[4]孙志恒.渐进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0,(02):213—214
[5]王家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0,(0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