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小组合作的突破口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质的变化。自读课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有利于自主学习。因此,可以把自读课看作新课改的突破口,促进新课改的有力实施。这篇文章主要就平时教学中自读课的上法进行了一番整理。
  关键词:自学 交流 引导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它的颁布无疑是平地一声雷,惊醒并震撼了全国的语文教师。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于是,我带着自己的困惑和迷惘走上了探求之路。
  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语文教师,习惯了“课堂围着我转”的授课方式,真的“放手不干”,成为单纯的一个引领者、一个指导者,对我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想到了“自读课”,如果从自读课入手,更容易实现角色的转换。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之路。
  我紧紧抓住“自读”的特点,逼着自己放手让学生去学。最初,我总是不放心,总喜欢走到他们身边去问问、去查查,甚至想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去讲讲。但是渐渐的,我认可了学生的自学,并总结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下面就每个步骤详细说明:
  一、文学常识和字词的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参考书、报纸等,完成这个任务。但为了避免学生搜集过多的资料,上课交流时浪费过多的时间,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每人的交流时间不得超过几分钟,而且还要比一比谁的资料最有价值。字词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书,从字形、字音、释义等几个方面掌握后,制成字词卡片,进行课上展示。
  二、概括文意
  概括文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各种不同文体的不同要素。记叙文要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意;议论文可以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来进行;小说可以围绕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来进行等。学生回答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说得不全面的可以引导其补充;或者综合几个同学的不同答案,最后再让学生最终概括。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也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三、品味语言
  学生所谓的品味语言,主要局限于他们读懂的部分,因为有些地方,很多学生是存在疑问的。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读不懂的内容做出标记,在质疑探究中进行。读懂的地方,学生读出了什么,请学生及时做好批注。做批注时,我们可以从描写方式、修辞方法、特殊句式、用词的准确性以及能引人联想的句子等方面进行。
  这个阶段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因为,学生要想品好一段文字,必须不断地读、思考,然后才能写出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
  四、评价人物形象
  这个环节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来定。有些文章是没有中心人物的,纯粹是写景的、议论的等。当然,我们不排除写景散文中“情景交融”透露的作家的情感,借以熟悉作家的形象,也不排除抒情散文中思索人物形象。
  这个环节同时也可以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进行,因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式已经在上个环节中分析了,很容易地就能对人物做出评价。我之所以把它单独作为一个环节,是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后文主旨的探讨。因为,一般情况下,作品中的人物都寄予了作家的一些情感,有利于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五、质疑探究
  这个环节是最能发现问题也最能判断学生水平的阶段。学生们在经历了概括文意、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形象这几个阶段后,对于文章内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这些疑点就可看作是教学中的“难点”,老师就可以从这个突破口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确立自己的教学侧重点,让学生的这些疑问慢慢消化在平时的讲读课文中。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同时,这个环节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甚至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六、写作意图,学习写作方法
  不用我说,大家已经猜出这个环节的进行有多么容易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定会呈现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时,学生们就会有一种自豪感从心底油然升起。或许,他们在偷着乐的同时,并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完全是自己努力获得的,而老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就是这样体现得啊!
  这个环节进行时,为了避免枯燥,老师可以用变换角色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想象“如果你们就是作者,你打算怎么写”,从而让学生领会作家这样写的好处。
  七、学生交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这个环节说白了就是一个检阅的过程。这个时候,老师才真正站出来,发挥我们的作用,根据每个环节的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经历了前面几个环节的苦苦奋斗,学生们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盛大情景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让学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去建构知识,使其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有个性的发展,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的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本文提出了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诸方面的调控策略,不仅能提高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
期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一个新的适应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正在形成和发展着。而新课程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课程的方方面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 的突围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
期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课程改革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倾听学生的心声,
期刊
新一轮思想品德课改革旨在促使學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机统一,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会用“点”。  一、教学活动创新“点”  思想品德课本身比较枯燥,加上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致使许多学生对政治课失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发了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时间,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学习,也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挖掘资源 综合信息 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园共育,从信任开始;其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最后,要虚心学会利用家长资源。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发展 健康成长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园
期刊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正确的思想观点、掌握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者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记住正确的思想观点、掌握了道德知识,这只是表面现象;只有学生内在地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外在反映出了正确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行为,才算是教学的成功与高效。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才是有效的教学,否则就
期刊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