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被“微歧视”了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的微歧视
  歧视和偏见是我们一直以来极力想消除的,但无奈有些思想过于根深蒂固,努力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现在,社会群体中又开始流行一个新词“microaggression”,中文可翻译成“微歧视”。它与直接的歧视不同,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透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无意间排挤或贬低不同种族、性别的人,或弱势群体。有时无意识的一句话或一个小举动,都可能给对方造成深深的伤害,而我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微歧视的施加者或承受者。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穿着罩袍的来自中东国家的女性,你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吗?你会上下打量她,猜想她有多么闷热和难受吗?如果你不自觉的用眼光打量这位来自中东国家的女性,这就是微歧视。通过进一步了解,你发现这位中东国家的女性不仅是一名赛车修理师,还受过五年专业拳击训练。此时你想对她表达赞赏之情:“作为一名中东女性,你能做到这样真了不起”,对不起,这样看似赞扬的话语,也暴露了你对她的微歧视。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拄着拐杖的青年男子,你会不会多看他几眼?可能还会感叹:“多好的男孩,怎么就……”你的目光和感叹对这名男子而言,同样也是微歧视。
  微歧視,伤害大
  微歧视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在导演和演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或者老师和学生之间,容易导致一个不和谐的工作环境或学习环境,只是我们似乎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微歧视与直接的言论攻击不同,它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但同样会中伤到对方,让他觉得自己很奇怪、与社会格格不入,产生自我怀疑等消极的情绪。研究表明,微歧视会在当事人心里积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继而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一些心理问题。
  微歧视是一种难以察觉的伤害,有些话在承受者听来可能就是略带攻击性的语言,但施加者却意识不到,比如“他为什么这么生气,我明明是在夸他(或我只是开个玩笑)。”曾有一位深受微歧视困扰的人表示,他总是记得第一次受到微歧视时的情景,身心都感到很痛苦,尽管他很努力地不去回忆,但身体已经记住了当时的反应,在下次受到同样的微歧视时就会引爆相同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微歧视造成的伤害会逐渐叠加,久而久之承受者会被负面情绪压垮,导致他们出现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或是通过不正确的方法缓解自己的情绪,例如酗酒、自虐甚至自杀。
  有人会认为,把微歧视当回事的人都是玻璃心、过于敏感,或者有一种愤世嫉俗、自怨自艾的受害者心态。这样的人应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历过的微歧视。例如,你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坐在了长椅的另一端,还选择背对着你,此时你的内心作何感想?如果每次你坐在那个长椅上,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你会不会开始怀疑自己被大家讨厌和排挤了?坐在长椅另一端的陌生人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也没有恶意,但你却会有被歧视的感觉。
  尽量避免微歧视
  许多微歧视想法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太多也太隐蔽,很难完全消除。研究种族主义和多元文化的专家表明,没有人能完全从种族、性别的歧视或偏见中独善其身。如果非要形成一个统一的为人处世原则,强制每个人都遵守未免太不现实,比如在大街上看到坐轮椅的人不许多看两眼,地铁上空位多时也不许和别人隔开坐……问题的根源还在我们的认识本身,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如何做,但可以从自身开始改变。
  我们首先要承认微歧视确实存在,不要让受到微歧视的人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可以问一问他们是否想倾诉,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如果对方指出我们的某些行为或话语让他们觉得不舒服,不要急于反驳或假装无视,要耐心地听听他们怎么说,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到底是哪句话、哪个举动冒犯了他们。我们要把潜在的问题挖掘出来摆在明面上处理,如此一来,我们才能逐一减少微歧视的出现。
其他文献
“看人下菜碟”的网购平台  人们平时消费的时候,大抵讨厌遇到两种商家,一种是“欺生”的,一種是“杀熟”的。  所谓“欺生”,指的是专“宰”陌生人。比如,你在外地旅游,无论住店还是购物,总有一些无良商家会打量你的口音和装扮,然后以次充好,虚报高价。而当你出于认可和习惯,选择了自己经常光顾的店面或者照顾自己朋友的生意时,商家不仅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对你更加收取高价或者以次充好,这就是“杀熟”。“欺生”与
期刊
你听说过“熊猫血”吗?人类最常见的血型除了ABO血型系统外,还有Rh血型。根据红细胞上Rh因子的有无,Rh血型被分为Rh阳性和阴性,其中Rh阴性血比较罕见,因为稀有又被称为“熊猫血”。  尽管Rh血型特殊,但个体都是健康的,只是因为血液资源稀缺且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所以输血时较为麻烦。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的血液,否则阳性血液中的抗原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等到下次再次输入阳性血液时,将会导致溶血
期刊
水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但在维持地球上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过程中,却又弥足珍贵,是生命的源泉。从整个水圈看,地表水中的海水约占整个水圈的97.5%,而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0.00768%,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水库和浅层地下水源,数量极为有限。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淡水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有证据表明,如果按照目前的消费模式继续生活,到2025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情境会有无限变化,某些情境则又提供了直截了当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境在黑白之间的灰色中间地带,如果有人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就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  非黑即白的实质  非黑即白通过非此即彼的选择来误导讨论,破坏辩论的建设性。例如:在谈到反恐战争时,总统说:“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战争,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这里,总统只给出了两个选项,强迫人们二选一
期刊
大白牙渐少  一笑一口大白牙,是美丽的标志,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调查也表明18%~52%的人不满意自己牙齿的颜色,并且认为一口大白牙不仅美丽,还表示口腔很健康。  但实际上,没有一口大白牙却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情况,而这也是一个人身体状况的正常情况。当年龄渐长时,牙齿外面的釉质就开始磨损消褪,露出里面的牙质。牙质远没有釉质洁白光亮,稍微带点泛黄的颜色。再加上人们长大后会吸烟、喝茶、喝咖啡、服用药物…
期刊
出生于月球殖民地的白鸽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15岁少女,喜欢在温室里种植作物,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生物工程师。她的母亲是一名记者,而父亲在9年前的一次地质勘探事故中死亡,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这样一个家庭,在整个月球殖民国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是有一天,巨大的变故强加于这个家庭。母亲突然被抓进监狱,白鸽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白鸽带着弟弟妹妹无法独立生活,居所和食物都是无
期刊
兵者,诡道也。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比拼,有时候也是阴谋诡计的对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头脑聪明的士兵便使用诡诈的谋略立下了奇功,成为受人敬仰的战争英雄。  理查德·梅纳茨哈根:设计“公文袋诡计”,掩护英国骑兵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斗正酣,协约国阵营的英军和同盟国阵营的德奥联军在巴勒斯坦的西奈半岛陷入了僵持状态。英军指挥官埃德蒙·艾伦比将军曾试图从地形平坦的加沙沙漠进攻同盟国防线,但均
期刊
要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便是老生常谈了,但帮助别人,自己真的快乐吗?心理学家指出,这句话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它和我们大脑中的纹状体有关。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豆状核和尾状核,它会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做出反应。例如,当你决定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并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时,纹状体会被激活并释放大量的多巴胺,提高我们对情绪的感受能力,让我们觉得兴奋。所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不无道理
期刊
很多人都会幻想,在人生中的某一时刻,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抛开,然后去做一些疯狂的事情。某位肥胖的宅男也许会背起行囊环游世界;某个敬业的上班族可能会突然辞职,去美国宇航局应征火星宇航员……玛利亚·柯尼科娃就是怀有这种疯狂想法的人生探险家,她本来是一位成功的心理學家,突然改行做职业扑克牌选手,最后还得到了不错的收获。  为写作而打牌  柯尼科娃从小就是个乖乖女、好学生,她考上了哈佛大学,又在哥伦
期刊
从书商到摄影天才  1860年,美国人迈布里奇30岁,经营着一家书店。这年夏天像往常一样,某一日他托哥哥照看店面,自己外出进货。谁知,这次外出永远地改变了他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路上有一段下坡,马车突然加速,结果转弯时不慎撞到一棵树。迈布里奇因惯性被抛向空中,飞落下来时头撞到了石头,虽然紧急抢救后命保住了,但在医院持续昏迷了9天。  车祸损害了他的健康,视力严重下降,嗅觉、听觉和味觉丧失,还有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