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发育于花岗岩风化壳上的亚热带红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热磁和常温磁学测量,剖析该剖面磁学性质与成土因素(气候和母质)的关系,探讨2种类型磁赤铁矿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具有较高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磁颗粒以多畴(MD)颗粒为主.土壤发育过程中,成土作用使磁颗粒变细、单畴(SD)颗粒增加、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降低使得磁化率减小.红壤剖面中至少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磁赤铁矿:磁赤铁矿A,在300~450℃即转化为赤铁矿,不能测得居里点;磁赤铁矿B,在650℃以上才较为完全地转化为赤铁矿,可测得645℃的居里点.磁赤铁矿A是水铁矿转化为赤铁矿的中间产物,该化学反应过程在氧化环境下广泛存在,是被普遍认识的一类磁赤铁矿.土壤淀积层、淀积-母质过渡层、母质层的主导磁性矿物磁赤铁矿B由含铁硅酸盐矿物经风化成土作用演化而成,而非原生磁铁矿低温氧化;磁赤铁矿B形成与气候条件(较高的气温)和母岩/母质物质组成有关,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