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降及新任经理人曾惯用的“换血”方法,
或许在将来会越来越难以运用。
“好,辛苦你了!我刚做这个职位,还希望你能多支持。”李辉满脸诚恳地微笑,“有任何问题,尽管随时联系我。”他对面前的下属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目送下属的身影彻底从走廊尽头消失,李辉才揉了揉笑僵了的腮,长吁一口气,心中暗暗叫苦:这种表里不一的状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李辉是个颇年轻有为的经理人,两年前跳槽到这个公司,任一个小部门的经理。因为表现一向出色,三个月前刚被提升到现在的岗位——大客户部经理,手下的“兵”由一个“班”扩展到一个“排”。
正式任职第一天,坐到了真正有门的独立办公室里,李辉的心情说不出有多好。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下一步,他更要抖擞精神,好好干出点名堂来,以证明自己,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先理顺团队。这一点,李辉自信已经很有经验,两年前,他刚加盟这个公司任小部门经理时,就曾遭遇过几个“刺儿头”的挑战,他们一是欺生,二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服他。但李辉很是不惧,在逐渐站稳脚跟之后,他迅速地做出了反击——清理队伍。
作为经理,想要挑出下属的毛病简直易如反掌,人力资源部也通常更维护经理的选择,因为显而易见,一个经理比一个普通员工重要得多。而且大家都是一年的合同期,合同到期自然解聘,不到期的,开除的赔偿款也很少,操作简单容易。随后,李辉又顺利地说服了两个以前的下属“弃暗投明”,前来支应。另外,又在人力资源部的配合下,招了两个新人,以充当“鲶鱼”。他心目中想要的团队面貌初现规模。
很快,李辉开始感觉自己的小团队用起来越来越顺手,也更有战斗力,部门的事务也正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有时回忆起来,他为自己的果断庆幸,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想要做对的事情,首先要找对的人。如果不是刚开始就整理了队伍,每天把精力浪费在内耗中,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业绩,更谈不上今天的升迁了。
在这次升职收拾办公抽屉时,李辉还意外地翻出了他两年前刚入职时的部门合影,看看上面的脸,多数都已经陌生了。他很是感慨、自得地笑了笑。
但是这次,李辉确实遇到了挑战。
刚一上任,李辉就感受到了不友好。不少前任的忠实拥护者习惯了前任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对李辉很是不屑。在此之外,更多的人作为之前同级的同事,现在成了上下级,心里也不舒服,阳奉阴违。尤其是两个小部门经理已经在这个企业工作了多年,俨然已经成了“老油条”,做事情从来不上心,而且永远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李辉其实老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但之前这不在他的所辖范围之内。现在,他真的不想再保持沉默了。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些“垃圾”先清理出去。他也坚信,这样对大客户部的整体发展必然带来拉动作用。
但这次李辉在人力资源部碰了一鼻子灰。
众所周知,新《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其中规定了如果员工已经连续两次签定固定期限合同,之后就可以提出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因此各个单位普遍地都延长了合同的期限。很显然,如果合同还是1年期的,那两年之后就需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了,而延长期限,比如是3年期,则要到6年后才需要考虑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事情。李辉所在的企业也同样如此。这使开除员工变得不再那么随意和容易,企业总是要考虑成本的,尤其是大规模的“换血”,在人力资源部看来,很是不可取。
无奈之下,李辉惟一的选择就是安抚众人,希望获得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办公室是透明玻璃的,只要在上班时间,他连只是做做愤怒表情以发泄情绪的机会都没有。最近,他甚至开始感觉笑得面部僵硬,而且私下里,人也越来越郁闷。但是,这种怀柔政策似乎也并不奏效。三个月过去了,他设想中的部门面貌始终连一点影子都不见,大家见了他依然是冷冰冰的,各项工作也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看到原来部门内的人,他才感到一点亲切。
心灵对话
李辉自述:
空降与升职我都经历过了,两种情况其实都属于“新任”,而对于这两类经理人来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与团队的磨合。“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我也曾觉得这样很是冷漠,但亲身经历下来,却觉得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每个经理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乃至喜好都千差万别,是不可能完全抹除的。而作为一个领队人,想法与规划能否真正得到贯彻,下属的执行相当关键。如果下属不顺手,甚至刻意地和自己作对,怎么可能保证劲儿往一处使?大家把精力都花费在这种相互的较量上的话,就自然不可能全力地对待工作。
所以,多数时候,新任经理人采取“换血”的方式肃清团队,并非出于个人利益,而是从全局着想的。大多情况下,一个部门的文化是很难改变的,“换血”甚至是惟一快速有效的方式。我有个朋友接替主管的职位,那个主管是很老好人的那种,他们公司也是有投资人投资,资金相对宽裕。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员工们每天只是想着钱,干起活来却拖拖拉拉。所以在这个朋友接手的前半年里,经常有人要求加薪。无奈之下他只有大规模招聘新人,逐渐将“老人”更替下去。现在,整个团队生机勃勃。
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换血”的成本大大增大,不是让那些“不顺手”员工更嚣张了吗?
员工自述:
我在这个企业已经工作8年了,可以说,至少在这个部门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该怎么做一个称职的员工。在这个部门,因为需要更多的工作经验,平均年龄相对大些,同事们多数是已经有家,有孩子的,不可能像单身汉那么拼命。更何况,工作并非只是拼命那么简单,需要更多的智慧。
但新任的经理显然不懂这一点,一上任就看谁都不顺眼,强迫大家都要跟着他的节拍走。大半夜的想起什么就打电话,而且根本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同时他对他原先所在的部门十分偏袒,我们都像“后娘养的孩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了。我们也承认,他之前带领的小团队做得不错,但那毕竟只是个小团队,现在部门规模不同了,业务也有所区别,他以前的那套方法完全照搬过来,未必有效。
尤其是,前段时间还听说他在谋划开掉这个、开掉那个,全部换成自己人。公司又不是他开的,我们也都是为企业立过汗马功劳的人,而且并没犯任何错误,凭什么他想开就开?以前我们跟着上任经理干得挺好的,当然,每个人的偏好和行为方式是不可能一样,但如果说要磨合的话,也不能都推到我们这一方,让大家集体去适应他一个人。
责任编辑:曉 庄
或许在将来会越来越难以运用。
“好,辛苦你了!我刚做这个职位,还希望你能多支持。”李辉满脸诚恳地微笑,“有任何问题,尽管随时联系我。”他对面前的下属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目送下属的身影彻底从走廊尽头消失,李辉才揉了揉笑僵了的腮,长吁一口气,心中暗暗叫苦:这种表里不一的状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李辉是个颇年轻有为的经理人,两年前跳槽到这个公司,任一个小部门的经理。因为表现一向出色,三个月前刚被提升到现在的岗位——大客户部经理,手下的“兵”由一个“班”扩展到一个“排”。
正式任职第一天,坐到了真正有门的独立办公室里,李辉的心情说不出有多好。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下一步,他更要抖擞精神,好好干出点名堂来,以证明自己,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先理顺团队。这一点,李辉自信已经很有经验,两年前,他刚加盟这个公司任小部门经理时,就曾遭遇过几个“刺儿头”的挑战,他们一是欺生,二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服他。但李辉很是不惧,在逐渐站稳脚跟之后,他迅速地做出了反击——清理队伍。
作为经理,想要挑出下属的毛病简直易如反掌,人力资源部也通常更维护经理的选择,因为显而易见,一个经理比一个普通员工重要得多。而且大家都是一年的合同期,合同到期自然解聘,不到期的,开除的赔偿款也很少,操作简单容易。随后,李辉又顺利地说服了两个以前的下属“弃暗投明”,前来支应。另外,又在人力资源部的配合下,招了两个新人,以充当“鲶鱼”。他心目中想要的团队面貌初现规模。
很快,李辉开始感觉自己的小团队用起来越来越顺手,也更有战斗力,部门的事务也正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有时回忆起来,他为自己的果断庆幸,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想要做对的事情,首先要找对的人。如果不是刚开始就整理了队伍,每天把精力浪费在内耗中,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业绩,更谈不上今天的升迁了。
在这次升职收拾办公抽屉时,李辉还意外地翻出了他两年前刚入职时的部门合影,看看上面的脸,多数都已经陌生了。他很是感慨、自得地笑了笑。
但是这次,李辉确实遇到了挑战。
刚一上任,李辉就感受到了不友好。不少前任的忠实拥护者习惯了前任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对李辉很是不屑。在此之外,更多的人作为之前同级的同事,现在成了上下级,心里也不舒服,阳奉阴违。尤其是两个小部门经理已经在这个企业工作了多年,俨然已经成了“老油条”,做事情从来不上心,而且永远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李辉其实老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但之前这不在他的所辖范围之内。现在,他真的不想再保持沉默了。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些“垃圾”先清理出去。他也坚信,这样对大客户部的整体发展必然带来拉动作用。
但这次李辉在人力资源部碰了一鼻子灰。
众所周知,新《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其中规定了如果员工已经连续两次签定固定期限合同,之后就可以提出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因此各个单位普遍地都延长了合同的期限。很显然,如果合同还是1年期的,那两年之后就需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了,而延长期限,比如是3年期,则要到6年后才需要考虑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事情。李辉所在的企业也同样如此。这使开除员工变得不再那么随意和容易,企业总是要考虑成本的,尤其是大规模的“换血”,在人力资源部看来,很是不可取。
无奈之下,李辉惟一的选择就是安抚众人,希望获得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办公室是透明玻璃的,只要在上班时间,他连只是做做愤怒表情以发泄情绪的机会都没有。最近,他甚至开始感觉笑得面部僵硬,而且私下里,人也越来越郁闷。但是,这种怀柔政策似乎也并不奏效。三个月过去了,他设想中的部门面貌始终连一点影子都不见,大家见了他依然是冷冰冰的,各项工作也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看到原来部门内的人,他才感到一点亲切。
心灵对话
李辉自述:
空降与升职我都经历过了,两种情况其实都属于“新任”,而对于这两类经理人来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与团队的磨合。“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我也曾觉得这样很是冷漠,但亲身经历下来,却觉得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每个经理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乃至喜好都千差万别,是不可能完全抹除的。而作为一个领队人,想法与规划能否真正得到贯彻,下属的执行相当关键。如果下属不顺手,甚至刻意地和自己作对,怎么可能保证劲儿往一处使?大家把精力都花费在这种相互的较量上的话,就自然不可能全力地对待工作。
所以,多数时候,新任经理人采取“换血”的方式肃清团队,并非出于个人利益,而是从全局着想的。大多情况下,一个部门的文化是很难改变的,“换血”甚至是惟一快速有效的方式。我有个朋友接替主管的职位,那个主管是很老好人的那种,他们公司也是有投资人投资,资金相对宽裕。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员工们每天只是想着钱,干起活来却拖拖拉拉。所以在这个朋友接手的前半年里,经常有人要求加薪。无奈之下他只有大规模招聘新人,逐渐将“老人”更替下去。现在,整个团队生机勃勃。
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换血”的成本大大增大,不是让那些“不顺手”员工更嚣张了吗?
员工自述:
我在这个企业已经工作8年了,可以说,至少在这个部门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该怎么做一个称职的员工。在这个部门,因为需要更多的工作经验,平均年龄相对大些,同事们多数是已经有家,有孩子的,不可能像单身汉那么拼命。更何况,工作并非只是拼命那么简单,需要更多的智慧。
但新任的经理显然不懂这一点,一上任就看谁都不顺眼,强迫大家都要跟着他的节拍走。大半夜的想起什么就打电话,而且根本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同时他对他原先所在的部门十分偏袒,我们都像“后娘养的孩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了。我们也承认,他之前带领的小团队做得不错,但那毕竟只是个小团队,现在部门规模不同了,业务也有所区别,他以前的那套方法完全照搬过来,未必有效。
尤其是,前段时间还听说他在谋划开掉这个、开掉那个,全部换成自己人。公司又不是他开的,我们也都是为企业立过汗马功劳的人,而且并没犯任何错误,凭什么他想开就开?以前我们跟着上任经理干得挺好的,当然,每个人的偏好和行为方式是不可能一样,但如果说要磨合的话,也不能都推到我们这一方,让大家集体去适应他一个人。
责任编辑:曉 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