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探讨。为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职业岗位 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为适应时代的呼唤,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为例,探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方针,努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对该文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有些院校过分强调面向一线技能,其后果是趋向于中职教育;也有些学校仅仅停留在表面,延续着传统的“本科压缩版”教育。出现这两种结局的主要问题是未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
由于当代知识型工作大量增加、工作范围更加宽泛,从具体任务(体力任务)转化为抽象任务(脑力任务),完成工作能多地依赖于个体的知识、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因此,当前高职教育主要从培养简单、重复的动作技能转向以培养复杂、灵活的智慧技能为主,从以培养再造技能为主转向培养创造技能为主,从训练技能提升为主到训练实践性的思考为主。而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更为如此。该专业主要应培养金融理财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 構建基于职业岗位的“两块四层一贯穿”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而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其职业性,因此课程体系应该基于职业岗位,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目前正逐步建立了 “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图1)。所谓“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是指由“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两大模块组成,分职业群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个层次,始终贯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主线。
依照学院人才培养设计整理思路,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结合职业岗位调研和分析该岗位的主要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任务,可以提练出该岗位应该具备的主要的职业能力和对应的主要课程(见表1)。
3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是贯穿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随着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必然需要发生变化。而其中的核心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运用操作有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针对该专业下的不同课程应该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基础理论课程(如经济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等)主要以案例教学形式为主,主要定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基础能力和素质;而对于职业能力类课程则应开发课程项目,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培养。
具体来说,个人理财是该专业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类的课程。根据相关岗位能力要求,根据面向的客户情况不同,可把课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教学任务:(1)单身白领理财规划;(2)年青夫妇三口之家投资理财规划;(3)而立之年小康之家发展理财规划;(4)退休安享晚年家庭理财规划。而对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则可分为:(1)证券投资基础;(2)综合柜台业务;(3)证券投资分析;(4)风险控制等工作任务。
确定好工作任务后,应按照“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以工作过程为线索组织好教学。
4 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环境
要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必须积极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4.1 调动校内资源,构建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把投资类的课程安排在证券模拟实训室,同理与银行相关的课程可安排在银行实训室。通过模拟工作环境,为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其次,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理财环境。通过建立理财中心。一方面,可以为部分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在校老师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场所。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力量,以理财协会为依托,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的方式,定期举办理财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
4.2 以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拓宽实践教学环境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首先,作为职业院校的优势是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而这正是企业所欠缺的地方。相应的,企业则拥有实际的理财工作人员。而这些实际工作经验则是在校教师所需要的案例。因此通过校企双方通过共同交流、共编培训教材等方式共同进步。其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为了获取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成为可能。最后,部分企业常常希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较好的社会形象。总之,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校企的共同利益点,实现双赢的格局。
注:此文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2—2013年教研教改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2012-42)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 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11.
[3]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关于制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2012.3.
[4] 张继明,朱磊.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5] 王春春.“2+1”人才培养模式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经济师,2009.8.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职业岗位 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为适应时代的呼唤,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为例,探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方针,努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对该文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有些院校过分强调面向一线技能,其后果是趋向于中职教育;也有些学校仅仅停留在表面,延续着传统的“本科压缩版”教育。出现这两种结局的主要问题是未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
由于当代知识型工作大量增加、工作范围更加宽泛,从具体任务(体力任务)转化为抽象任务(脑力任务),完成工作能多地依赖于个体的知识、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因此,当前高职教育主要从培养简单、重复的动作技能转向以培养复杂、灵活的智慧技能为主,从以培养再造技能为主转向培养创造技能为主,从训练技能提升为主到训练实践性的思考为主。而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更为如此。该专业主要应培养金融理财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 構建基于职业岗位的“两块四层一贯穿”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而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其职业性,因此课程体系应该基于职业岗位,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目前正逐步建立了 “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图1)。所谓“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是指由“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两大模块组成,分职业群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个层次,始终贯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主线。
依照学院人才培养设计整理思路,投资与理财专业(理财规划师方向)结合职业岗位调研和分析该岗位的主要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任务,可以提练出该岗位应该具备的主要的职业能力和对应的主要课程(见表1)。
3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是贯穿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随着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必然需要发生变化。而其中的核心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运用操作有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针对该专业下的不同课程应该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基础理论课程(如经济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等)主要以案例教学形式为主,主要定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基础能力和素质;而对于职业能力类课程则应开发课程项目,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培养。
具体来说,个人理财是该专业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类的课程。根据相关岗位能力要求,根据面向的客户情况不同,可把课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教学任务:(1)单身白领理财规划;(2)年青夫妇三口之家投资理财规划;(3)而立之年小康之家发展理财规划;(4)退休安享晚年家庭理财规划。而对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则可分为:(1)证券投资基础;(2)综合柜台业务;(3)证券投资分析;(4)风险控制等工作任务。
确定好工作任务后,应按照“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以工作过程为线索组织好教学。
4 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环境
要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必须积极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4.1 调动校内资源,构建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把投资类的课程安排在证券模拟实训室,同理与银行相关的课程可安排在银行实训室。通过模拟工作环境,为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其次,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理财环境。通过建立理财中心。一方面,可以为部分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在校老师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场所。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力量,以理财协会为依托,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的方式,定期举办理财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
4.2 以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拓宽实践教学环境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首先,作为职业院校的优势是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而这正是企业所欠缺的地方。相应的,企业则拥有实际的理财工作人员。而这些实际工作经验则是在校教师所需要的案例。因此通过校企双方通过共同交流、共编培训教材等方式共同进步。其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为了获取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成为可能。最后,部分企业常常希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较好的社会形象。总之,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校企的共同利益点,实现双赢的格局。
注:此文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2—2013年教研教改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2012-42)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 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11.
[3]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关于制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2012.3.
[4] 张继明,朱磊.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5] 王春春.“2+1”人才培养模式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经济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