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团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先锋组织,是校园先进性、文化性和创新性的代表。党团共建是在新时期下构建的一个新型的组织关系,同时也是增强高校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同样,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培养“四有”管理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开展高校精神和物质建设的首要及核心战地。我们应当在“党团共建”的基础之上,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在新时期下,在高校“党团共建”的指引下,建设一个有活力、有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干部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党团共建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336-01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希望,更是身负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篇章的历史使命。习总书记在对青年学生的讲话中谈到要努力争做一个具有“中国梦”的时代新青年,与此同时,各个校院也在积极开展“四有”人才的培养,“党团共建”更是作为一条连接着党建和团建的重要枢纽,在高校起着指导、引领、聚集思想潮流的作用,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设”落到实处无疑是校院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新青年中的领头羊,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校院对广大学生组织、管理不可缺少的中间力量,由此可见它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党团共建”的指引之下,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对其他在校青年学生进行侧面教育与影响,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结合“党团共建”,分析学生干部队伍困境
1.1 学生干部自身思想不够成熟。
虽然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在广大的学生当中可谓是佼佼者,不论是在自身综合能力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们都是班上同学的榜样。但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社会事件的正确认识与判断,而且这个年龄段的青年自控力还不够强,对自我意志的定力还有待加强,易被外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他们是优秀的共青团员,有些甚至已经是一名党员,但是对党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其主动性也不高,更不用说将其精神文化在同学身边进行推广。由此可见,学生干部思想的不够成熟,在“党团共建”的大背景下不利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2 缺乏一套在“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建设规划总思路。
学生干部作为高等院校发展的一条活力生命线,应该定期并科学的进行人才资源的规划。现在我们往往只在乎任职干部工作情况,而忽略对后备人员的发掘与培养。只有重视后备力量的指导才可以更好的对学生干部梯形建设,更好地避免在干部任期结束时出现中间断层现象。同时,可以建立一系列对学生干部客观评价的体系,可以定时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其精髓传达到各个小班集体,并采用不固定形式调查和收集工作开展的基层建议。“以点带面,以线带体”,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二、“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的更新与补充
2.1 把牢方向、创新手段,将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以立体化德育為手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并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平台;以党团组织生活为阵地,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等新时期下党中央报告。基层党组织紧跟党中央的领导,在党组织生活的引导下,开展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发展“党团共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通过开展诚信、感恩等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活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提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2.2 齐心协力、贴心关怀,营造轻松管理育人氛围。
在“党团共建”下,我们要从传统教育模式的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逐渐过渡到注重文化育人环境建设。学生干部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其精神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不能在把他们当做管理的工具,要多多开展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温馨融洽的精神文化氛围,创造出师生家庭般亲切和睦的环境,使其身心得到开拓,让他们在活泼向上的文化教育环境中懂得汲取工作经验。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注意活动“前有策划,后有总结”。策划和总结都需要详细,指出成绩,更要剖析不足,不断积累精神财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工作的不断提高,更有益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
2.3 在“党团共建”下,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其精神财富。
学生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注意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结合“党团共建”开展一系列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干部带动身边的同学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向社会,积极调动学生干部的主动性,自觉参加社会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帮助身边的人一同快乐成长。通过形式多样的培养体系,到达教育和锻炼的目的,同时还要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中,明确提出当下的发展新计划,做到党团共同培养、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预期新希望
“党团共建”下,校院培养和建设一支有组织、有朝气的学生干部队伍任重而道远。新时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不仅要在“党团共建”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其核心思想,真真正正将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而且还要培养每一个学生干部不断地思考学生干部队伍发展要求、方向和目标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孟鹏.浅谈高校学生会干部培训 [J]中国成人教育 2008,(4);
[2]、姜海波.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转分析及建设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7,(6);
[3]、朱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58—60;
[4]、赵婀娜.清华大学生开展特色鲜明的学生党建工作.党建网.20lo-ll-26;
[5]、高瑞春.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容及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关键词]高校 党团共建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336-01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希望,更是身负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篇章的历史使命。习总书记在对青年学生的讲话中谈到要努力争做一个具有“中国梦”的时代新青年,与此同时,各个校院也在积极开展“四有”人才的培养,“党团共建”更是作为一条连接着党建和团建的重要枢纽,在高校起着指导、引领、聚集思想潮流的作用,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设”落到实处无疑是校院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新青年中的领头羊,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校院对广大学生组织、管理不可缺少的中间力量,由此可见它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党团共建”的指引之下,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对其他在校青年学生进行侧面教育与影响,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结合“党团共建”,分析学生干部队伍困境
1.1 学生干部自身思想不够成熟。
虽然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在广大的学生当中可谓是佼佼者,不论是在自身综合能力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们都是班上同学的榜样。但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社会事件的正确认识与判断,而且这个年龄段的青年自控力还不够强,对自我意志的定力还有待加强,易被外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他们是优秀的共青团员,有些甚至已经是一名党员,但是对党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其主动性也不高,更不用说将其精神文化在同学身边进行推广。由此可见,学生干部思想的不够成熟,在“党团共建”的大背景下不利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2 缺乏一套在“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建设规划总思路。
学生干部作为高等院校发展的一条活力生命线,应该定期并科学的进行人才资源的规划。现在我们往往只在乎任职干部工作情况,而忽略对后备人员的发掘与培养。只有重视后备力量的指导才可以更好的对学生干部梯形建设,更好地避免在干部任期结束时出现中间断层现象。同时,可以建立一系列对学生干部客观评价的体系,可以定时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其精髓传达到各个小班集体,并采用不固定形式调查和收集工作开展的基层建议。“以点带面,以线带体”,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二、“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的更新与补充
2.1 把牢方向、创新手段,将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以立体化德育為手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并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平台;以党团组织生活为阵地,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等新时期下党中央报告。基层党组织紧跟党中央的领导,在党组织生活的引导下,开展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发展“党团共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通过开展诚信、感恩等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活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提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2.2 齐心协力、贴心关怀,营造轻松管理育人氛围。
在“党团共建”下,我们要从传统教育模式的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逐渐过渡到注重文化育人环境建设。学生干部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其精神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不能在把他们当做管理的工具,要多多开展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温馨融洽的精神文化氛围,创造出师生家庭般亲切和睦的环境,使其身心得到开拓,让他们在活泼向上的文化教育环境中懂得汲取工作经验。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注意活动“前有策划,后有总结”。策划和总结都需要详细,指出成绩,更要剖析不足,不断积累精神财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工作的不断提高,更有益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
2.3 在“党团共建”下,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其精神财富。
学生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注意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结合“党团共建”开展一系列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干部带动身边的同学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向社会,积极调动学生干部的主动性,自觉参加社会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帮助身边的人一同快乐成长。通过形式多样的培养体系,到达教育和锻炼的目的,同时还要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中,明确提出当下的发展新计划,做到党团共同培养、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党团共建”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预期新希望
“党团共建”下,校院培养和建设一支有组织、有朝气的学生干部队伍任重而道远。新时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不仅要在“党团共建”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其核心思想,真真正正将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而且还要培养每一个学生干部不断地思考学生干部队伍发展要求、方向和目标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孟鹏.浅谈高校学生会干部培训 [J]中国成人教育 2008,(4);
[2]、姜海波.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转分析及建设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7,(6);
[3]、朱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58—60;
[4]、赵婀娜.清华大学生开展特色鲜明的学生党建工作.党建网.20lo-ll-26;
[5]、高瑞春.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容及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