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装置的可能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b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今日美术馆迎来了艺术家刘韡短暂的展览《万物》,展览时间仅有7天,布展和筹备的时间却达4天。所展出的作品都是由手工组合而成,原材料经长途运输而来,是大批废旧家具、门框、木材和螺钉螺母一类的工业配件,刘韡和他的助手拆卸了这些废旧物资,再将其组合成新的样貌。这组大装置在13米高的展览空间中顶天立地,搭建在高出地表的铁架子和木台上,有如哥特式教堂塔顶的尖顶,每一个立面都如同不停变化的万花筒,向内又延伸出许多层次。没有任何图案,颜色单调,保持着废旧木材的本色—有着20世纪80年代意味的淡淡油漆绿色、原木色。你很难用语言描述它的样子,大概因为它不像实际存在的任何物体,只是怪诞地矗立在展厅中。
  
  看不懂的展览
  来观展的照例是艺术圈内人,知名收藏家、画廊老板、策展人、批评家、行业记者或者艺术家的朋友。大家聚集在尖塔的四周,客气地谈笑,偶尔有窃窃私语,“你看得懂吗?”“我看不懂。”但是没人会当众提出这个扫兴的问题。如同很多艺术展一样,新闻稿写得很玄,充满了虚词,比如,“展览是艺术创作抵达的位置还是一个并不确切的思考和行动的起点?”提出问题,并不回答,即使通读好几次,也无助于理解这件装置。
  策展人郭晓彦必须承担解释它的义务,她说,这是一件“见微知著”的作品,你大概能明白,这作品务虚,没有实际的所指。我带着疑问来到艺术家本人面前,却发现他也没想好该如何解释。刘韡为他太过跳跃的思维抱歉,并且告诉我,他相信,表达是一种伤害,艺术家并不需要所有人的理解,只要作品的逻辑足够强大,这件作品就具有美感。外籍评论家Chris Moore则把刘韡的展览作品归入这样的行列:艺术家曾经如日中天,而此时,创作“正日益稀松平常。”他所指的如日中天的艺术家,包括了国内做观念艺术的不少名人,张洹、杨福东、邱志杰、没顶公司。
  艺术家选择装置,也许从一开始,就该知道大众的理解,并不是可以预期的项目。1998年,刘韡放弃了自己在《北京青年报》的稳定工作,选择成为全职艺术家,和很多专注于绘画的艺术家不同,他选择的是一条艰难的路。
  他告诉FAMOUS记者,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在那种体制中,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直到2003年,他才卖掉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收藏者是乌利·希克,这个瑞士人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大的藏家,一度,他的眼光就能左右一个中国青年的艺术前途。刘韡卖掉的第一件作品叫《福音》,全由木头构成,有七八米长,刘韡说,希克看到这个作品没多久,就敲定了购买,价格不贵,但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鼓励,那时他还年轻,也并未成名。希克的收藏是个良好的开端,如今,人们对他的形容,已经是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的领军人物。
  这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狂飙阶段,资本的力量成为所有艺术家无法回避的话题,刘韡也有过迷茫,但他说,自己绝对反对村上隆那种创作方式,追求大众知名度,完全错误。“艺术本来就不是纯大众的,你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大众的呢?一个设计师的作品都不一定被大众接受,所以根本不要费这个力气想去把这条路打通,你要打通的话,只有可能是你错了。”
  
  孤独生长的装置
  如果一件作品让所有人看不懂,那么它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费解本身就能够具有意义?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当然,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也是无法回答的。比如成本问题,细心的人可以为这个展览算一笔账,装置的总造价,在30万元左右,这还不算美术馆的租金和其他筹备宣传费用,展览的展期短暂到不足一周,观众有限,并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到。地点选择较权威的当代美术馆,而不是画廊,至少,这在艺术家的履历表上,将是一次“进入美术馆”的展览,一次个展,分量和只在画廊举办的、或者参与美术馆中的群展自然不同。
  一个策展人坦白说,“大家都知道,刘韡前几年画卖得很好,他不是直接拿这些作品去卖,他有别的作品去支撑市场,或者说是满足市场需求。但是这些东西是他的符号资本,毕竟,这是个学术性的展览。”他说,类似这样艰涩的展览,可以说是一种市场怪现状,很多艺术家也身处其中,他也强调,“但这不是一个要紧的问题,美术馆就是要做这个,美术馆如果像画廊一样就没有意义了。”
  在这个一切皆市场的时代,选择装置的艺术家同样更要面对柴米油盐,工作室的成本维持。但没有受众、难以理解、仅仅为了积攒学术成本的展览究竟有什么意义?
  艺术圈的现状告诉你,有,很有,这是看不见的资源,为此的花费一定会值回票价,装置的巨大体量本身就具有意义,是其他如行为、影像所不能达到的。这便是国内装置艺术面临的现状,艺术家在市场与学术之间保持艰难的平衡,一方面,艺术家需要一些市场表现更好的作品支撑他的开销,另一方面,费解的装置作品支撑他的学术声誉,于是装置变成了孤独生长的奇兽,它被培育出来,只是为了说不清的目的。
其他文献
飞机即将降落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这让人有一丝恍惚,怀疑自己是否在一场梦中:因为眼前的景色像极了一幅油画—碧蓝的大海上,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朝不同的方向前行,劈开白色的水浪,反射着午后金黄色的阳光。一切好像定格了,连飞机也好像悬在空中,凝固在那个美丽的瞬间一样。是错觉。海面太过风平浪静,飞机离地面尚有几千英尺,一切便看来如此。然而这对于釜山的第一印象却是对的,那是一个闲适的海边城市,它安静,它阳
期刊
每个男人都曾有一个当英雄的梦,或者你的老公要不就是男朋友也曾妄想着穿上紧身衣戴上头盔去维护世界和平。尽管时过境迁,一部《复仇者联盟》也正让我们的高科技大侠梦开始复苏。是要像超人一样上天入地,还是像蝙蝠侠那样做个不务正业摸黑抓坏人的另类富二代?为了解决你的疑问,我们拉来了饰演超级英雄的明星、电影导演还有漫画和DIY达人们,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时候,英雄就在身边。  英雄不问出处  4月11日,北美观众
期刊
在接近一个多月的走访和观察中,调查的同行们或许很容易产生一种感觉,离现实真相越近,就离舞台上的赵本山越远。当我们试图请央视的一位资深评论员,就赵本山与春晚,与央视,彼此成全的关系来发表看法时,他推了:“赵和我们央视关系特好,这边没人愿意出来谈他。”  稍微上点岁数的观众,不会忘记赵本山1982年的第一个出镜小品《摔三弦》,正是因为那部戏而“一摔成名”,考入铁岭县剧团,接着便是那段在1987年著名的
期刊
双脚扎在泥土里的赵本山开始了拔足狂奔。  俨然已有一个娱乐帝国的他,依然在开疆扩土,横扫中国。不久前,投资6亿,泰山脚下,又一个刘老根大舞台扎根。  有象征意义的地段对赵本山始终有着别样的吸引力,比如沈阳故宫,比如北京前门,比如曾经天子朝拜的泰山。  这不仅仅是承认,还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当然,更是赵本山身份和资源的象征。  他会津津乐道于海南博鳌论坛的演出,那是一个世界级的舞台,也常常提起台湾
期刊
20年,从一个走街串巷、食不果腹的民间艺人,到名闻天下的演员,再到如今描画出庞大的演艺商业版图,赵本山着实不易。明星、后备人才、全国连锁剧院、电视剧,乃至到广告、衍生商品开发、旅游和前文所述的教育、地产,这条商业价值链自此风光无限。  ◎1990年  赵本山开始迅速在全中国走红。但他的商业远见和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1993年  赵本山注册成立“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公司虽然被冠以 “艺术开
期刊
因《盗墓笔记》系列小说而名利双收的南派三叔,眼下有了比吃中药和玩鱼缸更紧迫的事情,那便是打理自己的杂志《超好看》。据说这本以悬念、奇幻、科幻小说为主打类型的连载类刊物,首期即印50万册,而当年郭敬明的《最小说》第一辑卖30万册已经是很热销的数字了。    南派三叔称《超好看》的灵感来自于韩寒,是《独唱团》让他知道,原来杂志可以这么办。看来在郭敬明的商业与韩寒的文艺之间,南派三叔应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期刊
虹影和尹丽川都是那种罂粟花一般的女人—都曾被冠以“美女作家”的称号,但同时备受争议。虹影的小说《K》因为对情色的大胆描写,以“淫秽”为由被法院判为禁书,而尹丽川曾是“下半身”诗歌团体的主力团员,“我裹在超短裙里的下半身从容/我没有穿内衣的上半身也从容”。  当年,她们把自己的大照片印在书的封面上,被一些老派的人讥讽,但现在,这些已不成为一个问题。在时代的浪潮中,她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敏感和尖锐,以一
期刊
装置对真正的藏家来说不是问题   郭晓彦,本次展览策展人,   民生现代美术馆首席运营官  FAMOUS:普通观众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装置?  郭晓彦:作品创作的时候是介入现实的,但创作出来之后,对普通观众来说,就是抽象的,比较艰涩的,这个现实是被艺术家消化过的。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被这种现实再重新制造出来,可能你会觉得这比现实更真实。  FAMOUS:这样的大型装置可能只适合美术馆的体量,普通人可能根
期刊
近日,刘老根会馆各种负面新闻频传,对此,赵本山回应:“开始自己也很闹腾。但我自己想得很开,我不需要做违法的事情。”沈阳、北京、海南、泰安……剧院离人们越来越近,但价位和姿态离群众可能越来越远。    8月16日,北京刘老根大舞台正式开业。前来捧场的嘉宾阵容异常豪华,宋祖英、成龙、章子怡……此外还有穿着军装出席的杨利伟以及被赵本山用私人飞机接来的张柏芝。  盛况之下的“刘老根会馆”却引起一片质疑声:
期刊
绿色二人转的概念、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以及本山大叔代表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质朴”身份都成了贴在“刘老根大舞台”上的标签,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来自各地的信息和疑问也向我们揭示出了“刘老根大舞台”红火背后的另外一面。    沈阳 旗舰店票不愁卖  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是赵本山旗下最红火、演员阵容最强的二人转剧场,也是全国7个剧场中所有权属于赵本山的唯一一个,被称为旗舰店,距离沈阳故宫只有几十米,是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