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刻师:刀尖下的舞蹈

来源 :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味冰说自己有过很多身份:政协委员、国民党员、居士、民革书画院副秘书长等等,人际关系也是“老少通杀”,因为他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外面的位置”,没思想没要求没渴望,就会很简单。
  契刻师的生活
  步伐依着手机那头的指示停在小巷深处的一套老式的居民楼前,边根据无线通讯判断电话那边人的性格和模样,边揣着忐忑的心爬上了六楼。
  未等敲门,杨味冰早已嘱咐爱人打开房门,家里有客正待离去,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被屋内古气满溢的陈放物夺去了矜持:不说书房,就连小小厅堂都被挂画、雕刻、木联等“侵占”殆尽,四面八方涌出的陈木气息让刚被烈日侵袭的身体逐渐淡定下来。
  显然杨味冰不是个客套之人,他并未留意到我因为有客在而露出的尴尬之色,送完客后,只是说了句,“怎么还不坐下来休息?”
  到了书房,我随意挑了个竹椅坐下,杨味冰准备席地而坐,后来又觉得短了礼数,便在我对面的竹椅上坐下,他后来提到是因为自己有不定期打坐的习惯。
  杨味冰的祖父以前是办私塾的,书房的一面墙上还摆放着祖传下来的私塾木门,所以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可以说深入基因,“从小不背三字经和弟子规就要挨爷爷的打。”
  杨味冰爱传统文化,尤其爱书法,即便早已见识了那么多名家大师的书法作品,他对祖父的笔墨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情结,“就在昨天,我还在看祖父给我留的信。”
  在交谈的过程中,总能感受到杨味冰身上严肃与戏谑交织的特质,本来思绪还沉浸在对往昔的追忆中,不一会儿他又能从里面跳出来,然后用世俗的东西把上一种情绪轻轻抹去。
  说起对雕刻的喜爱,杨味冰的经历颇具戏剧性,但其中也暗含着某种必然性。“初一那年,语文老师要在班上找一个人刻奖章,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字写得不错,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章刻完之后,杨味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很大的认可,眼看着每个人作业本上都有自己刻的章,他内心生出莫大的自豪感,而那个印章也成了他生命中的勋章。
  随后,雕刻变成杨味冰重量级的业余爱好,平日里他会找一些青砖之类的载体进行字或图案的雕刻,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杨味冰伸出双手,十个指头都写满了刻痕。
  然而,那个年代的兴趣通常很少能直接发展成事业,用杨味冰的话说,“从学校出来,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后成家,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很少有如八零九零后般自如的选择。那时候,模具设计出身的他一边干着专业内的活儿,一边还接些美院的私活儿,多是做装潢,期间免不了用到他最擅长的雕刻手艺,一方面既是自己的爱好,又能挣不少外快。
  如果不是天赋释放出巨大能量,吸引有着充沛精力的杨味冰跨越生存圈,走向更为真实的生活,那么他的人生履历基本上就可以在此定型了。但事实是,他走出来了。
  雕刻在别处
  1991年,故宫内,杨味冰目不转睛地盯着极具震撼力的牌匾,内心生出一种望尘莫及的敬仰感。“小伙子,喜欢吗”,一位扫地老人的寒暄把杨味冰拉回现实,他答道,“喜欢啊”,老人无奈地摇着头说,“可惜现在这个都没人搞了啊。”
  老人的叹息深深地攫住了杨味冰的心,“当时我就有一个感觉——我要以此为业了。”
  广观雕刻界,其涉及的雕琢范围极广,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整个大千世界,但对于杨味冰而言,唯有书法,才是他的最爱。“可能是我跟字有缘吧,我祖父曾像鲁迅一样弃医从文,就连祖传下来的药本和膳本都是他亲自手抄的。”
  之所以想把书法用雕刻这种艺术形式保留下来,除了杨味冰自幼习书的优势外,还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如果是雕花,雕三朵或四朵都不会出现错误,但作为书法,即便是一点打错了,它就不够味道了,所以它对书法精气神的要求是很高的。”
  书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比如对笔韵的把握,尤其是当工具由毛笔变成了小刀,一丝一厘的偏差都会让书法立即死掉。
  90年代初,杨味冰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到处游走,他说游走之意义在于,以前是见世面,观风景、赏人文,最重要的是看别处的牌匾和契刻,看到好的东西就拍回去自己雕;现在出游则更多是找差距,对比自我与外界。
  “当时流行这么一句话,你带着你的笔,带着你的刀,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每个地方都会给你不同的灵感和体悟。”而这种精神的流浪,或许是每个艺术家都会经历的修炼吧?
  谈及触发灵感最深的地方,杨味冰脱口而出,“故宫。”那里留着前朝代最为精致的牌匾,相传清代的造办处(即现在的工程处)当时把全国最顶尖的雕刻师都召集了过去,并以杀头罪胁迫,“所以他们是在为生命而创作,那些东西的精致度你是没法想象的,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限”。
  而成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甚是丰厚的大都市,也给杨味冰留下深刻的印象,“那边的人不浮躁、很平和,那边的门面、牌匾都是非常讲究的。”也许是因为见过太多劣等契刻,才使得他如此青睐这座城市的“认真”罢。
  除故宫外,能给杨味冰以艺术上灵感的地方还有苏州的陵园,那里有保存得很完好的优质古老雕刻,也有那种直接用印章喷漆的劣等品,看着两者之间鲜明的对比,杨味冰内心不禁生发出一种强迫感——“我要改变它们。”
  雕刻自我
  对于劣质雕刻的取代强迫症,与其说源于一个艺术家的苛刻,倒不如说是如此劣等货色彻底打破了杨味冰心里的底线。“品质、内涵差异太大了,它们对书法艺术根本就没有一种还原,就更别谈那些精气神的东西了,那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它们留给后人的只有遗憾。”
  去年年底,晴川阁内的牌匾《晴川阁修复记》(张舜徽)焕然一新,无论是字体还是排版,较之以前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这一工作的主刀者就是杨味冰,他是在参观时发现牌匾的诸多问题的,一是书法并未尊重原作者,二是版式也没有排好。
  “其实对于雕刻艺术我一向奉行‘融古入今才能推陈出新’,先把古人的书法研究透了,才能在最后形成自己个性的东西”,在杨味冰看来,无论是书法还是其他传统文化,都应该先“承”后“传”,就像国画大师张大千,最开始都是模仿一些大师作画,等把他们每位大师的特色都吃透之后,自己才脱颖出来成为大家。
  所以在去完成古人的东西时,杨味冰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尊重原作原貌,而关于这一点,做模具设计出身的杨味冰还是有很大优势的,“我在24岁时拿到武汉市模具大赛的金奖,这为我以后设计制作中的精良度奠定了基础。”
  在杨味冰两本厚厚的作品收藏夹里,我们看到了他在不同时期的契刻侧重点,其中包括中学时期的印章、中等业余时期的木刻、专业经营时期的牌匾和对联等等。而每一件作品都是他根据具体的地点、作品载体的大小以及环境等因素创作而出的。
  在为巴山夜雨老茶馆制作牌匾的过程中,杨味冰想要体现老茶馆的沉稳大气,使用的是阳刻刀法,其苍劲的圆润感显露无遗,霸气外现;而与之相应的对联由于字比较小,用的是阴刻,阴阳互相映衬恰到好处。
  还有一部分作品,不是典雅环境的装饰物,也不是精美绝伦的典藏品,而是从艺术的角度反映了杨味冰的人生感悟:比如他雕刻的“祈福”二字,底板上刻有各种丛林要则,意即为人处世的方式,在他看来,厚德藏福,有德才有福,而后面的丛林要则就是教导人们德性的;还有“悟”字,它镶嵌在四条宽窄相间的空条纹理里,寓意当你的思想开阔了、放下了,你就悟道了,当你的思想钻牛角尖,你就狭隘了;而以水为背景的“静”字,更是让杨味冰心里对于“动中有静”的审美一览无余。
  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杨味冰认为自己应该在传统文化这一块下足功夫,因为他深知,内容是契刻的灵魂,人们从内容上汲取营养,而从雕刻这种形式上获得美感。
其他文献
就如同一个太过美好的梦境,梦里有葱郁的绿色森林,有无人踏足的灰色石阶,有静谧如镜的蓝色水面,还有带着好奇而来的梦旅人。  和莎士比亚笔下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梦境无关爱情,因为,故事的主角就是服装。  时装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种表达、空间和权利,新兴的设计们深谙这一点,他们相信,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  这些来自东方的新生设计力量,年轻,富有创造力,能在中西时尚文化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外套和连
期刊
如果想象在一片新大陆上,建立一个新国度,均等地收纳进世界各地居民,他们携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而来,那么动用我们正常的理智,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这个新国度结合力不强,其中的国民没有共同的历史,因而没有共同的情感、特征和精神,也没有对历史共同的荣誉感和悲怆感,可以说历史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最基本的情感。  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往往启蒙于课本,定型于印象,很少有人能跳出课本设置的历史
期刊
毫无疑问,微单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相机产业格局。  微单被赋予两个意思,微即微形小巧,单即单反相机的画质,全译为该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的画质一样。这个概念是索尼公司提出,主要针对中国市场所使用的商标。  自从2008年9月,松下推出首款单电相机Lumix G1以来,短短4年的时间,各大品牌陆续推出这种小巧、可更换镜头的相机,彻底冲击了单反和卡片机市场。  微单的专业性和便携性,弥补了单
期刊
世间万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在时间的变迁中赋予设计师们无限的灵感。对于珠宝设计师而言,就是在奢华材质的精巧中,再现一个微观的生物世界。  2012年是回归之年,无论是伸展台上所预测的流行趋势,还是配饰精心的点缀,无疑不向经典致敬。Missoni出品的顽皮猴子吊坠珠宝耳环,Versace的海马珠宝戒指,Lanvin的立体蛇形珠宝项链……在2012的流行秀场里,这些造型迥异的配饰,为服装点睛,扮演着
期刊
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分级趋势,即便是总体平平的氛围也无法阻挡顶级拍品的一路飙升。在拍卖行里还是惯例:只要东西好,价格都好商量。当地时间5月2日,享誉世界的表现主义代表画家、挪威的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1.19亿美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单件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新纪录。这幅以色粉所绘的第三版《呐喊》以5000万美元起拍,仅仅一刻钟后被一名神秘的电话竞价者拍走。  关于《呐喊
期刊
们总在电影中看到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必然有一杯美酒相伴,像007詹姆士·邦德手上的伏特加马天尼,汤姆·克鲁斯像杂技一样让人眼花缭乱的鸡尾酒调制特技……鸡尾酒文化在国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进而在全球盛行。  在欧美国家,利用节假日在家开个鸡尾酒Party是个很平常的事,鸡尾酒的起源有着丰富多样的版本,但无一例外的都印证了人们对鸡尾酒这一伟大创造的喜爱。  鸡尾酒的命名也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植物名、
期刊
现在把汉口的文化归之于码头文化的说法很盛行。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两江三镇都是靠码头相联的,也是码头,把汉口与全国各地联系了起来。码头本身并不能称之为文化,但因码头而生的诸多民风习俗和因此带来的地域特征在人们性格中的表现才是文化。码头文化,自然便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  武汉的码头兴盛是从漕运和淮盐开始的。漕运是和漕粮联系在一起的。漕粮,简而言之,就是由水路运往
期刊
在顶级跑车的竞争之列中,兰博基尼从1963年品牌诞生之日开始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法拉利。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兰博基尼必须占据优势,因此兰博基尼 Aventador LP700-4便在圣城罗马诞生了。凭借强劲的动力性能以及出色的轻量化工程设计,Aventador LP700-4无疑已经在这轮超跑的竞争中稳操胜券了。  低矮的车身、剪刀门、遍布车身四周的巨大进气口以及玻璃下一览无余的发动机,依然是人们所
期刊
丹枫白露总经理邓旭先生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酒店人。在酒店行业就职已经有二十多年。对酒店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经营理念。他每天不习惯坐办公室,喜欢在酒店大堂关注南来北往的客人,喜欢与酒店的客人沟通、谈笑,他说“这种关注和关心就是丹枫白露的待客之道。”  武汉首创24小时入住优惠计划  采访的当天下着大雨,我们在酒店大堂咖啡吧进行采访。邓先生是位非常懂得享受的生活家。除了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才会在办公室里
期刊
创业伊始,徐争鸣只知道自己想干实业,因为他认为中国必是实业立国,加之在红桃K工作时接触到养生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领域,他敏锐地觉察到,“民族的,其实也是世界的。”  中医遇上黑木耳  记得美国某国防部长曾说过,任何事情抓两点,一是需求,二是满足需求的技术。对于在保健市场摸爬滚打了五年的徐争鸣来说,他深知亚健康社会的人们对于养生服务的需求之大,但也很清楚自己缺的是与之相匹配的技术。  2000年,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