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0日,百事中国公司(下称“百事公司”)向员工发放《关于正式员工保障方案的公告》,提出了三种方案。核心意思围绕是否愿意留用和如何获得经济补偿。
百事公司发布公告前的11月28日,本是成都百事全体员工要求百事高管予以回应的最后期限,当时没有等到百事公司回应的员工,已经寻求工会的维权途经。
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成都市总工会举行了沟通会。会后,成都百事维权人员呼吁各地灌瓶厂成立自己的工会和职工代表小组,求助于当地总工会或相关部门,并称市总工会明确支持维权活动。
双方僵持已久,这场持续了近二十天的维权活动将如何告终?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百事公司提出的三种方案,还需要跟基层员工进一步沟通,大家讨论之后会作出最有利的选择。该人士透露,现在沟通还没有进行。
百事公司作为外资企业,在并购一事上遭到中方员工的抵制,而反观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活动,同样屡屡遭遇西方工会的种种压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这场中外的碰撞之中,怎样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中国工会需要从中汲取经验,三思而行。
百事维权潮
11月4日下午,康师傅控股(0322.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PepsiCo出资其于中国饮料装瓶业务的全部权益予康师傅饮品控股,并透过持有康师傅饮品9.5%权益换取间接持有康师傅饮品控股5%权益,构成本公司进行的一项收购及一项视作出售的事项。”
随后,百事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和讨论。11月6日至8日,百事高管带领团队到6个大区(Cluster)做巡回沟通。11月9日百事中国旗下24家灌瓶厂总经理出席在总部召开的TOP100大会,讨论此次跟康师傅联盟的影响等事宜。
11月11日下午,按照总部要求,各地灌瓶厂的全体员工开了正式的电话沟通会。至此,各地灌瓶厂的全体员工正式得到公司被收购的通知。而此时,维权活动已在萌芽状态。一位百事员工表示,“尽管11月4日百事和康师傅都宣布了此消息,但是百事灌瓶厂的广大员工都在等待总经理带回的进一步关于员工处置的消息。直到11月11日,总经理从上海返回,没有带回实质性的承诺,且等到正式宣布的消息后,就开始群情激愤了。”
之后两天恰逢周末,经过消化和酝酿,14日百事员工正式统一的维权活动开始。
自11月14日开始,通过停工休息、递交请愿书、召开内部会议、成立维权小组等多种方式,多地的百事员工开始了维权活动。
对于之后的安排,日前,百事公司成都维权活动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称,“当然是向全国总工会,包括劳动局提出申述之类。但是现在还没统一最后的步骤。”11月28日,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以及员工代表小组成员与成都市总工会就该次百事员工维权事件进行沟通。
11月30日,百事中国公司针对员工诉求提出三种保障方案,双方目前尚在协商之中。不过,现在双方都不愿意长久僵持下去,最终希望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得到解决。
另外,百事灌瓶厂员工还表示,“目前员工的诉求非常凌乱。我们现在需要集中成一个声音,一个诉求,让公司、政府、媒体都一目了然,这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争议的焦点
纵观此次百事员工的维权活动,员工事先未被告知公司将被收购和员工真正的诉求在哪里一直是争议和关注的焦点。
自维权活动开始,“未被提前告知收购事宜”一直是令灌瓶厂员工怒火难息的重要原因。一位百事员工告诉记者,“总部、6个大区域(Cluster)以及灌瓶厂的总经理们和直接下属们是在11月4日下午5时参加的员工沟通大会上获得的这一消息。其他人是在此之后,通过内部通告获得的。而对于不同地区,员工得到的正式通告的时间不同。广大的灌瓶厂普通员工,应该是在11月11日的电话会议上得到的正式通知。”
对此,法律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公司方面忽略了劳动者的知悉权和建议权。对于公司并购行为,中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工会法》等法律中都规定,“应当听取职工意见、应当经过工会同意”,但是对不征求或不采纳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责任都未作规定,致使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但也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公司并购涉及到秘密协商,如果事先广泛征询意见可能会造成泄密。
维权活动已超过两周,员工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是安置问题、经济补偿,还是其他?从目前百事公司发布的三种方案可以发现,主要是围绕工作稳定以及经济补偿问题。
百事公司声称,员工可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以往服务百事的年限继续累积,继续履行现有合同,一切照常。对联盟有疑虑的员工,可在交易完成后,获得对百事以往服务年限支付补偿的方案,同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对公司心存疑虑,不愿留用的,可在拿到补偿后离开。
百事公司还是希望能够挽留人才,在提出的方案中强调,对联盟有更多信心的员工,可在交易完成12个月后,获得对百事以往服务年限支付百事标准的经济补偿金的方案,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当然,未来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将重新开始计算。如果拿到补偿金后不愿意留用的,可以辞职。
但也有内部员工认为,此次维权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得到经济补偿,而是希望“百事收回申请,联盟不要发生”,该员工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人担心和恐惧的是被卖掉且被康师傅接管,而不是希望拿到赔偿另找工作。”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在百事原有的框架内获利最大的人可能才是此次维权中呼声最高的,因为并购后原本的体系会被打破,这部分人是最大的损失者。
海外并购“工会门”
此次百事维权活动中工会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但较之西方工会组织的力量,仍显薄弱,对于西方工会,曾被形容为“强势而不近人情”。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工会压力”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在工会组织健全、依法独立运作的国家,工会组织的力量十分强大,对并购后引发的裁员、降薪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督机制十分严格,其态度甚至可以左右跨国并购的成败。
TCL集团(000100.SZ)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业务和DVD业务,组建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TE)。此后,TCL集团在整个重组的过程中支付了巨额的人力成本。针对与工会谈判的艰辛历程,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两年的时间都没有和工会达成一致意见,甚至到2006年5月份时情况都无法控制。”
2007年4月,由于欧洲业务持续亏损,TTE欧洲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然而,等待TCL的却是一纸诉状。2010年TTE欧洲公司清算官将TCL告上法庭,就TCL多媒体等非法侵占或转移该公司客户及无理取得雇员保存计划等提出索赔诉讼。
2011年3月10日,法国南特商业法庭对此案做出初审判决,TCL集团面临着约合人民币2.11亿元的巨额赔偿。
在整个过程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中方公司就劳动条件、薪酬、福利、雇佣和解雇的规则等问题进行谈判,为员工争取最大利益。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西方工会组织与雇用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对各级各类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这也保障了工会能更好的履行职能。
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下称“双龙汽车”)时则遭遇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2005年1月,上汽集团成为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接踵而至的却是上汽集团深陷与双龙汽车工会纠缠的泥淖之中长达4年之久。直至2009年韩国法院宣布双龙破产,上汽集团不断减持双龙汽车股份,资产减值损失约30.76亿元人民币。双龙汽车工会组织的罢工、游行最终令上汽集团的前期投资付之一炬。
诸如此类的案例颇多,反映出的是海外工会的组织力量。这不仅源于西方工人百年奋斗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保护劳工权益法制健全的体现。此外,在许多国家,工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工人的选票方面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它们可以通过政治活动巩固自身的地位。
反观中国的工会组织,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却很难发挥工会的中坚力量。工会“人微言轻”,在左右管理层决定和号召员工方面都显得力量薄弱,而此次百事的维权活动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据了解,由于百事公司中国区业务在各个地区的合资方不同,各地分公司的构架也有所区别,因此有些地区可能面临没有工会的尴尬。就此,百事灌瓶厂员工告诉记者,“各地情况的确不太一样。其实,即使有工会的,工会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所以,这一次的事件,也令一些地方在重新调整工会人员和力量。另外,有些有工会的地方,因为管理层不支持,所以也没有发出声音。对于没有工会的地方,就靠维权小组了。目前灌瓶厂管理层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通过工会这个合法渠道伸张诉求。”
百事公司发布公告前的11月28日,本是成都百事全体员工要求百事高管予以回应的最后期限,当时没有等到百事公司回应的员工,已经寻求工会的维权途经。
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成都市总工会举行了沟通会。会后,成都百事维权人员呼吁各地灌瓶厂成立自己的工会和职工代表小组,求助于当地总工会或相关部门,并称市总工会明确支持维权活动。
双方僵持已久,这场持续了近二十天的维权活动将如何告终?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百事公司提出的三种方案,还需要跟基层员工进一步沟通,大家讨论之后会作出最有利的选择。该人士透露,现在沟通还没有进行。
百事公司作为外资企业,在并购一事上遭到中方员工的抵制,而反观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活动,同样屡屡遭遇西方工会的种种压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这场中外的碰撞之中,怎样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中国工会需要从中汲取经验,三思而行。
百事维权潮
11月4日下午,康师傅控股(0322.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PepsiCo出资其于中国饮料装瓶业务的全部权益予康师傅饮品控股,并透过持有康师傅饮品9.5%权益换取间接持有康师傅饮品控股5%权益,构成本公司进行的一项收购及一项视作出售的事项。”
随后,百事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和讨论。11月6日至8日,百事高管带领团队到6个大区(Cluster)做巡回沟通。11月9日百事中国旗下24家灌瓶厂总经理出席在总部召开的TOP100大会,讨论此次跟康师傅联盟的影响等事宜。
11月11日下午,按照总部要求,各地灌瓶厂的全体员工开了正式的电话沟通会。至此,各地灌瓶厂的全体员工正式得到公司被收购的通知。而此时,维权活动已在萌芽状态。一位百事员工表示,“尽管11月4日百事和康师傅都宣布了此消息,但是百事灌瓶厂的广大员工都在等待总经理带回的进一步关于员工处置的消息。直到11月11日,总经理从上海返回,没有带回实质性的承诺,且等到正式宣布的消息后,就开始群情激愤了。”
之后两天恰逢周末,经过消化和酝酿,14日百事员工正式统一的维权活动开始。
自11月14日开始,通过停工休息、递交请愿书、召开内部会议、成立维权小组等多种方式,多地的百事员工开始了维权活动。
对于之后的安排,日前,百事公司成都维权活动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称,“当然是向全国总工会,包括劳动局提出申述之类。但是现在还没统一最后的步骤。”11月28日,成都百事工会负责人以及员工代表小组成员与成都市总工会就该次百事员工维权事件进行沟通。
11月30日,百事中国公司针对员工诉求提出三种保障方案,双方目前尚在协商之中。不过,现在双方都不愿意长久僵持下去,最终希望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得到解决。
另外,百事灌瓶厂员工还表示,“目前员工的诉求非常凌乱。我们现在需要集中成一个声音,一个诉求,让公司、政府、媒体都一目了然,这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争议的焦点
纵观此次百事员工的维权活动,员工事先未被告知公司将被收购和员工真正的诉求在哪里一直是争议和关注的焦点。
自维权活动开始,“未被提前告知收购事宜”一直是令灌瓶厂员工怒火难息的重要原因。一位百事员工告诉记者,“总部、6个大区域(Cluster)以及灌瓶厂的总经理们和直接下属们是在11月4日下午5时参加的员工沟通大会上获得的这一消息。其他人是在此之后,通过内部通告获得的。而对于不同地区,员工得到的正式通告的时间不同。广大的灌瓶厂普通员工,应该是在11月11日的电话会议上得到的正式通知。”
对此,法律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公司方面忽略了劳动者的知悉权和建议权。对于公司并购行为,中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工会法》等法律中都规定,“应当听取职工意见、应当经过工会同意”,但是对不征求或不采纳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责任都未作规定,致使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但也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公司并购涉及到秘密协商,如果事先广泛征询意见可能会造成泄密。
维权活动已超过两周,员工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是安置问题、经济补偿,还是其他?从目前百事公司发布的三种方案可以发现,主要是围绕工作稳定以及经济补偿问题。
百事公司声称,员工可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以往服务百事的年限继续累积,继续履行现有合同,一切照常。对联盟有疑虑的员工,可在交易完成后,获得对百事以往服务年限支付补偿的方案,同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对公司心存疑虑,不愿留用的,可在拿到补偿后离开。
百事公司还是希望能够挽留人才,在提出的方案中强调,对联盟有更多信心的员工,可在交易完成12个月后,获得对百事以往服务年限支付百事标准的经济补偿金的方案,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当然,未来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将重新开始计算。如果拿到补偿金后不愿意留用的,可以辞职。
但也有内部员工认为,此次维权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得到经济补偿,而是希望“百事收回申请,联盟不要发生”,该员工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人担心和恐惧的是被卖掉且被康师傅接管,而不是希望拿到赔偿另找工作。”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在百事原有的框架内获利最大的人可能才是此次维权中呼声最高的,因为并购后原本的体系会被打破,这部分人是最大的损失者。
海外并购“工会门”
此次百事维权活动中工会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但较之西方工会组织的力量,仍显薄弱,对于西方工会,曾被形容为“强势而不近人情”。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工会压力”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在工会组织健全、依法独立运作的国家,工会组织的力量十分强大,对并购后引发的裁员、降薪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督机制十分严格,其态度甚至可以左右跨国并购的成败。
TCL集团(000100.SZ)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业务和DVD业务,组建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TE)。此后,TCL集团在整个重组的过程中支付了巨额的人力成本。针对与工会谈判的艰辛历程,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两年的时间都没有和工会达成一致意见,甚至到2006年5月份时情况都无法控制。”
2007年4月,由于欧洲业务持续亏损,TTE欧洲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然而,等待TCL的却是一纸诉状。2010年TTE欧洲公司清算官将TCL告上法庭,就TCL多媒体等非法侵占或转移该公司客户及无理取得雇员保存计划等提出索赔诉讼。
2011年3月10日,法国南特商业法庭对此案做出初审判决,TCL集团面临着约合人民币2.11亿元的巨额赔偿。
在整个过程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中方公司就劳动条件、薪酬、福利、雇佣和解雇的规则等问题进行谈判,为员工争取最大利益。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西方工会组织与雇用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对各级各类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这也保障了工会能更好的履行职能。
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下称“双龙汽车”)时则遭遇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2005年1月,上汽集团成为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接踵而至的却是上汽集团深陷与双龙汽车工会纠缠的泥淖之中长达4年之久。直至2009年韩国法院宣布双龙破产,上汽集团不断减持双龙汽车股份,资产减值损失约30.76亿元人民币。双龙汽车工会组织的罢工、游行最终令上汽集团的前期投资付之一炬。
诸如此类的案例颇多,反映出的是海外工会的组织力量。这不仅源于西方工人百年奋斗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保护劳工权益法制健全的体现。此外,在许多国家,工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工人的选票方面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它们可以通过政治活动巩固自身的地位。
反观中国的工会组织,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却很难发挥工会的中坚力量。工会“人微言轻”,在左右管理层决定和号召员工方面都显得力量薄弱,而此次百事的维权活动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据了解,由于百事公司中国区业务在各个地区的合资方不同,各地分公司的构架也有所区别,因此有些地区可能面临没有工会的尴尬。就此,百事灌瓶厂员工告诉记者,“各地情况的确不太一样。其实,即使有工会的,工会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所以,这一次的事件,也令一些地方在重新调整工会人员和力量。另外,有些有工会的地方,因为管理层不支持,所以也没有发出声音。对于没有工会的地方,就靠维权小组了。目前灌瓶厂管理层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通过工会这个合法渠道伸张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