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传统大机道岔打磨存在的受限区域衔接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大小机结合的道岔廓形打磨方法,分析了某12号道岔固定心打磨前后的轮轨接触关系,结果表明:实施廓形打磨后轮轨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轮轨接触位置更为合理,有效解决了传统道岔大机打磨存在的受限区域衔接不良问题.
【机 构】
:
中铁物总运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大机道岔打磨存在的受限区域衔接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大小机结合的道岔廓形打磨方法,分析了某12号道岔固定心打磨前后的轮轨接触关系,结果表明:实施廓形打磨后轮轨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轮轨接触位置更为合理,有效解决了传统道岔大机打磨存在的受限区域衔接不良问题.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钢轨浅层病害情况,提出了高速铁路钢轨健康管理体系,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高速铁路钢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发现钢轨浅层病害,合理制定整治方案,有效控制维修成本,为我国高速铁路钢轨养护维修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据线路及车辆状态,设计了适合京哈高速道岔的目标廓形,并采用道岔钢轨廓形打磨的形式,修正了岔区钢轨廓形,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降低了车体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
通过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钢轨打磨对高速动车组横向加速度报警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接触特性,轮轨等效锥度得到改善;打磨后列车的构架/车体横向振动特性得到改善,对改善列车晃车有积极作用.
针对某时速250 km等级有砟客运专线CRH5G型动车组运行时出现的抖车及轨面光带不良现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提高了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有效缓解了CRH5G型动车组抖车及轨面光带不良问题.
阐述了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技术的关键内容和实施流程,然后基于大秦线的应用案例,研究了重载铁路钢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并实施了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结果表明: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技术能够保证良好的轮轨接触关系,在解决重载铁路钢轨病害,减小磨耗速率,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根据兰新客专运行的CRH5G型动车组车轮踏面以及民乐站道岔钢轨实测廓形,设计了兰新客专道岔钢轨目标廓形,并采用钢轨打磨的方式对民乐站1#及7#道岔钢轨廓形进行了修正.打磨后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降低了动车组通过岔区的I级横向偏差报警个数,修正了钢轨轨面接触光带.
为研究轨道垂向刚度不均匀对车辆系统的振动响应规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某新型内置轴箱高速动车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轨道刚度值正弦变化模拟轨道刚度值不均匀,分析轨道垂向刚度值不均匀以及扣件和道床基础垂向刚度对车辆的振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