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未接受溶栓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晚一次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晚一次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应用药物前、应用药物后1个月及18个月血脂指标、血生化指标、心脏功能指标.结果(1)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后1个月、18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8个月TC、LDL-C和TG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两组治疗后18个月HDL-C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心脏功能比较:治疗后1、18个月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血液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1、18个月,观察组的人Ⅲ型前胶原肽(PⅢ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3个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3个指标均于治疗后18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再发心血管事件比较:再发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7.23%,对照组为13.5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长期应用高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AMI患者预后,效果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1].由于输尿管生理狭窄越靠近远端狭窄越明显,故70%的输尿管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方法有输尿管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开放手术.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成熟,传统的开放手术已经逐渐被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替代,可粉碎各种成分和密度的结石,且对输尿管黏膜损伤小[2].ESWL根据其结石定位方法不同分为X线定位及B超定位,本研究旨在对两种不同定位方式ESWL术及输尿管镜钬激光
前置胎盘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的位置为子宫下段,接近或者包绕宫颈内口,甚至低于胎先露部[1-2].前置胎盘产妇的分娩方式多为剖宫术,具有较大手术难度,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4].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对患者进行多角度行为感知,给予患者适当的指导和护理服务[5].本研究探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当前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主要手段[1],大部分患者术后由于疼痛的影响,不愿意及早下床进行功能恢复练习,而长期性卧床不仅增加了切口及肺部感染率,还不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2].全程护理是现代护理学模式发展起来的护理方法,其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更加重视每一个护理环节的质量,更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及针对性[3].本研究拟探讨全程护理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报道如下.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绝大多数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主要的肾脏代替治疗手段[1].相关资料显示,仅有23%~38%的MHD患者能够自觉有效地控制每日的液体摄入量.有调查研究显示,国内约有32.60%~63.31%的MHD患者对水、盐摄入量限制的依从性较差,国外报道这一数据高达75.40%[2].
无痛胃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一般使用麻醉药物抑制患者中枢神经发挥镇静、镇痛的效果,保障胃肠镜检查顺利进行[1].布托啡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可作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突触前及后膜κ受体[2].研究指出[3],胃肠镜检查前3min应用布托啡诺的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苏醒时间及提高检查质量.但阿片类药物容易诱发患者出现与激动κ阿片类受体相关不良反应,如术后恶性、呕吐及嗜睡等,降低了患者术后舒适度,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4].本研究拟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
前交叉韧带(ACL)是对膝关节稳定性有维持作用的结构,ACL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胫骨过度活动[1].同时,人的行走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膝关节内翻,外来创伤可引起ACL损伤,涉及膝关节ACL的创伤可导致膝关节ACL的断裂或者是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2-3].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损伤,70%~80%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以偏瘫为代表的肢体功能障碍最为常见[1].脑卒中患者因肢体偏瘫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下降,延长重新回归社会的时间,成为社会和家庭极大的负担[2].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多学科医护团队合作对脑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护士是团队重要的一部分[3].Brunnstrom分期理论证实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针对不同分期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能够得到更优的康复疗效[4].本研究基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由于自身肾功能不可逆的衰退,只能依靠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系生命,ESRD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后共通的最终结局.近年的一项全球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显示,全球ESRD患者数量正在快速增加,且亚洲和非洲的低收入国家数量尤为庞大.其中中国是增速尤为显著的国家之一,给医疗体系带来巨大压力[1].对于ESRD患者,慢性心力衰竭(CHF)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是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死亡率达31.8%~70%[2-3].目前国内对于ESRD患者并发CHF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尚无统一标准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还易产生其他严重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及偏瘫等,其中偏瘫后肩痛是脑卒中患者较常见的后遗症[1].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1],研究显示,脑卒中后37%~58%患者发生尿失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2].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予有效护理措施干预,以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拟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