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特色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 :群众·上半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国际社会对江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江苏?近年来,省委外宣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周边外宣等重大战略,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全省外宣资源,着力推动江苏特色文化走出去,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拓展平台渠道、扩大影响范围、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践探索: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注重挖掘整合江苏特色文化资源,以国内外阵地平台为依托,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江苏文化开放水平。
  挖掘历史资源,开辟国际传播渠道。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联合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权研究会、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法国冈城举办历时两个月的《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览以欧美人士史料为基础,以第三方视角讲述历史真相,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展品和8部影像资料,向国外民众介绍了24个历史故事,受到法国当地主流社会和各界人士积极评价。展览期间约3万名观众前往观展,社会各界达成了二战始于中国战场、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廣泛共识,法新社、欧洲时报、新华社等中外媒体持续聚焦报道,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在欧洲社会传播。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专电至国新办和省政府,对展览成功举办并产生良好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国新办《外宣工作专报》(第117期)予以专门刊发,该项目被中国外文局评为“2016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之首。
  借助国家平台,服务周边外宣战略。积极配合国家周边外宣战略,联合南京、苏州、无锡、盐城、连云港等市赴日韩、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开展了“江苏作家、记者周边行”采风采访和文化交流活动。苏州利用中新工业园区资源优势,赴新加坡书展举办《自在苏州》百集有声城市印象志首发首播仪式,同时赴马来西亚新传媒集团举办首播仪式,并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了苏州原创芭蕾舞剧《西施》。无锡利用红豆集团投资管理的柬埔寨“西港特区”平台,配合省、市领导高访活动,在柬埔寨开展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舞剧《丹顶鹤》飞舞金边,柬埔寨王国宪法理事会理事等1500多人出席观看演出。江苏教室、无锡教室、无锡图书馆在西港特区正式启用,展示江苏风采、无锡形象。在“2016东亚文化之都——奈良”系列活动闭幕季期间,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应邀带队赴日本举办“感知中国·江苏文化日本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在东京、奈良、京都等地巡演,“鉴真精神与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及“传灯千年·滴露色新——鉴真东渡”大型图片展等多项活动。活动汇集中日交往历史、文艺演出、史实图片等中国元素、“江苏符号”,用歌剧等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从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中找到共鸣,有效增进了日本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鉴真精神和中国文化的认同。
  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利用海内外阵地平台,着力打造“同乐江苏”“符号江苏”“美好江苏”“洋眼看江苏”等江苏特色外宣品牌,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不断创新形式内容,扩大辐射范围,组织开展2016“同乐江苏”系列活动,打造外国人欢聚交流、展示才华的舞台。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和歌唱才艺大赛通过专题网页、手机微信、官方微博、有奖互动等方式广泛发动境内外选手参赛,实现了新媒体终端的全球征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通过晋级赛进入决赛一展风采,影响力辐射到海外。赴美国、日本知名大学举办第6届“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进一步提高了江苏的国际知名度。爵士音乐节期间,组织9支优秀国外乐队赴省内10多个市县区巡演30余场次,受到热烈欢迎。赴加拿大举办“欢乐元宵-美好江苏”文化节暨庆祝江苏-安省结好30周年系列活动闭幕式,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庆祝江苏和安省结好30周年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经验启示:特色外宣赢得认同
  江苏在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外宣精品工程,借力国家经贸文化平台,开拓文化走出去路径渠道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应看到,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外受众需求有效对接供给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突出国家站位,选好舞台。对外文化交流要紧跟国际发展潮流,开拓视野,开拓创新,找准定位。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和周边外宣战略部署,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借助国内外重要阵地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才能更好地借台唱戏、借船出海、借力发力,更好地服务外交大局,取得更大的成效。
  突出受众视角,找对观众。搞好前期摸底调研,准确把握对象国民众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需求偏好,精心策划活动,站在受众的视角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活动内容与自身相关,符合自身潜在的需求,这样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激发共鸣、达成共识。
  突出地域特色,讲好故事。深入挖掘江苏各地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梳理、整合和艺术加工包装,打造诸如《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等文化走出去精品项目。努力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经济发展的故事,讲好历史人物的故事,讲好“畅游江苏”的故事,讲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故事,讲好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故事,善于发现和挖掘凡人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用无数个生动立体的江苏人和家庭群体形象汇聚成美好江苏形象。
  突出民间角色,独辟蹊径。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间力量具有独特的价值,以其不偏不倚的中性色彩更易于国外受众接受。利用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和友城资源,发挥江苏企业等民间力量的作用,用好用足人脉商缘,优化谋篇布局,加强周边外宣工作。进一步统筹政府推动、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媒体传播、文化交流、学者对话,充分整合和聚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企业、公益机构等方面力量,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智库的独特作用,整合全社会对外文化交流力量,开辟公共外交新路径。
  外宣工作只有积极配合我国周边外宣战略,突出地方定位、突出民间性质、突出人文交流、突出青年群体,才能真正赢得国外民众的认同。因地制宜,分众传播,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群,运用不同的传播平台,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策划不同的宣传主题,打造不同的宣传品牌。
  强化受众导向,提高文化走出去的针对性。加强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文化需求、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文化“菜单”,按照“一国一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利用与周边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优势,传播“亲诚惠容”理念和命运共同体主张,夯实民间经贸文化交流交往基础。
  强化精品意识,把好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关。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工作,在掌握全省文化走出去特色资源的基础上,集中全省资源力量,打造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外宣精品项目。联合省内重点文化企业开展对外影视和出版合作,组织专业团队力量实施中柬作品翻译项目,将中国当代特别是江苏籍作家优秀文艺作品译介到柬埔寨。
  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大胆引入新理念新思维新元素,利用民间力量和智慧,大力开展柔性宣传,夯实民间交往基础,努力将外宣工作做到周边国家民众心里。充分发挥走出去江苏企业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中资机构等参与江苏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打造江苏特色文化常态化展示窗口。
  责任编辑:陈伟龄
其他文献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光辉的历程。全国各族人民迎着日军枪林弹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爱国主义篇章,她是一份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齐力合作、英勇参战、共赴国难。抗战期间军队踊跃参战、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援前线、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力促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团结国内外一切抗日力量,为国奋战。这充分展示了华夏儿女国难当
期刊
抗日戰争是一场神圣的正义战争,是一场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为重温抗战精神,珍惜和平发展,把爱国基因写进中华民族的血液,在今年的国家公祭来临之际,文化广角栏目特组织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江苏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为了取得发展的全面突破,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剪影。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省文明委及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以改善环境为基础,让乡村更清新  以美丽、生态、宜居为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期刊
近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罗志军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罗志军就《建议(讨论稿)》向会议作说明。  会议充分肯定了省委十二届八次会议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省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统
期刊
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1200多名海内外知名贤达齐聚南京,共敘乡情友谊,共谋江苏发展。以“约在江苏,共筑梦想”为主题的江苏发展大会,是一个聚心聚力聚智慧、共谋江苏新未来的新平台,必将为推进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强大合力。会上,嘉宾代表纷纷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本刊选取七位嘉宾的发言,以飨读者。
期刊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智聚力?江苏如何广开进贤之路?会后又如何进一步谋深谋远?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进行了专访,听听他对此次盛会和江苏人才发展有何见解。  记者: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召
期刊
“大风起兮云飞扬”。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荡气回肠,在华夏历史时空中激越飞扬。《大风歌》作为徐州文化的经典音符,述说着彭城大地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雄浑奔放的风采神韵。今天,徐州深挖文化“富矿”,把文化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战略位置,以“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成效),集全市之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高地,探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家乡,这句诗一直萦绕在心头。我出生在无锡,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經是58年了。小学到中学,我都在无锡读书。当时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书院里顾宪成先生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我们求学。  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
期刊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完成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