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射频导管消融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u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BBR-VT)是迄今惟一明确了其折返环路的室性心动过速(VT)。1974年由Akhtar等首先报道。虽然国外的相关报道不少,但国内似未见确诊病例。究竟是国人发病率极低或是因为对其认识不足所致,尚待考证。结合近期发现的病例,介绍此种特殊心律失常的机制、电生理特征、诊断标准以及治疗。
其他文献
<正> 随着联合国发起的全世界范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工程已开始启动。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
<正>动作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它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个
目的 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及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是较少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道对其进行标测及射频导
目的 非接触式导管标测技术所生成的心腔内膜三维虚拟等电位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心律失常时心腔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从而发现心律失常的起源点或传导途径。本文介绍我们使用该标
目的 室房传导的不完全阻断可能会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鉴于心脏的解剖关系和电生理特点 ,推测左心室内刺激对于判定经左侧旁路的室房传导是否被彻底阻断要优于传统
<正>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教育事件,教育情境都是由许多教育细节组成的。关注教育细节,从教育细节处着眼,能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实现解决教育的
期刊
<正>词汇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词汇的掌握是儿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可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来记住单词,自身又缺乏一定的学习策略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室早)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早,5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室早,2例左心室流入道室早,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
目的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目前相关的较大系列临床资料并不多见。兹对多年来我院接收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 共有109例患者(男性137例,女性 53例),平均
<正> 较之于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在近年似乎处于相对沉寂的时期。 从射频导管消融的角度来看,几乎各种类型VT的发生机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