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小学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小学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习题更接近生活,提高学生习题的认同感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习题
一、习题选材可以适当地生活化
教材练习选择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选择和儿童的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实际就是从练习的背景角度来缩小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有用,这样可以对学生丰富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意识有着巨大的帮助.只有让学生感到数学简单、数学好学,才会有“进入其内”的趣味,学生的心智才会走进数学的百花园里.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深入研究教材,让知识浅出.课标是根,教材是本.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应不断挖掘它的内涵,备课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理解,注重用学生的思维思考、设计问题,并有预期的结果想象.在研究教材的同时,应加入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智慧加工.比如,教学“可能性”时,我在充分研究了教材之后,对教材做了改动.先让学生猜一枚硬币在哪只手中,让学生一下子落入自己的“圈套”之中,并很快地进入了主题“可能性”,学生通过这一个小游戏五分钟便认识了并初步理解了“可能”“不可能”“一定”,并在下面的游戲中会使用这三个词语进行表述.之后,我设计的环节是让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说明日常的现象,当学生出现疑问之时,我不失时机地出示已经准备好的科学资料,来做准确说明.
二、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指导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高层次需求,是教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习题的设计应专注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引导,展现思维过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例如,使用辅助模型方法,直观的图表,实物图模型等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分解成图像、图形,由抽象变为直观.如,求阴影面积类的问题,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差,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画及实际演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又如,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要先分析图中每份的加数是几,再数清楚这样的加数是几个,然后说:“图上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是……”让学生在分析中懂得乘法与加法的区别,明白乘法的真正意义.在学习除法的意义时,对学生说:“这是把总数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了这样的几份.”或者“这是把总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不断地强化“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为今后的除法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注重层次问题
练习的设计还要注重层次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题意,就会大大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习题的设置不仅应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的“自助餐”中自主选择训练,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圆柱体积”后,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条件来完成: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8厘米,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了不同数量的习题,一部分学优生全部正确完成,我又让他们做拓展题;完成一部分的学生,鼓励他们完成其余的.做对一道奖励10分,并获得一颗智慧星.这样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困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练习插图设计的完整性
教材的练习设计自然美丽的插图,体现教材习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即练习内插图在一个单元中都围绕同一主题,涉及这一主题在各方面的场景,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完整.炫目复杂的插图,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趣味性是吸引眼球的关键,趣味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数学游戏的设计,可以带有很强的活动性、探索性、竞争性,而且要易于操作,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五、前景和期望
教材的习题的要求往往是比一比、找一找、画一画等等,这样没有对问题进行具体的描述,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往往教学效果欠佳,不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往往还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去解释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说教式问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习题的设计以及课后习题的生活化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克荣.我眼中的“智慧数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4):29-30.
[2]邱永华.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97.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习题
一、习题选材可以适当地生活化
教材练习选择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选择和儿童的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实际就是从练习的背景角度来缩小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有用,这样可以对学生丰富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意识有着巨大的帮助.只有让学生感到数学简单、数学好学,才会有“进入其内”的趣味,学生的心智才会走进数学的百花园里.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深入研究教材,让知识浅出.课标是根,教材是本.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应不断挖掘它的内涵,备课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理解,注重用学生的思维思考、设计问题,并有预期的结果想象.在研究教材的同时,应加入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智慧加工.比如,教学“可能性”时,我在充分研究了教材之后,对教材做了改动.先让学生猜一枚硬币在哪只手中,让学生一下子落入自己的“圈套”之中,并很快地进入了主题“可能性”,学生通过这一个小游戏五分钟便认识了并初步理解了“可能”“不可能”“一定”,并在下面的游戲中会使用这三个词语进行表述.之后,我设计的环节是让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说明日常的现象,当学生出现疑问之时,我不失时机地出示已经准备好的科学资料,来做准确说明.
二、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指导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高层次需求,是教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习题的设计应专注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引导,展现思维过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例如,使用辅助模型方法,直观的图表,实物图模型等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分解成图像、图形,由抽象变为直观.如,求阴影面积类的问题,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差,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画及实际演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又如,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要先分析图中每份的加数是几,再数清楚这样的加数是几个,然后说:“图上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是……”让学生在分析中懂得乘法与加法的区别,明白乘法的真正意义.在学习除法的意义时,对学生说:“这是把总数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了这样的几份.”或者“这是把总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不断地强化“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为今后的除法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注重层次问题
练习的设计还要注重层次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题意,就会大大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习题的设置不仅应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的“自助餐”中自主选择训练,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圆柱体积”后,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条件来完成: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8厘米,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了不同数量的习题,一部分学优生全部正确完成,我又让他们做拓展题;完成一部分的学生,鼓励他们完成其余的.做对一道奖励10分,并获得一颗智慧星.这样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困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练习插图设计的完整性
教材的练习设计自然美丽的插图,体现教材习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即练习内插图在一个单元中都围绕同一主题,涉及这一主题在各方面的场景,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完整.炫目复杂的插图,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趣味性是吸引眼球的关键,趣味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数学游戏的设计,可以带有很强的活动性、探索性、竞争性,而且要易于操作,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五、前景和期望
教材的习题的要求往往是比一比、找一找、画一画等等,这样没有对问题进行具体的描述,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往往教学效果欠佳,不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往往还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去解释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说教式问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习题的设计以及课后习题的生活化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克荣.我眼中的“智慧数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4):29-30.
[2]邱永华.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