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自动控制系统的探究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面临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利用系数低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等诸多挑战,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智能电网的特点、目标和主要组成,引用国外例证,估算智能电网的投资和效益,指出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研究。
  关键词: 智能电网;通信需求;高级配电自动化;高级计量体系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103-02
  0 引言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又被称为电网“高速公路”,是当今国际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争相研发的热点。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功能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SmartGrid)。
  1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是由高级量测技术、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和高级资产管理组成。高级量测技术(AMI),是一个用来测量、收集、储存、分析和运用用户用电信息的完整的网络和系统,由智能电表、广域通信网络、量测数据管理系统和用户户内网络等四部分构成。通过广域通信网络,AMI把用户和电力公司紧密相连,为将来配电自动化等智能电网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其实现的系统范围的测量和可视性能够大幅提升现有的电力公司的运行机制和资产管理流程。
  高级配电运行(ADO)包括高级配电自动化、高级保护与控制、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新型电力电子装置、DER运行、AC/DC微网运行和运行管理系统组成。
  高级输电运行(ATO)包括变电站自动化、输电地理信息系统、广域量测系统、高速信息处理、高级保护与控制、模拟、仿真和可视化工具、高级输电网络元件及先进区域电网运行组成。
  高级资产管理(AAM)由优化资产使用运行、输配电网规划、基于条件的维修、工程设计与建造、顾客服务、工作于资产管理及模拟仿真组成。
  智能电网通过高级量测体系(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和高级资产管理(AAM)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使分布式电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在建设智能电网中需要关注坚强实体电网、智能电网装备、信息交互平台、电源电网协调及双向互动供电的研究。专家建议,智能电网作为目前的一个热点,当前要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未来智能电网技术,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及其他各级电网,高度关注配电、用电侧的智能电网技术,加强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的开发、研究手段的建设和国外的交流合作。
  2 智能电网对通信网络的需求
  智能电网业务需要全面而完整地信息采集以及与用户的交互,要实现这些数据传递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的通信信息网络的支撑。
  2.1 建立实用通信模型
  基础电网物理架构的电压等级有特高压、超高压、高压、中压和低压等多个等级,区域覆盖有跨省的区域互联、省内电力输送、市到县到企业或小区配送,调度节点有发电侧升压变电站、多等级的高压变电站、中压配电变压器等;依存于电力架构的通信信息网涉及到不同电压适配、不同区域传输、不同节点组网、不同组网成本等等;不同环节所使用的通信网络技术也不尽相同,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IP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工业总线通信等。因而,每个电力环节需要有与其匹配且实用的网络建设模型,只有建立实用统一的通信网络模型才能更好地、规模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2.2 建立互通通信标准
  智能电网是将智能化的二次设备IED的采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控制。在这里,通信网络首先要把智能化二次设备互联起来(可采用以太通信方式或工业总线方式),因此需要明确并制定网络设备和二次设备间的互通标准。另外一方面,通信网络技术多样,标准或非标准的都有可能采用,如低压电力载波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集中器和采集器则必须使用同一厂商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该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 建立完善通信安全架构
  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部署着大量的传感器和计量单元,使得网络安全环境更加复杂。首先是智能业务中心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的新建系统;其次是智能配用电领域大量智能终端的应用,给黑客提供了利用某些软件入侵机会操纵和关闭某些功能;原有的电力通信协议如104等对安全考虑薄弱;新通信技术的采用如EPON、Wi-Fi、无线等也引入到安全风险。因此以上从中心系统、通信规约、终端仿冒和通信网络等多方面和整体考虑,形成满足智能电网新形势要求的、完善的通信安全架构,保证智能电网有序的、安全的建设和运行。
  2.4 建立低成本、广覆盖的通信网络
  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信息的检测,因而对于覆盖电网的通信网络更需要考虑低成本和广覆盖,尤其是智能配用电环节。以一个中小城市为例,城市面积约10公里*10公里,电力用户有10万户左右,配变约1000个,开闭所、环网柜以及柱上开关等约有100个,需要采集的信息点达到10万个之多,覆盖整个城区。如何构建低成本、广覆盖的城市配电信息通信网络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低成本的含义还包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3 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对坚强智能电网的作用
  目前,大电网的安全防护已与涉及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灾害防护紧密相连,因此大电网的安全防护受到了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美国国内安全部的重视。美国政府已于2007年通过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规(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有专门一章就是智能电网。
  在输电的每个元件(如开关、变压器等)、每个变电站和发电厂中皆设置一个具有坚强的操作系统独立的处理器
  (processor),也可用作独立的代理器(agent),在这些处理器或代理器之间能进行双向快速通信,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平台。每个代理器必须与相应元部件的传感器连接,以评估其运行状况,并用高速宽带光纤通信系统将传感器的数据传送到其它处理器(代理器),各处的代理器既是独立动作的,又是彼此通信互连的,可以进行协调控制。
  智能电网的自愈控制是在事故影响电网之前就从本地或局部地区对事故进行处理后,从而达到自愈的效果。由此可见,电力一次设备的在线安全监测装置就是智能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智能代理器最基础部分。电力一次设备的在线安全监测装置最初是为了对一次设备进行常规诊断,后来实现状态检修,以代替传统的计划检修。当然,目前的在线安全监测,还不是实时的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若状态监测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并加快对设备状态的监测频率,就可逐步成为自愈智能电网的智能代理器。这样,当新型的传感器、在线监测装置和执行机构研制出来后就可形成智能代理器,从而加强电网的自适应和重组控制能力。
  智能电网的智能代理器要求新型传感器对电网运行参数的测量速度和高准确度与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要求应是一致的,甚至对某些数据的测量准确度的要求更高,如对电晕损失的测量,其采样率最好采用250k次/s,相当每周期(50Hz)采样5000次。
  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是监测电容型设备的介质损耗,电容及其变化量,泄漏电流及其变化量,不平衡电压,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变压器套管的介损和油中氢气含量,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油中色谱,少油开关的泄漏电流及其他设备(如发电机放电)等。对变电站关键电力设备的电气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要加强在线监测装置的防干扰措施。
  4 结论
  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电网的经济、高效、可靠、安全运行,实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高效利用,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涉及能源、信息、经济、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从智能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看,智能电网的建设十分必要。发展智能电网,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对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的能力。建立智能电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对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非常关键,可缩短由知识到技术再到产品的周期,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保证智能电网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制度保障。智能电网作为复杂大系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随着创新的不断涌现,智能电网将不断演进和发展。智能电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层分级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明俊,突出自愈功能的智能电网,动力与电气工程师,2007,2(2):12-16.
  [2]何大愚,应用智能网络技术构建未来自愈型输电网,动力与电气工程师,2008,3(6):12-16.
  [3]徐立子、万启发,现代化电网与国际标准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要求,电子式互感器 技术研讨会交流文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果鉴定办公室,2007,10:54-66.
  [4]IEC 61850-5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Part 5-13:Messag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2003,07.
  [5]IEC 61850-9-1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 in Substation-Part 9-1: Specific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pping (SCSM)-Sampled values over serial unidirectional multi-drop point to point link 2003,05.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可通过LED点阵显示中英文字的系统设计过程。本系统通过PC机的上位机,将要显示的中英文字提取点阵字模,再通过串口通信发送到单片机上,然后输出到LED点阵屏进行显示。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安全性强,运行稳定性高等特点。  关键词: LED点阵系统;中英文字;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主要研究中小网站在丹东本地得到推广的应用策略。目的是针对中小网站和现今的电子商务的现状,围绕着丹东网站推广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升丹东本地中小网站在网络中的知名
摘 要: 对超长站距光纤通信进行研究,指出影响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技术,在此技术上,以南方电网罗百线路为例,进行光纤超长距离传输电路设计,并开展相应的测试,验证设计电路。  关键词: 超长站距光纤通信系统;掺铒光纤放大器;拉曼光纤放大器;啁啾光纤光栅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086-01  1 超长站距光纤通信传输的限
提出一种基于ARC GIS SERVER平台为后台服务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终端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巡检:PDA集成GPS和RFID模块,在巡检时PDA通过调用RFID模块对变电站设备上的RFID应答器进行阅读获取设备
摘 要: 许多领域都需要进行P2P数据流量的监控与分析,比如航天、医学、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性能优化、网络计费管理等。但由于因特网的接入者越来越多、网络数据流量不断增加,对网络数据流量的监控与分析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已不像过去的基于端口那么简单。鉴于此,提出一个P2P网络数据流量分析的算法思想。该算法主要是根据其应用分类将流量分组,提高网络数据流量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流量分析;重要端
摘 要: 中药材是组分相当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而现代中药的发展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这一复杂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天然药物中提出分离出单体并发展成新药或为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是中药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提取分离基础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型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TQ460 文献标识
摘 要: 自动化仪表是油田系统中的重要指示测量设备,为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提供重要的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提高对仪表数据的处理分析效率,提高生产力。对几种典型的自动化仪表的性能和应用进行描述,并对维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油田自动化仪表;应用;维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TE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093-02  仪表是测量压力、温度、流量、电
摘 要: 在CAK6150普通数控车床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本,即CAK6150P数控车床。并由此对其加工绳索取心钻杆接头螺纹时遇到瓶颈和困难进行阐述,同时对技术改造的相应参数与改造前进行相应对比分析,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技术改造的具体方案,以及机械和电气参数、接口问题等进行阐释,试验证明其可靠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钻杆螺纹加工;数控车床;改造  目前,随着地质勘探的进步以及
摘 要: 利用机构运动学原理,对曲柄滑块机构开展基于机构运动精度的平稳性车辆轮轴的探伤研究。通过MATLAB软件的计算和仿真,获取关于执行机构速度与位移的变化规律,并由此根据机械结构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运动参数,可达到最佳的探伤效果。  关键词: 机构;运动精度;平稳性;运动参数  中图分类号:TH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096-02
主要研究GU900网络不同场景、不同区域的干扰优化原则和方法,以及优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对GU优化的典型场景、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We mainly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