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薄薄的雾霭已在山间浮荡,那雄浑的南山和高耸的御笔峰,沉睡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间。当晨光由锦山山缺那边漫来时,诸峰一齐露出了羞涩的面容。山壑间的水潭倒景重溟,匿峰千岭,如一潭浓酒,澄绿得诱人。柿树因水的漫坡浸在碧池里,熟透的红柿和火般的柿叶烧烤着一片片水面。倾侧的杨树粗壮的身形贴在水面,翠叶也在水中显现了簇簇繁茂。沿小村公路婉转上行,石砌的房舍在路边山坡上参差排开,在树丛的掩映下直向上延伸三重、四重。红白黄相杂的鸡群并不理会人们的干扰,兀自追逐、觅食。只有那只红羽的公鸡警觉地窥视,精神抖擞,展一副威严的雄姿。
山型的陡峭并没有难为上山的游人,山路左上右转,忽由巨石边越过,忽由大树间铺进。路至飞瀑,悬布锤炼,万斛珠玑。疑似无路,却在石后又出一径。行至树丛,正四顾徘徊,山路急转又由树后伸延。山顶的红崖探出,犬牙交错间如雄鹰俯瞰,人在山崖下,如雏鸡在筛索不已,紧紧抓住路边的树干不敢挪步。山榆树密密层层,在山间形成了一道道屏障。树干灰白或黝黑,一丛丛、一株株,在山路、岩石间,时疏朗开来,时又密不透风;或如乌蛇四散,或如青龙齐出,二三枝干一簇,十数枝丫一丛,细细数来,最多者竟达二十六枝;或上刺青天,或横逸挡路。扶一把树枝,却如挽上玉人的手臂,碎叶簌簌而下,如在向人倾诉情愫;有时抱一枝在手,又如硬朗山民的壮腿,握着它,浑身顿生强壮之气。接近山顶,山榆一齐斜生向日,如万箭待发、万矛待飞。山榆为君子之树,此有满山君子伴我,何不善哉、快哉!
烂柯岩上,白云横生,下笼丹壑。想当年樵夫王质见山上数童在此对弈,下山时斧柯已朽,归家后时代已变无人可识。今日坐上悬石,手摸石棋,又能和谁对弈一局?太阳从刀劈峡东侧闪亮地射过裂缝,石崖孤高,有拟天比峻之势。小心翼翼地走在裂石中,右侧石壁外斜欲倾,身不敢靠近,恐随山倾而下。手不敢扶壁,又恐一掌之力,石壁訇然倒去,丹崖顷刻崩裂。石缝下竟有一处响马洞,潮气扑面,幽黑无光。当初响马在此安身,确也需要几分胆量和几分吃苦精神。
登上山巅,极目四望,群山巍巍莽莽,太行山脉如骏马从天际奔腾而来,又若巨龙起伏呼啸而过。丹崖之石,层层叠叠,五色绵章,九光镇地,如顽童不经意间堆积而成,美石美崖令人惊叹不已。山峦间万木森森,秋叶正红,斑斑驳驳,点染绿丛中。云来客栈如一条石棱伸去空中,狭窄之处,石板横斜,又恐一脚踏上,石会飞落万丈深渊。小心过石,客栈小屋有棚,石桌石凳倒可供人喘息一时。蓦然间,与友人向东望去,那揽云梁北棱竟如一人首形,那怎不就是石中之佛?巨大的石首,眉眼鼻口颔,可谓眉清目秀,又慈眉善目。巨大的身躯顺山斜倚而下。剪影雄浑而阳刚,造像大气而磅礴。我们自叹发现之喜,其实那大佛万千年已存在于山中,历天地之气,阅人间万象,并不在乎人们的发现与否。
沿崎岖的山道下行,橡树粗砺的树皮裂纹深深,散发出一种凝重的黛黑。高大的树干常有一根二枝,或一树三干,树干高耸挺拔。树叶在光的透视下露出一叶叶褚红的叶脉。树下的橡树叶已积存厚厚一层,踩上去松软而富有弹性,嚓嚓的树叶折裂声从脚下响起,连忙跳上石阶,怎忍心听它们的呻吟。橡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刚毅和伟岸如山里的汉子。它们日日、夜夜、年年岁月守望着这一块块秀石、一座座奇山,也守望着这一棵棵美树、一根根芳草。
上古开天辟地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宇漏泄,洪水倾注人寰。这山崖间,一个天漏处再现了那神话的场景。巨石悬陈,豁大的空洞张着巨口,下望只见山林蒙蒙,飞鸟盘旋。风由洞下上出,呼呼有声,瘆人心魄,即便有女娲再造,恐也无能为力了。那悬桥架在两山深壑间,中有山体几座如墩。人步索桥,脚下晃动,山风响在耳畔。扶桥边索链,两旁万丈深渊,如在空中行走,既心惊胆怯,又飘飘欲仙,真如诗人所写“一步浮云一步风”了。看对面山形,分明一具巨大骆驼,昂首挺立。其嘴角的纹路似在嘲笑人们,又似在提示游人只管向前,唯驼首是瞻。雄肆伟岸,惟妙惟肖,有此灵驼据守悬桥,正是天下独有,别无二处。
大山高耸入云,峰顶林木蓬蓬,如山的秀发、山的风巾,粗犷中现出一抹雅致和英姿。栈道顺山腰忽凹 忽凸,盘垣如山的腰带,隐去密林,隐在山角的转折处。山民称那小叶是宝马树,已有黄叶飘落,摘一把黑籽在手,如握一掌黑珍珠。栈道边突遇一树,树型怪异,一抱的粗细间,扭转前伸如龙首,树叶稀疏,树下有空洞。粗根深扎崖缝,那是石中所生,是石中的精灵,看树上的红布条,也有虔诚之人拜托于它。
渡云台下,一巨石在路侧,长宽丈余,条纹如祥云、如水波。更像一巨型搓衣板,而使用这板者,唯有仙女不能了。登上渡云台,山下风光尽收眼底,树涛层层叠翠,直至山下。小村石屋如豆,山路如肠,远远延伸至山岚烟波里。一只小雀忽地飞落台顶红石上,绿羽闪亮,叽喳唱起,灵巧跳动,全然没感觉有人近在咫尺。我静静地依在石边,聆听那婉转歌喉的美妙,那声音得大山的清纯,一种童稚之音在山谷间萦回。直到那鸟悠然飞去,我方挪步,许久,那鸟鸣似还在耳旁。
南寺观音菩萨披金挂彩,左右有童子相伴,巨大的岩洞下成了他的殿宇。背后岩角下有池,池边竟生有丛丛蕨草。岩有滴泉叮咚落下,俯身面水,如一面银镜,喜怒哀乐尽在镜中。人的五脏六腑、人的奸诈忠诚似都可显露无遗。观音像下竟是悬洞,毕竟是仙,随时可在悬空中飞去天庭。由岩口远望,那岩上倚佛与此观音正好遥遥相望。转山崖,石径前伸,有山桃漫路,轻拭衣襟,枝条殷殷,绿叶柔柔,似一个个多情善感的女子,要向你倾诉她们的苦恋和怨情。
石阶层层,徒然下转。跌宕而下,石阶全由山里的美石铺就,有纹如柳叶、如游鱼;有纹如鳄甲、如豹斑、如雨点,更有石纹如交错花枝、如贲张的血脉。踏着五彩石下山,更像踏五彩祥云飘飘而下。山路或左折、或右旋,或直斜而下,又起伏延去。山路隐入山松,风来听得松针的碰响成片,分明像在海岸听一片涛声。
石是山的骨骼,峥峥硬骨造就了锦山的嵯峨峻拔的体魄。锦山因石而雄伟、而壮硕,蕴怪含灵,怀奇蓄变,上天赐它一副阳刚的美姿;树是山的衣裳,千枝竞秀,铺成了锦山的蓁蓁荣荣的美丽;锦山因树而俊秀,而蕴彩,簇干帡幪,蓊蓊莪莪,自然送它一山阴柔的奇彩。
在大山里,你与大山对视,人自然成了山里的点缀。你看不透山那雄浑豪情与深邃的精神;而山,却已将人的狭隘与偏执看得一清二楚。由大山看来,人在山途只是飘落而下的一粒芥子。山鹰在岩畔林海上盘旋翱翔,俯瞰着山中的一切,它俨然大山的使者和哨兵,人的一行一动又都在它的火眼金睛里。大山是坚钢铸就的载体,人把精神融入大山,精神能够永恒;人把生命融入大山,生命亦能永恒。
山下的老者问我:“锦山美不?”“美!”“下次再来。”回望山径溪水,老者渐渐隐去,如融进了大山。唯有那锦山在夕阳里镀上了一层金辉,如一幅巨大的图画岿然屹立在蔚蓝的天穹背景上。
山型的陡峭并没有难为上山的游人,山路左上右转,忽由巨石边越过,忽由大树间铺进。路至飞瀑,悬布锤炼,万斛珠玑。疑似无路,却在石后又出一径。行至树丛,正四顾徘徊,山路急转又由树后伸延。山顶的红崖探出,犬牙交错间如雄鹰俯瞰,人在山崖下,如雏鸡在筛索不已,紧紧抓住路边的树干不敢挪步。山榆树密密层层,在山间形成了一道道屏障。树干灰白或黝黑,一丛丛、一株株,在山路、岩石间,时疏朗开来,时又密不透风;或如乌蛇四散,或如青龙齐出,二三枝干一簇,十数枝丫一丛,细细数来,最多者竟达二十六枝;或上刺青天,或横逸挡路。扶一把树枝,却如挽上玉人的手臂,碎叶簌簌而下,如在向人倾诉情愫;有时抱一枝在手,又如硬朗山民的壮腿,握着它,浑身顿生强壮之气。接近山顶,山榆一齐斜生向日,如万箭待发、万矛待飞。山榆为君子之树,此有满山君子伴我,何不善哉、快哉!
烂柯岩上,白云横生,下笼丹壑。想当年樵夫王质见山上数童在此对弈,下山时斧柯已朽,归家后时代已变无人可识。今日坐上悬石,手摸石棋,又能和谁对弈一局?太阳从刀劈峡东侧闪亮地射过裂缝,石崖孤高,有拟天比峻之势。小心翼翼地走在裂石中,右侧石壁外斜欲倾,身不敢靠近,恐随山倾而下。手不敢扶壁,又恐一掌之力,石壁訇然倒去,丹崖顷刻崩裂。石缝下竟有一处响马洞,潮气扑面,幽黑无光。当初响马在此安身,确也需要几分胆量和几分吃苦精神。
登上山巅,极目四望,群山巍巍莽莽,太行山脉如骏马从天际奔腾而来,又若巨龙起伏呼啸而过。丹崖之石,层层叠叠,五色绵章,九光镇地,如顽童不经意间堆积而成,美石美崖令人惊叹不已。山峦间万木森森,秋叶正红,斑斑驳驳,点染绿丛中。云来客栈如一条石棱伸去空中,狭窄之处,石板横斜,又恐一脚踏上,石会飞落万丈深渊。小心过石,客栈小屋有棚,石桌石凳倒可供人喘息一时。蓦然间,与友人向东望去,那揽云梁北棱竟如一人首形,那怎不就是石中之佛?巨大的石首,眉眼鼻口颔,可谓眉清目秀,又慈眉善目。巨大的身躯顺山斜倚而下。剪影雄浑而阳刚,造像大气而磅礴。我们自叹发现之喜,其实那大佛万千年已存在于山中,历天地之气,阅人间万象,并不在乎人们的发现与否。
沿崎岖的山道下行,橡树粗砺的树皮裂纹深深,散发出一种凝重的黛黑。高大的树干常有一根二枝,或一树三干,树干高耸挺拔。树叶在光的透视下露出一叶叶褚红的叶脉。树下的橡树叶已积存厚厚一层,踩上去松软而富有弹性,嚓嚓的树叶折裂声从脚下响起,连忙跳上石阶,怎忍心听它们的呻吟。橡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刚毅和伟岸如山里的汉子。它们日日、夜夜、年年岁月守望着这一块块秀石、一座座奇山,也守望着这一棵棵美树、一根根芳草。
上古开天辟地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宇漏泄,洪水倾注人寰。这山崖间,一个天漏处再现了那神话的场景。巨石悬陈,豁大的空洞张着巨口,下望只见山林蒙蒙,飞鸟盘旋。风由洞下上出,呼呼有声,瘆人心魄,即便有女娲再造,恐也无能为力了。那悬桥架在两山深壑间,中有山体几座如墩。人步索桥,脚下晃动,山风响在耳畔。扶桥边索链,两旁万丈深渊,如在空中行走,既心惊胆怯,又飘飘欲仙,真如诗人所写“一步浮云一步风”了。看对面山形,分明一具巨大骆驼,昂首挺立。其嘴角的纹路似在嘲笑人们,又似在提示游人只管向前,唯驼首是瞻。雄肆伟岸,惟妙惟肖,有此灵驼据守悬桥,正是天下独有,别无二处。
大山高耸入云,峰顶林木蓬蓬,如山的秀发、山的风巾,粗犷中现出一抹雅致和英姿。栈道顺山腰忽凹 忽凸,盘垣如山的腰带,隐去密林,隐在山角的转折处。山民称那小叶是宝马树,已有黄叶飘落,摘一把黑籽在手,如握一掌黑珍珠。栈道边突遇一树,树型怪异,一抱的粗细间,扭转前伸如龙首,树叶稀疏,树下有空洞。粗根深扎崖缝,那是石中所生,是石中的精灵,看树上的红布条,也有虔诚之人拜托于它。
渡云台下,一巨石在路侧,长宽丈余,条纹如祥云、如水波。更像一巨型搓衣板,而使用这板者,唯有仙女不能了。登上渡云台,山下风光尽收眼底,树涛层层叠翠,直至山下。小村石屋如豆,山路如肠,远远延伸至山岚烟波里。一只小雀忽地飞落台顶红石上,绿羽闪亮,叽喳唱起,灵巧跳动,全然没感觉有人近在咫尺。我静静地依在石边,聆听那婉转歌喉的美妙,那声音得大山的清纯,一种童稚之音在山谷间萦回。直到那鸟悠然飞去,我方挪步,许久,那鸟鸣似还在耳旁。
南寺观音菩萨披金挂彩,左右有童子相伴,巨大的岩洞下成了他的殿宇。背后岩角下有池,池边竟生有丛丛蕨草。岩有滴泉叮咚落下,俯身面水,如一面银镜,喜怒哀乐尽在镜中。人的五脏六腑、人的奸诈忠诚似都可显露无遗。观音像下竟是悬洞,毕竟是仙,随时可在悬空中飞去天庭。由岩口远望,那岩上倚佛与此观音正好遥遥相望。转山崖,石径前伸,有山桃漫路,轻拭衣襟,枝条殷殷,绿叶柔柔,似一个个多情善感的女子,要向你倾诉她们的苦恋和怨情。
石阶层层,徒然下转。跌宕而下,石阶全由山里的美石铺就,有纹如柳叶、如游鱼;有纹如鳄甲、如豹斑、如雨点,更有石纹如交错花枝、如贲张的血脉。踏着五彩石下山,更像踏五彩祥云飘飘而下。山路或左折、或右旋,或直斜而下,又起伏延去。山路隐入山松,风来听得松针的碰响成片,分明像在海岸听一片涛声。
石是山的骨骼,峥峥硬骨造就了锦山的嵯峨峻拔的体魄。锦山因石而雄伟、而壮硕,蕴怪含灵,怀奇蓄变,上天赐它一副阳刚的美姿;树是山的衣裳,千枝竞秀,铺成了锦山的蓁蓁荣荣的美丽;锦山因树而俊秀,而蕴彩,簇干帡幪,蓊蓊莪莪,自然送它一山阴柔的奇彩。
在大山里,你与大山对视,人自然成了山里的点缀。你看不透山那雄浑豪情与深邃的精神;而山,却已将人的狭隘与偏执看得一清二楚。由大山看来,人在山途只是飘落而下的一粒芥子。山鹰在岩畔林海上盘旋翱翔,俯瞰着山中的一切,它俨然大山的使者和哨兵,人的一行一动又都在它的火眼金睛里。大山是坚钢铸就的载体,人把精神融入大山,精神能够永恒;人把生命融入大山,生命亦能永恒。
山下的老者问我:“锦山美不?”“美!”“下次再来。”回望山径溪水,老者渐渐隐去,如融进了大山。唯有那锦山在夕阳里镀上了一层金辉,如一幅巨大的图画岿然屹立在蔚蓝的天穹背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