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新政: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来源 :家庭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rn这几乎指明国家大方向:支持居家养老.rn据国家卫健委统计,目前,我国已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rn针对“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现阶段,不少人仍有客观困难.rn子欲养,但回农村找不到好工作;子欲接父母到城市,但住房怎么办?
其他文献
年轻人怎么不生娃了!?rn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其中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0.852%,首次跌破1%,创下历史新低.rn2020年出生人口1202万,死亡人口998万,净增长仅204万.rn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教授表示:在14亿人口基数面前,204万几乎相当于没有.rn出生人口“暴跌”,一方面,跟疫情有关.rn2020年1 1月和12月的出生人口减少突出.这说明,许多人因为疫情,有意识地避孕.
期刊
看天下rn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rn截至10月底,北京、广东、河南、浙江等多个省份已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rn说起来,加强针不是新鲜事.比如,对于乙肝抗体水平下降的人群,也会建议接种加强针.rn一位已接种加强针的广州医生告诉记者:“就跟打第1、2针一样,没什么差别.”
期刊
往年双十一后,最快乐是在家拆快递.而今年,人们都不敢把快递直接搬回家.rn因为,快递可能有“毒”.rn拆个快递,绿码变黄码,甚至需要隔离的事,已经发生了.rn10月底,北京一位居民网购了一件来自内蒙古的羊毛衫,收快递时,已扔掉外包装.谁知,半个月后,在羊毛衫的内包装无纺布袋上,仍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结果,一家四口居家隔离.
期刊
看病案rn20多岁的小杨(化名)怎么都想不到,不到一天时间,自己就从一个熬夜蹦迪都不在话下的健康青年,变成躺在ICU里的病人,多器官衰竭,濒临死亡.rn虽然被成功救治,却从此变成糖尿病患者,要终身注射胰岛素.rn回想发病前几天,都跟平常没什么两样,只是喝了一些甜饮料.
微提醒rn18岁的可可(化名),最近动不动就崴脚.rn有时候明明穿着平底鞋,路面也很平坦,却崴脚了,走路不方便,只得跟学校请假.rn正值学习最紧张的高三,因为崴脚耽误了不少课,可可和父母都很焦心.
期刊
去泰国旅行,有一种手信非买不可,亲戚朋友都会抢着要.rn它就是“泰国鼻通”.rn手指长短的一小管,放进鼻子里,深深一吸,销魂!rn有网友这样说:“凉凉的气息从鼻子到头盖骨,爽到爆!”rn上班、开车时昏昏欲睡,坐车、坐船时头晕欲呕,感冒鼻塞辗转反侧,都能瞬间满血复活.
期刊
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而且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大约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甚至可能超过50%.长时间久坐、缺乏必要的运动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其带来的疾病危害呈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运动量越少,患病风险越高,对健康的损害越大.rn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如坚持适量运动、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压以及积极的降压治疗,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患者实现血压达标都非常重要.而长期、规律的运动除了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减轻体重,降低发
心病rn怕吃药,做“一站式”手术,却招来中风rn最近,一位热心朋友安排了一次心内科、神经科和精神科的“三堂会诊”.rn患者是一名来自福建的男士,今年52岁.rn他患有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近一年多发现有慢性心房颤动.rn开始,他服用药物控制心率,并服用抗凝药达比加群,无明显症状,能够正常生活工作.rn半年前,被某医院“忽悠”,说长期吃抗凝药有出血风险,可以做射频消融手术加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
期刊
症rn天冷了,皮肤干燥、咽痒咳嗽rn入冬了!即便是南方,也时不时刮起一阵冷风.皮肤干得皱巴巴的,有时咽喉也干得发痒,咳喘绵绵.rn吃点燕窝,滋润一下!rn于是,有不少人奔着“润肺养阴、美容养颜”而选择燕窝.吃燕窝本身,还是一种尊贵的体验.
期刊
11月中旬,教育部发文,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rn此举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问题突出,已经无法再忽视.rn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一成,初中阶段约为三成,高中阶段则接近四成!